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BHB(09668)
icon
Search documents
去年哪些银行“反向讨薪”?多家银行向员工追回薪酬超两千万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03 03:37
Core Viewpoint - The practice of performance salary clawback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common, with several banks reporting significant amounts of clawed-back salaries due to risk exposure and management failures [2][3][5]. Summary by Category Performance Salary Clawback - Several banks have reported clawing back performance salaries, including: - Bank of China: 2,469 instances totaling 32.5 million yuan [5] - Zheshang Bank: 1,424 instances totaling 30.34 million yuan [5] - Bohai Bank: 612 instances totaling 24.03 million yuan, with a 65.41%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lawbacks over two years [3] - Zhongyuan Bank: 20.11 million yuan clawed back [6] - The average amount clawed back per individual varies, with Bohai Bank averaging 39,300 yuan per person [3]. Regulatory Environment - The performance salary clawback mechanism has been in place since 2010, with guidelines issued by the former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7]. - In 2021, further regulations were established to enhance the clawback mechanisms, specifying conditions under which salaries can be reclaimed [7]. - Recent government directives have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establish robust performance salary clawback systems [8]. Penalties and Compliance - Bohai Bank received 16 penalties in 2024, with a total fine of 2.75 million yuan, primarily related to loan management issues [4]. - Since 2021, Bohai Bank has accumulated 154 penalties totaling 199 million yuan [4]. - The banking sector as a whole faced 6,666 penalties last year, amounting to over 1.8 billion yuan, with rural commercial banks and state-owned banks being the most penalized [8]. Future Outlook - As regulatory scrutiny increases and banks improve governance, the performance salary clawback system is expected to become more standardized across the industry [9].
渤海银行表面向好,实则“消费贷危机”暗流涌动
Sou Hu Cai Jing· 2025-04-01 13:00
3月26日,渤海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表面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但深层结构却显现出日益凸显的风险 隐患。尤其是其个人消费贷款领域的不良率飙升至12.3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令市场忧虑其资产 质量背后的"隐雷"。 净利润增长掩盖利息收入下滑 原标题: 渤海银行表面向好,实则"消费贷危机"暗流涌动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银行的消费贷发展一度依托互联网平台快速扩张。从2017年到2020年,消费贷规模 从88亿飙升至1170亿,占比一度达36.3%。而在监管政策收紧之后,该行才逐步压降相关资产。即便如 此,2024年仍有375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其中46.39亿元为不良,占比达12.37%。 高风险资产清理"刻不容缓",资产转让折价引关注 去年7月,渤海银行曾公告计划以6折价格转让总额289.65亿元的债权包,最终最低标价为176.72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打包"甩卖"的行为虽有助于减压报表风险,但也凸显其高风险资产清理的紧迫性 与处置的"代价"。 非息收入"强撑"增长,投资交易收益充当"遮羞布" 在利息收入走低的背景下,渤海银行营收增长几乎全依赖于非息收入。2024年,其非利息净收入达 99.39亿元,同比增 ...
锚定“五篇大文章”,渤海银行2024年报里的坚守与蜕变
2024年,在存贷利率下调与"报行合一"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时期。在 此背景下,银行能否锻造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培育出更多成长"节",成为检验其经营韧性的关键标 尺。 作为国有金融机构,渤海银行始终秉持长期主义理念,扎实推进"九大银行"转型战略。该行聚焦"产 品、客户、渠道"三大维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实现业务突破的同时,更为自身发展锻造出坚实 的"节"。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度报告陆续披露,作为"百业之母"的银行业,其业绩表现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 点。 3月26日晚间,渤海银行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从经营角度来看,"稳中向好"无疑是渤海银行带给 市场的初印象。 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资产总额攀升至18438.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1%;营业收入 录得254.8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94%;净利润为52.56亿元,增长幅度达3.44%,达成了营收与净利 的"双增长"佳绩。 在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自2024年起,渤海银行将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发力方 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度布局"新质生产力",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报 经营成果稳中提质 以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3-28 14:43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资产总额为18438.42亿元,同比增长6.41%;负债总额为17337.17 亿元,同比增长7.13%。报告期内,渤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同比增长1.94%;净利润52.56 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升"。 展望2025年,渤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锦虹表示,该行将继续深耕"九大银行"转型,以特色化转型 促进差异化经营;做深做实客户、产品、清收、人才、分行"五个工厂"路径,推动经营发展行稳致远;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重塑组织架构,强化考核导向,优化薪酬分配;发挥"一个核心区域"服务天津示 范作用,为全行服务实体经济打造样板。 渤海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屈宏志表示,2025年,渤海银行将坚定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持续做深做实"五篇大文章",坚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夯实客户基础,创新产品服务,升 级展业模式,紧跟政策导向、行业趋势,迭代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持续推进转型发展,质焕新生,在 渤海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再创佳绩。 存款规模突破"万亿"大关 经营成果稳中提质 从财报来看,2024年,渤海银行资产规模稳步提升, ...
