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营销轻研发
icon
Search documents
翼菲智能港股IPO:2024年售后服务费翻了3倍 最大客户收入暴跌 80后董事张子超全年领薪超900万元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7-11 03:49
日前,翼菲智能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18C特专科技公司"规则于香港主板上市,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翼菲智能创立至今已完成12轮 融资,融资金额合共6.34亿元。截至今年5月的Pre-IPO轮,翼菲智能投后估值达到36.04亿元。 翼菲智能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并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 深耕轻工业应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尤其包括(但不限于)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及新 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及半导体等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为1.2%。 | | | 翼菲智能IPO前融资历程 | | | --- | --- | --- | --- | | 融资轮次 | 结算日期 | 融资金额(万元) | 投后估值(亿元) | | 天使投资 | 2014年5月 | 600 | 0. 20 | | Pre-A轮 | 2015年1-4月 | 1800 | 0. 75 | | A1轮 | 2016年6月 | 930 | 0. 93 | | A2轮 | 201 ...
毛戈平股价大涨家族成员成最大获益者? 营销开支是产品成本的3倍多、生产全靠代工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7-02 02:1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港股新消费市场出现回暖迹象,诞生了一批"新新消费势力",毛戈平就是其中之一。2024年12月,毛戈平成功登陆港交所,对应的发 行价为29.8港元/股,截至6月30日收盘,毛戈平的股价为108.3港元/股,较发行价已上涨263%。 然而,去年今日,毛戈平还在挣扎着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毛戈平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从2016年首次递交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到2024年12月成功登 陆港交所,毛戈平的上市之路走了近8年。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背后,毛戈平股价狂欢背后还藏有哪些隐忧? 在公司经营方面,毛戈平过度依赖单一品牌及创始人个人IP、产品售价高、重营销轻研发、生产全靠外协加工引忧。除此之外,毛戈平更是一个地道的家族 企业,上市前夕曾巨额分红造福众家族成员,吃相略显难看。 过度依赖单一品牌及创始人个人IP 产品售价高、重营销轻研发、生产全靠外协加工 毛戈平凭借创始人IP红利、高端渠道壁垒及会员经济,实现业绩高增长与毛利"茅台化"。上市首年,毛戈平便递交了一份优秀的成 ...
圣桐特医赴港上市,单一产品贡献9成收入;上市前大额分红4.67亿,2.44亿进入创始人口袋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7:50
(图片来 源:圣桐特医官网) (图片来源:香港交易所)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圆圆 日前,生产水解奶粉的特医食品供应商圣桐特医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从圣桐特医披露数据来看,特医食品似乎是一门好生意,圣桐特医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71%。收入方面,圣桐特医的营收也在3年间翻了1.7倍。虽然如此, 但圣桐特医的净利率却仅有11.3%。 回看圣桐特医的业务,9成收入都来自同一产品、存货周转率逐年增加、研发投入不足2%等问题,都将成为其成长发展上的阻力。 除此之外,圣桐特医在上市前突击进行大额分红之后,却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将用募得资金用于研发。 单一产品依赖"症" 日前,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下称"圣桐特医")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圣桐特医是一家特医食品提供商,主要从事特医食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据圣桐特医官网披露,圣桐特医旗下共有5大产品线,分别是过敏防治产品、早 产儿产品、无乳糖产品、全营养产品及代谢障碍产品。 (图片来源:圣桐特医官网) 特医食品指的是经过特殊加工和配方设计,以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障碍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营养或饮食需求的配方食品。目前,圣桐特 ...
九阳股份业绩连跌,空降的总经理不到3年就辞职了
Qi Lu Wan Bao· 2025-06-18 02:51
作为曾经的小家电行业龙头,九阳股份近年来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近日公司发布公告,总经理郭浪 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尽管九阳股份在公告中强调郭浪的辞职是"个人原 因",而未明确辞职与业绩直接关联,但业内普遍认为,业绩持续恶化是导致其离职的关键因素。 自2021年起,九阳股份的业绩便进入下行通道,营收从2020年的112.24亿元降至2024年的88.49亿元,净 利润从9.4亿元暴跌至1.22亿元,缩水近90%。 翻看财报可以发现,2024年九阳股份的销售费用高达15.06亿元,同比增长13.43%,销售费用率也随之 攀升至17.02%,而研发投入却降至3.61亿元,同比下降7.19%,研发费用率降至4.08%。此种"重营销、 轻研发"的策略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销售费用的显著增加,以及研发投入的减少,印证了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试图通过加大营销力度来 维持份额,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研发投入的缩减,为该公司未来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埋下了隐患。 九阳股份总经理郭浪的辞职,标志着公司管理层调整进入新阶段。然而,在业绩连续四年下滑、市场竞 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仅靠换帅或许难以扭转颓势。 郭浪于2 ...
国产美妆赴港IPO:1700元香水割不动贵妇
凤凰网财经· 2025-06-03 08:52
林清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根据招股书,收入方面,林清轩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收入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及12.1亿元;利润方面,2022年净亏 损590万元,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8450万元,2024年净利润为1.87亿元。 尽管三年营收翻倍、利润激增,但重营销、轻研发,叠加两年两次因涉及违规宣传被处罚,也影响着其高端化根基与消费者信任。 01 每卖100块,就有30块砸营销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核心提示: 1. 林清轩业绩高增长依赖巨额营销驱动: 2024 年营销推广开支高达 3.65 亿元,占营收 30% ,同比增长 95% ,远超 50.3% 的营收增 速。整体呈现 " 重营销、轻研发 " 的模式:研发投入占年收入约 3% ,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 3.1% 。 2. 高速扩张伴随着营销合规风险,今年年初因违规宣传 " 抗老修护专家 " 被罚 2.1 万元, 2021 年亦因功效表述不准确被罚 5 万元。 3. 高端化战略争议不断,高价产品如 1700 元香水、 2600 元精华引发吐槽,其 " 世界五大化妆品家族 " 愿景面临挑 ...
