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Search documents
“我要再加把劲,让红色故事更好流传下去”(时空对话)
Ren Min Ri Bao· 2025-05-21 22:12
高维田身着军装敬礼。 史九永摄 早上6点,家住安徽省天长市广陵街道翠微巷的老人高维田便起了床。吃过早饭,高维田拎起浇水壶, 缓步走向院中,开始打理起自家菜园。几平方米的菜地里,种满了茄子、黄瓜、辣椒等蔬菜,老人一边 浇水,一边仔细观察有无杂草、枯叶,这个习惯他已坚持多年。 "黄瓜长势不错,再过几天就可以摘下吃了。"高维田笑着说,"忙碌了一辈子,现在依旧闲不下来,管 理菜园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愉悦心情。" 这位忙于种菜的老人,年轻时是一名新四军战士。1925年9月,高维田出生在天长金集镇,再过几个月 他就将年满百岁。如此高龄,老人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跟记者谈起抗战往事,高维田 便把菜放在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参军为何选择新四军? "新四军帮助穷人,对待老百姓态度很好,还能经常打败日本鬼子" 高维田向天长市金集中学学生赠送书籍。 陶晓明摄 年少时期,高维田一家过着清贫的日子。有一回,高维田和自己的3个朋友在一块时,谈起来:"我们老 百姓辛辛苦苦,还饿着肚子,被日本人欺负,这是什么道理?"4个小伙子一合计,决定一起去参军。 当时,金集镇附近有国民党军队和新四军,高维田率先提议要加入新四军。"新四军帮助 ...
家国万里,从家庭叙事看超大城市文明治理的上海方案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1 06:34
家庭小叙事,城市大文明。 5月14日,"家国万里·时光故事会"上海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主题活动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举 行,多组家庭先后登上舞台,现场分享他们的家风家教故事。"传家宝"甘薯、老照片、家书……无论是 祖辈的家国情怀、几代人的接力守护,还是扎根上海的外国友人、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一个又一个鲜活 故事不仅解码了家风传承的"基因密码",更折射出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文明底色,成为城市软实力的生 动注脚。 "家国万里 时光故事会"上海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主题活动现场。本文图片均为智通财经记者 吴栋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上海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对标中央要求,突出海派特色",通过开展寻 找"最美家庭"、创评"文明家庭"、组织"时光故事会"等形式,引领全市参与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家庭 文明创建工作,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民风、政风、社风,构筑符合上海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 定位、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的家庭风貌。 "我们通过这些举措,将家庭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以'小家庭'文明助推'大社会'和谐,形成了具有 ...
“长大后我要成为你”(教育时评)
Ren Min Ri Bao· 2025-05-19 22:01
谁是当代中小学生心中的偶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当代青少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每个同学 在追逐榜样的过程中,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靠近光,成为光。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0日 1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当代中小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源自对国家发展、科技进步的感同身受。当空间站成为"太空课 堂",当智能设备成为学习"助教",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创造,便成为孩子们科学课上的讨论、 作文本里的梦想。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将科学家树为"顶流明星"更具时代意义,激励着青少年 以创新为帆,以知识为桨,在个人梦想与家国命运的同频共振中,自信驶向民族复兴的未来。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正确的榜样 教育不可忽视。一代代科研人员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等领域持续攻关,把"卡脖子"清单逐 一变为科研成绩单,推动中国这艘巍巍巨轮行稳致远。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背后,不仅是科技实力的 跨越,更是精神火炬的传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必将传到年轻一 代手上,激发出更 ...
从“背景音”到“导航仪”(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2:02
(作者为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思政课中的故事,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背后有着厚重的历史、鲜活的事实、丰富的实践作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 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 效。"从事思政教育以来,我一直致力于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努力让思想的力量在学生心底 生根发芽。 还记得初登讲台时的困惑:课本上的理论,学生们总觉得"离生活太远";调动课堂气氛,举手者寥寥, 甚至有人质疑"学这些有什么用"。我慢慢意识到,思政课不仅要讲真理,还要会讲真理,不是照本宣 科,而要在心田播种。我开始试着多讲故事、讲好故事,用故事的链条串起理论与现实。 比如,那些在课本里的先驱者,是"顶天立地的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冲锋陷阵的革命志 士,也是在家庭聚会中给儿女们讲笑话的幽默老爸、在深夜里为爱妻写情诗的贴心爱人。在一次课堂 上,我向大家展示了青年毛泽东《菟丝》和《贺新郎·别友》的手稿图片,泛黄的纸页上字迹遒劲,吸 引了大家的关注。我借此抛出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儿女情与英雄气? ...
