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

Search documents
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00:39
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 记者:您认为青年人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有哪些优势,能为广袤乡村带来哪些改变? 丁元竹:青年人想法多、思维活、敢想敢干,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互联 网的"原住民",青年熟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改变乡村文化的呈现形式 和传播方式,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消费需求,将乡村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提升相关产业附加 值,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青年人敢于尝试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积极参与乡村文化 市场的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了市场供给,提升了乡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为乡村经济发展注 入了新的动力,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此外,青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交活力,能够在乡村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 出、文化讲座、民俗节庆活动等,吸引村民广泛参与,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青年人作为乡村文化 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积极参与能够带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乡 村整体的文化品质和文化氛围,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良 ...
广西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新路径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09:06
中新网广西贺州6月7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副主任黄勇6日在广西贺州介绍,近年来,广西积 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路径,共获批5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其中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等4 个第一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顺利通过验收。 6日,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召开。黄勇在会上表示,广西推动制 定数字乡村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组织制定数字农业、数字文旅等数字乡村建设规范,推动广西数字乡 村建设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贺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天贵致辞时介绍,贺州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不断拓展数字应用场景,以 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提高香芋、脐橙等特色产业数字 化水平,催生出"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电商"等一系列新产业新模式,不少乡村凭借"数字"吃 上"旅游饭",不少民众凭借"数字"走上致富路。 会上,广西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相关企业代表就乡村数字治理、智慧农业 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连日来,与会人员还相继到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富阳镇立新社区、朝阳村现代设施蔬菜产业 园等地,实地参观数字化在"智慧旅游"、 ...
“四农普”来了,将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进行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6-06 06:06
2025.06. 06 本文字数:1013,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 查。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此次普查 拟分四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2025年-2026年),现场登记阶段(2027年1-5月),数据处理 及发布阶段(2027年6-12月),资料开发应用阶段(2028年-2029年)。 盛来运强调,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涉及范围广、调查对象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农业普查是 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广大普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普查人员要如实搜集、报送普查资料,不 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普查工作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不得对外提 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普查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和个人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微信编辑 | 雨林 推荐阅读 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盛来运表示,此次农业普查将全面摸清新时代我 国"三农"家底,客观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 ...
“四农普”来了,将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进行调查
Di Yi Cai Jing· 2025-06-06 03:18
这次普查在摸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 新情况进行调查,将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盛来运表示,此次农业普查将全面摸清新时代我国"三 农"家底,客观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对于科学 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 为普查年度。 这次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 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的行业范围包 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与前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不少变化和创新。盛来运介绍,这次普查在摸 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 ...
盛来运: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调查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05 23:3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 年份为普查年度。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盛来运表示,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 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 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 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盛来运介绍,这次普查主要调查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土地利用 和流转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二是粮食和大食物生产情况,主要包括粮食和经济作物,肉蛋奶等畜产 品,林产品、水产品等;三是农业新质生产力情况,主要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设施农业、智慧 农业等;四是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等;五是农村居民生 活情况,主要包括农户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等。 这次普查在摸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 新情况进行调查,将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 ...
全面摸清“三农”家底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Xin Hua She· 2025-06-05 13:32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全面摸清"三农"家底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潘洁 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什么重 要意义?普查对象和内容有哪些?与以往普查相比,这次普查有什么变化和创新?如何支持和配合普查 工作?为此,新华社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盛来运。 问: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 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项重大国 情国力调查。自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 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此次农业普查将全面摸清新时代我国"三农"家底,客观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对于科学制定"三农"政 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用数字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评论员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6-03 21:21
把握数字化机遇,用好数字技术、释放数字红利,补齐短板、弥合差距,方能进一步强农惠农富农 增强农民获取信息、对接市场的能力,激发他们融入数字大潮的内驱力,既做数字乡村建设的见证者、 受益者,又做参与者、创造者,汇聚起来的将是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数字化浪潮涌动,广袤乡村有啥变化?河南兰考县的两个场景,照见"数字原野"。 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年来,数字乡村不断呈现新面貌。前不久印发的《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9个方面重点任务。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数据成"新农 资"……把握数字化机遇,用好数字技术、释放数字红利,补齐短板、弥合差距,方能进一步强农惠农 富农。 数字化缩小了城乡差距,但也须正视数字鸿沟。比如,农村的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乡之间"同网 不同速",涉农事项在线办理水平有限等。面对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成长的烦恼",有的地方着力补短 板,改造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有的根据发展需要,加快电网、水网智能化建设;有的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更好对接市场需求。直面问题、查找不足,统筹硬件建设和服务提升,着力优化资源配置,以数据 要素互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释放新潜力、 ...
