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度制造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印度尴尬了,刚递出投名状,不到24小时,美国却要给中国降税待遇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04:58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印度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这位娶了一名印度血统妻子的美国高官,此行肩负着特朗普交代的 特殊使命——说服印度在中美贸易战中选边站队。莫迪政府显然也是做足了准备,不仅为万斯安排了超规格的红地毯仪式,更在会谈结束后3小时内,向美 递出了一份"投名状",即对进口自中国的热轧钢、冷轧钢等22类产品加征12%的临时关税。 印度钢铁部长库马拉斯瓦米在新闻发布会上振振有词,称这是印度维护本土产业的必要举措。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项针对中国钢铁的关税政策,与万斯带来的"非美供应链"倡议高度契合。2024和2025年,中国对印钢铁出口量达187万吨,占印度 进口总量的28%,而韩国以31%的份额位居第一。不对第一的韩国出手,却专拿中国"开刀",这背后的政治意味显然不言而喻。 如今印度的"投名状"正在反噬自身。4月23日,印度铁路公司紧急致函财政部,警告若钢铁成本继续上涨,2025年高铁项目预算将超支1200亿卢比。更严重 的是,印度本土钢铁企业的"保护"政策,正在摧毁印度中下游产业的竞争力。以塔塔汽车为例,其高端车型使用的汽车板80%依赖中国进口,关税加征后, 每吨成本将增 ...
知名苹果记者给“印度制造”泼冷水:重磅新品还得靠中国
Feng Huang Wang· 2025-04-28 00:48
他表示,苹果的目标是在2027年前将大部分美国iPhone改在美国生产。然而,虽然古尔曼预计苹果能实 现这个目标,但是它并非板上钉钉。未来的关税政策如何变化,谁也无法预测,更不用说18个月后的情 况了。 而且,即便苹果能够将大部分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也几乎可以确定印度产能无法覆 盖所有机型。苹果正在为iPhone的20周年纪念版开发两款重要的新型号,其中包括首款折叠屏手机和一 款更加注重玻璃材质的Pro型号。至少初期阶段,苹果在中国以外地方生产它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古尔曼称,在特朗普加征关税后,苹果立即采取行动,优先在印度生产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目前, 苹果在印度的生产能力足以满足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年需求。印度即将兴建的工厂将有助于苹果实现剩 余的产能需求,其中包括一家旨在成为全球第二大iPhone生产基地的工厂。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8日,对于苹果公司要将所有美国iPhone机型改由印度生产的传闻,彭博社 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在当地时间周日发文称,"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苹果在2027年前无 法在印度生产所有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 尽管苹 ...
看到中美关税大战,印度高呼“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Hu Xiu· 2025-04-27 05:56
观察者网:这次会面,不论是莫迪办公室还是万斯团队,都表示谈判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您是否了解具体进展 有哪些? 刘宗义:我也没有内部信息,而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等信息来看,此次相关合作与谈判主要涉及国防、能源、战略 技术和贸易等几个层面。 国防合作方面,美国想向印度高价出售美式武器装备,一方面为了增强印度自身的军事能力,进而利用印度来牵 制中国,另一方面试图借此影响并阻止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合作。 能源方面,美国主要是向印度高价售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和一些核能设备。 贸易谈判方面,双方就要谈判的条款达成了一些初步共识,并制定了贸易谈判路线图,不过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更 多具体信息。 战略技术方面,双方讨论的合作可能涵盖多个领域,包括芯片生产、关键矿产资源生产等。例如,美国想要协助 印度寻找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并在印度进行生产后提供给美国。此外,他们也要加强如武器网络、芯片技术、 先进量子通讯等关键技术的战略合作。过去十多年,美印之间合作最显著的就是国防领域。 这些进展实际上是对2月份莫迪访美时与特朗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的细化和推进 。 观察者网:在贸易谈判方面,我看到美、印的一些媒体报道提到,特朗普政府施压莫迪政 ...
日经BP精选:铃木副社长鲇川坚一谈“印度品质”
日经中文网· 2025-04-22 03:15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开设了"日经BP精选"栏目。日经BP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媒体集团的一员,成立于1969年。作 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敬请读者关注。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BP ,作者日经BP 铃木副社长鲇川坚一 记者:从长期负责印度业务的立场来看,您如何看待印度制造能力的变化? 日经BP . 日经BP成立于1969年4月, 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作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我们聚焦"经营 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2013年就任印度Maruti Suzuki India的社长。2020年~2022年,担任印度汽车厂商协会(SIAM)主席。2025年4月1日起,成为负 责印度业务整体的执行副总裁。(图片来源:日经Automotive) 铃木正在加快向全球出口印度生产的汽车。铃木的印度子公司Maruti Suzuki India目前向以非 洲、中南美、亚洲、中近东为中心的约1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17款车型。在新款车"吉姆尼 Nomad"的发布会现场,记者采访了熟悉印度业务的铃木副社长鲇川坚一。这款车也是在印度 ...
中国放弃了1000亿美元海外大单
商业洞察· 2024-10-27 09:06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先生 ,作者智sir 智先生 . 有幸和你一起见证世界。 作者: 智sir 来源:智先生(ID: zhixs10 ) 这些年东大基建狂魔的称号之所以这么响亮,除了国内基建的惊人效率,还得益于在全世界支援 建设所打响的招牌。 既有通过特高压技术铺桥搭路,在南美、非洲、南欧、亚洲等各个大区,实现近半个地球电网的 国产化,也有透过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建立的"基建外交"。 加上产业升级带来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很多国家工程招标上,中国企业往往先拔头筹。 可最近有个怪事,今年8月份印度有个高铁项目,在面向全球招标时遭到冷遇,别说 中企们集体 缺席 ,就连竞争对手法国、日本也是兴致缺缺。 一方面是项目招标条件过于流氓了。 尽管工程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可中标方得先垫付800亿美元 ,用于高铁建造,不过印度的回 款承诺非常不靠谱,说是以未来30年高铁的盈利慢慢偿还,但其实就是个大坑。 比如印度地铁号称超过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地铁网络,可高昂的票价却让只负担得起挂票的百姓 们难以接受,只能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连自家的地铁运营都没弄明白,很难让人相信他们的高铁能盈利。 还不算完,印度在招标公告上还列明,他们有权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