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化中国行·何以中秋丨团圆馍、中秋墨 探寻千年文化传承密码
玉露生凉,丹桂飘香。6日是中秋佳节,这个假期,国潮街区顾客盈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文旅盛宴,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古老的中秋"玩 月"传统,正以全新的方式激活今日的"月光经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隋唐长安城研究中心主任 崔凯:现在我们的位置就是唐代的杏园、曲江池、芙蓉园一带,这一带在当时就是唐人中秋之夜进行"玩月"之 地。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为官的时候,他作了一首诗,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就是点出了我们现在这个位置。从今天留下来的这些唐诗当中,表 达不同诗人感情的同时,它还描述了城市建筑空间,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真实生动的长安城市图景。 为了让历史"可触可感",崔凯及其科研团队历经14年,依据这些诗词描述"复原"古代建筑,绘制出了唐长安城古今对照图,将诗词中的"玩月地"标注于现代 街区,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现代城市肌理。 如今,非遗戏曲、民乐快闪、国潮歌舞等传统文化元素正在融入夜间消费场景,焕新"月光经济"。这个十一中秋假期,古老的"玩月"习俗在以全新的方式延 续,成为历史文脉与国潮新风的文化交响。 中秋前夕,陕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迎来客流高峰。在这条国潮街区上,身着汉服的游客络绎不绝,最引人注目的 ...
国内“嫌弃”的月饼,在国外成了顶流
凤凰网财经· 2025-10-05 13:48
以下文章来源于霞光社 ,作者沧海明月生 然而,本应占据 C位的月饼却显得格外落寞。 近年来,几乎每逢中秋, "月饼卖不动"的话题总会抢先上热搜。 其实,这一现象的背后,早 已 埋下了时代的注脚:随着当代年轻人养生意识的觉醒,以及消费理性化趋向,月饼作为中秋文化载体的功能 注定被 逐 渐淡化。 在刚刚过去的 9月,国内某权威机构 基于 往年的消费数据提前预测,今年中秋前夕月饼销售额将同比下滑约 45.17%,礼盒销量 下 降 49.04%。 不过,有趣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当月饼在本土市场陷入沉寂时,海外市场却掀起了一股 "月饼消费热"。 月饼,这款诞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的传统节令食品,正在异国他乡焕发新的商机。 01 中国月饼,异域新生 霞光社 . 赋能企业全球化 来源|霞光社 作者| 沧海明月生 编辑|刘景丰 丹桂飘香季,月满中秋时。 2025的国庆假期,在中秋节的双重buff加持下,居民的消费热情被彻底激活,各大商圈 人满为患。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 盛唐时期,那一轮皎洁的明月随着遣唐使的船只东渡,将赏月的风雅也带到了日本。 千年之后,这份中秋情结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绵延生长。 日本的中秋节被称为 ...
国内“嫌弃”的月饼,在国外成了顶流
Hu Xiu· 2025-10-05 11:01
丹桂飘香季,月满中秋时。 2025的国庆假期,在中秋节的双重buff加持下,居民的消费热情被彻底激活,各大商圈人满为患。 然而,本应占据C位的月饼却显得格外落寞。 近年来,几乎每逢中秋,"月饼卖不动"的话题总会抢先上热搜。 其实,这一现象的背后,早已埋下了时代的注脚:随着当代年轻人养生意识的觉醒,以及消费理性化趋 向,月饼作为中秋文化载体的功能注定被逐渐淡化。 在刚刚过去的9月,国内某权威机构基于往年的消费数据提前预测,今年中秋前夕月饼销售额将同比下 滑约45.17%,礼盒销量下降49.04%。 不过,有趣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当月饼在本土市场陷入沉寂时,海外市场却掀起了一股"月饼消费 热"。 月饼,这款诞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的传统节令食品,正在异国他乡焕发新的商机。 中国月饼,异域新生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 盛唐时期,那一轮皎洁的明月随着遣唐使的船只东渡,将赏月的风雅也带到了日本。 千年之后,这份中秋情结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绵延生长。 日本的中秋节被称为"栗名月",在这一天,各家主妇会端出提前准备的"月见团子"——其制作工艺与中 国月饼异曲同工:将栗子、绿豆、芋头、绿茶、莲蓉等馅料包裹在糯米皮中,造型 ...
