Workflow
生物膜
icon
Search documents
资本腾挪后业绩倍增 海利生物遭问询
中经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2024年净利润暴增172.28%、非经常性损益占比高达93.82%、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降,却能扭亏为 盈…… 过去一年,老牌兽用生物制品企业海利生物(603718.SH)通过从"动保"(动物生物制品)到"人 保"(人类医疗健康)的跨界实现业绩"逆势",同时引来上交所问询。近期,海利生物就问询函一系列 问题作出回复。 公告显示,药明海德主要从事人用疫苗CRDMO(医药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业务。2021年6月,药 明海德向海利生物发行9000万股股份,发股完成后,海利生物取得其30%股权。 据海利生物方面披露,自投资药明海德以来至2024年4月末,公司累计投资成本约为5.75亿元,所获投 资收益累计总额为2542.38万元,平均每年从该项投资所获得收益仅约423万元,累计投资收益率仅为 4.42%,投资收益率较低,且自公司投资以来,药明海德未曾进行分红。 公告显示,海利生物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有关资产置出及置入行为后,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净利润、毛利率均大幅上升。报告期内,海利生物出售WuXi Vaccines(Cayman)Inc.(以下简称"药 明海德") ...
研究揭示生物膜如何抑制微塑料堆积
Xin Hua She· 2025-06-19 02:18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微塑料进入环境后到底去哪了?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菌自然产生的黏 性生物膜能让河床中的微塑料处于松散状态,从而更容易被流水带走。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污 染清理工作,并识别出隐藏的污染点。 研究发现,生物膜填充了沙粒间的空隙,减少了微塑料嵌入的空间。这使得微塑料颗粒难以深入沙 粒间隙,更易暴露在水流作用力下,从而更易被水流卷走。 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甚至人体内的积累问题日益令人担忧。然而,由于影响其分布和沉积的因素众 多,预测这些无处不在的颗粒将集中在何处一直颇具挑战性,因此也影响了治理工作的效率。 研究人员说,虽然水流扰动、底床表面粗糙度等其他因素会使情况复杂化,但这项研究为实地微塑 料污染调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地球物理通讯》月刊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生物膜的存 在是决定微塑料颗粒在何处积聚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由微生物分泌的薄而黏的生物聚合物层可附着在 多种表面,包括沙质河床或海岸。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有生物膜的沉积物中,微颗粒不容易堆 积,因为一旦落在这些区域,它们更可能被水流重新卷起并冲走。 研究人员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例指出,微塑 ...
跨界并购驶入口腔“黄金赛道” 海利生物开启发展新征程
2024年,海利生物(603718)完成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战略转型。通过剥离长期亏损的资产,同时跨界 并购口腔修复材料企业瑞盛生物,这家曾经"动保+人保"并行的企业,成功转向专注人类大健康领域。 这一系列资产重组动作,直接反映在业绩上: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飙升172%,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 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1090.17万元,同比增长393.11%。 亮眼的增长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开启公司"第二春"的开始?答案与其并购的核心资产——瑞盛生物的 未来紧密捆绑。 从"动保"到"人保" 海利生物的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7月的松江县兽医生物药品厂,早在2018年,公司通过全资收购IVD(体 外诊断)企业捷门生物而正式布局"人保"板块,形成了动保和IVD两大业务板块。前者主要产品是猪用疫 苗,后者拥有生化、免疫胶乳、免疫比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和POCT五大系列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动保业务面临持续发展压力,这是海利生物主业增长乏力的困扰。数据显示,自2015年 上市以来,海利生物营业收入未能突破3.5亿元。 在此背景下,2024年海利生物决心对业务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方面,海利生物剥离长期亏损的"动 ...
「白衣缘生物」获数千万元新一轮战略融资,加速推进ECM材料研发和市场拓展|36氪首发
36氪· 2025-05-09 15:30
SIS-ECM材料在医美填充领域的产品即将完成临床研发。 文 | 胡香赟 编辑 | 海若镜 来源| 36氪Pro(ID:krkrpro)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36氪获悉,再生医学领域企业"白衣缘生物"近期获得一笔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康哲药业独家投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品研发、市 场开拓及产线升级。穆棉资本担任长期战略首席财务顾问,协助白衣缘与康哲药业达成股权及产品战略全面合作。 白衣缘生物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研发和生产以细胞外基质(ECM)为代表的组织修复、创面愈合及再生医疗美容等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公司现已在 上海建设研发中心及GMP产业化基地,并于2019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当前,公司主要以猪小肠粘膜下层细胞外基质(SIS-ECM)动物源性的组织再生材料为切入点,持续延展AAM等多体系的ECM材料,构建自己的技术平台 和产品矩阵。据介绍,公司先期主打的SIS-ECM主要取自于猪小肠黏膜下层,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富含胶原蛋白和生长因子,能够诱导细胞向内扩散、 粘附、生长、增殖,对组织缺损处自身修复和再生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 主要成份 | 具体成份 | | --- | ...
「白衣缘生物」获数千万元新一轮战略融资,加速推进ECM材料研发和市场拓展|36氪首发
3 6 Ke· 2025-05-09 00:34
文|胡香赟 36氪获悉,再生医学领域企业「白衣缘生物」近期获得一笔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康哲药业独家投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品研发、 市场开拓及产线升级。穆棉资本担任长期战略首席财务顾问,协助白衣缘与康哲药业达成股权及产品战略全面合作。 前者主要应用于口腔种植牙治疗的引导骨再生术(GBR)中,其相对持久的屏障作用和诱导再生功能可以为骨再生提供理想的微环境,从而减少术后并发 症的发生;后者则针对神经外科领域,适用于硬脑膜修复和重建,降低术后感染风险。白衣缘生物方面提供的临床数据显示,对比同类进口产品,在相同周 期内,百建固®可吸收生物膜在GBR手术完成后骨增量流失率约为3-5%,而进口产品约为10%左右。 据悉,两款产品均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并在全国24省完成挂网。在2024年首个完整销售年份,实现超千万元级收入。 白衣缘生物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研发和生产以细胞外基质(ECM)为代表的组织修复、创面愈合及再生医疗美容等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公司现已在 上海建设研发中心及GMP产业化基地,并于2019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当前,公司主要以猪小肠粘膜下层细胞外基质(SIS-ECM)动物源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