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潮汕中专大哥卖收银设备:年入34亿 全球第一
3 6 Ke· 2025-07-11 11:46
上海跑出一个超级独角兽:商米科技,主攻产品是智能商用设备,比如POS机。 近日,商米科技向港交所呈交的上市申请文件。 这是一家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做智能商用设备。通俗来说,就是帮实体店铺升级收银系统,用 一部智能机器搞定收银和记账。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总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公司,同时吸引了小米、美团、蚂蚁集团三大巨头押注。按 2024年营收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安卓端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10%,其产品已 经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超70%。 我们来看看,智能商用设备赛道,隐藏着哪些机会? 01 林喆,汕头人,草根创业者。19岁中专毕业后创业,最初从电脑销售起步。1996年,他创建了主营DIY - POS收款机的广东川田科技有限公司。但由于当时专利保护不足,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POS 机,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2003年,他凭借之前的积累开始CITAQ 品牌 POS 的研发,经过两年蛰伏, 川田成为将 POS机远销国外的中国民营企业。 2010年,林喆开始关注 O2O 移动互联网领域,彼时"硬件 + 软件 + 服务" 模式的雏形初现。2013年,他 成立上海我有信息科 ...
陕西华达(301517) - 301517陕西华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
2025-07-11 11:34
| | 华夏基金 张千洋 | | --- | --- | | | 华夏久盈 谢达成 | | | 民森投资 王旷辰 | | | 温氏投资 黎明 | | | 华商基金 刘静远 | | | 鸿竹资产 费征帅 | | 时间 | 2025年7月9日、2025年7月10日、2025年7月11日 | | 地点 | 陕西华达会议室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 | | 姓名 | 董事会秘书 宋晓敏 | | | 1.公司对2025年的预期如何? | | | 答:公司商业航天在手订单正在加快交付,无人机方向已 | | | 形成批量供货,公司将不断拓展战略新兴领域,以应对防务领 | | | 域需求的阶段性波动。在民品业务板块,公司也将持续发力, | | | 与重点客户紧密协作,深度挖掘合作潜能,不断拓宽合作领域。 | | | 同时,公司坚持降本增效、精益管理,不断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 | | 2.公司在航天和防务领域有何优势? | | | 答:公司最早配套航天领域可追溯到东方红卫星,有丰厚 | | | 的技术积淀和项目履历。同时,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结合 |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 | 自身在航天领域、防务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发 ...
唯变是存,以变定向:商业犯罪13%增幅背后的三大发展趋势丨律新调研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11:30
作者丨律新社研究员 方佳柠 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 商业犯罪形态万千,唯变是存。 据公安部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7万起,全国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7%,创本世纪以来最低。 然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 究所《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3.7万人,同比反升13%。在全国刑 事犯罪案件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的背景下,涉企商业犯罪却呈现出上升趋势。理清商业犯罪的演变趋势,或将助力法律服务从业者明确专业化发展方向。 2025年5月,律新社研究中心正式启动《精品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5):商业犯罪领域》调研。本文近距离对话5位深耕商业犯罪的刑辩律师,聚焦技术化 犯罪手段、结构性治理难题与系统性风险防控三大核心维度,进一步梳理新经济形态下商业犯罪的变化趋势: 犯罪领域多元化:"动态演进"与"交叉跨境" 犯罪手段技术化:"技术黑箱"与"证据蒸发"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谈及近年商业犯罪趋势,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开胜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民营企业家保护",商业犯罪领域或将更加聚 ...
AI基建还能投多久?高盛:2-3年不是问题,回报窗口才刚开启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11 11:29
Core Viewpoint - The AI investment cycle is transitioning from "investment" to "returns," but this does not imply a slowdown is a peak. Goldman Sachs indicates that despite a deceleration in growth, AI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will remain sustainable over the next 2-3 years, with cost benefits already being realized and stock prices not yet reflecting this structural change [1][2]. Group 1: AI Investment and Returns - Goldman Sachs categorizes AI value creation into three phases: cost reduction through automation (current phase), reinvestment and rebuilding, and revenue generation through incremental income [2][3]. - AI applications in customer service, sales, and IT are already yielding tangible benefits, with 43% of call centers adopting AI tools and achieving an average operational cost reduction of 30% [2][3]. Group 2: Cost Savings and Future Projections - By 2030, AI automation could save Fortune 500 companies approximately $935 billion, representing about 14% of their total costs, with a net present value return of around $780 billion against a cumulative investment of $350 billion [3][4]. - Major cloud service providers are the primary investors in AI infrastructure, focusing on long-term revenue growth opportunities rather than short-term cost savings, complicating ROI calculations [3][4]. Group 3: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and Demand - Concerns about whether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has peaked,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raining chip inventory and demand, are considered overstated by Goldman Sachs [4][5]. - Large tech companies like Microsoft, Amazon, Google, and Meta are expected to maintain their AI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without significantly compressing profit margins over the next 2-3 years [5][6]. Group 4: New Demand Drivers - Demand for "inference" computing from enterprise clients and government (sovereign AI) is emerging as a new spending driver, especially 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rapidly expand their deployment of customized models or edge AI applications [6][7]. Group 5: Market Valuation and Stock Performance - The market has partially priced in strong demand expectations for Nvidia's next-generation GPUs, but there is still insufficient valuation for its expanding customer base and the potential explosion of AI inference business [8]. - Broadcom's stock price increase is attributed to clear guidance indicating AI revenue growth of 60% in FY25 and FY26, suggesting that the stock price rise reflects a clearer mid-term fundamental improvement path [8].
