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一体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濉溪2025爆发元年!土地供应蓝图曝光,热门地块即将改写城市格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06:12
当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深度融合期,当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位于 "两省三市" 交会处的濉 溪,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 NO.1|壹 未来发展定位与目标 战略叠加下的 "空间革命" 濉溪的规划蓝图,首先是对国家战略的精准响应。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节点、淮河生态经济带核心 区,以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 "桥头堡",规划明确提出 "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运河文化 名城""皖北率先崛起增长极" 三大定位,堪称濉溪版的 "十四五" 行动纲领。 1. 空间结构:"一主两带三区四脉" 重构城市骨架 "一主":以濉溪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 "滨水园林城市",通过乾隆湖、老濉河等生态资源,构建 "城水 共生" 的宜居格局。未来中心城区将形成 "两带四河五片区",即沱河路、淮海路发展带,老濉河、萧濉 新河等四条生态廊道,串联老城、商务、生态休闲等五大功能区。 "两带":中部城镇发展带(濉溪 - 百善 - 临涣)与南部产业联动带(双堆集 - 南坪),前者承接中心城 区辐射,后者依托煤化工基地与港口资源,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带。 "三区":北部城郊特色农业区、中部粮畜功能区、南部粮食生产功能区,严守 1368.26平方 ...
深化长三角要素市场协同联通改革
Jing Ji Ri Bao· 2025-04-28 00:21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肩负着探索中国式 现代化新路径的时代使命。2025年泰州—上海创新发展合作会近日成功举办,不仅为沪泰两地合作提供 新的助力,更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面向未来,长三角地区须进一步深化高 水平互动,推进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绝非地理版图的简单拼接,而是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与制度壁垒的系统性突破, 构建"规则统一、标准互认、监管协同"的新型治理体系,是推进市场性分工合作的基础。沪苏浙皖联合 推出的170余项"一网通办"服务,构建起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数字桥梁。"泰州—普陀科创集市"的创 设,通过集成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打造出科技服务的"超级接口",成为长三角要素市场高标准联 通的生动注脚。 下一阶段,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应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携手增强相对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动 能、提升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化科创协同机制,构建全域协同的科创共同体,打造世界级创新 策源地,进一步深化"科创走廊"战略布局,在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城"协同创新模式基础上,支持更多 跨行政区的科创联合体发展,依托上海张江、安 ...
南通市副市长凌屹: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
凌屹 ◎邹俭朴 记者 黄淑慧 4月26日,在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南通市副市长凌屹表示,当前,南通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 发展机遇,奋力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和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必将为科技创 新、产业龙头、金融资本等各类经营主体在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更广空间。 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新格局 "南通是一座机遇叠加、蓄势腾飞的风口之城。"凌屹表示,从全国来看,南通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 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机遇于一身,既有跨江出海、联通南北的枢纽优势,更有依托上海、链接全球 的窗口优势。从长三角来看,南通处在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区域,正加快跨江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沪苏通 同城化,与上海在科技、商务、交通、工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苏锡常通协同发展机制。从江 苏来看,南通是江苏"1+3"功能区中唯一具有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双重功能"的城市,肩负着打 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使命。 在创投资本矩阵方面,南通创立产业、创新两大母基金,与中金资本、招商资本等合作设立政府投资基 金,规模达1200亿元;与江苏省战新产业母基金合作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 涵盖天使类、VC ...
罕见一幕:安徽,居然打败了广东
商业洞察· 2025-04-26 08:27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谷趋势Trend ,作者王战新 智谷趋势Trend . 新中产的首席财富顾问 作者: 王战新 来源:智谷趋势Trend(lD:yuanfangguanchaju) 安徽, 最近 拿下一 座 沉甸甸的 桂冠 —— 中国汽车制造第一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各省份汽车产量排名中,安徽以76.17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超过广东近10万辆。 不仅打败了四个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也把几个传统汽车大省(吉林、湖北、 重庆、上海)远远甩在背后。 | | "IST 7 | | 字反六千厂里削丁目D(甲位:万辆) | | | --- | --- | --- | --- | --- | | 排序 | 省份 | 2025年一季度 | 2024年一季度 | 同比增长 | | 1 | 安徽省 | 76.17 | 55.45 | 37.4% | | 2 | 广东省 | 66.51 | 96.87 | -31.3% | | 3 | 山东省 | 57.63 | 42.19 | 36.6% | | 4 | 重庆市 | 55.92 | 59.94 | -6.7% | | 5 | 江苏省 | 52.16 | ...
