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

Search documents
中航证券:国内量子计算呈现多元发展良好态势 把握量子前沿科技领域机会
Zhi Tong Cai Jing· 2025-10-14 06:29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航证券发布研报称,量子与AI产业的协同创新,不仅为量子计算注入新的发展动 力,也可能为推动AI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新思路。当前,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应用探 索、产业培养同步推进的关键期。国内量子计算的发展也呈现出"硬件多点开花、软件工具补齐、产业 协同发力" 的良好态势。同时,国内相关企业在量子前沿科技领域具有相对领先、全面、深入的技术、 产品及市场布局,未来可能充分享受朝阳产业快速成长的市场红利。 中航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建议关注:国盾量子(688027.SH)、禾信仪器(688622.SH)、科大国创(300520.SZ)、神州信息 (000555.SZ)、电科网安(002268.SZ)、吉大正元(003029.SZ)等产业链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 技术路径尚不确定: 量子计算有多种技术路线(如超导、离子阱、光量子、拓扑量子等),目前尚未有路 线被证明是通往大规模通用量子计算的唯一最优解。不同路线均面临技术瓶颈,任何路线的重大突破或 证伪都可能对已形成的市场格局造成颠覆性影响。 量子信息:引领未来全球科技变革之关键力量 量子信息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三大应用领域,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 四十余载追寻量子之光(弘扬科学家精神)
Ren Min Ri Bao· 2025-10-13 22:25
"一定要把我们的量子光学研究做起来"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场量子特性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它揭示了光不仅具有波动性,更由离散 的光子构成。研究探索光的量子态(如相干态、压缩态)、量子纠缠等非经典现象,可以推动量子通 信、量子计算和超精密测量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量子光学研究在国际上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在中国还是空白。1981年,39岁的郭光 灿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学者赴加拿大学习,其间接触到量子光学的前沿研究,他暗下决心:"一定 要把我们的量子光学研究做起来。" 郭光灿出生于福建的一个渔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母亲坚持送3个孩子读书。郭光灿1960年考入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因为当时想学半导体,就报考了中国科大的无线电系。后来才知道,半导 体专业设在物理系,不在无线电系。"郭光灿说,"但也正因为这个机会,我赶上了中国科大无线电系设 立气体激光新专业。我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从此与光学结缘。" 留学归国后,1984年,在中国科大的支持下,郭光灿在安徽滁州琅琊山主持举办了全国第一个量子光学 学术会议。郭光灿说:"虽然大家对很多概念还搞不懂,但形成了一个共识,这个会应当坚持开下去。" ...
四十余载追寻量子之光(弘扬科学家精神)
Ren Min Ri Bao· 2025-10-13 22:20
人物小传 郭光灿,1942年生,福建泉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 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 国内,推动我国量子信息科学发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 誉。 早上7点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内,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见图左二,本报记者徐靖摄)匆匆地 走向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这栋不起眼的小楼里,汇聚了量子密码与量子器件、半导体量子 芯片、量子纠缠网络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小组,量子避错编码原理、量子概率克隆原理等一系列成果均诞 生于此。 从上世纪80年代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到9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再到后来 致力于打造我国自主可用的量子计算机,郭光灿在量子领域已经深耕了40余年。 "一定要把我们的量子光学研究做起来"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场量子特性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它揭示了光不仅具有波动性,更由离散 的光子构成。研究探索光的量子态(如相干态、压缩态)、量子纠缠等非经典现象,可以推动量子通 信、量子计算和超精密测量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上世纪 ...
单光子探测器量产落地 服务于国内科研单位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10-13 13:13
目前,单光子探测器产品已服务于国内科研单位,具备批量生产与交付能力。未来,国盾量子等研发团 队将沿着小型化、芯片化、集成化的发展路径,推动产品加快走向规模化应用,为下一代星地一体量子 通信网络、高精度激光雷达、深空探测等重大工程提供"中国方案"。 "单光子探测器技术难点是如何在一个拳头大小的制冷器上实现低温、低噪声、多通道"。科大国盾量子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探测器负责人方余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作为研发 团队之一,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先后攻克了热声制冷机小型化、制冷器密封可靠性、通道间串扰抑制等 技术难题,单个制冷器的最低工作温度从此前的零下50℃降低至零下120℃。而在20%探测效率下,暗 噪声水平降低约90%,达到约100Hz的超低值。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首创的四通道集成架构,是单光子探测器的另一亮点。四通道的深度制冷单光子探 测器体积仅为国际同类单通道产品的九分之一,单台就能完成此前多台探测器才能实现的复杂探测任 务。这一高集成度的设计打破了过去体积大、功耗高、通道一致性差等局限,从而将产品最大探测效率 从25%提升至35%,对极微弱光的探测灵敏度进一步迈向极限。 "将'灵敏 ...
抢筹码啊!
Datayes· 2025-10-13 11:47
A股复盘 |抢啊 / 2025.10.13 刚准备写复盘文章,后台粉丝留言说,早上交易软件都卡了下,直接疯抢,虽然今天大部分人都亏了,但是大家害挺开心! 昨天刚准备发周报的时候 就收到了万斯的"服软"发言,随后特朗普更是发来"加仓"消息,哈哈哈,扼杀了A股股民抄底的机会。 高盛顶级政治经济学家Andrew Tilton与Alec Phillips预计最终结果将是在11月10日之后延长当前的关税暂停期,同时双方会做出一些新的 但有限的让步。 最可能的情景似乎是,双方都会在最激进的政策上有所收敛,而谈判将导致5月达成的 关税暂停协议的进一步(甚至无限期)延长 。 以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为首的Wedbush分析师表示:"这次的雷声会远大于雨点。"他们相信**最终会会面,最新的关税威胁将被取 消。 大喇叭这个词该送给特朗普了!!! 周末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别担心C,一切都会没事的!"特朗普后来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他预计最终会与C达成协议,称 11月1日"还很遥远",并表示"我认为我们与C之间会没事的"。 行情上,今天基本是开卷考试,就是反制题材和自主可控题材。午后银行狂拉,沪指差 ...
