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

Search documents
4国在美组建稀土联盟,中国先下手为强,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5:44
据智通财经报道,2025年7月1日,美国拉着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在华盛顿搞了个"关键矿产合作倡议",说白了就是四 国抱团搞稀土,想自己建一条从开采、精炼到供应的完整产业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亲自站台,说 澳大利亚有矿、日本有技术、印度有资源,美国来定规则,四国要全方位合作。这阵仗不小,媒体都说这是印太战略的 升级,矛头直指中国。 稀土(资料图) 四国想摆脱中国,可他们缺的是把稀土从"泥"变成"货"的关键精炼环节。全球80%的稀土精炼能力在中国,澳大利亚的莱 纳斯公司搞了很久,2025年才做出少量氧化镝样品,量产遥遥无期。美国、日本、印度也各有难处,要么卡在环保批 文,要么技术不成熟,要么审批拖延,根本没法形成完整产业链。 中国这边法律生效的同时,"全国矿产审批平台"也上线了,全国稀土项目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次审批,全链路监 控、动态调度。以前搞稀土项目要填表、评估、走关系,现在国家统筹,地方配合,资源按战略调度,企业按规办事, 完全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运作,和四国靠市场驱动的模式不一样,优势明显。 中国的出口管制让美国吃了苦头,磁性材料进口量下降,军工相关产业受影响,订单延期,美国不得不和中国谈 ...
两大龙头官宣提价,稀土板块延续强势!稀土ETF(516780)日成交额创年内新高
Xin Lang Ji Jin· 2025-07-11 05:39
7月10日,两家稀土行业龙头同日发布公布,宣布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7月11日 早盘稀土板块高开高走,延续近日强势表现,相关产品也吸引了市场资金瞩目。稀土ETF(516780)7 月10日成交额达2.07亿元,刷新2025年内单日成交额新高,体现出资金布局热情高涨。(数据来源: Wind) 稀土ETF(516780)的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ETF运营经验,一手打造了沪深300ETF (510300)、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红利低波ETF(512890)等标杆精品。交易所数据显示, 截至2025/7/10,旗下ETF规模超500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伴随行业景气度回暖和稀土产业供给格局或持续优化,稀土板块有望迎来多重催化。把握稀缺战略资源 的稀土板块机遇,或可关注稀土ETF(51678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4331/C类:014332)。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在两家行业龙头宣布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后,该价格已从2024年四季度起,连续 四个季度实 ...
西方绞尽脑汁替代中国稀土,美专家说出真相:20年内毫无可能?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5:06
近期,中国发布了新的稀土出口管控政策,将钐(shān)、钆(gá)等七类中重稀土列入重点监管之列。这些稀土材料不仅对新能源和智能制造具有重要意 义,更是全球军工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对此信息表示高度关注,迅速启动了一系列矿产投资和勘探项目,目标只有四 个字——企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那么,西方国家对此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呢?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正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矿产资源。他们瞄准了格陵兰、巴西、哈萨克斯坦,甚至乌克兰 等地,似乎动作频繁,但一旦落实,问题却接踵而至。首先是时间问题,美国专家指出,建立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10到20年,而这只是供应的 基础。如果要达到中国目前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所需时间或许会超过20年。 其次是资金问题。前上海美国商会副会长江凯明曾估算,光是前期投入就可能需要上万亿美元。挖矿并不是简单的种植农作物,不仅需要巨额的投资,还必 须招募懂得相关技术的人才。而稀土的加工、提纯和分离工艺极其复杂,全球能够处理这些工序的专家,大多数都集中在中国。 西方国家还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中国此次实施的稀土管制,实际上是一种"比以往更具威力的经济手段"。过去,中 ...
