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行业内卷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汽车业“反内卷”进行时 | 付款账期为何划定“60天”红线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1 13:29
6月11日,国内17家主流车企全部加入"供应商账期不超60天"的承诺竞赛,其中"不超60天"更刷屏网 络,而"为何以60天为期"也成为关注焦点。事实上,"内卷"下的车企,不仅压缩自身成本,更将压力层 层传导至供应链。采购价下调、账期一延再延等,让供应商的资金链时刻处于紧绷状态。随着《保障中 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60天成为政策设定的付款上限,也成为车企必须正视的合理账期红线。 此前,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截至去年底,公司未弥补亏损已超9亿元,主要原因直指汽车行业价格战 导致的毛利挤压与战略调整压力。公告中提到,汽车产业竞争愈发激烈,为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各 大车企纷纷采取降价策略,希望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不仅加剧市场竞争,也促使车企不断 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对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等的短期盈利均提出较大挑战。 "'内卷'对行业的伤害,大家都看在眼里。"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直言,"卷价格"带来的最直接结果是 压力转移,供应商、经销商都会受到波及,对企业自身、社会大众、行业发展都不负责任。中国汽车技 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透露,"内卷式"竞争造成的零部件采购价格,正连年按10%—15%的 ...
汽车股,被坑惨了
Ge Long Hui· 2025-06-11 02:23
喋喋不休的"价格战",不仅殃及了产业链,还打到了汽车股。 重庆论坛上市车企高层演绎的"诸神打架",从侧面透露了中国汽车市场究竟有多么的内卷。 大家的反内卷之声能应验吗? 不过,暑热来袭,汽车消费也进入淡季。为了挣脱淡季的桎梏,"价格战"悄然升级。 然而,适度的价格竞争能推动行业进步,但无底线的恶性"价格战"则会对车企、产业链及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造成伤害。显然,如今的"价格战"趋向后者。 正因如此,商务部和工信部,及相关行业协会已表态,会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进行干预。 不仅如此,商务部等五部门还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来缓解价格战压力。 与此同时,多位车企高管积极响应,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发声,反对无底线恶性竞争。 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不少车企也曾抨击过"价格战",但同时又不断参与"价格战"。 "价格战"何时方休,仍是一个未知数。不论是车企主动为之,还是被市场裹挟,在一轮又一轮"价格战"的冲击下,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走低已是不争的 事实。 或受此影响,在股市行情整体向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的情况下,汽车股的整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98只中国汽车股,过半飘红 ...
凌晨,比亚迪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6-10 23:28
比亚迪表示,此举是为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 部署要求,以及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切实行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比亚迪汽车将继 续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6月10日晚间,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等四家车企分别发表声明,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 天"作出承诺。 广汽集团称,将坚持以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 一汽也表示,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付款期限要求,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道,聚力建设更加健 康、更可持续的汽车产业发展生态。东风汽车正式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另外,赛力斯表示, 一直以来,赛力斯按照与供应商的合同约定付款,正常货款账期60天,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双赢。 国内车企集体发声,是响应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该条例核心内容包括明确60 日支付期限、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强化协同监管体系等,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 题,优化营商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近日 ...
汽车行业内卷有多严重?一线销售聊聊真实情况
车fans· 2025-06-10 00:29
2025重庆汽车论坛,多位车企高管谈到"反内卷",同时也让价格战和无序竞争再次受到高度关注。 上面神仙打架我们只能看个热闹,但也不妨碍了解下终端一线的销售状态。 长城 今年的经济非常差,我这边一线城市,身边所有的同行几乎都叫苦不迭,收入比去年都有所下降,降幅多的甚 至达到了40%。我本人的薪资收入比去年降了30%左右(全部收入,包括提成各种奖金)。 各个品牌都在削减自己门店的人员配比,裁员现象、淘汰现象非常严重,HR那边只内推的话,审核比往年严 厉很多, 新势力各个品牌从业人员互相流通的现象今年变少了,许多新能源"游民"都转行或者无品牌接收! 车型政策基本上是每个月调整一次,实际上优惠的力度,今年来看没有大的波动,有政策A就会没有政策B, 整体优惠都在一个差不多的程度。但是相比去年,整体成交价格低了1万多元,当然我所在的品牌不是那种优 惠力度巨大的品牌,本身产品在行业同配置定价不算高。 我们品牌一般是做SUV,最近新上的MPV车型是爆款,对比竞品就是主流6座SUV,MPV主要是腾势D9,岚 图梦想家,丰田塞纳之类的。主要应对竞品的话,我们是不区分配置,没有高低配,并且我们的定价比竞品要 实在一些,只要有考虑我 ...
