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贷款
icon
Search documents
动员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气候适应与韧性投融资
Jin Rong Shi Bao· 2025-11-24 02:05
时值《巴黎协定》签署10周年,2025年9月24日,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在联合国气候 变化峰会上公布。本轮NDC目标锁定全经济范围的温室气体减排,中国力争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 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至少下降7%至10%。早在2025年7月,中欧曾发表联合声明,将在《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前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COP30将对收集的所有NDC 目标进行整合、评估,判断是否符合《巴黎协定》设定的气温升幅控制目标。全球气温增幅控制迫在眉 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全球气温已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3℃,当 前的行动和政策将导致21世纪内全球气温上升2.6℃至3.1℃。中国气象局于2025年6月发布的《中国气候 变化蓝皮书2025》显示,气候系统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4年我国气候风险指数为1961年以来最高,年 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损失量等监测指标均创下新高。气候风险将严 重影响人类福祉,特别是弱势群体。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于2022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投资报告指出,气候 变暖对缺乏风险认知和风险管理工具 ...
李若愚:全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Jing Ji Ri Bao· 2025-11-24 00:08
也要看到,在赋能新时代绿色发展方面,我国绿色金融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绿色金融标 准体系不完善,国内外标准不统一、地方与行业标准差异大;碳市场交易规模低、行业覆盖范围有限、 价格发现功能较弱;绿色金融工具仍以传统信贷、债券为主,创新性产品不足。未来需要加快绿色金融 的发展和升级。 一方面,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在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方面持续发力。加 快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出台统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碳核算标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 监督,促进标准实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 力。 另一方面,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及服务。金融机构要在扩绿、降碳、减污等方面不断丰富 产品和服务。发挥碳金融在全国碳市场建设中的助推作用。金融机构要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稳步 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慎探索开发"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 李若愚)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在其中发挥了引领和支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 ...
全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Jing Ji Ri Bao· 2025-11-23 23:13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在其中发挥了引领和支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 融、数字金融。未来,我国绿色转型和降碳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全力做 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也要看到,在赋能新时代绿色发展方面,我国绿色金融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绿色金融标准体 系不完善,国内外标准不统一、地方与行业标准差异大;碳市场交易规模低、行业覆盖范围有限、价格 发现功能较弱;绿色金融工具仍以传统信贷、债券为主,创新性产品不足。未来需要加快绿色金融的发 展和升级。 一方面,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在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方面持续发力。加快转 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出台统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碳核算标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 督,促进标准实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及服务。金融机构要在扩绿、降碳、减污等方面不断丰富产品 和服务。发挥 ...
信贷模式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2025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但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挑战。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展现出较强韧 性: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出现企稳迹象,中收修复提速,资产质量总体可控,信贷结构持续向新质生 产力领域优化。同时,金融监管体系在"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主线下加速完善,一系列重磅政策 的出台为银行业的稳健运行与高质量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展望未来,在宏观政策协同呵护与监 管持续引导下,银行业有望在平衡风险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一、内部宏观环境分析:三季度有效需求仍然不足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三季度以来增长动能有所转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 三季度我国GDP实现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金融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三季度,我 国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不乏亮点。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经济指标有 所放缓,GDP增长率为4.8%,增速相比前两季度略有下滑,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积极的方面是政策效 ...
副中心打“组合拳”促金融发展
Sou Hu Cai Jing· 2025-11-21 20:37
本报记者 曲经纬 赵鹏 近年来,通州区相继发布《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与《关于北京城市 副中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施细则》等政策,旨在为金融产业自身发展提供动能,并促进金融服 务实体经济,推动产融共生。 最高千万元补贴培育金融产业 为培育金融产业,政策以精准激励为导向。对独立法人金融类企业与金融科技企业,年度营收首次突破 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一次性支持。金融机构在技术、产 品、服务上获国家级认可的,可获50万元奖励;属于副中心首创的示范应用,可获10万元鼓励。在数字 人民币场景创新方面,在京产生重大影响的应用可获30万元支持,副中心内的示范场景与推广活动也有 专项补贴。 副中心金融业的战略航向是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双中心"。为此,政策规定资产 管理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的机构,最高可获3000万元资金支持;年度新增百亿元理财规模、五十亿元 资管规模的机构,可分别获100万元、50万元奖励。 绿色金融领域同样明确了激励措施。银行机构年度新增绿色贷款超5亿元可获100万元支持;保险机构绿 色保费超5000万元、 ...
可持续债务——助力新兴市场气候融资规模化的关键力量
彭博Bloomberg· 2025-11-20 07:25
2025年11月18日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最新报告《扩大新兴市场可持续债务的规模》,发行人创新与监管支持有助 于推动新兴市场可持续债务增长。这一工具对于弥补数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缺口至关重要。 该报告由 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FSA) 和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 委托撰写,显示中东与北非 地区(MENA)以及亚太新兴地区低碳能源企业的近半数融资来自贴标可持续债务工具。这些工具 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资本获取渠道,且具备强劲的增长基础。 主要新兴市场的可持续债务发行陷入停滞 2024年,中东与北非地区及亚太新兴市场的贴标可持续债务发行创下纪录,但在2025年放缓。 鉴于市场对债务工具标签所带来优势的认知发生转变(包括对价格和报告成本的影响),全球发 行量也出现下降。 定价优势减弱可能正在对发行人构成阻力。彭博新能源财经抽样的债券数据显示,2020年发行 人因贴标债务而获得的折扣已逐渐消失,部分发行人甚至为绿色债务发行支付溢价。 尽管在全球面临阻力,但可持续金融市场仍充满活力:发行人正尝试创新结构,监管机构也在探 索政策支持。目前,贴标债务仅占新兴经济体债务市场的2.6%,凸显出明显的增长机遇。 监管机构可以帮助降低 ...