半日收涨3.40%!借道稀土ETF嘉实(516150)把握稀土投资机遇,成分股北方稀土、京运通10cm涨停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4:01
Group 1: Liquidity and Performance of Rare Earth ETF - The liquidity of the Rare Earth ETF managed by Jiashi has a turnover rate of 6.85%, with a half-day trading volume of 172 million yuan [3] - Over the past week, the average daily trading volume of the Rare Earth ETF reached 182 million yuan, ranking first among comparable funds [3] - The fund's scale increased by 43.99 million yuan in the past two weeks, also ranking first among comparable funds [3] - The fund's shares increased by 21.7 million units in the past month, achieving significant growth and ranking first among comparable funds [3] - The latest net inflow of funds into the Rare Earth ETF is 35.42 million yuan, with a total of 64.51 million yuan net inflow over the last five trading days [3] - As of July 9, the net value of the Rare Earth ETF has risen by 39.87% over the past year, ranking 503 out of 2907 index equity funds, placing it in the top 17.30% [3] - The fund has recorded a maximum monthly return of 41.25% since its inception, with the longest consecutive monthly increase being four months and the longest increase percentage being 83.89% [3] Group 2: Industry Outlook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 Northern Rare Earth announced a semi-annual performance forecast, expecting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900 million to 960 million yuan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882.54% to 2014.71% [4] -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of China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global supply chain stability and has approved a certain number of compliant applications for rare earth exports, indicating a recovery in export demand [4] - Emerging fields such as humanoid robots are expected to open up growth opportunities for the rare earth industry, with a positive outlook for the industry's recovery in the short to medium term [4] - As of June 30, 2025, the top ten weighted stocks in the China Rare Earth Industry Index include Northern Rare Earth, China Rare Earth, and China Aluminum, collectively accounting for 55.58% of the index [4]
美日印澳稀土联盟正式成立,中国修法反击,29年来首次大动作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7:59
前言 华盛顿的一间会议室中,四国的外长们正握手言欢,达成共识。在北京,尘封长达29年的法律悄然复生。这一时机的巧合,令人深思。印太地区的稀土联盟 宣布成立的那天,中国新版《矿产资源法》也如同重生一般启动。这一时间节点,绝非简单的巧合。 四国的联盟真的能撼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霸主地位吗?这部老法律的重出江湖又暗藏多少深意? 更棘手的是,印度心中还有一根刺——特朗普刚在新德里热情拥抱莫迪,却随即回到白宫招待巴基斯坦军方高官。这种表面亲近、背后暗算的剧本,印度人 或许不言而喻,但内心深处却一直耿耿于怀。而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参与政治的表态与企业的实际操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矿业巨头们却悄然与中国续签了 长达数十年的供货合同。 7月1日,这一天极为引人注目。在美国华盛顿,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外长们握手,庆祝"四方关键矿产倡议"的正式启动。在场的30 多位企业代表几乎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份合作协议,期盼新机遇的到来。 鲁比奥言辞恳切,明确表示这个联盟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元化,绝不能再单靠一个国家。"这一表态虽显得果断,但内中饱含无奈之情。 毕竟,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例如,F ...
又盯上中国了,“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已做好打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11:40
美日印澳组建"印太稀土联盟",其背后的意图昭然若揭。近年来,中国出于对资源保护和国家安全的考量,逐步加强了对稀土产业的规范和出口管制。今年 4月,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这一正当举措,却被美日印澳等国歪曲解读,成为他们组建联盟的"借口"。四国外长 在联合声明中点名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宣称过度依赖某一国家的资源供应将"损害国家安全",企图借此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对中 国进行制衡。 贸易(资料图) 从资源储备来看,尽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拥有一定稀土储量,但要实现完全自给自足,并满足联盟内其他国家的需求,存在很大难度。以美国为例,有权 威机构预测,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至少需要十年时间。在加工和精炼能力上,目前全球精炼产能高度集中在中国,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构建起 成熟的精炼体系。构建这样的体系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还需要数年时间来积累技术和经验,而这期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可能已发生巨大变化。 据环球网报道,近期,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外长会在华盛顿召开,会后四国外长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意图打造"印太稀土联盟"。此联 盟的成立,显然是针对 ...
美稀土帝国崩塌记:曾供全球90%,中国70%加工卡喉,为何扶不起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13:04
稀土这种资源,对美国来说太关键了,以前美国可能是稀土界老大,全球九成供应量都从他们那儿走,但是风水轮流转。 现在美国的高端制造,比如飞机,电动车,里头用的稀土,七成加工都得看中国的脸色,就怕哪天被卡脖子。 这也让人好奇曾经的稀土帝国,怎么就崩塌了,如今想再硬起来,为什么一直扶不起来? 但事实恰恰相反,越是科技发达,工业体系复杂的国家,对稀土的依赖程度反而越深。 拿美国来说,这个科技和军事都站在世界前沿的国家,对稀土的需求量巨大且关键。 一般来说大家可能觉得稀土这种资源类东西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更看重。 过去美国在稀土领域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在加州的芒廷帕斯发现了巨大的稀土矿。 凭借这个矿,美国一度称霸全球稀土市场,提供的稀土占到全球总供应量的大约70%,完全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甚至还有富余出口。 那段日子可以说是美国非常舒服的时候,在稀土这个关键领域,他们是妥妥的老大。 但这风水轮流转得有点快,谁能想到曾经的稀土帝国后来会变得如此依赖进口,甚至担心被卡脖子。 要理解美国稀土产业为什么会扶不起来,还得回头看看,他们的主导地位是怎么一步步丢掉的。 芒廷帕斯矿的发现曾经给美国带来了好时光,蓬勃发 ...
