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BC(601398)
icon
Search documents
珠海工行创新推出纳统收单系统 助力农产品销售集中纳统
转自:新华财经 为进一步挖掘社会消费潜力,突破制约农产品经营纳统工作瓶颈,在香洲区商务局的统筹安排及人民银 行珠海市分行的指导下,珠海工行以香洲区拱北口岸市场作为试点,持续推动开展市场管理公司与商户 联营,上线农产品销售集中纳统收单系统。 纳统收单系统充分考虑农产品市场商户资金周转的需求,设计了实时结算模式,满足了商户资金周转的 需求。该系统今年推广以来,累计交易超过30万笔,实现纳统收单金额超3000万元。 拱北口岸市场推广市场农产品销售集中纳统,创新采用了商户收单+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机制,为政府 推动零售和商业领域纳统工作提供了案例和系统支持,加快了政府推动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集中纳统工 作进度。(柴冰) 长期以来,农贸市场管理方一直以收取租金、提供物管服务为主营业模式,无法实现准确、统一财务核 算及纳统申报。为解决这些难题,珠海工行试点打造统一收银、统一结算、统一财务核算的"三统一"模 式,着力解决数据统一上报的难题,实现数据达规纳统。 编辑:郭洲洋 经充分了解政府和市场管理需求后,在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的总体设计下,珠海工行联动总行软件开发 中心、省行金融科技部组成研发工作小组,创新推出一套商户收单+数字 ...
深圳多家银行启动房贷利率调整
Ge Long Hui· 2025-09-13 01:46
格隆汇9月13日|据一财,9月5日深圳出台楼市新政后,9月12日多家银行开始具体出台落地细则。兴业 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浦发银行深圳分行、 上海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机构9月12日相继发布公告。公告表示,即日起,依据最新政策,将不再 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受到新政影响,目前部分存量二套商业房贷也已触 发存量房贷利率的常态化调整机制,客户即日起可提交申请调整。 ...
事关房贷,深圳多家银行公告
9月12日,多家驻深银行机构发布公告,宣布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据记者不完全统 计,继9月5日深圳楼市新政出台后,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均明确,自 即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不再区分首套房与二套房类型。 根据公告,每位客户最终执行的利率水平,将依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要求,并综合考量银 行经营情况与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多家银行同时表示,受新政策影响,部分存量房贷客户已触发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此前被认定为二套房 的贷款人,即日起可向银行提交利率调整申请。 多家银行响应楼市新政 9月12日傍晚,继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宣布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后,广州银 行、深圳农商银行等城、农商行也发布了相应调整公告。 从办理方式来看,以农业银行深圳分行为例,自9月12日起,借款人可以登录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线上渠 道,通过"贷款—房贷利率调整—利率调整申请—利率下调"查询及申请办理。新的加减点值申请成功当 日生效,次日可登录手机银行"贷款—我的贷款—贷款详情"查询。生效当日起按新利率计算贷款利息。 记者查阅公告了解到,本次深圳楼市新政还将惠及更多存量房贷用户, ...
2025服贸会上,各类创新服务集中亮相
Da Zhong Ri Bao· 2025-09-13 01:26
2025服贸会上,各类创新服务集中亮相 黑科技打开服务消费新空间 从AI设计平台到智能康养设备,从VR沉浸式旅游到AI真伪鉴别系统……正在北京首钢园举办的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各类"花式服务"集中亮相,创新服务正在重塑我们的消费场景和生 活体验。 居家养老产品智能贴心,老人养老有尊严 当前,中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诞生了更多康养需求。本届服贸会上,首次参展的山东欣悦健康科 技有限公司展台呈现了老年人的"温馨之家",受到现场观众热捧。 公司设计总监范旻琰介绍,通过大量调研,企业发现当前老年人居家养老存在旧房设施不合理、久 病卧床难医治、看病住院难下楼、老年用品买不到等难点。 范旻琰介绍,以最简单家庭场景的洗手间为例,欣悦健康在本届服贸会上就展示了可以升降操作洗 漱台、可自动进行尿检的智能马桶、可开门浴盆等多款居家康养产品。"我们认为家庭是康养的主要场 景,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适配的居家养老环境。"范旻琰说。 服贸会上,除欣悦健康外,不少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到了居家康养领域,现场展出的产品前,吸引了 不少观众前来观摩体验。 多位业界人士表示,当前居家康养正朝着更智能、更贴心、更普惠的方向发展,目的就是让长 ...
事关房贷 深圳多家银行公告
9月12日傍晚,继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宣布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后,广州银行、深圳农商银行等城、农商行也发布了相应调整公 告。 从办理方式来看,以农业银行深圳分行为例,自9月12日起,借款人可以登录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线上渠道,通过"贷款—房贷利率调整—利率调整申请—利 率下调"查询及申请办理。新的加减点值申请成功当日生效,次日可登录手机银行"贷款—我的贷款—贷款详情"查询。生效当日起按新利率计算贷款利 息。 9月12日,多家驻深银行机构发布公告,宣布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继9月5日深圳楼市新政出台后,包括工商银行 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均明确,自即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不再区分首套房与二套房类型。 根据公告,每位客户最终执行的利率水平,将依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要求,并综合考量银行经营情况与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多家银行同时表示,受新政策影响,部分存量房贷客户已触发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此前被认定为二套房的贷款人,即日起可向银行提交利率调整申请。 多家银行响应楼市新政 记者查阅多家银行公告发现,调整规则均为:若存量浮动利率房贷利率加点幅 ...
