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型金融
icon
Search documents
降碳即降融资成本——广州农商银行成功落地广东首笔“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 双认证贷款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7-11 08:33
"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双认证模式不仅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激励企业自主降碳。通过设置跟踪 期,定期由第三方对企业进行转型成效评估,可对企业进行激励约束,防范转型偏离风险,避免资金错 配等问题,提升转型认定的颗粒度,为铝行业等传统高耗能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降碳即降 成本"的金融方案。 作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本土金融机构,广州农商银行深度参与广州市转型金融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转 型金融项目的有序落地。前期,该行按国内现行转型金融标准对存量授信客户进行全面摸查,形成覆盖 9个产业26个细分行业的转型金融潜在客户清单。在此基础上,该行联合第三方机构对包括化工、建 材、能源、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转型需求,为企业介绍转型金融政 策,协助企业制定转型计划,最终形成绿色审批通道、全流程支持、考核激励、产品服务、专业培训等 五位一体一揽子支持措施,精准推动高碳行业企业转型发展。 下一步,广州农商银行将在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和广州市委金融办的政策引导下,继续积极参与广州市 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与应用工作,加大与第三方机构联动合作力度,共同推广更多具有可复制性的转型金 融新样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 ...
谋破局 寻新章 促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9 01:53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的第20个年头,也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五周年。站在这具 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回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斐然,已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守护绿水青山的 重要力量。 近年来,围绕绿色金融的重磅政策描绘出行业发展的十年目标和路线图。决策层的重视、市场的响应、 可持续发展的迫切压力,正汇聚成一股"不得不干"的合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 40万亿元,位居全球首位。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发行规模持续扩大,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绿色产 业。绿色保险也加速前行,为实体经济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当然,挑战也不容忽视。随着我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绿色金融在"快车道"上已飞驰近五年。好 摘的果子已经"摘掉",下一步向何处要增量?全国碳市场作为重要的定价机制,如何更好发挥其市场激 励作用?围绕相关问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在全球绿色发展浪潮下,中国积极践行"双碳"目标,通过碳市场建设、制度倒逼转型以及拓展绿色 投融资渠道等多元化的举措,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探索国际化路径 发挥碳市场定价 ...
专访马骏:银行要把握好NDC 对转型金融的催化机遇
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加速推进,绿色投融资规模呈增长态势。绿色投资资金集中涌入可再生能源、节 能环保等 "纯绿" 领域,而钢铁、化工、交通等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项目却面临融资瓶颈,资金供 需错配问题凸显。 在此背景下,转型金融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焦点。近日,在2025绿金委年会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 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围绕转型金融等话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 "转型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远大于纯绿产业。"马骏认为,在政策、标准和能力到位之后,转型金融业务有 望呈爆发式增长。政策支持方面,国际上,《G20转型金融框架》包括了五大支柱、 二十二条原则。在 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编制了四个行业的转型金融目录,我国已有多地出台了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 对金融机构来说,应该及时把握年底前我国将宣布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为转型金融带来的动力 和机遇。NDC发布之后,各地方、行业和大型企业就必须明确未来五到十年的碳减排目标和路径。 届 时,如果企业转型需求已然迫切,而某些金融机构却还未具备提供转型金融的业务流程及服务能力,那 就会错失宝贵的市场机遇。 这里面有两个最核心的问题,第一,银行如何准 ...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湖州举办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8 01:43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 章"的决策部署,交流绿色金融工作经验,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再深化,7月4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 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湖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金融学会主办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召 开。 马骏在题为《转型金融的国内外进展与前景》的主旨演讲中表示,转型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远大于纯绿产 业。在政策、标准和能力到位之后,转型金融业务有望呈爆发式增长。在政策支持方面,国际上, 《G20转型金融框架》包括了五大支柱、二十二条原则。在国内,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编制了四个行业的 转型金融目录,我国已有多地出台了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其中湖州启动了一批转型项目,并提供了激 励政策、转型规划模板和"碳账户"等服务。马骏表示,银行的转型规划包括该机构在短期(如五年)、中 期(如十年)、长期(2060年前)内降低其碳排放(包括自身运营碳排放和投融资碳排放)的路径、目标和具体 措施。建立转型规划之后,银行需要通过采取三大举措来落实:一是为客户提供绿色与转型融资,推动 高碳客户减碳;二是降低对不可转型客户的贷款敞口;三是提高对低碳客户的敞口。 连坤 ...