江西生物IPO前大额分红 销售费用高企研发缩水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13 08:05
江西生物在2023-2024年累计分红1.26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80.25%,这一操作犹如在IPO前夜的疯 狂"抽血"。控股股东敬玥通过海南至正、前海天正控制公司76.64%的股权,意味着近1亿元直接流入实 控人腰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5467万元,仅为9个月的运营成本, 而招股书却计划募资用于抗蛇毒血清研发、欧盟GMP标准生产线建设等耗资数亿元的项目。 上市前八成利润被分走 报告期各期,江西生物实现整体收入分别为1.42亿、1.98亿、2.21亿,期内利润分别为2646.8万、5548.1 万、7514.0万,三年利润合计1.57亿;实现毛利分别为1.07亿、1.34亿、1.55亿,毛利率分别为75.4%、 67.8%、70.3%。 利润分配方面,于2023年5月及2023年10月,公司根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合并保留利润,向现有股 东宣派股息1000万及7600万。于2024年9月,公司根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合并保留利润,向现有股 东宣派股息4010万。累计分红金额高达1.26亿,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例达80.25%。 销售费用高企研发缩水 江西生物在2 ...
服饰年报|重营销侵吞利润 欣贺股份、锦泓集团、安奈儿超5成收入用作营销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09 08:3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从销售费用的规模来看,海澜之家、森马服饰、太平鸟3家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支出位居前列,2024年的销售费用 支出分别为48.41亿元、37.51亿元、26.39亿元。在这3家营销支出较高的上市公司中,海澜之家、森马服饰的销售 费用仍在进一步增加,报告期内分别同比增加11.21%、13.89%。 从销售费用的增速来看,2024年九牧王、比音勒芬、森马服饰的销售费用增长较多,其中九牧王的销售费用为 13.88亿元,同比增长24.2%;比音勒芬的销售费用为16.13亿元,同比增长22.96%;森马服饰的销售费用为37.51亿 元,同比增长13.89%。 | | | 服饰服装行业销售费用 (亿元) 及同比变化 | | | --- | --- | --- | --- | | | 2023年 | 2024年 | 同比 | | 海澜之家 | 43.53 | 48.41 | 11.21% | | 森马服饰 | 32.94 | 37.51 | 13.89% | | 太平鸟 | 28.03 | 26. ...
溜溜果园弃A转港:遭原料涨价、量贩渠道双重挤压 自降身价募资凑2.61亿红杉赎回款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4-28 09:47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木予 时隔五年,溜溜梅重启上市之路。 4月16日,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溜溜果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 这并非溜溜果园首次冲击资本市场。2019年,公司曾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登陆创业板,拟募集4.19亿元用于休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新品研发和食 品安全监测、营销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但短短6个月后便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主动撤回。 如今再次回到聚光灯下,溜溜果园带来了一份稳步高增的"成绩单":2022-2024年,公司总营收从11.74亿元增长至16.16亿元,较2019年翻了1.85倍;净利润 则由6843.2万元提升至1.48亿元,一扫2016-2018年间连续下滑的阴霾。 但现实或许并没有看起来那般乐观。与五年前相比,溜溜果园品类单一、重营销轻研发等问题依旧难解。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主要投资方红杉中国"清仓"撤 资,不仅透露出资本对其发展前景的失望,更令公司现金流分外吃紧。 单一品类之困:上游难控原材料成本、下游卷入激烈"价格战" 毛利率全线下滑 招股书显示,溜溜果园的三大核心产品分别为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 ...
贝泰妮一季报:业绩双降、归母净利润暴跌84%、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转负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4-28 07:03
曾被冠以"药妆茅"称号的贝泰妮,在2025年一季度遭遇上市以来最严峻挑战。财报显示,公司当期营业 收入9.49亿元,同比下滑13.51%;归母净利润仅2834.05万元,同比暴跌83.97%。曾经支撑市值突破千 亿的薇诺娜品牌,如今面临增速持续放缓、市场地位动摇的困境,这家功效性护肤龙头正站在转型的十 字路口。 作为支柱品牌,薇诺娜的持续失速成为贝泰妮最大的风险源。这种颓势不仅源于功效性护肤赛道竞争白 热化,更深层原因在于品牌布局方面的后知后觉,及新品牌未能有效接力薇诺娜。 贝泰妮的困局揭示了中国美妆企业"重营销轻研发"模式的局限性。当流量红利消退、消费者趋于理性, 唯有重建技术壁垒、夯实产品力才能破局。公司亟需停止盲目并购,将资源聚焦于活性成分创新、医研 共创体系完善等核心领域。否则,随着珀莱雅、华熙生物等对手在功效赛道持续加码,贝泰妮的市场份 额恐将进一步流失。 注:本文结合AI生成。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除此之外,公司曾经倚重的线上渠道显露疲态,2023年天猫双11期间,薇诺娜在美妆类目排名从第5位 跌至第9位。线下渠道同样承压,商超专柜因客流锐减出现撤柜潮,CS渠道则受制于高额返利政策侵蚀 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