低杠杆、高ROE,金融租赁是胜过银行的商业模式吗?
市值风云· 2025-07-11 10:01
凭借低估值与高股息叠加构筑的安全垫,近两年来银行股已然是各大资金重点配置的核心资产。但在 金融行业内,还有着一类商业模式与银行极为相似的行业——金融租赁,此前在市场中少有关注。 现金流是主要缺陷。 | 编辑 | 作者 | | --- | --- | | 小白 | 萧瑟 |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金融租赁这类商业模式究竟怎样?相较于商业银行又有何优劣?这家A股"独苗"就是最好的观测样 本。 二者的盈利模式本质上都来自资产、负债两端的净利差,且均极度依赖融资,经营中的风险也以信用 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为主,因此也有着相似的监管模式。 近来市场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自5月起A股中唯一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迎来了一波20%的补涨。 ...
中韩核聚变领域双边合作联合协调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
news flash· 2025-07-11 09:53
2025年7月10日—11日,中韩核聚变领域双边合作联合协调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JCM-13)在中国合肥召 开。本次会议旨在加强中韩双方在磁约束核聚变及相关领域的合作,以及共同推进ITER计划的联合实 施。中方代表团团长在开幕式中表示,中韩双边合作在加速实现聚变能商业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迄 今为止取得的丰硕合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双方伙伴关系可以进一步为开创聚变能时代做出贡献。韩方 代表团团长同样强调了深化和扩大双方合作以加快实现聚变能的重要性,希望双方共谋发展,早日实现 核聚变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按照会议既定议程,双方政府代表从管理层面分别报告了国内核聚变政策和 研发项目的最新进展。与会专家从技术层面分别汇报了中韩双方在聚变示范堆设计、ITER增殖包层系 统等七个合作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年度的合作计划。(人民财讯) ...
我国空天信息产业从跟跑迈向领跑 低空经济“飞向”万亿新蓝海
Huan Qiu Wang· 2025-07-11 09:52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11日消息,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近日在安徽合肥举办。大会以"空天一体 星云共生"为主题,聚焦空天信 息、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挑战、新趋势。 当前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原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表示,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近年来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在某些 领域"领跑"的华丽转身,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希望业界能够立足全球视野,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生态构建、应用场景拓展等核心议题,为完 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空天信息技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障。"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认为,低空经济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当下 面临着低空飞行安全保障不足、空域开放程度低等困境,但市场需求强盛、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潜力大,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将发展成新的万亿级的产业, 为我国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谈及当前空天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说,当前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已成为发展的基本态势,商业航天促进了空 天信息应用进入数智地球新时代。"大数据、大知识、大 ...
航宇科技(688239)每日收评(07-11)
He Xun Cai Jing· 2025-07-11 09:04
航宇科技688239 时间: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58.37分综合得分 较强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元 33.91 元 当日主力成本 33.69 元 5日主力成本 33.01 元 20日主力成本 31.83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0次 跌停 0 次 北向资金数据 | 持股量63.79万股 | 占流通比0.44% | | --- | --- | | 昨日净买入-3.75万股 | 昨日增仓比-0.026% | | 5日增仓比-0.006% | 20日增仓比0.117% | 技术面分析 33.11 短期支撑位 34.98 中期压力位 30.77 中期支撑位 目前短线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目前中期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K线形态 暂无特殊形态 资金流数据 34.28 短期压力位 财务数据 最近的财报数据显示,该股于2025年07月11日 | 每股收益0.29元 | 营业利润0.51亿元 | | --- | --- | | 市盈率--- | 销售毛利率26.229% | | 净利润46,368,800.57元 | |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58. ...
财政部:国有险企今年起全面落地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增加五年周期指标
news flash· 2025-07-11 08:09
据财政部网站,为落实中央金融办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有关要 求,持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 用,进一步加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 >的通知》(财金〔2022〕72号)、《财政部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 周期考核的通知》。 ...
中国船舶上半年业绩预增,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活跃收涨,创近3月规模新高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1 07:46
截至2025年7月11日 15:00,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上涨0.25%,成分股中国船舶(600150)上涨7.38%,盛科通信(688702)上涨5.43%,深桑达 A(000032)上涨4.33%,中国重工(601989)上涨3.52%,中船防务(600685)上涨3.50%。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上涨0.61%,最新价报1.48元。拉长时间看, 截至2025年7月10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周累计上涨0.89%。 流动性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盘中换手0.33%,成交1141.01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10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年日均成交2719.78万元,排名可比基 金第一。 消息面上,7月10日晚间,中国船舶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8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长98.25%至119.49%。业绩增长主要因船舶行 业态势良好,公司手持订单结构优化,交付民船价格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当,且联营企业业绩改善。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场外联接(博时央创ETF联接A: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