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预算

Search documents
全周期管理,释放科技资金创新引力
Xin Hua Ri Bao· 2025-05-29 20:53
5月28日—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我省关于2024年度财政科技类专项资金 使用绩效情况的报告,并举行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 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为何不高?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报告后,普遍对近年来江苏财政科技类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平台建设、科 技攻关、产业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给予肯定,也指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需完 善,新兴和未来产业的规模和质量还有待提高,成果转化仍然存在一些卡点和堵点等问题。 这些问题被带到专题询问现场,省政府副省长和4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基础研究是研发和创新活动的根基。2024年国家公布上海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10.56%左右,远高 于我省基础研究经费占比4.94%。省财政厅副厅长方立本说,我省与上海市2023年基础研究支出基本相 当,但因我省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远高于上海,导致我省的基础研究占比相对较低。 同时,我省对财政基础研究的投入在持续增加。"全省财政基础研究投入从2022年的30.77亿元增长到 2024年的67.24亿元,短期内实现了翻倍增长。"方立本表示,去年省财政厅整合设立规模为24.8亿元的 省基础研究专项资 ...
【省财政厅】陕西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经费管理
Shan Xi Ri Bao· 2025-05-28 22:35
陕西省出国(境)经费实行零基预算管理。省财政厅改变以往对所有省级部门年初编列因公临时出 国(境)经费预算的做法,在省级部门出国(境)经费年度预算总额内,只对承担组团出访任务的部门 编列相应的预算额度,将一部分额度预留省财政厅统筹管理,集中用于优先保障国家总体外交和重点任 务;无组团出访任务的部门不再安排出国(境)经费预算额度。 陕西坚持出国(境)计划与预算联动。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初,对承担组团出访任务的 部门,省财政厅根据省委外办批准的部门年度出访计划出访人次、出访地区等要素测算安排出国(境) 经费预算额度,并严格根据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动态调整,确保出国(境)经费集约高效使用。 陕西省严格控制出国(境)经费预算总额。省财政厅对省级年度出国(境)经费实行预算总额控 制,不能突破;对年中临时增加的出访任务计划,按照"一事一议"、从严从紧的原则,任务逐项报批, 经费逐人审核,杜绝不必要支出;对确需出访,出国(境)经费预算额度存在缺口的部门,采取调剂省 级部门结余额度或使用出访部门下一年额度的方式解决。(记者:吴莎莎) 5月26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该厅通过强机制、优举 ...
以零基预算固本夯基(新知)
Ren Min Ri Bao· 2025-05-19 21:45
【点评】 实际工作中,多数地方和部门的预算编制按照以上一年支出为基数、适当考虑一定增长比例的方式分配 资金。零基预算,是以"零"为起点,不考虑以往预算安排基数,不参照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重 新审视各项支出的必要性、成本效益、开支标准及优先级,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 传统模式虽简便易行,但容易造成支出固化僵化、"为花钱而花钱"等问题,不利于优化支出结构、提高 财政使用效益,一定程度上影响预算平衡、资源统筹和财政可持续。而零基预算更多从实际需要、财力 状况、事项轻重缓急出发,能更灵活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更贴近预算年度真实经济活动需要。深化零 基预算改革有助于加强预算控制、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血 氧"。 【现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 革"。多地出台方案、加快探索步伐:江西从编制2025年预算起,对到期的阶段性项目、与基本支出高 度重叠的日常运转类项目等,原则上全面清理退出;广东广州制定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 用试行办法,将低效、闲置、超配资产调剂共享,进一步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江苏南京对政府投资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分蛋糕”转向“要效益”
Xin Hua Ri Bao· 2025-05-18 20:17
□ 杨松 制度化护航,健全科学管理机制。该局制定转移支付统筹办法、非税收入管理系列政策,推动教育科技 人才等专项资金"跨部门、跨领域"统筹使用。建立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机制,对新增重大支出实行"一事 一议"审批,确保财政运行安全可持续。修订城建重点工程资金管理办法,推动PPP项目支出责任优 化,构建"立项—建设—转固"全周期监管体系。 智能化赋能,构建高效管理格局。该局建设预算管理辅助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实时共享,运用人工智 能技术开展绩效目标设定、支出标准优化等场景应用。在办公平台设立改革专栏,通过"红橙黄绿"四色 指标体系实时跟踪任务进展,加快推进AI技术应用。 另外,为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徐州市财政局专门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挂帅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构 建"三级联动、全员参与"工作机制。实行责任落实清单化,明确20项任务牵头处室和责任人;打破处室 分工界限,组建跨部门联合专班;并将改革任务纳入年度考核,增设"改革攻坚""AI应用"专项评价,考 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4大抓手齐发力,20项行动促变革。该局本次改革构建"1+2+N"总体框架(即1个中心、2个主要支撑点、 N个编审举措),围绕"精细化、标准化、 ...
