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民族共同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曲靖宣威:探索“三育”融合教育新路径
Jin Tou Wang· 2025-05-27 04:40
以劳育德:扎根泥土的成长课堂 近年来,坐落在乌蒙山深处的曲靖市宣威市靖外明德小学,以"爱育、劳育、体育"三育融合为特色,探索一 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新路径,2024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 体"称号。 以爱育心:"如家校园"让爱不再缺席 学校副校长顾培英介绍,学校将"爱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通过"三个一"陪伴和校外辅导员的关爱,打 造"如家校园"。 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的情感依靠。学校建立了"师生结对"关爱机制,开展"一周一谈 心、一周一通话、一月一家访"的"三个一"陪伴活动。 此外,学校还聘请司法、公安、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法律 知识普及等帮助,构建起"社会关心、父母放心、老师尽心、学生舒心"的关爱网络。 明德小学将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抗挫能力和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 自2019年起,学校创新推行"课间17分钟+每天1节体育课+累计4小时锻炼"的体育模式,并开设足球、篮 球、手球、旱地冰球等13个体育社团,学生体质合格率达98.6%。 学校女足队夺得2023年首届追风联赛总冠军,并受邀赴杭州观看亚运会女足比赛;近三 ...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开启,专家热议文化创新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7 02:36
5月26日下午,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会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 记、校长强世功,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 委书记、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 文,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彭刚等作 主题发言。 张志强:中华文明作为文化生命体必须有自己创生的现实的主体 论坛上,张志强作《在文化生命体的实践创造中把握文化主体性》主题发言。他认为,"将文化理解为 生命体,是用生命的有机性连接起了自然与文化,在自然与文化之间建立起了生命性的关联,让自然与 文化成为了一种连续的生命体,一种自然生命成长为文化生命的连续生长的过程。" 他表示,"立足文化生命体,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断创 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化生命体概念,来自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历史经验,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特质的 思想成果。" 他说:"一个文化生命体想要获得 ...
跨越山海的奔赴——从“杨老师”到“海河阿帕”
Yang Guang Wang· 2025-05-22 05:34
在天津工业大学援疆支教工作历年纪实中,杨婉迪创下了两项特殊记录:支教累计行程7600公里,相当于绕塔克拉玛干沙漠两 周;累计授课600余课时,其中"民族文化体验角"已成为当地小学的校本开发课程。但对她而言,最珍贵的数字是课间操时总会多 出的几块玛仁糖——那是孩子们悄悄塞进她口袋的"教师节礼物"。 昆仑山巅的积雪年年消融,滋润着沙漠绿洲的万亩麦田;渤海之滨的教育薪火代代相传,照亮着边疆少年的成长之路。杨婉迪正 带着学生们排练民族团结主题的合唱。当孩子们用国家通用语言唱响《如愿》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印记也深深地烙在 了每一个人心中。 "教育援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是我校第五次开展援疆支教工作,从幼儿园 到中学,我们着力打造'天津援疆老师'的亮丽名片。学生们在支教期间积极投身边疆教育事业,践行志愿精神,展现了当代大学 生真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介绍道。 夜幕降临,杨婉迪的备课笔记又添新页,电脑屏幕的微光映照着窗外的胡杨,恰如津沽大地海河两岸的霓虹。这位年轻的援疆支 教学生知道,自己种下的不仅是知识的火种,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博物馆文创进校园暨民族文化节
Yang Shi Wang· 2025-05-18 15: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5月18日,博物馆文创进校园暨民族 文化节开幕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志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纪委书记、副主任 (主持工作)陈旭,央视网副总经理、总台央博董事长魏驱虎,中国新闻社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中国新闻网副总编辑宋方灿,中国新闻网海外中心副主任王 高飞等领导出席活动。 开场歌舞《美丽新疆》拉开了活动序幕。随后,胡志钢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 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旨在通过文化浸润、情感共鸣,有形有感有效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北京外国语大学将立足语种专业优势,构建科 学完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引领各民族师生继续携手同行,像石榴籽般紧密团结,为推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魏驱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高校发挥育人功能、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文明互鉴之 声、凝聚团结奋进之力,是时代赋予媒体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媒 ...
新疆姑娘组多民族“主播团”:博物馆寻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8 06:55
5月15日,迪拉热·阿地力江与同学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拍摄民族服饰。 中新网记者 贺劭清 摄 从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伏羲女娲图,到龟兹库木吐喇石窟的汉风壁画……在西南民族大学就读期间,迪 拉热·阿地力江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发起成立了校园视频"主播团"——小迪"道中华"工作室。她们通过在 博物馆的"跨时空连麦",在文物中找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 谈及拍摄文博视频的初衷,迪拉热·阿地力江回忆,从小她就因为新疆小河墓纪录片《小河的故事》对 考古产生兴趣。"小河公主的微笑,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疑问的种子,考古是为了什么?" 高中毕业后,迪拉热·阿地力江如愿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就读。在云南进行植物考古 时,迪拉热·阿地力江分析了上千份植物遗存。她研究当地水稻的"时空旅行故事",并认识到,自己手 中每一粒微不足道的炭化植物种子,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见证。"成千上万年以来,随着人群迁徙 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江南的稻米走到了西北,西亚的小麦来到了中原。考古这面镜子照出我们是 谁,照出我们从哪里来。" "在考古中寻找何以中国、何以共同的答案",带着这样的思考,迪拉热·阿地力江频繁走进博物馆,了 解文物背后的 ...