绕不开的中国稀土
投资界· 2025-07-06 07:25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科技评论 ,作者徐珊珊 (ID:kechuangych) 今年6月,铃木汽车突然宣布,受限于稀土出口管制,零部件采购出现延误,经典紧凑型 轿车铃木雨燕(Swift)被迫停产。 无独有偶,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在同时期关闭生产线,美国企业同样如临大敌,福 特探险者车型生产紧急按下暂停键。 远川科技评论 . 刻画这个时代(的前沿科技) 不是一场资源战。 作者 | 徐珊珊 作者 | 李墨天 来源 | 远川科技评论 按照大摩的测算,中国企业控制全球65%的重稀土开采、88%的精炼,超过90%的钕 铁 硼 永 磁 体 供 应 。 这 也 是 为 什 么 CNN 将 稀 土 引 发 的 供 应 危 机 称 为 " 升 级 版 的 芯 片 短 缺"[1]。 2010年日本巡逻船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事件发生后,中国对日稀土出口配额骤降,主要 稀土氧化物价格涨幅超过5倍,镝铽铕三种金属涨幅同比达到15-20倍[4],欧美国家一 时草木皆兵。 从2011年开始,美日等国就以摆脱依赖为目的开启了一系列替代计划。当时普遍预计, 防止稀土危机再次到来普遍需要10年左右。 15年过去,稀土危机再次上演,按照美国能源部的测 ...
又盯上中国了,“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做特殊决定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02:57
据新华社7月3日报道,美日澳印在华盛顿正式成立"印太稀土联盟",四方签署合作备忘录,中方当天宣 布对稀土出口实施新的管制措施。这个联盟表面说是要保障稀土供应链安全,实际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8%,但产量占比超60%,精炼能力更是达到90%以 上。美国自己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开采出来的稀土还要运到中国精炼,这联盟说白了就是想摆脱对中国 的依赖。 日本之前就想自己搞稀土,去年说要在南鸟岛开采海底稀土,计划采集35吨海底泥浆,说每吨含2公斤 稀土矿物,还说那地方有1600万吨稀土储量,结果到现在连开采成本都没算清楚,设备还得靠英国公 司,项目拖了又拖。澳大利亚倒是有稀土矿,像莱纳森山项目,可投产时间一推再推,技术上也依赖中 国。印度更不用说了,稀土储量不少,但开采和精炼技术落后,每年还得从中国进口大量稀土产品。 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很骨感。就说精炼吧,中国有几十年积累的技术和工艺,其他国家想突破,没个十 年八年根本不行。澳大利亚的莱纳森山项目,原计划2024年投产,结果因为缺乏精炼技术,投产时间推 迟到2026年以后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不是靠垄断得来的,而是靠多年的技术积 ...
绕不开的中国稀土
虎嗅APP· 2025-07-04 00:05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科技评论 ,作者徐珊珊 远川科技评论 . 刻画这个时代(的前沿科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远川科技评论 (ID:kechuangych) ,作者:徐珊珊,编辑:李墨天,责任 编辑:徐珊珊,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6月,铃木汽车突然宣布,受限于稀土出口管制,零部件采购出现延误,经典紧凑型轿车铃木雨 燕 (Swift) 被迫停产。 无独有偶,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在同时期关闭生产线,美国企业同样如临大敌,福特探险者车型 生产紧急按下暂停键。 在电动车中,从车灯、雨刮器、摄像头,到安全带、音响,凡是需要微电机和传感器的部件,稀土几 乎不可或缺。尤其主驱动电机,其性能与稀土永磁材料息息相关。 即便在旧能源汽车中,电动助力转向 (EPS) 也离不开稀土。 按照大摩的测算,中国企业控制全球65%的重稀土开采、88%的精炼,超过90%的钕铁硼永磁体供 应。这也是为什么CNN将稀土引发的供应危机称为"升级版的芯片短缺" [1] 。 2010年日本巡逻船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事件发生后,中国对日稀土出口配额骤降,主要稀土氧化物 价格涨幅超过5倍,镝铽铕三种金属涨幅同比达到15~20倍 [4] ,欧美国家一时草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