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

Search documents
同宇新材深耕电子树脂领域 持续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Sou Hu Wang· 2025-05-14 05:16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同宇新材持续丰富产品系列, 目前产品包含MDI改性环氧树脂、DOPO改性环氧树脂、高溴环氧树脂、BPA型酚醛环氧树脂、含磷酚 醛树脂固化剂等系列,可针对不同需求提供树脂系统化解决方案。高效的生产能力与稳定的产品性能是 其赢得市场的关键,公开信息显示,同宇新材当前具备5个细分产品品类、多个细分规格产品同时生产的高 效率生产能力,现与建滔集团、生益科技、南亚新材等全球覆铜板行业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同宇新材在技术研发与生产工艺上的投入已逐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公司通过整合研发 资源、优化生产流程,形成了一套适配中高端覆铜板制造需求的树脂应用体系。这种模式有助于企业深 度融入客户供应链,提升行业影响力。 在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电子树脂作为基础材料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从智能手机到新能源汽车, 其应用场景不断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宇新材")凭借近十年在 覆铜板用电子树脂领域的专注投入,逐步构建起技术研发与规模化生产的双重优势,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重 要参与者。 面向未来,同宇新材将继续聚焦电 ...
国际之“光” ——世界级创新的光谷使命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3 00:25
同年5月,杨叔子、熊有伦、赵梓森、周济等26位在汉院士与科学家联名向党中央、国 务院建议,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将"光谷梦"锚定在国家 战略高度。 65年前的5月16日,世界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天定为"国际 光日",开启现代光电子纪元。彼时,西方在该领域遥遥领先。 如今,耀绽东方。就在蛇年春晚,光谷之光直冲天际,惊艳全场。即将在汉举行的第20 届光博会首次被纳入"国际光日"系列活动。 武汉,这一国内基础最优、竞争力最强的产业集群集聚地,拓展着这一国际光电子领域 的"奥林匹克"盛会边界。 世界光谷,点亮国际之"光"。"一束光"正以创新突围,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4年前的一份批复:探索中国光电子产业发展之路 5月9日,五国主流媒体记者走进光谷,搭乘"光子号"空轨,参观长飞光纤产业大楼…… 海外媒体惊叹世界最大光纤预制棒工业奇迹,盛赞长飞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称其是属于全 人类的科技之光。 这份"国际之光"的背后,是20余年的不懈奋斗。 在武汉市政协陈列馆,一份手写提案复印件承载着非凡意义。2000年3月,全国政协九 届三次会议上,许其贞等10余位全国政 ...
第二十届“光博会”本周武汉开幕 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12 00:38
编者按 第20届"光博会"如约而至,光谷、武汉、湖北,本周将再次成为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关注焦点。 从填补国内空白到主导国际标准,从技术跟跑到标准领跑,这场扎根武汉、辐射全球的科技盛会,不仅 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强引擎",更成为全球产业版图重构的"引力场"。 烽火通信将展出多芯光纤、空芯光纤等新型纤缆,光迅科技推出全球首款低功耗1.6T光模块……本次大 会上,光谷企业将展示的顶尖技术,也是湖北向世界递出的"产业名片"。 聚链成群,逐光向新。一群追光者,正以"新"作答、向"新"求"质",引领中国光谷在全国乃至全球光电 子信息领域,从"独树一帜"迈向"国际引领"。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全球首款128层QLC存储芯片、全国第一根新型实用化光纤、全国首台10万瓦 光纤激光器……从"0"到"1",向新追光,湖北以"光芯屏端网"为特色,以中国光谷为创新极核,以光电 子信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从全省第一大产业加速迈向世界级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光博会首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委会达成合作,被纳入国际光日全球 系列活动。届时,24位国内外院士、40余位国际专家、 ...
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第二十届光博会即将在武汉光谷启幕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5-09 08:34
作为全球光电产业的风向标,光博会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9届,召开330余场国际峰会,累 计吸引30余国6800余家顶尖企业参展,接待60余万专业观众,有效推动了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 创新。 本届光博会首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委会达成合作,被纳入国际光日全球系列活动。 以"光联万物、智引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共约2.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涵盖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共计 390家。届时,24位国内外院士、40余位国际专家、230余位知名企业家,将共同见证近百项全球光电领 域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本届光博会紧扣"光电+AI"融合趋势,聚焦光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 新兴领域,在以往激光光学和光通信的基础上持续加码,并在外场首次设置"空天地海"无人驾控装备实 景场,以"光+无人驾控装备""光+机器人""光+AI"等前沿应用为展示矩阵,展示光电子技术对新兴应用 领域的支撑作用;并首次设置光电子信息产业成就主题展,回顾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从"跟跑"到"并 跑"再到"领跑"的历程,展现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成果。 为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光博会期间 ...
光子产业生态大会暨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发布会在南京举行
Nan Jing Ri Bao· 2025-05-09 01:54
5月8日,由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光子产业生态大会暨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 发布会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市委书记周红波,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中国科学 院院士祝世宁、王金龙、尤肖虎出席。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应用广泛的战略高 技术产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成为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次大会 以"AI赋能,光启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光子行业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科研范式创新、产业跨 越发展与生态协同构建的新起点。会上,由南智光电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开发的光子专用大模型 OptoChat AI正式发布,该模型系面向光子领域全产业链的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集成了超过30万条光 子芯片相关专利、文献和行业数据资源,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光电芯片 的研发效率与产业转化速度。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刘爱群、南京大学教授王欣然、玻色量子创始人马寅、芯视界创始人李成、希烽 光电副总经理费涛围绕AI与光子融合应用作专题报告。 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参加。 ...
