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债券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金融业持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应从多维度突破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10-10 08:21
最近,央行召开了今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总结了前三季度货币政策实施成效,分析了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研究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会议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其前瞻 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会议提出要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支持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 央行提出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业"打气壮胆"。接下 来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准金融服务的"突破口"。这需要金融业聚精会神、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工 作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墨守成规的倾向,勇于大胆创新,才有可能突破金融服务的"瓶颈",探索出持续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子"。从当前我国金融业服务现状来看,笔者认为,应从多维度予以突 破: 首先,要在融资渠道拓展上有所突破,及时有效地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来源。目前来看,金融机构 应尽最大可能提高信贷支持能力,降低信贷门槛,扩大信贷规模,以满足民营企业合理且有效的融资需 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确定支持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抓手,制定年度信贷服务目标,并将民营企业相关 业务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 ...
宝励社协会以金融向善 赋能社会可持续发展
Cai Fu Zai Xian· 2025-10-09 05:11
在全球气候危机日益加剧、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当下,宝励社协会以"可持续投资引领者"的独特定 位,大胆创新,将金融工具与公益实践深度融合,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绿色金融:守护生态的资本力量 宝励社协会积极投身绿色金融领域,以资本之力守护生态底线。在绿色债券创新实践方面,协会精心策 划并发行了一系列绿色债券,2023年初,协会发行了绿色债券,所筹资金专项用于西北地区的大型风力 发电项目。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数万吨,有效推动了当地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协 会大力培育碳交易市场,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提高市场参与者对碳交易的认知和 操作能力。 金融向善:破解全球性挑战 宝励社协会的实践充分证明,当金融资本摆脱短期逐利思维,转而成为社会创新的催化剂时,将释放出 巨大的能量。它不光能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还能有效破解教育公平、医疗可及、气候应对等全球性挑 战。在贵州榕江水灾中,协会迅速捐赠款物、组织志愿者行动,展现了金融向善的力量。 在社区养老服务闭环构建方面,宝励社协会在多个社区设立了养老服务中心,以成都某社区为例,2024 年初,宝励社协会投入100万元建立了养老服务 ...
金砖出现杂音,印度开首枪后,普京也不反美元,中国加速增持黄金
Sou Hu Cai Jing· 2025-10-07 04:34
普京最近公开承认,金砖国家内部在"去美元化"问题上出现了分歧,特别是印度和俄罗斯在这一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给金砖的合作带来了挑战。那 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印度的立场:卢比结算难以突破 印度是金砖国家中最早表示不愿大力推进"去美元化"的国家之一。2025年,印度外长苏杰生明确表示,印度并不打算削弱美元的地位,反而认为应该先推动 卢比成为国际货币。与俄罗斯和中国早些时候大力推动"去美元化"的立场不同,印度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卢比在国际上流通。事实上,2025年印度央行推出了 允许用卢比进行国际结算的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主要问题在于卢比汇率波动大,商家不愿使用;另外,印度的贸易逆差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卢 比的国际认同度不高。到2025年8月,卢比在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比例仍不到10%。 与印度和俄罗斯的动摇不同,中国的策略相对稳定,采取了增持黄金和推动数字货币的双管齐下。中国央行自2024年11月以来,每月持续增加黄金储备,到 2025年8月底,总储备量已达7402万盎司,创下新高。黄金储备的增加不仅能分散美元资产的风险,还能增强人民币的国际信用。 俄罗斯的态度转变:曾坚决反美元,现在开始妥协 过去,俄罗斯是 ...
今年前8月国内发行绿色债券356只,规模共计超6000亿元
Huan Qiu Wang· 2025-10-02 00:39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中诚信绿金发布了《2025年ESG债券市场分析8月报》,数据显示2025 年1~8月国内市场已发行绿色债券356只,规模共计6478.5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行只数增加 15.96%,发行规模增加56.76%。其中8月新发行绿色债券45只,规模共计364.20亿元,较去年同期发行 只数下降22.81%,发行规模下降66.63%。 对此中诚信绿金分析认为,整体来看,受整体信用债市场融资降温影响,8月绿色债券供给有所放缓, 但得益于2025年来的政策红利释放,仍处于较高水平,2025年1~8月发行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规模。 截至8月末,2025年绿色债券累计发行只数排名靠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天津市和 上海市,占比均超过10%,合计占比超六成;在发行规模方面,北京市累计发行规模最大,为 2,789.1472亿元,占比为43.05%,上海市、福建省和广东省累计发行规模均超过500亿元,比去年同期 大幅增加。 从券种类型分布来看,2025年8月,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125亿元,发行规模在绿色债券中占比超过三 成。发行只数方面,绿色中期票据发行14只排在首位,其次绿色公司债发行 ...
绿标委发布绿色债券适用《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工作机制
Xin Hua Cai Jing· 2025-09-30 13:35
Core Viewpoint - The Green Bond Standard Committee has announced mechanisms to align the "Green Finance Support Project Catalog (2025 Edition)" with the "Green Bond Support Project Catalog (2021 Edition)" to enhance the green bond market's development [1][2]. Group 1 - Green bonds that are in existence or have been approved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e 2025 catalog will continue to follow the 2021 catalog's applicable scope [1]. - For green bonds that have submitted materials but are not yet approved or registered at the time of the 2025 catalog's release, issuers can choose to apply either the 2021 or 2025 catalog for project recognition [1]. - From the effective date of the 2025 catalog, any changes to the project recognition for green bonds in the issuance phase must adhere to the 2025 catalog [1][3]. Group 2 - Green bonds that change the use of raised funds during their existence must apply the 2025 catalog for the new intended use [1]. - Issuers are encouraged to disclos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2025 catalog [1]. - Carbon-neutral bonds registered under the 2025 catalog must meet the criteria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 contribution" [2]. Group 3 - The Green Bond Standard Committee will update and optimize related mechanisms, such as the "Green Bond Ongo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Guideline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green bond market [2]. - Any adjustments to the 2025 catalog by regulatory bodies will automatically apply to this notification [2]. - The notification will take effect from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3].