呼和浩特机场暖心服务获蒙古族老阿妈点赞
白如意用蒙语耐心地与老人交流,很快了解到事情的缘由。原来,这是老阿妈第一次乘坐飞机,本要经 呼和浩特中转乘坐G54721次航班前往深圳探望家人,却因不熟悉中转乘机流程误随人流走到行李提取 大厅。得知情况后,白如意主动带领老人办理中转手续,考虑到老人携带的奶制品行李沉重又不便,她 还主动将行李重新捆扎,并找来结实的包装袋,方便老人携带。临别时,老人执意塞给白如意一包奶制 品,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谢意。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韩羚、顾堃磊 报道:近日,在呼和浩特机场行李提取区,一位来自海拉尔的蒙古族 老阿妈紧握着破裂的行李袋,神情茫然无措。行李查询员白如意在巡视时,第一时间发现这一情况,立 即上前用蒙古语亲切问候:"塔赛白努(您好)!"听到熟悉的乡音,老人惊喜地笑了,眼中流露出安心 与感动。 这一暖心场景是呼和浩特机场服务少数民族旅客的生动缩影。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呼和 浩特机场日均保障大量少数民族旅客出行,其中不少是像老阿妈这样的首乘旅客。为此,地面服务部持 续优化服务举措,在值机、登机等环节增设蒙汉双语引导,组建"石榴籽"服务队,为各族旅客提供语言 协助、流程指引等个性化全流程服务。白如意说:"我们多问 ...
锡林郭勒盟三旗市在京举办汇报展全面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果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12 02:22
此次活动由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共设置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果汇报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名优特精产品展示展销、"民营企业进边疆"招商 会、旅游推介会、乌兰牧骑演出活动、地区美食节等7个单元。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集中展 示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俗文化传承、文旅发展等方面的显著 成果和生动实践。 当日,在民族文化宫活动现场,图片墙、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展陈形式,全面呈现了锡林郭勒盟 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显著成就。在非遗展示区,传承 人现场展示精美物品,带观众领略北疆文化魅力。 5月9日,以"党的光辉耀北疆 京蒙携手绘华章"为主题的2025北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 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果汇报展"系列活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启 幕。活动期间,将举办"民营企业进边疆"招商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 ...
玉树农牧民群众赴京演出,京玉两地推动文化资源共享
Xin Jing Bao· 2025-04-30 08:56
当日,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丰台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 月启动仪式暨2025年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阳光剧场拉开帷幕。玉树州选送的《武士 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玉树伊舞《哈达连着你我他》同台上演。 今年是北京支援玉树建设的15周年。自2010年以来,北京先后派出五批316名干部人才援建玉树。2022 年,第五批北京援青干部抵达玉树州。 演出现场,精心编排的民族团结进步短剧《唐蕃古道》、北京援青故事短剧《北京的亲人》、热巴舞、 歌曲《遇上你是我的缘》等精彩演出,全景展现北京援青15年的辉煌历程,深情演绎玉树各族群众与援 建者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4月29日晚,"京玉同心·文化交融"——玉树农牧民群众赴北京演出活动在北京市 东城区文化馆举行。 玉树州民宗委副主任巴桑求措表示,多年来,北京援青干部用智慧与担当架起京玉连心桥,让玉树各族 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节目的编排取材于发生在北京援青干部和当地群众之间的真实故事。今 后还将继续挖掘更多感人的北京援青故事,用更多方式和载体,表达对'北京亲人'的感激之情。" 曾支援玉树建设的北京市 ...
兴安盟“两区一窗口”建设成就展示交流活动在京启动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4-30 02:30
4月29日,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暨2025年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在北京园 博园启幕。作为本届文化周主宾城市,兴安盟以"岭上兴安 美满京城"为主题,赴京开启为期5天的"两 区一窗口"建设成就展示交流活动。 兴安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诞生地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成功实践 地,两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近年来,兴安盟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 项工作的主线,在内蒙古率先启动"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创建工作,并朝着打造新时代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 确道路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两区一窗口"试点目标迈进。 此次活动将持续至5月3日,期间,兴安盟将通过成就宣传推介、非遗文创展示体验、特色农产品展 销、企业对接合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两区一窗口"建设成果,增进兴安盟与北京市两地人民的相 互了解,拓展协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东西部协作成果更好地惠及两地百姓,为区域协 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开幕式上,兴安盟乌兰牧骑带来了器乐表演《吉祥颂》和舞蹈《草原欢歌》,让现场观众仿若置 ...
推出88项创新活动,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4-29 08:41
本次宣传月以"石榴花开美京城"为主线,覆盖北京市各区及多个单位,推出启动仪式、文化展演、体育 赛事、学术研讨等88项创新活动,生动展现首都民族工作成果。丰台区联合内蒙古主宾城市举办文化周 开幕式,怀柔区通过原创文艺作品打造"京韵满乡"品牌,昌平区以民族文化展览、美食体验和专家讲座 深化互动;东城区"56民族团结跑"与主题公园开园结合,大兴区以马拉松、健身操舞大赛激发全民参 与;海淀区将模范事迹改编为音乐短剧,促进中心举办海峡两岸学术研讨,共探共同体建设路径;通州 区的"邻里节"与大兴区的"民族团结文化周"通过非遗展示、公益摊位和"三交三好"故事汇,推动互嵌式 社区与跨区域联动……一系列活动"有形有感有效",融合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广泛动员社会各界 参与,为首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注入新活力。 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4月29日,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员会、北京 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暨2025年北京中华民族文化 周"在北京园博园正式拉开帷幕。 "结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