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量产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0-13 03:51
记者从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10月10日,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 器(以下简称"单光子探测器")在合肥量产落地。 记者从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10月10日,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 器(以下简称"单光子探测器")在合肥量产落地。 据了解,单光子探测器可以比作具备超凡视力的"眼睛",能精准捕捉和识别单个光子,是量子密钥分 发、荧光寿命成像、激光雷达等系统的核心组件。 该设备在探测效率、暗噪声水平、集成度等多项关键指标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进 入领跑阶段,可为量子通信、单光子雷达、生物荧光成像、深空激光测距、单光子成像等应用提供自主 可控、性能领先的核心组件。 从"灵敏的光眼"到"火眼金睛" 此外,全球首创的四通道集成架构,是该产品的另一亮点。"四通道的深度制冷单光子探测器体积仅为 国际同类单通道产品的1/9,单台设备就能完成此前多台探测器才能实现的复杂探测任务。"方余强表 示,这一高集成度的设计打破了之前体积大、功耗高、通道一致性差等局限,将产品最大探测效率从 25%提升至35%,对极微弱光的探测灵敏度进一步迈向极限。 "将'灵敏的光眼' ...
全球首款!量产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0-12 15:08
记者从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10月10日,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 器(以下简称"单光子探测器")在合肥量产落地。 据了解,单光子探测器可以比作具备超凡视力的"眼睛",能精准捕捉和识别单个光子,是量子密钥分 发、荧光寿命成像、激光雷达等系统的核心组件。 该设备在探测效率、暗噪声水平、集成度等多项关键指标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进 入领跑阶段,可为量子通信、单光子雷达、生物荧光成像、深空激光测距、单光子成像等应用提供自主 可控、性能领先的核心组件。 从"灵敏的光眼"到"火眼金睛" 据介绍,量子科技头部上市公司国盾量子是该款单光子探测器设备的研发单位之一。目前,国际上仅有 单通道的同类工程化产品,在复杂探测场景下需多台设备协同,传统制冷工艺也限制了探测能力的提 升。 "这些短板是制约量子信息产业规模化落地的关键瓶颈。设备研发难点在于如何在一个拳头大小的制冷 器上实现低温、低噪声、多通道。"国盾量子单光子探测器负责人方余强告诉上证报记者。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专利与技术许可基础上,研发团队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攻克了热声制冷机小型化、制 ...
我国单光子探测器实现重大突破 核心指标国际领先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0-11 04:33
10月10日,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 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量产落地的单光子探测器首创四通道集成架构,体积仅为国际同类单通道产品的 1/9,单台就能完成此前多台探测器才能实现的复杂探测任务。这一高集成度的设计,打破了过去体积 大、功耗高、通道一致性差等局限,将产品最大探测效率从25%提升至35%,对极微弱光的探测灵敏度 进一步迈向极限。 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表示,新产品将"灵敏的光眼"升级成"火眼金睛",关键性 能、集成度、工程实用性等方面均实现了国际领先,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 量子信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目前,新型单光子探测器产品已服务于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具备批量生产与交付能力。 单光子探测器可以比作具备超凡视力的"眼睛",能够精准捕捉和识别单个光子,是量子密钥分发、荧光 寿命成像、激光雷达等系统的核心组件。然而,此前国际上仅有单通道的同类工程化产品,在复杂探测 场景下需多台设备协同,传统制冷工艺也限制了探测能力的提升。 国盾量子探测器负责人方余强表示,单光子探测器的难点是 ...
新质生产力如何撬动区域协调发展
Jing Ji Ri Bao· 2025-10-09 22:40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new productive forces characterized by digitalization and greening, which serve as engines for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2] Group 1: New Productive Forces - New productive forces are defined as those driven by innovation, mov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ls, and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chnology, efficiency, and quality [1] - The emergence of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life sciences is expected to lead to a qualitative leap in productivity [1] Group 2: Regional Development Challenges -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and structural issu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identified as bottlenecks for the growth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2]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need to break down regional barriers,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stablish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to accelerate the cultivation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and achieve regional coordination [2] Group 3: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re crucial for developing new productive forces [3] - The article suggests promoting cross-regional collaboration in tackling key technologies and establishing innovation centers to facilitate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3] Group 4: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 The need to eliminate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hat hinder the free flow and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factors such as technology, data, and talent is emphasized [4] - The article advocates for reforms in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of facto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s for cost-sharing and benefit-sharing in cross-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s [4] Group 5: Green Development - New productive forces are inherently linked to green productivity, and fostering these forces requires a founda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4] - The article call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lean, low-carbon, and efficient regional energy system, promoting green industrial chains and transforming ecological value into economic value [4]
解答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新课题
Jing Ji Ri Bao· 2025-10-07 22:41
深入理解实践要求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力量,有望培育发展成先导性支 柱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 展座谈会时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 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 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深刻认识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意义,把握发展未来产业的科 学方法论和实践要求,加强前瞻性、引领性布局,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培育 壮大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把握产业发展实质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 进、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入关键时期的背景下,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 战略选择,实质是一个发展命题。 这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动力。未来产业的发展过程,说到底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进而加 速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当前,已有大量处于成熟期的传统产业和进入成长期的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 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