工行北海分行:厚植绿色金融根基 绘就滨海生态画卷
转自:新华财经 工行北海分行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将写好"绿 色金融大文章"作为核心使命。立足北海生态禀赋与产业特色,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的创新模式 与路径,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全力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截至2025 年10月末,工行北海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超20亿元,较年初净增超3亿元,绿色金融实践取得了积极进 展。 战略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工行北海分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将其置于全行战略核心位置。成立专 项工作推进小组,强化规划设计与统筹协调,确保行内绿色金融政策与地方发展需求精准对接、高效落 地。对标工行总行相关行业投融资政策导向,分行明确将绿色贷款增长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履行社会责 任的重要体现,压实主体责任,全力保障绿色金融发展目标达成。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与考核激励机 制,将绿色金融服务成效纳入分行核心考核体系,引导信贷资源优先、精准投放至生态保护、清洁能 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凝聚全行服务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普惠延伸,激发产业活力。工行北海分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将绿色金融服务延伸至小微企业和特 色产业。截至2025 ...
绘就零碳乡村新画卷
Jin Rong Shi Bao· 2025-11-19 02:03
强化产业信贷,助推绿色农业升级。依托整村授信基础,金融机构加大对高山冷水鱼、生态种植、养殖 等特色产业信贷投放,累计发放种植、养殖类贷款824笔,金额5584万元。其中,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 353万元,助力构建"品牌农业、有机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五大新业态。 构建多元投入格局,赋能零碳项目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积极引导全球环境基金赠款(28万美 元)及省、州、市级财政资金共计1553万元投入零碳项目建设,同步撬动农户自筹与社会资本参与,形 成"赠款+财政+信贷+社会资本"多元资金矩阵,保障零碳项目可持续推进。 治理融合深化,模式可复制推广。零碳文化中心、能效管控平台等项目建设,将低碳理念融入乡村治 理,形成"河谷地区零碳村镇"凉山样本,为区域落实"双碳"目标提供金融支持实践路径与制度参考。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在全地区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整合农户信用 档案,推进信用评定与信息共享,目前,已完成959户农户信息采集,评定信用815户,授信覆盖率达 84.9%,总授信额度2.2亿元,用信率达85.4%,用信余额8786万元。 创新融资模式,精准支持"两房改造"。 ...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以绿色贷款赋能供热系统低碳转型
供热领域累计投放的两笔贷款,精准匹配企业不同阶段需求: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专项用于企业采购清 洁燃料、升级环保药剂,为即将到来的供暖期储备绿色运营物资,从源头降低供暖过程碳排放;3.36亿 元长期项目贷款则聚焦供热基础设施改造,支持企业在供热季前完成老旧管网更新、智慧供热平台搭建 及低氮燃烧设备安装,从硬件层面提升供热效率、减少能源损耗,确保冬季供暖"温暖又低碳"。 "城镇供热关乎千家万户,尤其在供热季来临之际,资金保障既要'及时',更要贴合'绿色转型'需 求。"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分行结合供热行业"冬供夏改"的运营特点,通过"短期流贷 保运营+长期项目贷谋升级"的组合模式分批投放资金,为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预计相关改造项 目与绿色运营措施落地后,可显著提升区域集中供热清洁热源占比,在保障供暖质量的同时,每年减少 大量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 (刘伟) 转自:新华财经 供热领域是冬季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关键领域,集中供热系统的清洁高效运行,既是保障民生温暖的核 心支撑,也是推进"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环节。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精准对接临沂区域供热领域绿色转型 需求,已向两家本地核心供热企业累计投放绿色贷 ...
工行武汉分行:践行“两山”理念 共赴“双碳”未来
转自:新华财经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壮阔征程中,绿色金融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引擎。近年来,中 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在总行引领下,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机制,做深做精"绿色金融"大文章,加大对清洁 能源、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等绿色金融领域优质客户与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5年9月末,全行 绿色贷款余额达1546.3亿元,余额保持同业第一,以绿色金融之笔,浓墨重彩书写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 工行篇章。 风轮焕新金融活水"贷"动产业升级 风能发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中有着重要作用。国内清洁能源行业头部企业——某 风力发电公司利川风电场项目已运行近十年,受项目风能资源、风电机组利用率及周边其他项目等影 响,原风电场项目年利用小时数较低且风场设备故障率高,同时由于备件停产等原因,一旦出现停机, 检修耗时较长,严重影响风场运行效益。 工行武汉分行认真落实国家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工作部署,按照总行"工助升级 贷动更 新"金融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要求,积极了解辖内企业需求,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解读政策、制 定方案。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审批投放全省首笔2.5亿元风电设备更新贷款。项目建成后,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