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主义

Search documents
新华社:“大而美” 真的美?全球为美国危机买单 社会信任崩塌
Xin Hua She· 2025-07-03 23:50
连日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多次批评这一法案。他在社交媒体上最新的帖文中写道:"这件事很容 易激化升级。特别、特别容易。但我现在要克制。" 此前,法案文本公布后,有分析人士称,华尔街的欢呼与贫民窟的哭泣声融成刺耳的喧嚣,这部财政法 案成为衡量美式民主的精准标尺。这项法案表面上推动经济复兴,实则通过系统性劫贫济富来透支国家 信用、激化国际对抗,并将美式民主的深层矛盾彻底暴露于世。 这是2024年4月23日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文|刘军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研究员 美国国会参议院7月1日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 案(以下简称"法案")。 编辑|蒲海燕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ID:lwzk2013)及作者信息,否则将 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精心包装的减税神话 法案核心条款旨在永久化上一届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12月通过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将企业税税率锁 定在21%的历史低位,同时将遗产税豁免额永久提高至1500万美元,并为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的群体维 持37%的个税税率。这种精心设计的税收结构,被特朗 ...
中德举行第八轮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news flash· 2025-07-03 23:11
王毅说,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也开启了新的10年。中欧、中德关系步入承 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中德关系发展得好,不仅将带动中欧关系整体向好,对世界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 意义。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德肩负重要国际责任,承载各方期待,应携手并进,对彼此互 信再确认,对两国合作再巩固,对双边关系再深化。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特别是保护主义、逆 全球化、单边霸凌大行其道,中德更需要加强战略沟通协作,以中德关系的稳定性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 性,共同倡导并践行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 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致力于发展更加可靠、稳定、可预期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王毅表示,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同默茨总理通电话,为下阶段中德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定下基调。中德 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最重要的经验就是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相处 之道,这是中德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逻辑。中德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存在差异很正常,关键是增 进了解互信,冷静理智看待分歧。中方将中德关系置于中国外交重要位置,赞赏德国新政府在发展对华 关系上秉持积 ...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获众议院通过 传统能源成赢家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22:31
据报道,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和特朗普亲自对反对者施加了强大压力。特朗普此前已多次敦促国会共和党 人争取在7月4日独立日前将法案送交他签署。 该法案两天前刚在参议院勉强通过,以51票对50票获得通过。由于共和党在参议院仅占微弱多数,副总 统万斯投下了关键的决定性一票,打破了平局。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于周四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标志 着他在推动其广泛国内政策议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这项被特朗普称为"大而美法案"的立法计划,现已 送交总统签署,将正式成为法律。 最终投票结果为218票赞成、214票反对,其中共和党籍的肯塔基州议员Thomas Massie和宾夕法尼亚州 议员Brian Fitzpatrick与众议院的所有民主党人一道投下了反对票。 这项法案包含数万亿美元的减税政策以及加强移民执法的预算,同时也伴随着对医疗补助和其他社会福 利项目的大幅削减。尽管部分共和党议员对法案可能加剧美国财政赤字表示担忧,共和党领导层仍对法 案通过表示有信心。 该法案结束了对太阳能和风能的长期支持,同时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生产创造了友好的环境。特朗普 已经明确了他在能源生产方面的优先事项。石油 ...
单方面关税加剧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国际论坛)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21:52
Group 1 - The U.S. tariff policy is causing economic isolation, harming American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and threatening decades of progress in global cooperation and prosperity [1][2] - The unilateral tariff measures have raised concerns internationally, leading to price increases and business uncertainties that are already evident [1][2] - The U.S. international image is deteriorating as unilateral actions undermine the rule-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affecting glob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supply chain stability [1] Group 2 - Tariffs are expected to be passed on to consumers, resulting in price increases for various goods, with an average loss of $4,400 per American household according to a Yale study [2] - The reduction in imports is weakening competition for domestic producers, leading to further price hikes and potential layoffs in sectors reliant on global supply chains [2] -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and coherence in U.S. trade policies is inhibiting long-term planning for businesses, stifling innovation and growth, and reducing competitivenes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2]
特朗普赚大了,迎来了第三份贸易协议,而且美联储降息有望提前!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16:10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玩这手了。回顾一下,他上任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就是他的"王牌"。之前有英美关 税协议,又跟中国搞了个互降关税,现在加上越南,这是第三份贸易协议。每次都是先挥关税大棒,吓 唬对方一通,然后坐下来谈,谈完再吹一波"胜利"。这套路挺老派,但还真管用,至少表面上看,美国 在贸易上占了不少便宜。 对中国来说,这事儿也有点启发。特朗普对越南动手,跟当年对中国加关税的逻辑差不多,都是想把制 造业拉回美国,或者至少别让别国赚太多。不过越南跟咱们不一样,它经济体量小,抗压能力弱,妥协 得快。咱们当年硬扛下来,现在回头看,反倒逼出了产业升级的好处。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贸易政策上又搞了个大动作,宣布跟越南签了份新贸易协议,这是他任期内的第三份 贸易协议。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有点拉胯,市场开始炒作美联储可能会提前降息。这事儿挺有意 思,既能看出特朗普在贸易上的"赚头",也能瞅瞅美国经济现在的处境。 2025年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美国跟越南签了个贸易协议。具体咋定的呢?简单来 说,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得交20%的关税,如果是"转口"贸易(就是那种借道越南再出口的货),关 税直接翻倍到40%。 反过来, ...
