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政策

Search documents
复盘和展望:贸易战如何影响银行股?
Guoxin Securities· 2025-05-07 11:05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5月07日 银行业点评 复盘和展望:贸易战如何影响银行股? 优于大市 | |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 | 银行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 | | --- | --- | --- | --- | --- | | 证券分析师: | 田维韦 | 021-60875161 | tianweiwei@guosen.com.cn | 执证编码:S0980520030002 | | 证券分析师: | 王剑 | 021-60875165 | wangjian@guosen.com.cn | 执证编码:S0980518070002 | | 证券分析师: | 陈俊良 | 021-60933163 | chenjunliang@guosen.com.cn | 执证编码:S0980519010001 | | 证券分析师: | 张绪政 | 021-60875166 | zhangxuzheng@guosen.com.cn | 执证编码:S0980525040003 | | 证券分析师: | 刘睿玲 | 021-60375484 | liuruiling@guosen.com.cn | 执 ...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涨0.45%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4-27 21:02
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 星石投资认为,短期看,国内暂时缺少新的驱动因素,叠加临近五一假期,海外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 预计市场以震荡为主。中期来看,海外扰动因素冲击最大的时刻已经过去,中国市场进一步下行风险有 所减小。全球经济秩序重构和美国政策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可能会持续,这可能导致全球资金流出美国 市场,相应非美资产有望受益。 上周市场反弹,上证指数上涨0.56%,深证成指上涨1.38%,创业板指上涨1.74%,沪深300指数上涨 0.38%,品牌工程指数上涨0.45%,报1614.56点。 上周品牌工程指数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具体来说,科沃斯上涨12.34%,排在涨幅榜首位;信立泰上 涨9.99%,居次席;上海家化和珀莱雅涨逾9%;药明康德上涨8.53%;丸美生物、中际旭创、宁德时代 涨逾7%;华谊集团、小熊电器、石头科技涨逾5%;阳光电源、恒瑞医药、盾安环境涨逾4%;兆易创 新、恒顺醋业、新宝股份、步长制药、亿纬锂能涨逾3%。 □本报记者 王宇露 2025开年以来,上海家化上涨34.83%,排在涨幅榜首位;信立泰上涨28.19%,居次席;丸美生物和广 联达涨逾20%;安集科技上涨19.48%;韦尔股份、山西汾 ...
工业利润增速转正,“四稳”增量政策有望加快推出
Di Yi Cai Jing· 2025-04-27 12:16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冲击,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稳", 释放了扎实稳住经济大盘的强烈信号,预计新一轮稳就业、助企纾困政策有望加快推出。 时隔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重回正增长。 国家统计局4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 为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政策效应持 续释放,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支撑作用明显,工业经济发展质 效持续提升。 目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 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 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冲击,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稳", 释放了扎实稳住经济大盘的强烈信号, ...
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增速有望迎来“开门红” (2025年1-2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8 00:03
文 | 杨帆 明明 玛西高娃 1-2 月部分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 ■2025年1-2月增速 ◆较上月回升(右轴) 百分点 25 20 15 10 KON 5 0 -5 资料来源: Wind, 中信证券研究部 近期 PMI 生产和工业开工率在历史同期录得较好水平 李想 张黎阳 彭阳 今年1 - 2月,我国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均实现较快增长,但数据显示内需仍然偏弱,外需景气度也有所下滑,供需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从生产端 来看,1 - 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拉动力量来自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和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也保持较高增速,现代服务业景气度 尤为亮眼。从需求侧来看,1 - 2月投资增速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基建投资"开门红"的成色较为亮眼,制造业投资延续韧性,地产投 资降幅有所收窄。今年1 - 2月消费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商品消费增速与去年1 2月持平,在春节因素带动下前两月餐饮消费增速有所回升, 细分品类中以旧换新补贴受益品类消费景气有所回落。后续出口链景气走弱的程度和内需尤其是消费提振的效果是值得关注的两条主线。美国于 3月4日加征的第二轮1 0%关税落地,贸易摩擦对我 ...
如何提振内需?学者集中建言:财政支出不松劲,深化改革增动能
券商中国· 2025-02-27 10:28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了今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的首位,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近期举行的多个经济学界研讨 会议上,"如何提振内需"成为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长短结合、双管齐下仍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思路——短期 来看,以财政政策为主的逆周期调节政策不能松劲,加大支出力度同时还应调整结构,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领域;长期来看,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将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红 利。 全年经济有望平稳运行 2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发布会上,国家信息中心 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指出,2025年一季度支撑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较多,跟去年同期相比,自然日减少 一天,假期延长一天,加之高基数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将平稳开局。 从全年看,2025年季度之间波幅将会比2024年 变小,全年呈现平稳运行的特征。 不过,当前经济运行仍有隐忧。"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供给大于需求的剩余往往是通过扩大出口去释放 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同日在国经中心第182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上如此说道。他指出,如果 消费持续走低,与外部环境带来 ...
深度丨学者建言扩内需之策:财政支出不松劲 深化改革增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2-27 00:22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了今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的首位,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近期举行的多个经济学界研讨会议上,"如何提振内需"成为学者共同关 注的话题。 总的来说,长短结合、双管齐下仍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思路——短期来看,以财政政策为主的逆周期调节政策不能松劲,加大支出力度同时还应调整结 构,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领域;长期来看,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将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红利。 全年经济有望平稳运行 2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发布会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指出,2025年一季 度支撑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较多,跟去年同期相比,自然日减少一天,假期延长一天,加之高基数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将平稳开局。从全年看, 2025年季度之间波幅将会比2024年变小,全年呈现平稳运行的特征。 持续推进改革释放红利 2月25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经济改革的逻辑和经验"光华思想力研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华生回顾中国在增量渐进改革思路下的经验、实践后指出,身份经济也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