记者手记丨湖心寺与“六户村”:在印尼爪哇山间守望文化传承
Xin Hua Wang· 2025-10-05 07:30
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首府万隆出发,沿蜿蜒山路前行,记者抵达位于加鲁特县的章匡湖时,清晨的雾 气刚刚散去,远山与云影倒映湖中,静谧如画。湖心一座小岛上矗立着章匡寺——一座推测建于8世纪 的印度教庙宇。 新华社雅加达10月5日电 记者手记|湖心寺与"六户村":在印尼爪哇山间守望文化传承 新华社记者 李富玉 记者在一棵由全体村民共同守护的古树前,与54岁的村落首领奥马尔交谈。他说:"哪怕只是种树或砍 树,都必须先举行仪式,这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信条。" 庙宇旁是普洛传统村落,一个仅有六栋高脚屋和一座清真寺的小型定居点,建筑屋顶以棕榈叶覆盖,墙 体用编织竹篾筑成。 不过,旅游热潮也在悄然改变着村庄原有的生活节奏。一些村民说,游客太多时,会打扰他们的日常生 活,原本宁静的村落面临压力。 "房子只有我们夫妻和一个孩子居住,其他孩子已经成家,不再住这里。"50岁的村民德德·罗哈蒂说。 普洛村文化研究者阿卜杜勒·休库尔认为,目前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仍受制于缺乏真正内生于社区、由 村民自主维护的传承机制。印尼文化部文化外交、推广与合作总司司长恩达·阿斯图蒂指出,在推动文 化进步过程中,传统社区应成为主角,"社区和原住族群的参与,不只 ...
千年文物汇聚浙大艺博馆 青春力量接续文化传承
Yang Shi Xin Wen· 2025-10-04 12:48
这个假期,浙大艺博馆迎来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面孔。从良渚玉璧的神秘纹路,到颜真卿《西亭记》碑的苍劲笔 触,从秦汉瓦当的云气流转,到南宋官窑的青釉凝脂——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中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与共鸣。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学生 许辰鱼: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岁月当中所蕴含的文化 力量。 艺博馆不仅免费向公众敞开大门,更以"一个展览即一门课"的理念,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造物之美》常设展 打破传统历史叙事,以材料、形制、颜色为线索,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技术和审美变迁,构建起理解文明的多元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学生 杨思晨:我可以学习一下古人们画画的方法,比如留白,我们一般都是直接用白色颜料涂 上去的,但是古人们又运用了留白的方法,有特别的艺术感。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南角,一座灰红砖墙相间、兼具现代感与历史气息的建筑静静伫立——这就是浙大艺术 与考古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浙大艺博馆自诞生之初便承载着"以物见史"的使命,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艺 术,跨越千年的文物在此汇聚,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更点燃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文化火种。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浙大艺博馆。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硕士研 ...
专访张元济之孙张人凤:勿忘家训“第一件好事是读书”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4 11:59
中新网嘉兴10月4日电(林波)"他是一个勤奋、低调的人,我们后人一直记得家训'第一件好事是读 书'。"近日,在中国近代著名出版家、教育家张元济的家乡浙江嘉兴海盐,年过八旬的张人凤接受专访 时,谈起祖父眼神里依然充满敬仰与温情。 作为中国近代出版巨擘、商务印书馆奠基人张元济的孙子,张人凤的成长岁月与祖父紧密交织。他的回 忆,成为了解这位文化先驱生活侧影的一扇独特窗口。 近日,张 人凤在浙江海盐分享张元济故事。 林波 摄 张人凤说,无论是待人接物的礼节——对来访的商务同仁必须恭敬称呼"太老伯""伯伯",还是饭桌上的 规矩——不能拿筷子指着人、不能把好菜拉到自己面前、大人说话不能随意插嘴,都体现了张元济对传 统家风的重视。 也正是在那段时光,年幼的张人凤有了近距离观看祖父挥毫泼墨的记忆。"在大的桌子上铺开垫子,对 联纸都折叠好格子……我就在旁边看。"这一幕,成为张人凤脑海中关于祖父勤奋与风骨的生动定格。 "第一件好事是读书":祖父的言传与身教 "我从小和他生活在一起。从我出生到他去世,可以说天天见面。"在张人凤的印象里,祖父张元济最大 的特质是"十分勤奋"。 特别是抗日战争后期至胜利后,张元济作为商务印书馆董事长, ...
