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KH HOLDINGS(00001)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李嘉诚放大招!长和电讯业务或分拆上市,估值冲刺1500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1:20
清晨的港股市场突然炸开了锅。长和集团毫无预警地宣布"可能分拆全球电讯业务",消息一出,股价应声下跌,散户哀声一片,资本圈也瞬间哗然。 李嘉诚这一步棋,走得让人意外,但细想之下又在情理之中。 长和的电讯业务,体量庞大且复杂。从欧洲六国(英国、意大利、瑞典、丹麦、奥地利和新西兰)的3G网络,到中国香港和澳门的固话宽带,以及东南亚 的布局,去年该业务贡献了883亿港元的收入,占集团总营收近两成。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业务增速仅为2%,在5G和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显得力不从心。李嘉诚选择此时分拆,显然是想甩掉这个包袱,同时套现回 血。 港口没卖成,他迅速抛出了电讯分拆的计划,节奏之快让市场措手不及。市场传言,分拆后的电讯公司估值最高可达190亿美元,甚至可能成为伦敦近年来 最大的IPO。 然而,长和的公告却含糊其辞——"董事会尚未决定,不确定是否交易",这种话术,显然是在放风试探,等待市场情绪升温后再收割。 这背后隐藏着三个关键原因: 首先,避险。将欧洲电讯资产置于伦敦,即便大陆因港口交易对长和实施制裁,李家也能保住半壁江山。 其次,套现。电讯业务虽然利润较高,但技术迭代烧钱,不如趁早卖个好价钱。 最后,战略布局 ...
长和拆分全球电信业务,李嘉诚还没死心!
搜狐财经· 2025-04-01 08:21
对于这个消息,长和集团特意发了一个公告,写的是,公司可能交易,或拆分上市全球电讯业务的资产和运营相关业务。但董事会还没有就公司 的全球电讯业务的任何交易做出决定。啥意思呢?队长给大家翻译一下就是,李嘉诚确实想拆分资产,但现在风高浪急,舆论刺激太大了。这事 暂时做不了决定,等风头过了,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拆分。 来源:牲产队2024 拆分长和资产,李嘉诚似乎铁了心要卖港口。 就在"港口交易"被叫停,市监总局介入审查以后,长和集团又传出消息。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旗下的电信业务等,将全面拆分,准备前往英国伦 敦上市。又是卖港口,又是拆分资产,这岂不是顶风作案吗?在这个关键时刻,李嘉诚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为什么要拆分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长和旗下的电信业务,主要市场不在中国,而在欧洲。在中国,盈科电讯主要覆盖香港和澳门。这香港、澳门总人口才800来万,市场比较 小。它真正的大市场在欧洲六国,分别是英国、意大利、瑞典、丹麦、奥地利和新西兰。因为这些资产本身就位于欧洲,市场也在欧洲。它最合 适的上市地点,就是英国伦敦了。 二是,规避风险。香港资本都有一个共性,即两头吃。一边吃大陆的市场红利,一边吃欧美的资本红利。以前, ...
4大集团暴亏781亿,李嘉诚后悔晚了,长和宣布新消息,外交部发话
搜狐财经· 2025-04-01 05:53
长和累计亏损近千亿港元,李嘉诚或将资产重构,长和发布公告后,港口交易已有眉目,还拦得住吗? 自3月4号以后,港府曾多次约见长和实业有关代表,就港口交易商谈合理的解决方案;港澳办多次转发 《大公报》的檄文,商务部专家、政界人士等人批判李嘉诚"在商不言强",强调"商人无祖国是谬论"。 然而长和依旧我行我素,仅仅通过消息人士放风称本周不会签署协议,终于等到了市监总局的下场。整 个过程不难看出,国家不是没给机会,反而多次苦口婆心地劝告,几天前国家还出台了《反外国制裁 法》,打消李嘉诚对美国制裁的顾虑,但李氏家族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几天前,美方发言人就港口交易表态,称希望美企与长和达成交易,以削弱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 制"。紧接着在3月31日,中国外交部再度发声,再次强调中方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等手段损害他国正 当权益的行为。一场关于海运物流的大国博弈已经展开,长和的这桩交易已经被排除在外,如果国家叫 停,那么李嘉诚后悔也晚了,不但损失了数百亿港元,还有个人的口碑和形象。时间不等人,对李嘉诚 来说,在有关部门作出调查结论前,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终止交易,或许更为明智。 即便如此,长和企业仍然不愿回头,3月31日,该公 ...
港口交易只剩1天,李嘉诚急踩刹车,长和发布新公告,要回头了?