云梦秦简之思(文思)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2:02
位于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上的云梦县,因云梦古泽而得名。在云梦城关发掘出来的楚王城遗址,证明了 这里是古代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这座浸润着楚韵秦风的千年古县,又因在县城西郊睡虎地出土了数千 枚"云梦秦简"而闻名遐迩,不断吸引各地的博物、考古和旅游爱好者前来"打卡",近距离感知历史,与 远古对话。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哪一段家庭悲 欢和个人经历,不是与国家命运、民族存亡、时代风雨休戚相关?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今天的人们, 不也能从2000多年前一封普通家书的细枝末节里,听到一个激荡的时代真实的风雨声,辨认出那温暖、 质朴的人间亲情? 当然,面对这些珍贵的秦简,不少人也会和我一样,心存几分疑问和好奇:本是秦简,何以会深埋在属 于楚国的云梦境内?这些生成在2000多年前的竹简木牍,又为何能保存到今天而没有腐化成泥? 云梦秦简,以睡虎地秦简最为出名。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用绳索分上、中、下三道编结串联,并 编组成"册",有约4万字。考古人员经过考证和分类整理发现,这些简牍涉及从战国末期到秦始皇在位 时的历史长达100余年,内容包括秦朝律法制度、行政文书、编年 ...
900万!肖战主演《藏海传》预约量创优酷史上新纪录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5-18 12:14
该剧未播先火,以900万预约量创优酷史来新纪录,备受观众期待。据悉,该剧系原创故事,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描摹,将对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责任 和思考融入角色成长,彰显小我大义的家国情怀。 《藏海传》讲述了亲历满门覆灭之祸的大雍国钦天监监正之子稚奴,在十年后化名"藏海"重返京城,凭借多年学习的营造技艺和纵横之术,智博奸佞,携 手挚爱朋友守卫国家的故事。首播剧情中,藏海(肖战饰)化身风水师主动入局,凭智勇双全引起仇人平津侯注意,顺利成为侯府幕僚。后续藏海如何与平 津侯一家主仆斡旋,如何借力铺开复仇之路,成剧集前期最大看点,备受用户期待。 5月18日,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曹译文担任导演,肖战、张婧仪领衔主演的古装传奇剧《藏海传》在优酷、CCTV8黄金档高燃开播,并登陆迪士尼流媒 体平台Disney+中国港澳台地区。 据悉,该剧主创班底皆为优酷"老友"。总导演郑晓龙此前执导《幸福到万家》《侦察英雄》,领衔主演肖战下一部合作作品《谍报上不封顶》正在筹备 中,领衔主演张婧仪继《点燃我,温暖你》《惜花芷》后三度与优酷合作,美术指导刘承益此前作品有《琉璃》《少年歌行》《少年白马醉春风》,造型 指导韩广仁除《藏海传》《珠帘玉幕》外 ...
为什么很多人家里都贴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Hu Xiu· 2025-05-18 07:00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挂着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吗? 可能在许多中国人的记忆中,家中墙上的地图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时代的烙印。在没有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年代,地图便是打开世界的钥匙,是每个家 庭最直接的"百科全书"。如今,当我们回望那段岁月,会发现地图承载了太多——它不仅是一条条纸上的经纬线,更是一代人探索世界的起点,是孩童指 点江山的遐想,是父母言传身教的课堂,也是长辈围坐谈论世事变迁的见证。 1956年,《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希望多登些新闻地图": 人民日报发表的新闻地图还嫌少些。如最近通车到玉门并陆续向前修筑的兰新铁路和最近动工修建的内昆铁路等,经过哪些地方,假若都附有 地图,就很好了。它能够加深读者对新闻的了解,也可以增加读者的地理知识,并且还能使版面活泼。(出处:《人民日报》1956年10月6日 第8版) 这简短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当时读者对地图在新闻报道中作用的期待。由于当时地图在普通百姓家中尚未普及,报纸便成为人们"读图"的重要渠道。有 读者向报纸提出建议: 人类鸟瞰世界的历史,远早于人类学习飞翔。地图挂在家里的墙上,我们仿佛就能触摸到世界的肌理,地图的边界线勾勒出世界的轮廓,也勾勒出我们 ...
