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业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圳大厂夫妻的求稳“变形记”
Hu Xiu· 2025-07-02 11: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原文标题:《深圳大厂夫妻的求稳"变形记":一方当起"大厂赘婿",一方降薪进体 制》,题图来自:深圳微时光 在深圳的买房群体中,年轻的双大厂员工夫妻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在同龄人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在大厂工作的他们,凭借着断层领先的工资,比同龄人更早地实现了财富积累,完成了人生三大件——买房买车结 婚。 他们虽互为对方的底气,旱涝保收,但仍有人把留在大厂"躺平"的丈夫称为"大厂赘婿"。 "大厂人的择偶标准也随着大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以前收入高、重颜值,现在工作不稳定了,开始注重对方职业稳定,甚至往上能找到条件更好的另一 半,当'赘婿'。" 双大厂夫妻有钱没闲,过成舍友 四年前,伊伊和男朋友在他们的社交圈里,是令人艳羡的大厂情侣——他们收入不菲,出手阔绰,也较别人早一步付下了深圳房子的首付。 她是知名大学硕士毕业,男朋友是国内顶尖大学博士毕业,双方的学历都很优秀。 大厂为他们提供了物质上充裕的保障,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奉献全部时间和精力。 因此,有人将在大厂工作比喻成嫁给了有钱人——出门是体面的,关门是委屈的。工作之外,有钱没闲 ...
我的下半场是孩子们的上半场——福建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观察
Xin Hua Wang· 2025-06-28 02:01
"哪位是足球运动员,可以到我这里面谈……" "我是田径运动员,有需要的学校么……" …… 25日,在中国举重福建马江基地综合训练馆的广播里,时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一场退役运动员转 型做学校教练员的供需见面会进行得热火朝天。82名退役运动员和70多家用人单位彼此询问,交流信 息。 23岁的福建柘荣人叶乃强成为当天第一位成功签约意向书的退役运动员。他曾随队参加2020年全国 U19男排锦标赛并获得第五名,签约的学校是福建平潭流水镇中心小学。 "在运动员时期,我就有当教练员的想法。之前对这所学校的校长有所耳闻,知道他非常重视体 育,尤其是篮球、排球,所以今天直奔目标而来。"叶乃强说。 福建省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陈跃表示,中心除了为运动员提供伤残保险、关怀基金、发放退役金 等服务外,现在还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教育督导,帮助退役运动员实现职业转型。 供需见面会只是福建为退役运动员转型提供的服务之一,由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教育厅联合举办 的2025年退役运动员转任学校教练员培训班正在进行中。 据福建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缪滢滢介绍,转型培训班包括多方面课程,例如职业认知与角色转 变、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与实践、数字技术在体育 ...
流量、赚钱、职业转型?医生、国会礼仪、舞蹈演员为何扎堆做团播
3 6 Ke· 2025-06-25 01:50
最近,这样一类转场视频在抖音上持续刷屏。 视频开头是正在跳舞的团播主播,背景音乐节奏强烈、灯光炫目,弹幕与点赞不断刷新,接着镜头一转,画面中出现的是医生、国会礼仪、舞蹈演员等职 业的工作片段,字幕打出"差点忘了干团播之前我是干什么的了"。 这种身份转变构成的强烈视觉冲击,引发大量模仿和讨论,#差点忘了以前是干嘛话题一度登上抖音挑战榜TOP15。 在这些人中我们看到,@糕糕大王 曾是一名抗疫一线的医生,@婉儿吃几碗曾担任国会礼仪接待,如今她们都加入团播行列。 图片源自抖音 从镜头前举止得体的职业形象,到团播现场动感舞姿的快速切换,这种反差感确实引人关注。如今,有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主动离开原有轨 道,转向团播这种更开放、更高频的工作场景。 为什么这些职业背景不同的人开始做出相似的选择?团播为何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它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吗? 跟随「克劳锐」的视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低门槛、快回报、高收入,团播的致命吸引力 团播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加入,核心原因在于它降低了就业转轨的难度。 在许多传统岗位中,职业转换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试错成本,需要重新考证、重新积累经验,甚至要从基层 ...
我自己眼中的完美简历,怎么连第一关都过不了?
