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梅产品
icon
Search documents
溜溜梅再战IPO,一颗梅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14:36
现金流吃紧,IPO成背水一战。 撰稿午小哥,全文3300字,读完约需要8分钟。 4月16日,溜溜果园向港股递交招股书,重启资本化征程。 距离上次IPO折戟已过去六年,此番冲刺港股,溜溜果园看似做足了功课。 2019年6月,溜溜果园曾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计划登陆创业板。但遗憾的是,溜溜果园没能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其中一大原因指向了溜溜果园面临的 品类天花板困局。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果干蜜饯市场规模为378亿元,其中梅类产品的市场规模不足50亿元,想象空间十分有限。 2006年,溜溜果园创始人杨帆敏锐地发现,国内青梅零食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潜力巨大。于是果断砍掉了公司其他生产线,All in青梅。 于是,这家原本主营糕点的食品公司,在其一款梅产品意外受市场青睐之后,转型成了"梅子专业户"。 换跑赛道,加上杨幂代言的神助攻,溜溜果园一路开挂,建成了自己的"青梅帝国"。 而时过境迁,当下的零食市场已今非昔比,品类创新加速,新锐品牌不断涌现。 在这个规模达千亿的零食赛道中,溜溜果园究竟能否顺利通过本次上市,继续凭借"梅"产品续写辉煌? 1 打造新产品矩阵 隐忧仍在 而彼时溜溜果园的营收又高度依赖梅类产品, ...
对话溜溜梅CEO杨帆:当年撤回上市太任性,但IPO不是企业终极目标
从招股书来看,溜溜果园的业绩数据表现良好,但毛利率出现持续下滑。部分原因在于,2022年至2024 年,原材料成本从4.89亿元升至7.71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41.7%攀升至47.7%,直接拖累盈利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佳颖上海报道 日前,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园披露港交所IPO申请材料。早在2019年,溜溜梅就计划进军深交所,但随 后撤回上市申请。直到今年4月,溜溜梅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当年撤回上市时我太任性了。"5月19日,在溜溜梅全球好货发布会后,溜溜梅品牌创始人兼CEO杨帆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为了新战略投入要花很多钱,报表既然不会好看,股 东和我商量的当天我就打电话,决定撤回上市申请,就是这么任性。但我本身也认为IPO不是企业的终 极目标。" 彼时,溜溜果园曾表示,为应对当时的市场环境,决定于2019年12月8日撤回A股上市申请。而时隔5 年,溜溜梅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最新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 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和1.48亿元。 不止这一个决策,杨帆在溜溜梅的 ...
估值六年无明显增长,二次闯关的溜溜果园急需上市输血|智氪
36氪· 2025-05-20 08:33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财经 ,作者范亮 丁卯 IPO,雪中送炭。 文 | 范亮 编辑 | 丁卯 来源| 36氪财经(ID: krfinanc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4月16日,"溜溜梅"(溜溜果园)向港交所交招股说明书。 36氪财经 . 这并不是溜溜果园第一次冲刺IPO。2019年,溜溜果园曾试图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却当年底宣布终止IPO。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洞见市场,比99%的投资者更聪明。 那么,溜溜果园为何要选在此时上市? 抓住线下零食店红利 溜溜果园共有三大类产品,分别是 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 。梅干零食包括使用溜溜梅品牌的清梅、青梅、话梅、乌梅、梅饼,以及 山姆超市定制的皇 梅 等;西梅产品包括使用溜溜梅品牌的西梅干,以及使用西梅纤生品牌的去核西梅;梅冻则主要包括使用溜溜梅品牌的梅冻。 2024年,溜溜果园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16亿元,其中梅干零食9.74亿元、西梅产品2.24亿元、梅冻4.1亿元。 西梅和梅冻贡献了公司主要的业绩增速 , 2022-2024年,溜溜果园营收复合增速17.32%,其中梅干零食复合增速9.79%、西梅产品35.5%、梅冻33.51%。 从逐年业绩增速看, ...
