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技金融探寻良性循环发展路径
Jin Rong Shi Bao· 2025-05-14 03:10
科技创新潮涌带来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在此背景下,科技金融也被赋予了更多的 路径探索任务。 地方的探索也证明,知识产权可作价正是破解科技企业融资瓶颈的关键之举。据悉,为实现知识产权评 估"一键导出",山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由省市区共建,专门研发了知识产权评估评价线上系统, 为银行出具"企业科创属性微导航"报告1312份、11份专利价值分析报告。由该平台服务的知识产权质押 融资累计金额176.23亿元。由此可见,抓住知识产权作价关键一环,有利于畅通科技企业的整个输血通 道。 要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发展,需要突破以往依赖不动产或者固定资产抵押的信贷模式,优 化金融供给以适配轻资产、高科技含量、市场潜力大的科技企业。以2021年11月最早获批建设科创金融 改革试验区的济南市为例,该市探索建立起"六专四价"工作体系,从当地金融管理部门的政策扶持、平 台搭建到金融机构的服务触达、信贷模式的创新,在实践中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断进行变革与升级。 科技企业融资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抵押物两大瓶颈。这 ...
中指研究院:产业园REITs申请和上市速度加快 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最后,报告认为,未来,轻重并举是产业园区运营商重要的发展战略。轻重并举并非简单叠加两类业 务,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产持有"与"服务输出"的协同效应。其核心在于以重资产为物理载体,以 轻资产为价值引擎,形成闭环生态。其中,重资产业务从"大规模开发"转向"定制化建设"。同时,通过 公募REITs、私募基金等工具实现资产退出,将沉淀资本转化为滚动投资能力。轻资产业务则需聚焦从 基础服务到生态赋能,构建"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产业投资"三层体系。 此外,产业园REITs申请和上市速度加快。报告显示,2024年,产业新城运营商推动落实"资本、资产、 资金、资管"循环联动目标。运营商不断拓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绿色公司债 等多种融资模式,通过有效聚合资本市场资源,多链融合加快创新驱动,持续增强主体融资能力,同时 积极发挥金融创新对于园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功能,持续推动了金融资源优势在科创、招商方面赋能园 区。 另外,产业园REITs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新增申请、上市及扩募产品较去年有明显加快。区域 分布上,除北上广深外,成渝、长三角等新兴经济圈成为重点布局区域。与之相对的,产业园REITs各 底层 ...
科创债扩容增量!银行、券商等火速布局,更多资金在路上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1 01:50
为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人民银行、证监会 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 措。 此外,元禾控股、鲁信创投、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等多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总 体规模155亿元,将精准用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基金出资和股权投资,为科技型企 业提供关键的股性资金支持。 有助于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 新政发布后,银行、券商、股权投资机构等积极响应、火速布局,纷纷披露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中 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初步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 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参与。 业内人士分析,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设立,通过多元化债券产品、政策激励与市场化机制的结合,有望 系统性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债券有望成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 环的核心枢纽。 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创债 近期,政策端发力,推动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领域的融资支持效能。5月7日,央行、 ...
中国央行的“出击”与美联储的“按兵不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5-10 04:57
当下,美国正深陷"关税—通胀—衰退"三角困局。在这个历史 转折点上,中国打出的这张牌可谓中美博弈下的政策组合拳 ——它是一次有力度的"宽信用+对冲风险"组合。 作者:欧阳晓红 封图:图虫创意 非常时期非常政策。 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反复强调"需要更多数据",而人民币汇率在"五一"假期表现出足够 的底气时,中国央行率先出手,宣布"双降"(降准与降息),宽松政策先于美联储落地。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 监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大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 预期"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政策操作利率10个基点,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个人住房公 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将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设 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10项增量政策。 这10项政策可归为三大类: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直接增加流动性供应,降低存款 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二是价格型政策,7天期逆回购 利率下调10个 ...
【首席观察】中国央行的“出击”与美联储的“按兵不动”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10 02:17
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反复强调"需要更多数据",而人民币汇率在"五一"假期表现出足够的底气 时,中国央行率先出手,宣布"双降"(降准与降息),宽松政策先于美联储落地。 一 非常时期非常政策。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 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大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措 施。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政策操作利率10个基点,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 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将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设立5000亿 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10项增量政策。 这10项政策可归为三大类: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直接增加流动性供应,降低存款准备金 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二是价格型政策,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 个基点至1.40%、结构性工具利率大幅下调至1.50%,降低资金价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三是结构型政策,强化对科创、养老、消费等重点领域的支持, ...
科创债新政效应初显:银行券商创投机构竞相布局 首日拟发规模突破700亿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11:11
近期,国内政策层针对科创债的支持力度显著加大,形成多层 次、全链条的金融支持体系。截至5月8日晚间,包括券商、银 行、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机构在内的30多家企业公告创新债发 行计划,合计发行规模超700亿元。 作者: 陈姗 封图:图虫创意 科创债新政迎来市场热烈反响,科创债发行初现"井喷"。 5月8日,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科创债新政发布仅一日,已有超30家企业密集发布科创债发 行公告,计划发行规模合计超7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发行主体类型显著丰富,涵盖证券公司、 银行及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机构等多类市场主体。 前一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 简称《公告》),其中一大亮点是在发行主体上新增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 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同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进一步提出细化支持措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科技创新债券政策的全面升级意义深远。政策通过扩大发行主体范围,不 仅丰富了债券市场的产品谱系,更构建了系统化的配套支持机制。在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 核心引擎的背景下,这一新政将显著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领域的融资支持效 ...
科创债新政效应初显:银行券商创投机构竞相布局 首日拟发规模突破700亿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09 04:02
前一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其中一大亮点是在发行主体 上新增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同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进一步提出细化支持 措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科技创新债券政策的全面升级意义深远。政策通过扩大发行主体范围,不仅丰富了债券市场的产品谱系,更构建了系统 化的配套支持机制。在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的背景下,这一新政将显著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领域的融资支持效能。 抢滩科创债 经济观察报根据公开信息梳理,截至5月8日晚间,包括券商、银行、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机构在内的32家企业公告创新债发行计划,合计发行规 模上限达719.5亿元。 银行板块成为科创债发行主力军,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四家机构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为2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及50 亿元,共计450亿元,这些资金将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原标题:科创债新政效应初显:银行券商创投机构竞相布局 首日拟发规模突破700亿)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科创债新政 ...
董少鹏:一揽子重磅政策来袭,释放强信号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22:35
7日上午,三位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亮相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重磅金融政策相关情况,释放出 了稳市场稳预期的强信号。相关数据和政策安排,显示出中国金融体系更加从容自信的姿态,更强的系 统化思维和统筹能力,以及对把握市场趋势、应对外部冲击、综合运用政策的游刃有余。这是我国抵御 外部冲击、坚定做好自己的事的有力保障。 首先,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体系展现出强大的稳定性与韧性:股债汇市场运行平稳 有序,上证指数在4月7日短暂回调后快速企稳回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65%左右;人民币兑美 元汇率在经历小幅波动后,目前也稳定在7.2元附近。 其次,金融部门推出的一揽子政策眼光长远,构建起"远中近"协同发力的政策矩阵,形成多层次、立体 化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凭借双轮驱动,在房地产与资本市场领域持续精准施策,筑牢市场稳定基石。 自去年9月起,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推动住宅建设与交付保障,让房地产市场供需 格局显著改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长超750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规模创 2022年以来单季新高,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彰显了政策落地实效。而此次全面降准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