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服务

Search documents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贵金属、算力、半导体、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1:36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涨0.59%,创业板指涨1.41%。盘面上,贵金属、算力、半导体、稀土永磁 等板块涨幅居前。 机构看后市 光大证券:3800点后继续看多,市场中长期仍有望持续上行,短期关注滞涨方向 光大证券认为,受政策利好刺激、市场情绪回暖等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上周整体继续上行,主要宽基 指数普遍上涨。在主要宽基指数中,科创50涨幅最大,而上证50涨幅最小。目前来看,支撑股票市场上 涨的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市场估值目前也较为合理,并未出现明显透支。此外,还有一些新的积极因 素正在出现,如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会开启、公募资金发行出现回暖。综合来看,市场中长期仍然有望 持续上行。 配置方向上,短期关注滞涨方向。中长期则关注三条主线:科技自立、内需消费与红利个股。科技方 面,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产业链、国防军工、低空经济等;消费方面,消费板块基本面有望保持韧 性,关注补贴相关、线下服务消费等;红利板块,关注部分高质量标的。 华泰证券:市场新高后或仍有空间,AI、创新药、军工、大金融是战略配置重点 华泰证券表示,近期居民存款搬家的叙事构成了国内流动性改善的积极信号,后续或仍有空间。短期来 看,判断市场顶部 ...
Altman希望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数万亿美元”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8-15 14:25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OpenAI的CEO Sam Altman希望,为开发和运营AI服务而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至少)数万亿美元。 Altman认为,长期而言,AI将是最重要的事,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能对大举投资AI感到后悔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创始人带团队十多人丢掉价值5千万产品“跑路”,Anthropic全“收编”:精准复刻谷歌抢人术!
AI前线· 2025-08-14 06:07
整理 | 华卫 昨日,Anthropic 宣布收购了 Humanloop 背后的核心创始团队,包括联合创始人及大部分技术成 员。该交易的具体条款尚未对外公布,但从操作模式来看,符合科技行业在 AI 人才争夺战中日益普 遍的"人才收购"策略。 尽管 Anthropic 的发言人称,该 AI 公司并未收购 Humanloop 的资产或知识产权,但在这个"知识产 权存在于大脑中"的行业,这一点无关紧要。而 Humanloop 团队为 Anthropic 带来的,是开发相关工 具的经验——这些工具能帮助企业安全、可靠地大规模运行 AI。 收走了十几名核心成员, 原平台"被迫"关闭? 早在上个月,Humanloop 就已通知客户,其平台即将关闭,并称这是一个 "非常艰难的决定",做出 这一决定是因为公司已进入 "被收购流程"。Humanloop 是一个专注于提示词管理、大语言模型 (LLM)评估及可观测性的平台,此次被收购旨在强化 Anthropic 的企业战略布局。 Humanloop 成立于 2020 年,脱胎于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个 AI 项目,宣称通过一套能帮助人类 "教导" AI 算法的工具,可显著降低企业采用这 ...
毕盛投资王康宁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09:39
【 导读】 毕盛投资王康宁 : 通过"四种视角"挖掘"四类阿尔法",中国资产风险溢价具备吸 引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全球AI的发展重心逐步从硬件基础设施转向软件应用,中国正处于一个极具优势的位置,以 低成本、开源友好的AI服务 在全球 展现吸引力 。 中国在AI标准制定中 有望 掌握更大话语 权。"毕盛投资基金经理王康宁 说 。 王康宁是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硕士,拥有超过22年的证券从业经 验。他早年在辉立证券担任分析师,2004年加入毕盛投资 ( APS) ,现任公司首席投资 官。 他 认为 中国资产风险溢价仍具吸引力,尤其看好港股。具体来看,王康宁关注AI应用端、互 联网平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品牌消费龙头,高壁垒电气设备、全球领 先的周期性子行业龙头,以及泛金融等。 "四类阿尔法"和"四顶帽子"的投研框架 毕盛投资建立了"4 Alpha-Hats"的投研框架。王康宁表示, 这套框架 将超额收益来源分为 成长型、价值型、周期型、机会型"四种阿尔法" 。 投资时,需 思考驱动企业跑赢市场的核 心因素是什么。 所谓"四顶帽子",一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 " 帽子 " , ...
芯联集成首次实现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转正
Xin Jing Bao· 2025-08-06 11:53
Core Insights -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mpany ChipLink Integration reported a revenue of 3.457 billion yuan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24.93% [1] - The company achieved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12 million yuan in the second quarter, marking its first positive quarterly net profit, with a previous goal set for profitability by 2026 [1] - EBITDA reached 1.101 billion yuan, with a corresponding profit margin of 31.51%, and gross margin improved by 7.79 percentage points to 35.4% [1]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 amounted to 964 m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growth of 10.93% [1] Business Segments - The automotive business is a significant segment for ChipLink Integration, accounting for 47% of total revenue,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23% [1] - The company has launched the first domestic 8-inch SiC production line, which has begun small-scale production [1] AI Business Development - For the first time, ChipLink Integration mentioned its progress and revenue in the AI sector, identifying AI servers, data centers, embodied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driving as its fourth core market direction [1] - AI business contributed 196 million yuan in revenue, accounting for 6% of total revenu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1]
港股8月投资策略:南向加仓踊跃,港股风险溢价或将历史性突破
Guoxin Securities· 2025-08-01 02:02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8月01日 港股 8 月投资策略 优于大市 南向加仓踊跃,港股风险溢价或将历史性突破 美国:通胀开始上行周期。7 月通胀开始上行,目前市场对美国通胀预期 保持持续乐观。我们审视了关税政策与传导机制,判断下半年美国通胀 将呈现逐步加速,而非线性上升的过程;以通胀对消费的影响预判,实 际时薪将在 Q3-Q4 明显下行,届时将会影响消费与美股的表现。 鉴于短期美股盈利健康,AI 巨头业绩表现突出,我们对投资者的建议是 可以一直持有至短期趋势破位再减仓。 A 股:反内卷具有重要意义。反内卷政策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治理低价 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它 不仅会影响传统行业如钢铁、煤炭、水泥、玻璃、化工行业;也会影响 新兴制造业,如光伏、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风电行业;以及对于现代 服务业,如电商平台、外卖、快递也将产生约束作用。 我们观察了四个时间点(去年 9 月、10 月、今年 4 月、6 月)以来股价 的驱动因素,最终归结为流动性要显著强于业绩影响,因此可关注流动 性驱动受益的板块中证 1000、创业版,以及港股。 港股:南向加仓踊跃,估值或将创造历史。 ...