不良率高于行业水平,零售业务亏28亿,渤海银行如何破局?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3-28 06:57
3月26日,渤海银行交出了一份近年少有的亮眼财报:去年该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扭转了2023 年"双降"局面。不过,业绩有起色背后,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去年,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6%,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在已经公布去年不良贷款率数据的股份 行中也为最高。此外,该行零售银行业务进一步"萎缩",营收占比降至18.08%,税前利润则亏损了近28 亿元。 不良贷款率在股份行中最高 根据财报,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全行不良贷款率1.76%,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近5年来,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一直在1.7%以上。2020年为1.77%,2021年 和2022年则降为1.76%,2023年,在股份行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渤海银行不良率不降反升, 至1.78%。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50%,其 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22%。这意味着,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仅高于股份行平均 水平,也高于商业银行整体平均水平。 此外,对比已经发布财报或业绩快报的股份行,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属最高。南都湾财社记者 ...
渤海银行营收净利双增背后的隐忧:个贷不良贷款率攀升
Guang Zhou Ri Bao· 2025-03-28 05:01
报告期内,渤海银行利息净收入155.42亿元,比上年下降11.92%;净利差1.12%,比上年下降0.07个百 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31%,比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渤海银行指出,主要由于该行积极贯彻落实国 家政策,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资产端收益率同比下降,是净利差及净利息收益率收窄的主要因素。 2024年,渤海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74亿元,比上年下降25.63%。渤海银行表示,主要由于代理 与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较上年有所下降。 在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下滑的情况下,2024年,渤海银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69.65亿 元,比上年增长107.76%。渤海银行称,主要由于交易收益净额较上年增长87.47%,金融投资净收益较 上年增长116.13%。 个人消费类贷款不良率超12% 截至去年末,渤海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8438.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1%。渤海银行称,主要原因是金 融投资项目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资产规模的增长。 近日,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增长 1.94%;实现净利润52.56亿元,较上年增长3.44%。 然而, ...
银行发力消费贷 不良贷款率两极分化!渤海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不良贷款率超12%
Guang Zhou Ri Bao· 2025-03-28 02:34
近期,伴随着消费金融领域的政策密集落地,金融机构不断发力消费贷。然而,记者留意到,金 融"卷"消费贷的背后,面临着一大挑战:不良贷款率。 银行作为消费贷的"主力军",目前不良贷款率呈现两极分化。如招商银行2024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 年12月31日,该行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1.0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部分银行 个人消费贷的不良率情况较为严峻,如渤海银行2024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该行个人消 费类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2.37%,较2023年年底上升近8个百分点。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较上 季末减少9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不过,其中城市商业银 行、民营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高于1.5%,分别为1.76%、1.66%和2.80%。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未来,在新规指引下,消费贷竞争也将逐步从"价格战"转向消费场景 等综合服务的比拼,机构将着重打造自营获客能力、优质场景挖掘能力以及先进科技能力,在确保风险 可控的前提下,围绕重 ...
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净利双增,坚定“九大银行”转型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3月26日,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银行")公布2024年度业绩。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资 产总额18,438.42亿元,同比增长6.41%,负债总额17,337.17亿元,同比增长7.13%;全年营业收入254.82 亿元,较上年增长1.94%,净利润52.56亿元,增长3.44%,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升"。 渤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锦虹表示,2025年渤海银行将继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与业务深 度融合,深耕"九大银行"转型,以特色化转型促进差异化经营;做深做实客户、产品、清收、人才、分 行"五个工厂"路径,推动经营发展行稳致远;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重塑组织架构,强化考核导向,优 化薪酬分配;发挥"一个核心区域"服务天津示范作用,为全行服务实体经济打出样板。 渤海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屈宏志表示,2025年渤海银行将坚定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持 续做深做实"五篇大文章",坚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夯实客户基础,创新产品服务,升级 展业模式,紧跟政策导向、行业趋势,迭代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持续推进转型发展,质焕新生,在渤 海银行高质量发展新 ...
渤海银行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科技与绿色贷款增速领跑行业
Jin Rong Jie· 2025-03-26 15:35
绿色金融创标杆:2024年,渤海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银行评价中位列全国第一,并推出碳排 放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通过支持天津港(600717)集团发行科创票据、落地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 款,该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报告期内,绿色贷款增量占对公贷款增量的35%,成为拉动资产 结构优化的关键引擎。 普惠与养老金融双向突破:依托数字技术,渤海银行将普惠服务嵌入小微企业供应链场景,普惠贷 款户数同比增长1.38万户。在养老金融领域,该行创新"五个一"服务体系,个人养老金账户新客户占比 达43.67%,并通过适老化改造网点、优化线上服务,提升老年客群体验。 "九大银行"战略显成效 区域协同注入新动能 金融界3月26日消息,渤海银行公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资产总额达18,438.42亿元,同比增长 6.4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3.44%。在"十四五"规 划收官之年,该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发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 域贷款增速显著,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营收与资产规模稳健增长 服务实体质效提升 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 ...
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净利双增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Zhong Jin Zai Xian· 2025-03-26 14:58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赋能实体提质向新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发展和壮大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是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五篇大文章"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发展的时代主题。 2024年以来,渤海银行坚守国有金融机构使命担当,将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 发力方向,从小微企业到科技园区,从创新碳金融产品到网点适老化改造,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国家战略 的"大写意"和实施"精准滴灌"的"工笔画",以有效金融供给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 献"渤海"力量。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24年也是渤海银 行"进"的一年,该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调,系统落地转型发展各项任务,激活力、强动力、聚合力,主要指标稳中提质、稳中向好,高质量发 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资产总额18,438.42亿元,同比增长6.41%,负 债总额17,337.17亿元,同比增长7.13%;全年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增长1.94%,净利润52.56亿 元,增长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