掀翻广东!中部工业第一省,逆天改命了
城市财经· 2025-04-22 03:45
作者:余 飞 01 产量超广东,登顶第一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汽车产量数据上,超越广东的,不是老对手江苏,也不是北方工业大省山东,而是 后起之秀安徽。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安徽省一季度汽车产量76.17万辆,超越了广东的66.51万辆。 广东第二,山东第三,重庆第四,江苏第五。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事实上,超越广东,在2月份安徽就已经实现。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安徽汽车产量44.48万辆,同比增长21.3%,占全国比重9.99%;新能源汽 车产量23.43万辆,同比增长132.1%,占全国比重12.89%。两项数据双双超过广东,居全国第一,这 在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除了汽车产量超越广东外,安徽的汽车出口量,也超越上海,登顶全国第一了。 根据各地海关披露的数据来看,2024年汽车出口排名前十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 安徽(95.37万辆)、上海(79.89万辆)、河北(58.77万辆)、浙江(49.92万辆)、重庆(47.34 万辆)、江苏(41.38万辆)、广东(35.49万辆)、山东(30.95万辆)、北京(24.36万辆)和陕西 (23.78万辆)。 制图:城市财经;数 ...
又一个千万人口城市诞生
投资界· 2025-03-15 07:08
来源 | 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国民经略 . 在这里,读懂中国经济、城市和楼市 人口争夺战。 作者 | 凯风 万亿GDP、千万人口,正在成为高能级城市的标配。 日前,安徽省统计局发布数据,合肥常住人口达1000.2万人,相比上年增加1 4 . 9万人, 成为又一个 "双万"城市 。 自此,合肥成为我国 第1 8个千万人口大市 ,也是长三角地区继上海、苏州、杭州之后 的第4个千万人口大市。 合肥何以晋级,谁是下一个千万人口大市? 合肥,何以跻身千万人口俱乐部? 早在十四五规划初期,南京、合肥、长春、昆明纷纷提出20 2 5年跃居千万人口大关的目 标,而先行一步的是合肥。 要知道,作为长三角经济实力相对最弱的省份,合肥所在的安徽一向被视为长三角"后花 园",面临人口外流的巨大压力。 雪上加霜的是,南京以"徽京"之名,杭州以"徽杭"之名,将多个安徽地级市纳入势力范 围,留给省会的空间并不大。 面临重重阻碍,合肥是何以突围的? 合肥第一波人口扩张,来源于三分巢湖带来的直接增量。 我在《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梳理过,过去10多年来,全国共有5个省会完成合并式扩 ...
安徽,正在抬高长三角的下限
商业洞察· 2024-11-02 09:37
以下文章来源于秦朔朋友圈 ,作者土哥涅夫 秦朔朋友圈 .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 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 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作者:土哥涅夫 来源: 秦朔朋友圈(ID: qspyq2015 ) 01 至于第五省之争,随着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富士康的"回归",填补上手机出口量下降产 生的缺口,河南经济也正在逐渐企稳。 别看前三季度河南GDP只增长了90多亿,这是因为今年初当地大幅下调了2022年的终核数据,导致 2023年的初核数据也跟着"挤水"。而去年三季度的数据因为公布在前,并没有跟着核减,存在虚高, 否则今年同期的增量肯定远不止90几亿。这点从河南前三季度的实际增速达到5%,高于全国平均值 就能得到印证。 当然,有"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产业备份"等政策加持的四川,发展后劲更猛,但是近2500亿的差距也 不是一时半会可以立马赶超的。未来几年,豫川估计也会像粤苏那样一直缠斗下去。 反倒是作为前十强省份"守门员"的安徽,很有可能先江 ...
江浙沪皖,正在一路狂飙!
商业洞察· 2024-10-21 09:21
以下文章来源于米宅 ,作者寒舍 米宅 . 专注于房产和财经领域的行业分析、城市发展、产业前沿、一线调研等,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和米宅一 起,保卫资产,穿越周期! 作者:寒舍 来源: 米宅(ID: MizhaiPlus ) 近期,长三角发生了一件大事。 根据9月底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各港口吞吐量的数据,上海港自不必说,3475万标准箱 全国第一(连续14年世界第一),比第2位高出了三分之一。 而连云港则以421万标准箱的吞吐量,排在11位,加上连云港本身还有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 堡"的身份,因此虽未进入前十,但也绝不简单。 这么一看就很明显了,全国前十级别的两个港口强强联合,还都是出自长三角的,想必这全国经济最 发达的区域之一,又想在水路运输和内外贸易上做大文章。 8月28日,江苏的连云港港口集团和上海的上港集团签署了一份股份转让协议,前者拟将总股本的 18%转让给后者,以资本为线,进行一次历史性的牵手。 图片来 源: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之所以说是大事,是因为这两个港口在全国水运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我敢说,这三省一市想要的,远不止于此。 01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三驾马车",也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