航天电子(600879):聚焦主业带动毛利率提升,业绩有望随产品有序交付恢复增长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4-29 09:43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Buy" rating for the company, indicating a strong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the market [7]. Core Views - The company's Q1 2025 revenue decreased to 1.7 billion yuan, down 55.4% year-on-year, with a net profit of 30 million yuan, down 79.2% year-on-year, which was below market expectations [1][7]. - The decline in revenue is attributed to delays in product deliveries and changes in the consolidation scope of subsidiaries, but a recovery in revenue is expected as product deliveries resume [7]. - The gross margin improved to 26.61%, up 7.46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previous year, while the net margin decreased to 0.43%, down 3.60 percentage points due to increased expense ratios [7]. - High levels of inventory (21.279 billion yuan) and contract liabilities (1.577 billion yuan) are expected to convert into revenue, supporting future growth [7]. - The company is positioned as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aerospace electronics sector, benefiting from increasing demand in the aerospace and unmanned systems markets [7]. - Profit forecasts for 2025-2027 are maintained at 611 million, 772 million, and 1.018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with corresponding PE ratios of 45, 36, and 27 [7]. Financial Data and Earnings Forecast - Total revenue for 2025 is projected at 15.381 billion yuan,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rate of 7.7% [3]. - The net profit for 2025 is estimated at 611 million yuan, reflecting an 11.5% year-on-year growth [3]. - The gross margin is expected to stabilize around 22.0% for 2025, with a gradual increase in subsequent years [3]. - The company’s return on equity (ROE) is projected to improve from 2.9% in 2025 to 4.5% by 2027 [3].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信息产业指数报3753.7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寒武纪等
Jin Rong Jie· 2025-04-29 08:23
金融界4月29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信息产业指数 (沪港深通信息产业, H30554)报3753.78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信息产业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阿里巴巴-W(12.92%)、腾讯 控股(11.13%)、小米集团-W(5.61%)、中国移动(3.41%)、中芯国际(1.47%)、中芯国际 (1.26%)、立讯精密(1.12%)、寒武纪(1.07%)、北方华创(1.04%)、快手-W(1.03%)。 从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信息产业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42.61%、深圳证券交 易所占比32.32%、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5.07%。 从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信息产业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电子占比23.66%、传媒占比18.51%、半导 体占比18.24%、零售业占比13.10%、计算机占比11.13%、电信服务占比7.84%、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占 比7.52%。 资料显示,该指数系列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 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 定期调 ...
看西湖区如何织就空天产业网
Hang Zhou Ri Bao· 2025-04-27 03:14
4月最后一个周末,西湖区云栖小镇如约迎来"2050"大会。自2018年起,这场围绕科技主题的盛 会,源源不断地将青年们的奇思妙想化作无限可能,大家交流碰撞,探讨新兴产业的未来。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发起人或响应者,参与探索空间、热带雨林、思想约会等'十大容器'主题活 动。"现场,本地参与者李卓远说,"星辰大海"成了今年大会的亮点,全球首款三涵道穿戴式单人飞行 器、多型号火箭和卫星模型、卫星发射动态大屏等前沿科技展品集中亮相,吸引众人打卡。 小镇广场上,由智元研究院研发的全球首款三涵道穿戴式单人飞行器引人关注。"可规划航迹自主 飞行,也能配合摇杆手动控制,时速约60公里,续航20分钟。"该院高级工程师田聪玲介绍,研发团队 耗时一年多,攻克通讯抗干扰、复杂动力学建模等难题,大幅提升飞行稳定性,"未来可应用于高层消 防、应急救援等场景。" 在航空航天相关展区,火箭、卫星、月球车等模型吸引众人围观。"这是按1:2制作的阿曼智能计算 卫星模型。"地卫二技术人员陆俊杰说,企业除了负责总体交付,还重点负责研发星上智能(AI)载荷 及智能处理平台,"去年为远在西亚的阿曼送上这份'太空快递',卫星成功入轨后在城市规划、森林监 测 ...
打造全国领先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链群
Xi An Ri Bao· 2025-04-25 03:04
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建设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 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推进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 设,重点支撑智能终端产业链培育,推动工业软件、信创、人工智能适配应用,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 展。 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规模化应用 《行动方案》提出,以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场景需求为牵引,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深化推动 信创产品、智能终端和芯片制造,促进行业应用软件、信创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提升,加快产业创新中 心建设等"三硬三软一中心"工作举措,以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设为核心载体和关键环节,建立产 品需求清单、产品适配认证清单、创新产品推荐清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规模化应 用,带动先进技术、专精特新企业与本地制造的深度融合,培育形成全国领先、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 产业链群。 依据《行动方案》,西安市将坚持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需求牵引、场景示范,创新驱动、重点 攻坚,链群发展、生态共建" 的原则。一方面,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 面,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中的主 ...
从批量生产到全链生态: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加速崛起 新技术赋能产业新高度
Yang Shi Wang· 2025-04-13 03:50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通信服务的需求和运用场景越来越多。因此,能快速批量和低成 本地制造大量卫星,发射升空后组网建设"低轨卫星星座",将有助于解决深海、荒漠、山区等通信欠发达区域的上网通信等难题。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制造的两代卫星已经升空,第三代"手机直连卫星"正在紧张研制中。 央视网消息:凝心聚力,实干笃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 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太空中运行的一颗颗卫星一直是复杂、高难度、集合多种技术手段的高科技产品。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在江苏南通一家智慧 工厂,卫星也能像汽车一样在工业流水线上实现批量生产。 走进位于南通开发区的一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记者在车间看到,井然有序的产线上卫星正在批量生产。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组 建团队到设计卫星,从制造卫星到小批量生产卫星并面向市场推出商业订单、完成交付,仅用3年多时间就完成闭环。 在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张榜着一份"池州市商业航天产业链全景图",这也是安徽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