81192,一架永不停航的战机(书里书外)
Ren Min Ri Bao· 2025-05-15 22:08
图为王伟同志照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供图 我和王伟最后的告别是在2001年的3月31日。往事历历在目,那天下午,王伟结束了一天的飞行任务回 到家,告诉我第二天他还要到外场值班,晚上值完班才能回家。他已经连续3天有飞行任务,4天没回过 家了。那天,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特地骑着自行车回家来告诉我一声,见一面就要回大队宿舍休息。王 伟临走的时候,我像每次分别时一样,紧紧地拥抱了他。这是我们之间分别时的一个习惯,只要他去飞 行,我总是要抱他一下,希望他安全归来。那天很特别,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让他抱紧点、再紧点, 然后一直把他送到单元楼外面的大门口,目送他骑着自行车的背影消失在路尽头,这是王伟留给我的最 后的背影。第二天,4月1日,王伟在他战斗值班的南海上空壮烈牺牲了。 一定要实现飞行梦 王伟已经离开24年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他未曾离开过。每年的4月1日,看到王伟的墓前摆满了 各地缅怀者献上的鲜花和礼物,我感受到:人民没有忘记他。有一件特殊的"礼物",让我印象深刻,那 是一艘辽宁舰的模型。看到它,我泪流满面,因为王伟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中国第一代航母舰载 机飞行员,如果他的在天之灵看到我们有了自己的航母,有 ...
文化中国行丨从素炒豆腐到三苏文脉 千年家训解码家国情怀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5-15 07:44
福州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副馆长 林华:林则徐家,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十几口人就吃这一盘素炒豆腐。素炒豆腐的寓意非常好,做人方方正 正,做事清清白白。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自古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家训、家风和家学,明德修身,耕读传家。而一个个家庭的家训与家风,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 格。 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去听听从古至今的家风家训,感受中华民族对优秀美好品德的珍视和传承。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名人家风家训馆,收录了50多位名人的家风家训。一块由玉石雕琢的豆腐,格外引人注目。一代名臣林则徐给后人定下的传统,每年大年 三十,一定要吃素炒豆腐。 据考证,中国古代家训产生于先秦,成熟于两晋至隋唐,繁荣于宋元,至明清,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从"曾子杀猪"以喻"言必信",到"孟母三迁"印证"学 有居";从《诫子书》的"淡泊明志,宁静志远",到《训俭示康》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孔子提倡的"三省吾身",到曾国藩教导后代的"明德"。 《中国丛书综录》记述的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一百二十多种,几千年浸润传承,也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毛巧 ...
以匠心致时代 以奋斗照家国 中华酒《吾家吾国》致敬中华有为之士
Sou Hu Wang· 2025-05-10 11:47
"五一""五四"双节期间,《吾家吾国》节目再度回归,以赤诚之心聚焦4位时代大家,走近他们隐于聚光灯 外默默深耕的人生,展现他们足以照亮一个领域的成就,记述成就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节目开播以 来首个品牌合作伙伴,中华酒首次登陆CCTV-13新闻频道,以家国情怀为纽带,用高品位匠心佳酿致敬中华 有为之士,弘扬民族奋斗精神。 节目一经播出即引发收视热潮,"8旬院士意外预言DeepSeek诞生""中国科学家用弹弓破解世界难题""小 兵张嘎一开始叫张故得儿""哪吒是几代人的回忆杀"等话题屡登热搜。《吾家吾国》热播同时,中华酒品 牌广告也在CCTV-13新闻联播前等黄金时段开启双日高频展播,依托权威媒体,与各强国品牌同台亮相,向 世界展示民族品牌的魅力。 作家、电影编剧家、原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徐光耀13岁投身军旅,在残酷战场历经生死考验,从枪林弹雨 中汲取创作灵感,从战场走向文坛,他凭借着坚强的毅力与文学天赋,创作出《小兵张嘎》《平原烈火》等 多部佳作,他笔下的"嘎子哥"也成为几代人心中不朽的经典。徐光耀数十年笔耕不辍,用文字塑造出多个 深入人心的形象,2024年底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作为中国雷达领域的拓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