小县城卖“冷门货”,卖家一年狂销400万件
Sou Hu Cai Jing· 2025-10-03 02:37
在以陶瓷闻名的德化县城里,一家企业十余年来始终单点深耕陶瓷树,已累计出口超5000万件。 作者丨无心 编辑丨Shadow 在跨境电商的浪潮中,万物皆有成为爆款的潜力。 谈及跨境热卖品,衣服、鞋包常常是大众的第一印象,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冷门品类——陶瓷产品,正在海外市场迅速崛起。 嗅觉敏锐的跨境卖家牢牢抓住陶瓷类产品的风口,已经收获了丰厚的利润。 距离圣诞节尚有两个多月,海外圣诞消费市场已悄然预热,向来是热卖榜单"常客"的圣诞树,因陶瓷材质的加持焕发新商机,稳稳跻身海外家庭的圣诞采购 清单。 亚马逊平台检索"Ceramic Christmas Tree"会发现,部分卖家已凭借此单品实现月销超200单的佳绩。可以预见,随着节日临近,市场需求大幅放量,接下 来,众多卖家迎来销量爆发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 图源:亚马逊官网 早年德化陶瓷树同质化严重,该企业作为代工中的一员,既缺乏自主创新思维,利润也薄如蝉翼,直到2012年主动按下创新升级键,对陶瓷树进行全方位优 化,市场反馈瞬间爆发,当年便售出50万件,由此坚定了创新之路,深耕陶瓷树研发与生产。产品迭代紧扣消费者喜好,从只能发光的初代产品,到造型新 颖的兔子树,不仅在外 ...
“月满马桥——我们的节日·中秋”民俗文化活动在闵行举行
Jie Fang Ri Bao· 2025-10-03 02:21
记者 张熠 黄勇娣 正逢国庆中秋假期,即日起至10月12日,2025年"月满马桥——我们的节日·中秋"民俗文化活动在 闵行区马桥镇满天星生活广场举行。活动以"月照古今 共此时桥"为主题,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大时 空维度的立体化呈现,打造一场融文化传承、科技体验、社区治理、商户联动于一体的中秋文化盛宴。 从汉服游园到诗词飞花令,从长嘴壶茶艺体验到非遗手作体验,市民游客真正成为节日的主 角。"文化扎根于生活,是能够真切感受、亲身参与、融入日常的温暖力量。"马桥镇相关部门负责人 说。 现场活动突出"虚实结合"的技术应用,提升市民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比如,"AI在马桥·月下音乐 节"、"网动闵行·乐享马桥"马桥网球之夜主题活动、"走进马桥 田野万象"抽象摄影主题展、"马桥网球 公开赛"等系列活动促进文旅消费活力;"HYROX健身赛事"、宠物友好专区、亲子"悦"读游园会等多元 业态覆盖全年龄段受众。 "月满马桥"是闵行区四大节庆活动品牌之一。马桥镇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衔接上海 ATP1000大师赛和LPGA国际女子高尔夫锦标赛的国际流量,将"在地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进而推 动"消费增量"。通过精准引 ...
2025滨海新区新河街道消费嘉年华启幕
Sou Hu Cai Jing· 2025-10-03 00:20
渤海之滨,潮涌新河。"十一"假期,市民游客又添了一个集购物、休闲、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黄金周欢乐目 的地。 9月30日下午,"嗨购盛宴・悦享生活"2025滨海新区新河街道消费嘉年华在滨海吾悦广场启幕。作为滨海新区向海 乐活节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以消费为桥连接优质供给与民生需求,让商业活力与社区温情同频共振。 滨海新区新河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林堂在致辞中,聚焦区域消费升级、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描绘新河发展蓝图。 活动现场,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与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带来精彩演出,融合传统气韵与时代锋芒的表演赢得阵阵 掌声。 新河街道的发展植根深厚文脉,活动现场,新河街道党工委书记窦克栋为"新河非遗工匠"——宋氏形意拳传承 人、北塘老式海鲜蒸饺制作技艺传承人颁发证书,表彰他们在非遗传承、文脉延续中的坚守和贡献。随后聘任中 国著名山水画家刘家城担任"新河文化匠心推介官"并颁发聘书,期待他们成为文化"传播使者"。 活动现场聘任8名来自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青年担任"新河城市生活消费国际体验 官"。滨海新区教体局局长方华为代表颁证,并赠送新河特色非遗文创产品。体验官吴莫凡发表感言:"我将努力 做好新河与世界 ...
假期首日山东200家景区迎客317.6万人次
Xin Hua Wang· 2025-10-02 03:45
记者今天(10月1日)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假期首日,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截至当 日15时,接待游客317.6万人次,同比增长9.2%;旅游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8.1%。全省16家5A级旅 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1.79万人次,同比增长5.16%;营业收入4814.10万元,同比增长2.03%。截至当日16 时,全省公共文化场馆当日服务75.09万人次,同比去年假期当日增长0.67%。 各级文化、文博公共服务场馆推出系列文化传承惠民产品。山东博物馆持续展出"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山东古建筑博物馆推出"构木成室——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展"。(唐晓宁) 各地围绕"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打造文旅项目。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举办"泉颂华章"游园会,推出红 歌快闪、游船赏月、古风NPC互动、国潮市集等项目;烟台依托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打造"张裕1892老厂 公园嘉年华";淄博周村古商城推出"古城灵狮献瑞"夜间观影体验;济宁立足文化圣地资源优势,推出 诗书礼乐风雅集、有朋音乐节等精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