深圳多家银行启动房贷利率调整 二套房100万贷款30年少还8万
Di Yi Cai Jing· 2025-09-13 01:12
深圳多家银行启动房贷利率调整!二套房100万贷款30年少还8万 作者:王方然 9月5日深圳出台楼市新政后,9月12日多家银行开始具体出台落地细则。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 行深圳分行、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上海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机构9月12日相继发布公告。公告表 示,即日起,依据最新政策,将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受到新政影响,目前部分存量二套商业房贷也已触发存量房贷 利率的常态化调整机制,客户即日起可提交申请调整。 二套房贷新发利率或可降低40基点 9月12日,深圳农商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机构通过官方微信公众 号,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公告。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上述银行发布的内容较为类似。多家银行公告表示,根据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优化 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在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每 位客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将根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并结合银行经 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 ...
中国银行业正迎来重要拐点
如今来看,这一判断再次得到数据印证: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 款率为1.51%,而同期净息差为1.43%。二季度这一态势持续: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不良贷款率 则达1.49%。整体来看,不良贷款率在监管要求以内,但净息差为2005年以来最低。 回溯数据可见,2024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已出现类似苗头,但彼时净息差与不良率的偏离幅度较小,而 2025年以来这一态势进一步显现。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依据2025年中报数据统计,42家上市银行 中,已有超五分之一的银行出现净息差低于不良率的情况。 作为反映银行"收益能力"与"风险水平"的两大核心指标,净息差与不良率虽不能陷入"直接对比绝对 值"的认知误区,但二者动态数据持续背离,意味着行业正面临"收益端收缩、风险端承压"的双重挤 压。 为了破局,银行业正加速转向中间业务收入(中收)为主的轻资本业务来创造"第二增长曲线",其中银 保业务强势回归——上半年银保渠道收入迎来了15年来首次占比重回50%,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机构 银保收入同比增幅超40%。但面对行业分化加剧、业务同质化竞争及合规风险等挑战,能否跳出"低息 差—高风险" ...
服贸会秀“绿”绩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两个指标在全世界位于前列。同期,碳减排支持工具累 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 在绿色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的同时,多家银行也在积极拓展并创新专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服贸会多个展区了解 到,围绕"双碳"目标,银行业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正日趋丰富,覆盖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绿色网点建设标准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多样化的实 践路径与创新成果。 37家银行绿色信贷总额近30万亿元 从绿色信贷规模来看,我国银行体系的绿色信贷布局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2025年中报期间,共有37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信贷余额,合计规模已达29.22万亿元。 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六大行的"压舱石"作用尤为突出。六大行合计绿色贷款余额超20万亿元,占全部A股上市银行总量的近半数,其中工商银 行以60000亿元的绿色信贷余额位居行业首位,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余额均达572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25%、19.17%;邮储银 行则以38.31%的同比 ...
金融监管总局一个星期开出近2.7亿罚单,涉及17家机构,多人遭禁业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12 22:13
Core Viewpoint - The 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 has issued a second batch of fines in September, totaling over 166 million yuan, targeting variou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issues related to credit approval, regulatory data reporting, and capital operation risks [1][2][11]. Summary by Category Fines and Penalties - A total of 18 entities, including policy banks, state-owned banks, joint-stock banks, and local banks, have been penalized, with fines amounting to approximately 269 million yuan in September alone [2][11]. - Specific fines include: - Guangfa Bank: 66.7 million yuan for improper management of loans and regulatory data reporting [2]. - Hengfeng Bank: 61.5 million yuan for similar issues [2][3]. - Minsheng Bank: 5.9 million yuan for inadequate system control [4]. - Citic Bank: 5.5 million yuan for inaccurate risk classification [5]. - China Export-Import Bank: 1.3 million yuan for poor country risk management [6]. Regulatory Focus - The regulatory focus remains on compliance in credit and bill operations, with significant scrutiny on the capital operations of wealth management subsidiaries and financial asset investment companies [11]. - The recent fines highlight a trend of "responsibility to individuals," with 32 individuals facing penalties, including warnings, fines, and bans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 [11].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 Guangfa Bank and Hengfeng Bank have both acknowledged the penalties and stated that they have completed the necessary rectifications and are 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ir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s [2][3]. - Huaxia Wealth Management has also accepted the penalties and emphasized compliance with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in their operations [7]. Notable Cases - The only individual penalty involved former employees of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who were banned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 for serious violations of prudent management rules [11].
工行北京分行发布提速支付便利化“12项举措”
Cai Jing Wang· 2025-09-12 17:00
9月10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区开幕,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 分行举办"支付优化升级,'工'筑便利体验"优化支付服务可持续发展方案发布会,聚焦基础服务、场景 构建、动能培育三个方向发布12项行动举措,进一步升级老年人、外籍来京人员等群体的支付服务体 验,助力构建更加开放、便捷的首都金融服务新生态。 提速基础服务,让支付更无忧 工行北京分行聚焦支付场景覆盖、账户开户、现金服务、外币兑换四大维度,提速基础服务。具体包 括,提速核心商圈、老字号餐饮、高星级酒店等"国际消费与生活地标"的外卡受理覆盖进度,让境内外 客户享受一卡畅行无忧的便捷支付体验;提速账户开户流程,提供中英文版《北京金融服务指南》,持 续推动外籍留学生开户预填单小程序的多场景推广;提速现金服务响应,实现全市网点人民币"零钱 包"即来即兑;提速外币兑换服务,保障29个外币币种的结售汇业务和20个以上外币币种的现钞服务。 强化场景生态构建,让支付更贴心 在场景生态构建方面,工行北京分行围绕四大场景的特色需求提升支付服务贴心度。强化机场、中轴 线、出租车服务等特色服务网点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夯实150家出境金融服务中心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