第一家市值上4万亿美元的公司是谁:英伟达还是微软?
美股研究社· 2025-07-07 14:10
来源 | 华尔街见闻 在AI的狂热推动下,微软和英伟达的公司市值正迈向4万亿美元关口。 最新数据显示, 英伟达市值达3.89万亿美元,微软市值达3.71万元美元,双双逼近4万亿美元。 然而,微软的AI故事更为复杂,其市值在不到三个月内暴增1万亿美元后,市场对其估值的高倍 数容错空间已极为有限。媒体分析指出,以4万亿美元市值计算,微软的预期市盈率将创20多年 来新高。 英 伟 达 : 芯 片 霸 主 的 顺 风 局 与 潜 在 危 机 英伟达的崛起几乎完全依赖于AI热潮。作为AI价值链上游的芯片供应商,任何涉足AI的公司几乎 都绕不开英伟达的硬件支持。 过去三年,其年销售额激增10倍,未来三年预计仍将保持年均32%的增长。英伟达大客户的资本 支出计划也显示, 短期内其芯片需求不会骤减。 然而,这种"全押AI"的模式也带来二元风险。 过去三年来,英伟达凭借芯片需求激增,年销售额增长超过10倍;近年来,微软则通过与 OpenAI的早期合作,将AI技术嵌入自身产品,说服大量企业和消费者客户为其AI服务支付溢 价。 微软内部运营压力同样不容小觑。继5月裁减6000个岗位后,微软近日确认将再裁员9000人。 尽管其他科技 ...
【招银研究】海外宏观与策略:韧性与隐忧并存,关注中短美债——2025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②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24 08:58
招商银行研究院将分章节为您推送《 逆风前行——2025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 》 本篇为文章第二、三部分, 海外宏观:韧性依旧,隐忧尚存;海外策略:中短美债占优,美股均衡配置。 更多精彩之后将陆续推送,敬请期待。 ■ 关税变局不断演变,我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 外需支撑或显著减退,内需能否稳固支撑是决定经济 动能变化的关键。基准情形下,预计全年实际GDP增长5%,GDP平减指数或下探至-1%。在供给端,企业 生产和利润温和承压。在需求端,出口增速显著放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有增强,房地产投资的拖 累或因体量收缩而边际减弱,基建投资维持高位,制造业投资温和放缓。经济运行或继续呈现供强需弱格 局,价格修复相应承压。 ■ 看境外市场, 去美元化逻辑或继续演绎,美股有望震荡上行,美债利率中枢维持高位,黄金 强者恒强,外汇市场或延续"美元弱,非美强"格局。 相关报告 《逆风前行——2025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①》 正文 海外宏观:韧性依旧,隐忧尚存 上半年,特朗普政府"削减政府开支+对等关税"组合拳扰动预期,市场一度担忧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甚至滞胀, 美联储将于年内降息5次(125bp)。随着财政政策重回 ...
股价飞升75%后估值触顶!甲骨文(ORCL.US)AI盛宴能否持续
Zhi Tong Cai Jing· 2025-06-17 13:11
Core Viewpoint - Oracle's stock has surged 75% since April, driven by AI expectations, but it is now in a state of severe overbought conditions, raising concerns among investors about future performance [1][3]. Group 1: Stock Performance and Market Sentiment - Oracle's stock experienced its largest two-day gain since 2001 following the announcement of accelerated AI business revenue [1]. - The stock is currently at its highest valuation in over 20 years, with signs of market divergence as it faced a nearly 1% drop amid geopolitical tensions [1][3]. - Dan Morgan from Synovus Trust compares Oracle's potential in AI to Microsoft's strategic pivot to cloud computing a decade ago, suggesting that Oracle is in a growth phase with significant future potential [1]. Group 2: Financial Projections and Growth Potential - Oracle has heavily invested in cloud computing, and with the surge in AI service demand, it forecast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evenue growth for the upcoming fiscal year [3]. - Analysts predict Oracle's revenue growth will jump from 8.4% to 16% by fiscal year 2026, with net profit expected to rise by 15% [3]. - Despite trailing behind competitors like Amazon, Microsoft, and Google in cloud market share, Oracle's recent performance indicates strengthening capabilities in the AI sector [3]. Group 3: Valuation Metrics - Oracle's price-to-earnings (P/E) ratio has soared to 31, the highest since 2002, nearly double the average valu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5]. - HSBC's Stephen Bersey acknowledges that while the P/E ratio may seem high, the growth prospects justify this valuation, indicating Oracle's strategic positioning in the AI market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