3 6 Ke· 2025-06-13 08:07
投递上百份简历却杳无音讯,是HR没看到还是简历"踩雷"了? 从简历的排版到内容,从打招呼方式到投递的时间,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我们在最近的直播中邀请到了猎聘求职顾问、职业规划师Linda-Tang老师,针对行业机会和职业转型的一些常见问题做出了解答。 希望这些回答能解答你心中的困惑,以下为直播观点综合整理。 01 Q:简历投过去没有回复是什么原因?站在HR视角会优先筛掉哪些简历? 首先,很多人存在一个严重误区:认为公司名称足够响亮,自己的经历和优势便不言而喻。在个人经历及工作内容中没有把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读过去 很空白。 第二,简历花哨,有的人为了让简历"吸睛",用过于花哨的模板,这种很影响阅读体验,其实我们是不愿意看的,也是最容易被筛掉的。 第三,简历内容逻辑有问题,比如说一个社招的简历,有些人会从他初中阶段开始写起,还有些人在大学期间参加什么活动呀,都事无巨细地列在简历 上,最重要的是写到的内容与职位毫无关联性,这种也会被优先筛掉。 第四,就是人岗不匹配,比如说他之前做开发,现在的求职意向是研发管理,而且在他的经历里看不出做过管理。 第五,有多个岗位、多段工作经历,个人履历混乱,求职意向较多的。从HR ...
专业不对口的产品经理,30岁必须要转型
3 6 Ke· 2025-06-08 23:43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催我的2个团队成员去报考香港理工大学的信息管理硕士,理由很简单,一个成员是非计算机类专业但是却做了10年的工程师工作, 一个是想进入体制内单位,但是只有本科学历,在成都留不下来。 所以两者就需要面临着学历、专业转型,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想进入体制内与事业单位的标配是就是研究生学历,以及对应的计算机类专业,而不是只 关注你的工作经验。 因为根据专业的不同,能够进入的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也有区别。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现在做产品经理的工作,但你的专业不是计算机类的,那么你的职业发展就限制很大了。 产品经理岗,万能专业坑 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尤其是在刚毕业以及毕业前几年,企业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是来来自于学校与项目经验,而不会严格对比专业、大厂岗位类型,比 如你之前是985、211的本硕,有产品研发的项目经验,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比较顺利的进入产品经理岗位(不对公司有太多要求),并且接下来还能够成 为产品经理的大头兵。 随着年龄之后,你通过一个又一个年终奖之后,从25岁到30岁,除了可以得到岗位的晋级之外,现在就要考虑到家庭、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下一步在哪 里。 因为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是,在未来5-1 ...
人生随时都能切换赛道,他失业8个月转型涨薪30%
3 6 Ke· 2025-05-28 11:54
所在行业下行,或是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内心想过1万次要转型,但始终没有想好方向。 越工作越迷茫......自己工作了十几年,现在转型来得及吗?转型去哪些行业机会多、发展好呢? 我们在最近的直播中邀请到了猎聘求职顾问、北京百亿集团公司人力总经理Robinson老师,针对职业转型的一些常见问题做出了解答。 希望这些回答能解答你心中的困惑,以下为直播观点综合整理。 #01 Q:现在找工作,想要转型还想要涨薪,有可能吗? 我首先就判断,可能是因为行业的变化,导致他的个人能力无法释放,他原先的行业已经不支持他的能力了。 其次,他与我沟通下来说特别想做职业经理人,我结合外部的市场环境和他个人能力的优势整体做了一个拆解,比如战略的管理能力、基建的能力、海外 的能力等等。 要判断外部(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刚好具备,拿出来我们最值钱的那部分能力去匹配企业。 这两年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有出海的想法和动作,这名求职者他之前有出海从0到1工厂建设的实践经验,这就非常值钱。 同时,还帮他重新做了职业定位,从职业经理人到大厂高管的一个重新定位,最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帮助他完成了转型,收获了国内某知名新能源车 企的offer,综合薪酬接 ...
逆行的大龄职场人:你可以没工作,但不能按下暂停键
3 6 Ke· 2025-05-26 09:16
我估计你也刷到了。 在小红书上,兴起了一个新赛道,叫「大龄高管离职再就业」。 博主创作内容围绕副业、兼职、简历面试展开,大部分人属于长期等待焦虑上不了岸的。 为了解决现实生存问题,他们中很多人选择了外卖、小商贩、餐饮等对经历经验没有筛选门槛的工作, 缓解家庭经济开支和房贷压力。 这些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零散收入缓解了现金流,却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新问题,比如 「职业低自尊」。 做出这样的选择背后有很多难言之隐:因为妻子的工资也不高。 当它越来越多成为必须接受的一种选择,很难让人不迷茫: 40+管理者,难道只剩这一条路? 有的选,那么全都不是问题;但没的选,就要先活下来。 一位前地产行业博主,过往家庭条件不好,经历严峻裁员又长期找不到工作,于是开始在菜市场卖菜, 替父母分担压力。 巧的是,岳母在做保洁工作,下岗3天就马上再就业了……他忍不住牢骚感叹:只要工资要求低、预期 低,你就能上岸。 可以说,时代的雨点落到你的肩膀上,那就是暴风骤雨了。这可能是一段非常艰辛、曲折、焦灼等待煎 熬的日子。 相伴而来更严峻的问题是: 当你整个人都嵌入到这种新角色和业务系统(外卖员、快递员、餐饮超市服务人员)中时,过往的管 ...
