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经理
icon
Search documents
基金经理“团队制”如何搞?这些有益探索已先行!
券商中国· 2025-05-26 08:45
从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来看,"团队制"设想目前已得到基金业内相关人士高度认可。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 近年出现的投研一体化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下称"共管制"),有望成为"团队制"的有益探索,但这与真正意 义上的团队制还有不少距离。"团队制"模式的真正实施,既要着手于基金经理间的优势分工,更要从"自上而 下"的投研机制变革抓起。 已有实践探索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 布局,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是强化公募基金核心投研能力建设的重要部分。《行动方案》指出,要建立基 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持续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 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在这之前,已有基金公司逐步着手进行投研一体化实践探索,其中以中欧基金的工业化、数智化投研平台建 设,诺安基金的科技投研团队一体化建设等实践为业内熟知。同时,也有基金公司通过基金经理"多人共管"模 式,来扭转大规模基金的单一策略和能力圈制约弊端。 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在基金业过往发展过程中,一只基金由 ...
基金经理团队制受关注 公募探索投研一体化改革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25 18:03
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以下简称"团队制")成为提升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建设 的重要抓手。 从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来看,团队制设想目前已得到基金业内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可。受访人士对记者 表示,近年出现的投研一体化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有望成为团队制的有益探索,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团 队制还有不少距离。团队制模式的真正实施,既要着手于基金经理间的优势分工,更要从自上而下的投 研机制变革抓起。 已有实践探索 5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要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 体系,引导基金公司持续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在此之前,已有基金公司逐步着手进行投研一体化实践探索。同时,也有基金公司通过基金经理多人共 管模式,来扭转大规模基金的单一策略和能力圈制约的弊端。 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基金行业过往发展过程中,一只基金由两名以上基金经 理共同管理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固收+"和公募REITs等产品。但有意识通过共管形式来提升投研能 力建设,实际上是近几年来才出现 ...
基金经理向业绩比较基准调仓了吗
近期,银行股屡创新高之下,市场上有一个猜测:基金经理向基准调仓了。 其逻辑是,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要求基金经理 薪酬与业绩挂钩,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主动权益基金通常会选取沪深300等代表性宽基指 数作为业绩基准,由于以往基金经理普遍低配其中权重较大的银行、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因此,为 了不让净值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太多,基金在加速回补低配的行业,近期金融板块的抢货潮也被指与此 有关。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调查显示,公募并没有明显向业绩比较基准调仓的迹象。 事实上,在面临着"调仓"还是"调基准"的选择时,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更倾向调整业绩比较基准。 业绩与基准的困境 5月7日,《行动方案》公布。《行动方案》显示,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 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 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这一条规定将影响很多基金经理的薪酬。 国泰海通证券统计显示,2017年至2025年4月末期间,全市场公募基金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 上的平 ...
知名基金经理鲍无可离职,接任者都是什么水平?
市值风云· 2025-05-21 10:36
多为市场老将,但风格迥异。 | 作者 | | 破浪 | | --- | --- | --- | | 编辑 | | 小白 | 上个周末,公募界发生了不少事——张坤卸任易方达副总,选择专注投资,同时4月份就传出离职的 鲍无可也正式官宣了。 4月初,鲍无可在管的多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且增聘的多是市场老将,这一风向被市场解读为鲍师 傅要离职了,毕竟"增聘"这一举动几乎是基金经理离任前的"标配"。 因而,鲍无可的离职是意料之中,但走的这么快风云君还是有些稍感意外,业内不少人猜测他的下一 站或为私募。 这两年,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纷纷卸任出走,公募基金难道真要变成"私募的黄埔军校"? 注:如无特殊说明,全文数据截至2025年5月16日。 年化回报超15%的十年老将退场 鲍无可是市场里少数的"双十"基金经理之一,即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超过10年、年化回报高于10%,他 目前只服务过景顺长城一家公募,而且一干就是15年多。 2009年12月,鲍无可加入景顺长城,先后担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职务,2014年6 月开始管理基金,后做到投资部投资副总监。 净值走势上,鲍无可管理的基金整体走势平稳向上,是业内为数不多、确实能让 ...