《杭州市村庄设计导则(试行)》正式施行
Hang Zhou Ri Bao· 2025-05-30 02:47
建德市新叶村。 青山绿树,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烟火人家……当杭派民居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杭州乡村正在酝 酿一场新的蜕变。5月29日,记者从市建委获悉,《杭州市村庄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 则》)已于本月正式施行。 "《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在2023年8月正式施行,标志着乡村建设开始'有专业队伍建、有标准法 律依、有政策体系靠'。《导则》作为其重要配套文件,填补了杭州村庄设计技术标准空白,为村庄设 计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的技术指引,加强乡村特色、风格、色调引导,从而打造各具特色、 个性鲜明的美丽乡村。"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导则》的出台将有效缓解当前村庄建设中存在的特 色不突出、服务不均衡、风貌不协调等突出问题,将以完善的设计标准体系推动杭州乡村建设品质提 升。 科学指引,村庄"各美其美" 《导则》是指导我市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明确了"落实规划衔接、筑牢 安全底线、强调因地制宜、突出杭派特色、注重绿色低碳、关注经济适用、加强运营前置"7大村庄设计 原则。 例如,在公共空间设计上,要对空间序列、村口空间、公共场地、小微空间以及文化小品进行细 化,明确公共场地应包括活动广场、 ...
中经评论:为强村富民插上“数字之翼”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16 08:53
乡村振兴,数字先行。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部署9个 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美好生活,过去不敢想象的场景,而今照进现实。广袤田野间,农田装上"智慧脑", 农民动动手指就能远程操控灌溉系统;日常生活中,村村通快递,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买买买";在产业 发展层面,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一批批"新农人"化身"兴农人",借助短视频平台推介家乡特产, 让深山好物走向全国;在文化传播领域,乡土文化搭乘数字快车火爆"出圈",VR农耕生活体验、直播 非遗手工制作、云游田园自然风光,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身临其境"感受乡风乡韵。 "数"连万物,"数"享未来。为强村富民插上"数字之翼",乡村振兴的步伐必将更加稳健有力。(中国经 济网评论员 梁瑜) 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富裕起来,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 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到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目标任务,再到2024年《数字乡村建 设 ...
种柳棍叔传(遇见)
Ren Min Ri Bao· 2025-05-11 22:30
棍叔为人和善,脾气少有的好,见谁都一脸的笑,笑的时候眼角的褶子像刚蒸出来的包子嘴,攒在一 起,从里面滋滋地向外冒热气。 棍叔是外水佬,不是本地人,年轻时接了一门家传的手艺,劁猪,他爹不在了,他就提着个小布袋子四 乡八里给人劁猪。 有一年,村里有个叫金凤的姑娘打猪草失足落水,被路过的劁猪青年救了上来。金凤为感谢青年的救命 之恩,又见他生得周正,就以终身相许。金凤的爹却死活都不同意,原因是他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女儿, 要找个知根知底的上门女婿养老送终,不想把女儿许给这个来历不明的外乡人。无奈两个年轻人一见钟 情,一个非她不娶,一个非他不嫁。金凤的爹发了狠,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往自家门前的地上一戳, 说,除非这根棍子生根发芽,变成了一棵树,我才会把女儿嫁给你。 劁猪青年便见天来看这根木棍,不论刮风下雨,秋冬春夏。第二年春天,这根木棍上果然吐出了新芽。 起先是一点一点的绿影儿,像人用画笔在纸上点的绿印儿,后来这绿印儿变成了绿豆点儿,再后来绿豆 点儿裂开了,就长出了绿芽儿。等到绿芽儿长成了绿叶子,插在地上的木棍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金凤的爹就招劁猪青年做了上门女婿。 村里人说,金凤的爹当初发狠是故意的,是要试试这个年轻人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