搜狐财经· 2025-04-01 05:30
国家多部门发声后,长和实业有新动作,公开否认电讯业务交易,美媒的话或将应验,李嘉诚打定主意 了? 这则公告发布的特殊背景是,受港口交易的影响,长和港股近期连续下跌,市值缩水近千亿港元,只要 李嘉诚不终止与美企的交易,市场的担忧就不会减少。而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掌控着盈科拓展集团,商 业版图涉及腾讯、金融和地产领域,如果长和拆分电讯业务,很可能由李泽楷接盘。巧合的是,几天前 盈科拓展有人对媒体透露,李泽楷旗下的所有业务全部独立于长和实业。多种迹象表明,李嘉诚有意拆 分长和的资产,把"鸡蛋"放到更多的篮子里,即便长和被内地针对,也可以最大限度"止损"。 如此一来,媒体的预判或许一语成谶,美媒"彭博社"此前发布报道,称尽管中方不满,但李嘉诚仍计划 出售港口给贝莱德;几天前观察者网发布评论文章,揭露李嘉诚的"暂缓交易"是缓兵之计,本质上还是 对美国经济胁迫的屈服。目前距离4月2号这个原定的签字日只剩1天时间,长和还没有任何表态,甚至 拒不回应国民对港口交易的关切,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李嘉诚踩下的"刹车"或许并不是与美企的交易,而是在内地的发展之路,要知道长和的电讯业务主要涉 及欧洲、香港和东南亚,未来李氏家族的资产和 ...
长和紧急发声,李嘉诚甩卖港口的背后,3个意想不到!
搜狐财经· 2025-04-01 03:05
作者:李云飞|来源:原创 虽然李嘉诚暂缓了巴拿马港口的交易,但是暂缓并不代表着就放弃。这也就是说,李嘉诚很有可能在用缓兵之计。 但是现在尴尬的是,一边是我国不但出台了《反国外制裁法》,国家更是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了反垄断审查!可以说这招够狠啊,因为当审查程序启动时, 交易的双方要么就是无限期的等待,要么就只能够是主动放弃。至此,长和旗下公司的股价大跌了781亿港元。 而另一边呢?贝莱德资本则更加狠,给你的缓冲期只有145天,如果在7月23日前还不能够签约的话,长和就需要赔付交易额的20%作为违约金,大约是210 亿港元。这相当于长江实业去年净利润的83%,等于是一年都白干了。 就在这左右为难之际,新的转折点又来了!那就是长和紧急发声说,目前我们没有做出分拆本公司电讯资产的决定,但是我们也不确定接下来会不会做出这 样的决定。 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那我就先来解释一下哈,长和旗下的公司在欧洲就投资了多个电讯资产,这些资产的业务覆盖了欧洲、香港及东南亚市场,价 值超过1000亿港元,分拆上市就是将这一块资产分开出来成为继长江基建后第二家登陆伦交所的长和系企业,那么不确定就代表着有可能我们会这么做。 这背后的意思就 ...
李嘉诚开始后悔了?国家正式叫停,长和交易按下暂停键:不会签约
搜狐财经· 2025-04-01 02:42
港媒《星岛头条》日前独家披露,长和集团原定4月2日签署的巴拿马港口出售协议已被搁置。接近集团高 层的消息人士仅回应"大家明啦",中国市场监管总局随后表态将"依法审查交易",官方介入的信号明确。 地缘政治风险更为关键。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的贸易运输,其港口控制权直接影响"一带一路"海上通道 安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高调宣称"美国夺回巴拿马运河",间接暴露交易背后的战略意图。分析人士指 出,若美方通过财团间接掌控该区域,可能对中国海外投资形成"卡脖子"威胁。 香港《大公报》连续三次刊发社论,直指长和交易"损害国家利益",并质疑李嘉诚"在商不言商"的真实动 机。舆论普遍认为,在华为、TikTok等中企与美方激烈博弈的背景下,李氏家族却选择向美资大规模让渡 战略资产,无异于"逆流而行"。 李嘉诚资料图 市场对交易的质疑不仅限于政治层面。长和未公开资金用途,引发猜测其是否试图规避内地资本监管,或 将资产转移至海外。数据显示,李嘉诚家族近年已累计套现超2500亿港元,从欧洲电网到香港地产, 其"撤资模式"早已引发公众不满。此次交易更被贴上"商业逻辑混乱"的标签,进一步削弱市场信任。 长和集团此前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初步 ...