杨幂曾经代言的溜溜梅母公司没事吧?上市前,原股东红杉中国却跑路了,现金流被抽干吃紧
Sou Hu Cai Jing· 2025-05-12 11:12
"你没事儿吧,没事儿就吃溜溜梅"。当年杨幂说出的这句略带抽象的广告语,成功带火了溜溜梅这款产品。溜溜梅背后的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 此占据了果类零食的头名。 9年时间93%的投资回报,平均下来年化回报率7.6%。这跟红杉中国以往案例中动辄几十倍的回报比起来,确实不够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红杉中国宁可拿一个比较低的年化回报,也要提前从溜溜果园退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红杉中国对溜溜果园上市的股价表现这么不 看好呢? 答案,就藏在溜溜果园的招股书中。 搞不定的供应链,控不住的产品价格 2015年6月,红杉中国在A轮中以每股12.75元价格投资了1.35亿元。但是这一次,红杉中国并没有跟随溜溜果园上市,而是选择了提前"跑路"。 4月16日,溜溜果园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红杉中国提前跑路的细节也随之披露。 以上截图来自溜溜果園公开发布招股书 2024年6月,红杉中国行使赎回权。溜溜果园分别在2024年11月和2025年1月向红杉中国支付1.35亿和1.258亿。 以上截图来自溜溜果園公开发布招股书 青梅的采购单价由2016年的6.31元/千克,增长至2017年的8.72元/千克。当年青梅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29 ...
青梅之王的资本劫:红杉折价离场、D轮对赌压顶,溜溜梅IPO能破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5-01 02:00
杨幂有过哪些作品,可能很多人都不记得了。但那句"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肯定能够唤起绝大多数人的记忆以及那颗令人口舌生津的梅子。 溜溜梅在直销模式下,受益于量贩零食店的崛起,销售增长明显。2024年,其前三大客户均为零食店品牌。2022-2023年,溜溜梅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 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7%和14.2%,而2024年这一比例跃升至33.1%,主要源于第一大客户和第二大客户收入的增长。2022-2024年,第一大客户的收入占 比分别为4.6%、3.4%和14.1%,2024年收入增幅显著。 根据招股书,2024年溜溜果园的第一大客户是来自长沙的全国连锁零食品牌,合计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432.56%,基本可以确定是鸣鸣很忙集团。第二 大客户为一家上市公司,第三大客户为成都的连锁零食店,分别对应万辰集团和零食有鸣,2024年分别为溜溜梅带来收入1.94亿元和4429.9万元。2024年, 溜溜果园前三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为28.2%。 不过,这种渠道转向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借势零食量贩店的全国扩张快速下沉市场,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接受30-60天账期,致使应收账款暴增100%至1.63 亿元。 ...
溜溜果园:上市前夕持股9年的北京红杉套现离场|IPO观察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16:14
| | | | | | | | | 本公司於[编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楼的持股(假設 | | 编纂 前 | 【温馨】前 | | | 烫購的註冊 | | | 南昌 编纂 | | | 投资检验 | 投资者名制 | 協議日期 | 代價结付的日期 | 资本全额 | 代恒 | 每股成本 | 折濾(7) 宋獲行使) | | | | | | | (人民幣元) | (人民警元) | (人民警元) | | | | A Na | 北京缸杉(1) | 2015年6月25日 | 2015年6月30日 | 10.588.235 | 135,000,000 | 12.75 | [编纂]% 不適用 | | | B B | 李青先生(り | 2016年10月25日 | 2016年10月31日 | 3,715,170 | 102.631.579 | 27.63 | [编纂]% 不適用 | | | Chi | 深圳君祭 | 2020年1月6日 | 2020年1月6日 | 3.715.170 | 118,500, ...
“没事就吃”的溜溜梅闯港股:三年砸9亿营销,红杉套现2.6亿离场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09:50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刘相君 "你没事吧?你没事吧?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 曾经风靡一时的洗脑广告词来源溜溜梅要上市了。 此次港股IPO能否成为其转型的契机,仍有待市场检验。 核心产品毛利率走"下坡路",重营销轻研发 溜溜果园作为中国果类零食的领军企业及梅产品领导者,主要产品分为三大类别: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及梅冻以及其他梅产品(例如梅精软糖及梅茶茶 汤)。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1年至2024年,按零售额计,溜溜果园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虽然溜溜果园身为梅类 零食"老大",但从市场格局来看,市场"天花板"明显。 4月16日,梅类零食巨头溜溜梅的老东家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证券和国元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前溜溜果园欲冲A股上市未果,公司曾于2019年6月提交在深交所上市申请,后于年底撤回申请。 作为国内梅类零食行业的"领头羊",其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也暴露出隐忧:核心产品毛利率持续走"下坡路",研发 投入较少,食品安全投诉频发,大股东北京红杉在IPO前套现离场。 2024年,中 ...
