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合作
icon
Search documents
余承东宣布!最后一“界”上场!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11 07:57
7月11日上午,尚界汽车发布首款车型预热海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转发并发文称:"尚界上场!今秋敬 请期待!智驾好,有蓝灯!" 在5月31日召开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透露,目前鸿蒙智行已经有"五界",但可能也就到此截止了。"因为我们 的能力做两三个界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五个界是非常非常难的。"余承东表示。 上汽方面表示,双方从去年开始就启动了合作,目前"尚界"专属团队已超5000人,首期投入60亿元,双方还打造了专属超 级工厂。余承东曾表示:"'尚界'品牌首款车上市后预计销量会'大爆',要上汽集团准备好足够的产能。" 2025年6月,鸿蒙智行迎来交付量爆发期,全系交付52747辆新车,刷新鸿蒙智行单月销量历史新高,成为新势力汽车月度 销量冠军,领跑成交均价榜单。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上汽集团曾在2021年表示要自主掌握'灵魂',拒绝与华为合作。但随 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发展的加速,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上汽集团现在投入华为的怀抱,也反映 了汽车行业在面对挑战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林先平认为,上汽与华为合作"尚界"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汽车行 ...
中国在世贸组织分享绿色技术合作经验
Shang Wu Bu Wang Zhan· 2025-07-04 15:50
(原标题:中国在世贸组织分享绿色技术合作经验) 与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享对技术合作与绿色工业化的看法。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司前司长陶布曼表 示,在技术合作中要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激励创新、促进技术扩散和应对 公共利益等多方面因素。他提出加强世贸组织等多边合作、通过灵活的许可安排、加强联合研发和能力 建设、协调国际政策法规以及定期讨论和数据共享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创新中心从非洲视角出发,指出非洲国家在技术合作中面临政策协调困难、缺乏 统一的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等挑战,强调加强政策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意义。 新华社日内瓦4月5日电(记者焦倩)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2025年度首次例会近日在瑞士日内 瓦召开。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主办了主题为"技术合作、贸易与绿色产业战略"的圆桌会,分享中国推 动绿色技术合作的成功经验。 中国专家在发言中以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和"非洲光带"项目等为例,分享了中国在 技术合作领域的三方面关键经验。一是规划与合作的重要性:中国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合作框架,帮 助其他国家建立技术转移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二是适应性与灵活性 ...
俄罗斯总统普京:我们将与友好国家发展军事技术合作。
news flash· 2025-06-20 13:42
俄罗斯总统普京:我们将与友好国家发展军事技术合作。 ...
俄罗斯称将终止此前与德国签订的军事技术合作协定
news flash· 2025-06-19 10:49
当地时间6月1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将终止1996年与德国签署的军事技术合作协定。声明 指出,1996年6月14日签署的《俄罗斯联邦政府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军事技术合作的协定》, 在当前形势下已失去意义和实际价值。相关程序正在实施中。(央视) ...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于10月12日至15日在京举行
Xin Jing Bao· 2025-06-17 07:48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近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对话"系列活动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 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WAFI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孙其信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总 干事约翰·斯温宁(Johan Swinnen)围绕"全球农食系统韧性建设"进行对话。 新京报记者从现场获悉,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 题,于202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届时将举办开幕式、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平行会议、 边会、创新秀、博览会等多场次、多类型的同期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WAFI咨询委员会执行主席樊胜根主持,他 简要介绍了对话嘉宾,并指出当前全球粮食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型压力,气候变化、地缘冲 突及贸易摩擦等因素正深刻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结合对话主题同两位嘉宾深入探讨农业政策创新、 技术合作与全球协同治理等议题。 孙其信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契机,回顾了学校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教育国际合作以及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历史成果,并介绍了2025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筹备情况与 ...
市场消息:加拿大总理卡尼和英国首相斯塔默推进贸易和技术合作。
news flash· 2025-06-15 17:27
市场消息:加拿大总理卡尼和英国首相斯塔默推进贸易和技术合作。 ...