李嘉诚方发紧急声明!旗下长和全球电讯业务可能拆分,引大家热议
搜狐财经· 2025-03-31 16:13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公告:电讯业务或分拆上市,市场反应不一 近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3月31日,长和集团在港交所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称集团不时接获建议并正在探索及评估可供考虑的机会,以提升股东的长远价值。其中,包括与本公司 全球电讯业务之资产及运营相关的可能交易,甚至不排除分拆上市的可能性。 这一消息立即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长和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综合性企业,其业务涵盖电信、基建、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任何战略调整都可能对市 场和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 长和集团全球电讯业务的"家底" 长和集团的电讯业务主要包含欧洲"3"集团在六个欧洲国家业务,以及在联交所上市的和记电讯香港控股(和电香港)的66.09%的股权。2024年,电讯业务 实现收入883.71亿港元,同比增长2%,占整体营收的19%。该业务不仅是长和集团的重要收入来源,更是其盈利的重要支柱。 据知情人士透露,长和集团已开始准备剥离其全球电信资产并在伦敦上市。分拆后的实体将托管长和在欧洲、香港和东南亚的电信业务,估值可能在100亿 至150亿英镑(130亿至190亿美元)之间。这一计划若成功实施,将是过去几年规模最大的IPO之 ...
就在刚刚,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表述模糊:未作出决定
搜狐财经· 2025-03-31 10:47
当长和集团的公告在港交所网站弹出时,香港中环的写字楼里或许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鼠标点击声。这个被市场称为"超人"的华商领袖,再次用一则简短公告 掀起了资本江湖的波澜——全球电讯资产分拆上市的传闻,恰似一颗深水炸弹,炸出了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复杂心态。 值得玩味的是伦敦交易所的跃跃欲试。这个曾被脱欧阴影笼罩的金融中心,如今把长和分拆视为救命稻草,却选择性遗忘三年前阻挠中企收购的傲慢。这 种"用人朝前"的实用主义,恰是西方资本市场的真实写照。 电讯资产的"数字长城"密码 当贝莱德在上海滩割肉卖楼时,李嘉诚却在为5G时代的"数字边疆"落子。那些嘲笑"李超人老了"的人该看看:长和电信业务覆盖欧洲八国、东南亚三国的版 图,正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命脉。这种布局哪是简单的资本运作?分明是为中国科技出海铺设的隐形轨道。 更精妙的是战略时机的选择。在英国批准沃达丰合并案后的空窗期推进分拆,既借势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红利,又规避了监管叠加风险。这种"四两拨千斤"的 操作,让那些只会抡制裁大棒的西方政客相形见绌。 超人的"战略迷雾"与资本阳谋 长和公告中那句"未作出决定"的模糊表述,像极了围棋高手布下的珍珑棋局。当西方媒体还在揣测分拆 ...
透视维信金科(2003.HK)年报:数智赋能与科技向善下的稳健增长和价值创造
格隆汇· 2025-03-31 07:54
3月25日,维信金科(2003.HK)公布2024年度业绩。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公司实现总收入39.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实现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5.3%。 尽管外部经济环境复杂,消费信贷需求疲软,维信金科仍然取得了不错的增长成绩,展现出公司在复杂环境中的业务韧性和稳健发展能力。 从资本市场来看,自年初以来,公司股价持续攀升,年内涨幅达到80%。不难发现,一场"业绩与估值"双升的行情正在维信金科身上演绎,那么该如何看待 这一行情背后的持续性? 1、技术+生态的双重壁垒 深入分析维信金科的增长驱动力,离不开其良好的经营布局和强运营能力。 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维信金科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与客户服务,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从而实现了现有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复贷业务的 强劲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复贷借款人占贷款总量的85.9%,这一比例充分说明了用户对维信金科服务的认可与信赖,也为公司收入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优质获客渠道,与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平台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了其市场覆盖范围与用户群体规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地业务全年贷款 ...
又要拆分电信业务赴英上市?长和回应
观察者网· 2025-03-31 06:19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临近长和港口交易签约的最终时间,长和突发公告称,董事会获知,最近有媒体报道,公司可能拆分公 司全球电信资产及业务。 公告称,长和集团不时接到建议并评估考虑的机会,由此提升股东长期价值,这其中包括公司可能交 易,或拆分上市全球电讯业务的资产和运营相关业务。 但公告强调,董事会还没有就公司的全球电讯业务的任何交易做出决定。 截至3月31日港股午间开盘,长和股价报收43.55港元/股,跌幅3.54%。 据《财新》报道,早前有媒体称,长和正开始着手准备分拆估值约100亿—150亿英镑(约合1000亿— 1500亿港元)的全球电信资产,并目标将其在英国伦敦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长和传出可能拆分电信业务的消息,早前盈科拓展也曾公开和长和的业务"撇清关 系"。 数日前,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公司盈科拓展曾向财新表示,盈科拓展所有业务都全部独立于长和。 长和旗下的电讯业务,主要包含欧洲"3"集团在六个欧洲国家业务,以及在联交所上市的和记电讯香港 控股(和电香港)的66.09%的股权。 其中,欧洲"3"集团业务主要覆盖英国、意大利、瑞典、丹麦、奥地利和爱尔兰等国的业务,和电香港 在香港和澳门的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