美国振臂一挥,“大鱼”全部冒头,罕见一幕发生,中方1挑30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10:23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反制,之前欧盟对中国马口铁产品征最高62%的反倾销税,韩国对中国不锈钢厚板征 21.62%的反倾销税,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尼龙薄膜征最高每公斤接近14元人民币的反倾销税,英国对中 国钢丝绳和钢缆征60.4%的反倾销税,中国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在稀土问题上,中国也没惯着欧盟。 6月30日,商务部公告对30国产品加征关税,反制贸易保护主义,一场国际经贸博弈就此展开。美国关 税豁免期将过,不少国家想靠牺牲中国利益换关税减免。印度就是典型,4月美印贸易谈判有进展后, 印度就对中国钢铁加征12%临时保障性关税,还对巴基斯坦发起军事行动,想拿这个当投名状讨好美 国。 欧盟也没闲着,欧盟外长说欧美贸易战中国会受益,所以欧盟要和美国联手对付中国,还抛出共同解决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说法,一些欧盟国家领导人甚至表示愿意配合美国对华政策换关税减免。可这些 国家的算盘打错了。先说印度,它对巴基斯坦动手,美国却不允许巴基斯坦F-16起飞应战,想让中国武 器出丑,结果中国不算顶流的武器把印度万国造装备碾压了。 冯德莱恩(资料图) 欧盟呢,之前渲染中国威胁想让美国不对自己加税,可特朗普照样把欧盟当重点收割对象。而且美国和 英 ...
杀鸡儆猴?不买美国米就吃关税!关键时刻,特朗普:日本被惯坏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8:58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6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因日本拒绝接受美国出口大米,威胁对其征收新关税。贸易领域风云变幻,日美间这 场由大米引发的关税风波,背后实则暗藏着诸多复杂的利益博弈与战略考量。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近期频繁表达对日美贸易现状的不满。6月29日,其公开称美日贸易"不公平",直言"日本将不得不支付25%的汽车关税",指责日本不接受美国汽 车,却有大量日本汽车进入美国。仅仅过了一天,特朗普又将矛头指向大米贸易,抱怨日本即便面临严重米荒,也未大量采购美国大米。美国大米行业贸易 协会网站显示,日本本就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但在特朗普眼中,这远远不够。他扬言发函,以关税相逼,试图迫使日本在大米进口上对美进一步敞 开大门。 美国此番对日本挥舞关税大棒,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从贸易逆差角度看,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在2024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日本对 美贸易实现约9万亿日元顺差。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一直是美国政府的心头痛。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改变这一局面,期望减少日本商品进入美国,同 时推动美国产品更多地进入日本市场。在农业领域,美国农业实力强劲,农产品大量 ...
商务部:中方愿与其他金砖成员一道深化经贸领域务实合作
news flash· 2025-07-03 08:2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未来,中方愿与其他金砖成员一道,深入落实领导人会晤共识,推动"大金砖 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央视新闻)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金砖成员覆盖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中方高度重视与其他金砖国家成员深化经贸领域务实合作。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咏前: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经贸合作 纽带持续拉紧。今年5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第15次经贸部长会上,中方积极推动各方就加强多边 贸易体制、数据经济治理、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达成系列共识,丰富了金砖经贸合作内涵。特别 是面对当前贸易紧张局势,各方一致认为,金砖成员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抵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 护主义,维护发展中成员合法权益。 ...
沉默5天后,中方突然“亮剑”征税韩国,李在明为何低调配合?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7:21
谁也没想到,面对中方这记反制重拳,新总统李在明竟然没有强硬回击,反而选择了谨慎表态。 中方为啥偏偏选这个时候出手?李在明这次真的算"明智"吗?这场贸易较量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大国博弈逻辑? 作者-盐 中国这次真不是在"报复",而是早有准备 这压根不是临时起意的反击。 前言 6月30日深夜,距离韩国对华征税刚过去5天。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瞬间搅动了整个东亚钢铁市场。 说实话,很多人看到中国在韩国征税5天后就"立马反制",第一反应都是——哟,这报复来得够快的。但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就会发现事情压根不是那么 回事儿。 中国商务部那份公告写得明明白白:对来自韩国、欧盟、英国、印尼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注意这个"继续"二字,人家早在2019年7月就开始征了,原本7月就要到期。韩国这一闹腾,正好给了中方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既然你们还在搞倾销, 那咱这税就接着收呗。 这招玩得真够精明的。你想啊,时间卡得这么巧,韩国6月26号刚宣布加税,中国6月30号就续期征税。看起来像是"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实际上 是"你这一拳,正好撞在我早就准备好的盾牌上"。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还给韩国企业留了一条活路 ...
史上最短反制!不到48小时,加拿大“屈服”了,盟友瑟瑟发抖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3:11
据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6月2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终止美加所有贸易谈判,6月29日加方就宣布 取消数字服务税。加拿大的数字服务税法案2024年通过投票,规定全球大型跨国科技企业需缴税,征税 范围包括在线市场服务收入、在线广告收入等,税率为3%。法案生效后,企业需在6月30日缴纳首笔税 款,且税款可追溯至2022年。 谷歌、苹果等美企需缴高额税款,美科技公司行业组织预计,各大公司首次需缴27亿美元。加拿大经济 对美依赖程度极高,超75%的出口商品销往美国,对美出口占GDP的18%。这意味着美国若对加加征关 税,加拿大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就像美国一挥舞关税大棒,加拿大就只能赶紧服软,取消数字服务税 来维持贸易谈判。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也表示强烈反对,要求加方停止对中企的无理打压。加拿大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想通 过打压中国企业来向美国示好。但这种行为不仅得罪了中国,也让自己的国际形象受损。而且加拿大的 这种投机外交政策,让它接连得罪了中、美、俄、印等大国,外交处于"爆炸"边缘。从加拿大的事件可 以看出,在国际交往中,没有硬实力做支撑,很难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加拿大经济严重依赖美国,在面 对美国的压力时只能选择屈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