【发展之道】汽车行业深度内卷 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双管齐下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09 18:01
中国汽车工业正经历一场深度内卷。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与此 同时,消费者权益也在悄然陷入一系列不易察觉、难以应对的困境。 多重因素导致了这场内卷风暴。残酷的市场竞争是首要推手。市场增量有限,存量搏杀异常激烈。2024 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但乘用车成交价却同比下跌1.3万元/辆,市场折 扣率也下滑至17.6%,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若以2023年折扣水平作为基数估算,2024年"价格战"导致 乘用车零售市场损失1956亿元。同时,汽车行业正处新能源崛起与传统燃油转型的碰撞期,新旧势力激 烈交锋,叠加市场整体压力,竞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消费者天然处于信息弱势地位,是深陷隐匿困境的根源。面对高度专业化的汽车产品,普通消费者在产 品可靠性指标、核心配置差异、技术成熟度细节,以及合同隐含风险、售后服务实际可及性等方面,了 解渠道有限,判断能力不足。反观车企和经销商,却娴熟地利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将营销重心放在宣 传可见优势参数和短期价格刺激上,对关键隐患避重就轻甚至绝口不提。消费者在此信息迷雾中,极易 蒙受长期权益损失。 破解内卷下的消费者 ...
冲销关口开启,车市发力“年中考”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9 14:48
百亿成交额的背后,众多首发车型将本届车展直接带火。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期间,各大展馆再现"人从众"盛况,其中外资与豪华车企将大湾区车展作为展示新品的重要舞台,奥迪 展台更请来演员刘德华聚集人气。本届车展上,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开启预售,基于PPE豪华纯电 平台打造的Q6L e—tron家族是一款"奥迪+华为"的车型。据奥迪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一汽奥迪Q6L e— tron家族搭载奥迪与华为共同开发的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双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方案,可实现无图 L2级驾驶辅助能力。奥迪相关人士表示,2019年,奥迪成为首家与华为达成合作的豪华汽车品牌,通 过在智能领域的深度互融,率先搭载定制化的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奥迪积极拥抱中国本土科技。 拥抱中国技术不仅是奥迪。本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与吉利汽车共同打造的smart品 牌,推出smart #1经典焕新款,售价区间为15.49万—19.99万元。此外,丰田铂智7、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汽大众首款增程式ID.ERA概念车等热门车型均登陆大湾区车展。 同时,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趋势下,2025粤港澳大湾 ...
车圈“兄弟连”互撕升级,比亚迪还能顶住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徐梅方先生 ,作者徐梅方 徐梅方先生 . 有趣的案例,独到的见解,最新的趋势,都在这里等你来发现,一起在商业海洋乘风破浪! 作者 | 徐梅方 来源 | 徐梅方先生 导语:卷赢对手没意义,只有卷出标准、技术和信任,中国车企才算赢。 重庆的火锅还在沸腾,汽车圈的"战火"比锅底还热。 前不久,长城老板魏建军的"车圈恒大论", 虽然没点名,但舆论都默认指向比亚迪,气得比亚迪公 关李云飞连发微博,又是"狗不能咬人"的隐喻,又是鬼吹灯配图,双方就差扯开膀子互干一场了 。 如今吉利公开站队,称自家测试和长城之前的测试"完全一致",再次把比亚迪的旧伤疤撕出血。 杨 学良的控诉刀刀见血:"排放不达标是违法犯罪!长城当吹哨人举报两年,结果呢? 不了了之! 6月7日的汽车论坛上,吉利高管杨学良对着比亚迪"开炮",指责行业内卷恶性竞争,甚至重提"常压 油箱"旧账,称吉利的拆解测试与长城举报内容一致。台下的广汽埃安负责人肖勇立刻附和,笑称 杨学良是"车圈嘴替"。 而就在24小时前,比亚迪李云飞刚吐槽过"又坏又蠢"的拉踩论,一场没有硝烟的车圈战争,就这样 在镁光灯下撕开了口子。 这场互撕的导火索,正是藏在一句句内涵里。比亚 ...