中产鞋王,被迫卖身三个巴西人
盐财经· 2025-05-10 10:03
作者 | 钟宸 编辑 | 宝珠 视觉 | 诺言 几乎没有任何预兆,中产们爱的斯凯奇要退市了。 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5月5日,全球第三大运动鞋零售商斯凯奇宣布,同意被巴西投资公司3G资本收购。 斯凯奇凭借舒适性吸引了国内愈发重视穿鞋体验的中产群体。国际大牌的身份、"祖上流淌的纯正西海 岸科技新贵风"也让它社交媒体上成为了网红。 赵露思曾是斯凯奇代言人 根据最终合并协议,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的现金收购斯凯奇,较公司 15 天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 30%,总收购价格超过90亿美元。这是目前全球鞋类行业金额最高的并购案。 斯凯奇被收购令人意外,因为今年2月初,斯凯奇发布的2024年年度财报显示,斯凯奇2024年全球销售 额达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1%,表现依旧强劲。 在中国,这家被称为"美国足力健"的品牌在2024年销售额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狂捞超12亿美元。而斯 凯奇在中国外的市场销售额全线增长,即使是涨幅最少的亚太地区也增长超过五个百分点。 在经营端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斯凯奇为何在此时突然宣布退市? Made in China, sold in America 有人认为,斯凯奇突然完成的收购或与 ...
关税重压+在华疲软,“美国老头乐”斯凯奇遭遇“敦刻尔克”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08 06:59
(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5月5日,"美国老头乐"斯凯奇突然宣布被巴西私募巨头 3G Capital 收购。斯凯奇称,双方的企业长期发 展愿景高度一致,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届时斯凯奇将从纽交所摘牌。 据悉,3G Capital 成立于2004年,被称为是私募股权领域的"颠覆者",其通过激进重组和行业整合创造 了显著资本回报,曾主导百威英博并购、让汉堡王扭亏为盈、操刀卡夫亨氏世纪合并。沉寂多年的3G Capital 再次出手选中了斯凯奇。 华尔街见闻报道称,3G Capital 给斯凯奇股东提供了两种选择:每股63美元的全现金收购,或每股57美 元加上私有化母公司的部分股权。据公告,3G Capital最终选择第一种方式,斥资94.2亿美元收购了斯 凯奇,每股价格较该公司上周五收盘时溢价28%。 有业内人士指出,溢价收购的背后是 3G Capital 对斯凯奇长期增长前景的信心。同时,有媒体报道称, 对于斯凯奇,一向偏好利用资本手段的 3G Capital 或许会更专注于公司内部成长性。 目前看来,收购同样不影响斯凯奇现有的治理结构,公司将继续由首席执行官 Robert Greenberg 、总裁 ...
统筹增收和节支,管好政府“钱袋子”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23:16
统筹推进,财政收支管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该局充分利用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积极争取超长期特 别国债资金3.92亿元,支持"两重""两新"政策加快落地,有效释放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断激发内需引擎 动能,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一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5.7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 比超过80%,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力度持续增强,财政支出总体呈现"稳基础、优结构、强保障"态势。 精准施策,推动收入量质齐升。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该局实施"周调度、旬研判、月通报"工作机 制,强化区域统筹,实施"一区一策"精准调度,邳州市、云龙区等8个板块保持稳定增长,其中邳州以 8.4%增幅领跑徐州全市;针对个别收入下滑板块,开展税源动态监测,充分发挥税费协同共治作用, 推动涉税信息实时共享,通过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深挖增收潜力。聚焦税源培育,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 费政策,利用好各类产业引导基金,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和税收增长点。其中增 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增长12%、7.1%,实体经济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靶向发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该局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预算安排中的优先顺序,认真落实民生支出 ...
张瑜:久战不输就是赢——十句话极简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一瑜中的· 2025-03-05 16:08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陆银波(15210860866)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基调:强调"动态调整" 我们对比 2024 年和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两个地方的表述。一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二是政策取向。今年的困难和 挑战部分对外部环境的描述篇幅大幅增加,字数上去年为 40 个字,今年为 149 个字。较为关注外部环境对我国贸 易、科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市场预期的冲击。这样的环境之外,相应的政策取向部分更加强调相机抉 择。"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 动态调整包括哪些? 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至少包括货币政策的"适时降准降息"、资本市场领域的"加强战略性 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投资领域的"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房地产领域的"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等。 从往年经验来看,或同样可能包括财政政策的加码 。例如 2023 年的增发国债, 2024 年的"增加 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 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2024 年的"一次性安排中央单位上缴专项收益"等。 | | 2024 年 ...
为什么是这些目标?为什么是这些改革?|两会时间
和讯· 2025-03-05 06:29
宏观政策导向方面,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 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 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 在 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 '投资于人 '、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 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认为,两会将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是综合考虑国内 外形势与各方面因素的结果,体现出以经济发展为先的总思路。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财政政策的基调延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的提法,较去年《政府工作报告》财政政策基调更加积极,体现在力度更大、节奏更快、 方式更多、结构更优、与市场的沟通更顺、政策间的协同性更高,将发展置于更高的位置。同时,强 调要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动零基预算改革,推动消费税改革,规范税收优惠,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的 财税支持;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文/高歌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