特稿|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Xin Hua She· 2025-06-15 13:52
新华社长沙6月15日电 特稿|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梁子齐 周昊瑾 张玉洁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12日至15日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走进会展中心,记者看到,中国参展企 业的讲解员正在为前来观展的非洲客户介绍多年生稻技术,非洲客户频频点头并不时记下要点。 当前,中国科技持续赋能非洲产业升级,在生物科技、数字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进展,为改善当 地人民生活并促进非洲国家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共享种子芯片的"生命密码" 农网,即偏远农村网络覆盖。2024年底,马达加斯加梅纳贝农网EPC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负 责人高博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帮助偏远乡村实现电话通信、网络社交,并带动移动支付、线上交易等 经济活动,进而带动偏远农村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项目首期将建设73个农网站点,预计网络覆盖 2340平方公里,惠及16.5万农村人口。 谈及未来的落地项目,坦桑尼亚农网项目负责人游晨奕告诉记者,坦桑尼亚偏远地区通信覆盖项目今年 刚开工。在保证网络通畅、建设运维简单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充足的光照时长,该项目将以太阳能作为 能源输入,推动降低设备能耗和运营成本。 破除沟通壁垒的"数字桥梁" ...
第十一届上交会闭幕 意向成交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15:33
本届上交会意向成交项目数572项,创历史新高。展会期间共吸引观众超5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占比超 过85%。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记者姜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以下简称"上交会")13日闭幕,本届上交会参展企业数、意向成交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 本届上交会于6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参展企业达981家,规模创历史新高,汇聚了来自 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创新成果。14家企业和机构在现场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 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7项。 本届上交会境外主宾城英国格拉斯哥市展示了超声波血压检测仪设备、生物磁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领 域的18家当地企业的创新成果。来自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秘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带来了 能源利用、海运服务、可持续新材料等领域的新技术,吸引众多业内人士关注,体现了上交会"拓展国 际技术合作网络"的重要作用。(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届上交会的长三角区域协同科创一体化成果展示专区呈现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链接全球一流创 新资源、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建设成果;技术转移专区发布了国际国 ...
中非农业合作提质升级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05:27
"我仍能记起第一台插秧机开进农场时的激动。"他说,中国的农业专家帮助冈比亚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改写了当地水稻种植的历史,使更多冈比亚青年拥有了从稻浪中寻找未来的可能。 6月12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图为非洲国家参展商向中国民众介绍非洲好 物。 张雪盈 摄 随着中非农业合作的蓬勃展开,肯尼亚鲜花、埃塞俄比亚咖啡、纳米比亚辣椒酱等越来越多非洲农产品 在中国走红。中非农业合作正从单纯的贸易往来,转向更深层次的产业链建设与技术合作拓展。 中新社长沙6月13日电 题:中非农业合作提质升级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作者 张雪盈 "过去,我们的年轻人对农业种植避之不及;但现在,他们抢着要学开农机、修农机,因为种田在非洲 正在变成一件'很酷'的事。"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正在湖南长沙举行。来此参展的冈比亚农民 穆萨·达博如是说。 2019年,冈比亚还是一个农业传统种植模式的国家,国内大米八成依赖进口,粮食短缺。在中国援非农 业专家支持下,穆萨的农场完成了从手工脱粒到全程机械化的转变,其粮食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3公顷 扩大至100公顷核心区。 为使更多非洲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自2024年12月1日起, ...
通讯|携手深耕28载 中马共织发展新纽带
Xin Hua Wang· 2025-06-08 02:05
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南郊的5座现代化工厂里,来自中国内蒙古的优质羊绒纱线正在200多台全自 动电脑横机上编织成精美的衣片。经过20多道工序的精心制作,一件件品质优良的羊绒制品从这里走向全 球市场。 目前,纺织业成为马达加斯加制造业中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作为已在马达加斯加深耕28年的中国企业,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在当地建成5座现代化工厂,总占地面积达4.8万平方米。工厂配备252台全自动 电脑编织机和3070套配套生产设备,年产能达200万件各类羊绒制品,实现年出口交货值超1亿美元。目前 企业员工总数3320人,当地员工的占比超过99%。 今年50岁的生产助理里武海里马尼特拉·尼艾纳·拉多已在鹿王工作近20年。他说:"自2006年加入公司后, 我从学习机器操作开始,从学员到操作员,再到管理15人的领班,这段经历让我收获良多。最让我自豪的 是能将先进技术引入马达加斯加。未来,我希望更多本地员工能进入管理层,继续深化马中技术合作。" 公司总经理夏永海说:"自1997年在马达加斯加建厂以来,我们已累计培养2万多名纺织专业人才,他们中 有的成为我们的企业骨干,有的在许多同类型企业中担任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为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