观察|“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构建“内卷”失序防护网,出海快慢之道是新命题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9 09:10
每经记者|王琳 每经编辑|陈俊杰 "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内卷"是多方关注的焦点,有车企代表痛陈"内卷"危害,也有车企高管承 诺抵制"内卷"。但放在行业发展进程中来看,快速结束车圈"内卷",恐怕现场大多数车企高管心里都没 底。 不过,寻找"内卷"的那一条底线,筑起避免行业坠入"失序"的防护网,是论坛与会人士共同在努力的方 向。 如今,中国车企在出海赛道上已驶得更远。对车企而言,出海这条路有成绩,有担心,但更需要有耐 心,这已成为他们的新命题。 在去年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内卷"就是热词。只不过,去年论坛对于是否应该"卷价格"仍存有争论, 今年论坛上风向则更为明了,对于"卷价格"的辩护之声已大为减弱。 借助此次行业盛会,一些车企主动承诺抵制"内卷"。例如,长安汽车表示,绝对保证产品的安全、质 量、服务,绝不以损害用户利益的方式来参与竞争。广汽集团也表态,要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 健康发展。 既然大家普遍厌恶"内卷",那为何又会"内卷"不止呢? 不难看到,此前抵制"内卷"更多是靠行业自律,比如汽车行业早年间就签署过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 争市场秩序承诺书》。但是,通过行业自律建立起的安全网似乎薄如蝉 ...
吉利表示不再建设新的汽车工厂 汽车“内卷”时代要终结?
Huan Qiu Wang· 2025-06-08 03:13
近期,为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多个部委密集发声并出台监管政策。6月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汽车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商务 部将加强汽车消费市场跟踪研究和政策引导,推动破除制约汽车流通消费的堵点卡点,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5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称,赞同并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 一致性抽查,配合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工信部指出,企业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典型表现,不仅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 还损害消费者权益,危及行业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与服务。 同日,中汽协表示,5月23日以来,某车企率先大幅降价,多家企业跟进,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恐慌,无序"价格战"将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产品质量与 售后服务,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并危害消费者权益。(陈十一)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7日,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指出,当前世界汽车工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吉利决定不再新 建或扩大汽车生产工 ...
突然宣布:不再建厂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6-07 16:14
大家好,今晚简单关注一下国内车企的消息。 李书福:吉利不再建设新的汽车工厂 6月7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当今世界的汽车工业存在"严重 的产能过剩",该公司已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或扩大现有工厂的产能。 李书福称说,吉利不搞重复建设,而要充分利用全球过剩的产能,尽最大可能地展开务实合作、资源重 组。这样做,既能利用成熟的质量保证体系,又能利用熟练的技术工人,同时能够提高同行的过剩产能 的利用率,以友善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李书福表示,人间正道是有理才能走遍天下,说假话难圆其说,做亏心事,则天理难容。李书福以马拉 松来比喻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马拉松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百米赛跑有着本质的区别",有时候跑得越 快者,不一定就是有内力的选手。到今天为止,中国汽车工业的赛场主要在国内,虽然也有一些出口, 但占比极低,他并不点名批评:"有些企业的竞争方式令人难以启齿。"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为了整治内卷,近期,多个部委密集发声,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 6月5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就汽车行业"内卷"现象提问。 "汽车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