交易商协会最新通知!承销商执业评价方案有变
证券时报· 2025-09-30 07:56
9月29日,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了修订完善后的《关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主承销商2025年度主承销业务执业情况市场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 (下称《通知》)。 本次修订完善,重点强化了主承销商对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资源投入,赋能科技创新与民营经济。明确了主承销商核心功能与执业框架,深化主承 销商全业务链服务能力,促进市场转型发展。 据悉,交易商协会将于2026年初启动2025年度日常评价工作。根据主承销商机构类型和业务范围,按照全国展业银行(含外资银行)、地方展业银行、证券 公司分类评价。 持续优化特色主承销商评价机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主承销商综合执业能力,推动银行间市场高质量发展,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 会经充分征求市场成员意见,对主承销商日常评价标准进行了优化完善。 本次完善日常评价机制的总体思路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企业、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科技创新 债券、民营企业债券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对重点领域的服务与支持。 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主承销商的能力建设框架,构建"发行定价—市场化销售 — 存续期 ...
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超23万亿元:银行业绿色金融成效显著前景广阔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9-30 07:0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我国实现了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 转变。 多家银行机构在半年度经营业绩发布会上披露了绿色金融最新进展。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始终担当绿色金融的践行者,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等绿色金融机构45家。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深入推进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项目开发新模式创新,有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 构支持,已获得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信贷投向结构加速优化,绿色金融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绿色贷款余额由2019年末的9.9万亿 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在需求端,'双碳'目标推动企业提速生产经营低碳转型,对绿色融资的需求持续攀升,为绿色贷款规模扩张提供坚实的需求基础;在供给端,银行将绿色 领域视作未来信贷业务的核心增长点之一,持续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有效拓宽绿色贷款供给渠道。"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接受《金融时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香港财政司司长:香港股市、债市、资产及财富管理“三市齐旺”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9-30 03:43
香港财政司司长:香港股市、债市、资产及财富管理"三市齐旺" 陈茂波提到,香港恒生指数继去年上升18%后,今年以来上升了超过30%,其中恒生科技指数更上升了 超过40%,生物科技指数上升了超过1倍。今年首8个月,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额约2500亿港元,比去年同 期增长1.3倍。至今首次上市集资(IPO)总额超过1500亿港元,按年上升接近6倍。现时港股总市值超过 了48万亿港元。港股的表现显著优于全球不少其他主要市场。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李惟宏发言表示,今年港股无论在成交、新股及回报都有大幅增长,香港恒生指数 今年来累计上升超过三成。(完) 中新网香港9月30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金融服务界29日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酒会,香 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目前香港股市、债市、资产及财富管理"三市齐旺",香港恒生指数 今年以来表现"一枝独秀"。 9月29日,香港金融服务界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酒会。图为主礼嘉宾合影。(香港特 区政府新闻处供图) 陈茂波致辞表示,除了股市以外,香港债市和资产及财富管理也愈见蓬勃。就债市而言,人民币"点心 债"、绿色债券等稳健增长,以绿债为例,今年上半年香 ...
北大汇丰赵泠箫:居民理财理念正从“保本保息”向“风险收益相匹配”转变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30 01:58
专题:财富领航征程丨金融新启航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 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机构应如何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高 质量发展?本期《财富领航征程》对话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赵泠箫。 当前,中国理财行业正处于资管新规深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风险与收益再平衡成为核心课题。赵泠箫认 为,居民理财理念正从"保本保息"向"风险收益相匹配"转变,此过程对机构的资产配置能力、风险管理 体系,以及投资者的长期陪伴与教育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她认为,理财行业创新将在科技与制度双轮驱动下突破发展瓶颈。科技端,大模型与可解释AI的融合 将推动智能投顾从标准化工具升级为动态化"财富管家",通过实时解析投资者需求与市场变化,实现全 生命周期精细管理;制度端,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快速普及将显著优化资金期限结构,借鉴生命周期基金 和目标日期基金等国际成熟模式的本土化实践,结合投资者教育引导资金从短期避险转向"长期风险收 益平衡",为科创板ETF、绿色债券等国家战略领域提供长期资本支持。 理财行业处于资管新规深化转型关键期,风险与收益再平衡成为核 ...
银行业绿色金融成效显著前景广阔
Jin Rong Shi Bao· 2025-09-30 01:34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我国实现了从重 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深入推进以生态环境为 导向的项目开发新模式创新,有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已获得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 764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信贷投向结构加速优化,绿色金融为经济可持续 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绿色贷款余额由2019年末的9.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 20%。 "在需求端,'双碳'目标推动企业提速生产经营低碳转型,对绿色融资的需求持续攀升,为绿色贷 款规模扩张提供坚实的需求基础;在供给端,银行将绿色领域视作未来信贷业务的核心增长点之一,持 续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有效拓宽绿色贷款供给渠道。"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接受《金 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除融资痛点,把绿色项目"贷"动起来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始终担当绿色金融的践行者,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 等绿色金融机构45家。 "下一阶段,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