绿色金融周报(192期)丨陆磊: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见习记者王达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 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 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浙江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在立法实践、标准探索、可持续信息披露、政策激励、产 品创新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以"湖州经验"为代表的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相当一部分 成功实践传播和复制到我国多个地方,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一、重点关注 1、央行副行长陆磊: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7月4日上午,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湖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金融学会主办的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召开。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汇聚各方力量,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 表示,一是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二是积极引导金融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继 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四是继续支持和指导绿色金融区域改革创新工作,支持浙江湖州能力建设基 地等宝贵探索。浙 ...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 2025-07-07 04:43
根据《巴黎协定》要求,各国每5年必须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国家自主贡献 (NDC)目标。今年以来,中国紧锣密鼓制定新的2035年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 会之前发布。新的量化目标将对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同样意味着各地区、各机 构和各企业都需要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近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2025中国金 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年会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期间接受证券时报记者 采访时透露,为了尽快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转型金融框架,绿金委将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工作,支 持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同步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的编制工作。 在马骏看来,我国绿色金融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完善和提升绿色金融的下一个突破口在于发展转型金融。 目前定义下的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需要构建转型金融框架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 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的落地,丰富股权类转型金融产品。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马骏 推动ISSB准则成为全球基准 证券时报记者:您如何评估美国退出《巴黎 ...
支持高碳行业转型 银行创新实践与标准建设并进
● 本报记者 李静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一场金融支持高碳行业绿色转型的实践正在银行业展开。从威海银行推出的"可 持续挂钩节水贷款"到兴业银行落地的铝业转型贷款,银行为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多家银行落地转型信贷 不断完善转型金融标准 中诚信绿金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低碳或零碳的项目中,对于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方面 的投资远远不足,这方面资金缺口巨大,这意味着转型金融将成为金融机构寻找业务增长点的新抓手。 高碳或难减排产业往往是支柱或重要产业,其转型需求大,同时也伴随着影响上下游产业链的连锁效 应,因此转型金融体量大、发展潜力大。 青岛某热电公司承担着城市供热"毛细血管"——供热二次网及换热站的运营维护工作。为响应城市发展 需求,该公司正推进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通过引入智能调控设备和先进节能技术,着力降低热损 耗,提升供热效率。 威海银行青岛分行创新推出"可持续挂钩节水贷款",以2.7亿元授信支持该企业节能改造。该产品以"水 效"为核心挂钩指标,设置科学的考核周期与标准,将企业考核期内单位耗水量较基数下降百分比与利 率优惠挂钩。 在转型金融领域,银行业积极探索转型信贷创新实践。以兴业 ...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 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6 18:18
根据《巴黎协定》要求,各国每5年必须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国家自主贡献 (NDC)目标。今年以来,中国紧锣密鼓制定新的2035年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之前发布。新的量化目标将对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同样意味着各地区、各机构和 各企业都需要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近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2025中国 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年会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期间接受证券时报 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尽快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转型金融框架,绿金委将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工 作,支持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同步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的编制工作。 在马骏看来,我国绿色金融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完善和提升绿色金融的下一个突破口在于发展转型金 融。目前定义下的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需要构建转型金融框架来引导更多社会 资本,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的落地,丰富股权类转型金融产品。 推动ISSB准则 成为全球基准 证券时报记者:您如何评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气候治理造成的影响?是否会进 ...
央行副行长陆磊: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2015年12月,湖州成为国内首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报城市。如今,湖州绿色金融改革已走过十 年。自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湖州市绿色信贷年均增长41%,绿色信贷余 额占全部贷款比重超33%,高于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指出,多年来,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之路,持续深化"2211"金融现代化系统推进工程,尤其是以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突 破口,在绿色金融地方立法、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 影响力的浙江方案和浙江经验,有力促进了绿色金融与经济低碳转型的良性互动。 面向未来,浙江对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满信心与决心。张雁云表示,下一步,浙江 将坚持深化改革,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奋力打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示范窗口;把准关键处、着力 点,全力打造绿色金融发展的硬核成果;持续聚合力、强保障,积极营造发展绿色金融的一流生态,以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打造湖州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 地,推进绿色金融综合创新中心、宣教培训中心和交 ...
绿色金融周报(191期)|广东发布绿金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叶方旋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 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 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6月27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50623-20250627)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77.20元/吨,最低价72.82元/吨,收盘价较上周最后一个交易 日上涨4.83%。 1、广东发布50个绿金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6月26日,2025年度广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启 动仪式上正式亮相。今年3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多部门指导,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 委员会等多机构主办的"美丽广东・金融赋能"主题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历时3个月,共收到来自全 省21个地市的256份申报案例材料,最终确定50项推广案例。 50个创新案例在支持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服务"百千万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凸显引领示范 作用,且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