溜溜果园弃A转港:遭原料涨价、量贩渠道双重挤压 自降身价募资凑2.61亿红杉赎回款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4-28 09:47
Core Viewpoint - Liu Liu Mei has resumed its path to IPO after five years, presenting a steady growth report but fac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product diversity and cash flow due to major investor withdrawal [2][3][1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Liu Liu Mei's total revenue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1.174 billion yuan in 2022 to 1.616 billion yuan in 2024,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85% compared to 2019 [2]. - Net profit is expected to rise from 68.43 million yuan to 148 million yua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recovering from a decline seen between 2016 and 2018 [2]. Product and Market Challenges - The company relies heavily on three core products: dried plums, dried plums products, and plum jelly, with over 85% of revenue coming from dried plums and jelly [3]. - Raw material costs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domestic green plum prices rising from 2,400 yuan to 2,600 yuan per ton and imported dried plum prices increasing from 16,200 yuan to 20,700 yuan per ton from 2020 to 2024 [3]. - The company's raw material costs are projected to rise from 489 million yuan in 2022 to 771 million yuan in 2024, accounting for 41.7% to 47.7% of total revenue [3].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snack food marke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with the CR3 and CR5 market concentration ratios declining to 11.1% and 16.5% respectively by 2024 [6]. - Competitors like Three Squirrels and Bestore are offering similar plum snacks at lower prices, putting pressure on Liu Liu Mei's pricing strategy [6][8]. Sales Channels and Strategy - Liu Liu Mei is shifting its sales strategy towards discount snack stores, with revenue from distributors decreasing from 874 million yuan to 659 million yuan between 2022 and 2024 [7]. - The top five customers accounted for 33.1% of total revenue in 2024, with significant sales to major retail chains [7]. Marketing and R&D Expenditure - The company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marketing, with advertising expenses totaling 427 million yuan from 2022 to 2024, representing 27.3% of total gross profit [11]. - In contrast, R&D spending has been minimal, with a research expense rate of only 1.2% in 2024, raising concerns about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11][13]. Investor Dynamics - Sequoia Capital, a major investor, has exited, leading to liquidity issues for Liu Liu Mei, which had to arrange for D-round financing to cover buyback obligations [13][14]. - The company's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were reported at 78.04 million yuan as of December 31, 2024, indicating a tight cash flow situation [14].
5元一包,年净赚1.5亿,安徽又一零食大王冲刺IPO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8 00:31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下网商 ,作者天下网商 如今,溜溜梅要冲上市了。 天下网商 . 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 垂直赛道"偏科生",再战港股IPO。 "你没事儿吧,没事儿就吃溜溜梅!"12年前的夏天,杨幂在各大卫视黄金档刷频的这句魔性广告语, 让溜溜梅的名字被无数人记住。而品牌和品类的强绑定,则让其快速成为梅子零食大王。 图片来源:微博@溜溜梅 4月16日,溜溜梅背后的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溜溜梅"),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拟冲击港股IPO。此前在2019年,溜溜果园曾向深交所提交过上市申请,不过在当年12月撤单。 今年55岁的安徽商人杨帆,白手起家创立了这个梅子零食第一品牌。如今,溜溜梅不只做青梅的生 意,还将西梅、果冻、软糖等产品装进了消费者的购物车。 招股书显示,2024年,按零售额计,溜溜果园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2021年 —2024年,公司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聚焦财务数据,2022年—2024年,溜溜果园实现的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及16.16亿 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为0.68亿元、0.99亿元、1.48亿 ...
明星代言花掉71%利润,研发投入却砍半!溜溜梅“赌”营销能走多远?
凤凰网财经· 2025-04-25 06:28
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的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及16.16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和1.48亿元。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前不久,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园披露港交所IPO申请材料。 早在2019年,溜溜梅就计划进军深交所,但随后撤回上市申请。直到今年4月,溜溜梅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不过,时隔5年,溜溜梅也有了不小的变化。翻阅招股书,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发现,尽管近三年营收与净利润呈现增长,但核心产品毛利率 持续下滑,原材料成本攀升蚕食利润空间。 更引人关注的是,公司营销费用高企,2024年明星代言支出占比净利润高达71%,而研发投入却遭大幅削减,产品质量投诉频发。与此同时,红杉 资本的"清仓退出"与经销商业绩疲软,为此次IPO蒙上阴影。 在现金流紧绷与短期偿债压力的双重夹击下,溜溜梅能否凭借营销"赌注"赢得资本市场青睐,仍是未知数。 01 核心品类毛利率持续承压 合约负债减少40% 从招股书来看,溜溜果园的业绩数据表现良好,但实际上,其主要品类的毛利率出现持续下滑。 溜溜梅的核心产品"青梅制品"占营收比重超60%,招股书显示,溜溜果园梅干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