大厂被裁后,我在西湖给老外讲段子
Hu Xiu· 2025-05-19 01:59
01 前几天,刷朋友圈,我看到一位老朋友朱亮发了一条状态: 他站在西湖断桥边,身后是一群金发碧眼的欧美游客,手里拿着讲解器,配文是:"今天讲了三个故 事,收了一千块钱,不用写日报,不用被踢群,真香。" 我愣了几秒,仔细看,确实是他,这兄弟曾经是杭州一家互联网大厂中层,典型985硕士,理工直男, 技术扎实,英语口语也贼溜,但人际关系降智型。 我记得他上次发朋友圈还是去年夏天离职时的吐槽贴,拍了一张公司茶水间的窗外,一片火烧云映在玻 璃幕墙上,他自己窝在角落里,写了一句:"明天开始,不再是打工人。" 于是,我忍不住发微信问:"兄弟,你去当导游了?" 他回复:"是啊。导游,不用早会、不用复盘、还挺好玩。" 打开话匣子后,朱亮和我回忆这一年多的人生翻转故事。 2024年6月,他赶上业务线优化,整个项目组直接解散,他说自己拎着电脑包站在海创园站地铁口,一 时间真不知道往哪走。 那之后的几个月,他试过不少事: 拍大厂离职Vlog,没人看; 尝试转行教编程,教了两节就放弃。 他妈看他天天在家窝着,干脆拉他去北京潭柘寺散心,结果景区导游讲得有点乱,他一时嘴快,开口给 他妈"补课":"这块传说治百病的'石鱼'其实是清代落入潭柘 ...
逃离大厂,他们当起大专老师
投资界· 2025-04-23 07:49
以下文章来源于极昼工作室 ,作者小昼 极昼工作室 . 为坚持严肃阅读的人群提供选项。搜狐新闻极昼工作室。 焦虑似乎并没有因此消失。 作者 | 殷盛琳 编辑 | 王珊瑚 来源 | 极昼工作室 (ID:media-fox) 近几年来,互联网大厂的光环逐渐暗淡,降薪裁员的消息早已不是新鲜事。许多在大厂 工作的员工直到离开时才发现,能选择的机会并不多——大厂的工作流程明确,业务细 分,在某个岗位上积累的经验无法在别的行业落地。那些"专业技能",某种程度上只适 用于互联网公司。 当然,大专也并非乌托邦,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等级与竞争。一些年轻人从快节奏的 企业来到这里,获得了更平稳的生活,但焦虑似乎并没有因此消失。 从大厂到大专 芒果现在的办公室在三楼,窗户挨着树梢,每次拉开窗帘,满眼流淌着绿色。再远处是 教学楼,行走其间的,是一张张青春的脸。很多时候,办公室只有她一个人,中午还能 在行军床上眯一会儿。 这样"美妙"的瞬间里,她才确切感受到,从互联网大厂来到大专院校做老师的意义—— 人不是非要窝在格子间里,只有去茶水间时才能瞄一眼云朵的。 在此之前的两年,她都以为那样的环境是"正常"的。 2 0 22年,芒果研究生毕业 ...
「招聘董秘,要求3个月搞定融资」
36氪· 2025-03-27 00:14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蒲凡 投中网 . 投中网是领先的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传播矩阵,为创新经济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洞见,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和创新商业领域拥有 权威影响力。官网:www.chinaventure.com.cn 投资人们把"董秘"看做职业生涯的"一条路"? 文 | 董凡 来源| 投中网(ID:China-Venture) 封面来源 | Pixabay 设想你是一名草根创业者,刚刚从一场路演活动败兴而归。这场路演活动其实很不起眼,由某当地FA机构主办、放在某街道办的文化活动中心承办。活 动预热的那篇推文阅读量200,朋友圈里没看到几个人转发。趁着调试设备的时候你环顾了一下会场,发现前两排的嘉宾只是简单地翻了翻"参会资料 表",就开始互相吐槽"怎么又是这几家""都快对接包浆了"。后面几排的……你没有太大印象,只记得大多数人都在低头玩手机,只有每次PPT讲完的时候 他们才叭叭鼓掌。 你当然明白这种氛围意味着什么,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公司跑了快一年,产品勉强算打磨出个雏形,但启动资金也耗了个七七八八。一想到推向市场又是 一大笔开销,你瞬间头皮发麻。 更糟心的是,微信公众号居然开始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