惠升基金张一甫卸任权益投资总监!新副总能否重构“固强权弱”局面?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5:20
5月20日,惠升基金接连发布三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副总经理张一甫同日卸任其管理的惠升惠泽混合、惠升惠民混合及惠升医药健康6个月持有期混 合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全面退出基金管理一线。 根据公告披露,张一甫卸任的三只混合型基金分别由孙庆、彭柏文、张政三位基金经理接任。值得关注的是,惠升基金公告中对张一甫的未来去向未 作任何说明,仅以"工作安排"模糊带过。张一甫此次"清仓式"卸任行为,市场对其离任产品管理背后的深层原因猜测纷纷。 | 惠升惠泽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 | | | 惠升惠民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惠升医药健康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 | --- | --- | --- | --- | --- | | 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 | 送出日期:2025年5月20日 | | 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送出日期:2025年5月20日 | |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透出目期:2025年5月20日 |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基金名称 | 惠升高民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基金名称 | ...
基金经理能力如何评价?选股范围影响投资业绩
券商中国· 2025-05-21 02:03
对于很多基金经理来说,凭借主题行情的优势与基金合同所约定的特定投资范围,他们管理的行业主题基 金在赛道处于顺风时,经常取得高收益,但这些基金经理的选股范围一旦扩展至全市场,基金业绩表现往 往较为平庸。 深圳一家头部基金FOF投资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强调,她所管理的FOF基金对业绩优秀基金经理的一大考察 标准是:观察相关基金的基金经理业绩的核心贡献是个股还是行业,尤其是行业主题基金产品在特定行情下的 高收益,很难用传统的业绩评价来考察。一些主动权益类行业基金、赛道基金,在业绩上具有复杂性和高波动 性,往往也很难作为FOF重仓买入的对象。 "行业主题基金产品在投资范围上具有强制约定的特点,这类产品实际上更像是一只指数基金产品,我们所谈 论的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是指在全市场的能力,考验基金经理在更大范围市场上的选股能力,当投资范围变 大时,基金经理真实的投资能力也能看得更清楚。"华南地区一位大型公募基金负责人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 访时认为,行业主题基金产品可以视为一种工具属性的产品,这类产品的业绩与所对应行业在股票市场的强弱 直接相关,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在行业主题基金产品上不是决定性的。 深圳地区一家中型公募基金总 ...
张坤卸任高管、鲍无可离职,公募告别明星时代,基金经理团队制或成主流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7:54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现在监管鼓励基金经理团队制,相当于大家比较公开透明,相互之间策略能够分享。"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这样也好,只要基金公司能保证团队架构的基 本稳定,走一两个人没事。" 公募行业"去明星化"加速。 近期,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正式离职,"公募一哥"张坤官宣卸任易方达副总,过去基金行业"投而优则仕"的潮流出现逆转。 据统计,截至5月19日,今年已有141位基金经理离任,超过去年同期。过去的2024年,基金经理离任数量续创新高,全年共有361位基金经理离任,包括中 庚基金丘栋荣等知名基金经理。 知名基金经理离职传闻落地 5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连发8条公告,宣布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于离职,其管理的8只基金产品也同时卸任。 公告还透露,鲍无可不会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并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此前的4月12日起,鲍无可旗下8只基金产品接连增聘基金经 理,已引起业内人士以及投资者的猜测。 公开资料显示,鲍无可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具有 17 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曾担任平安证券行业研究员,2009 年 12 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历任研 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4 年 ...
南京证券再融资获受理,上市券商重启再融资;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 | 券商基金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9 00:51
每经记者|彭水萍 每经编辑|赵云 NO.2 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 近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显示该公司旗下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时卸任所有在 管产品。在此之前,鲍无可管理的8只基金陆续宣布增聘基金经理,就已经引发市场对其职位变化的猜 测,如今传闻落地。公开资料显示,鲍无可具有17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2009年12月加入景顺长 城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自2014年6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后升任该公司股 票投资部执行总监。根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的变更频率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年内已 有138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不乏一些行业知名的基金经理。 点评:鲍无可的离职对景顺长城基金及市场带来一定影响。短期内,其管理的基金可能面临投资者信心 波动,但长期来看,新基金经理的接任或带来新的投资策略。此事件反映基金行业人才流动频繁,或促 使基金公司加强人才储备。对股市整体而言,基金经理变更或引发市场对基金管理稳定性的关注,进而 影响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选择。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NO.1 南京证券再融资获受理,上市券商重启再融资 近日,南京证券(601 ...
景顺长城名将出走,知名基金经理变动频频
Group 1 - The departure of star fund manager Bao Wuke from Invesco Great Wall Fund has raised market attention, as he resigned from managing eight funds with a total scale exceeding 15 billion yuan [1][2] - Bao Wuke's resignation is part of a broader trend in the industry, with 138 fund managers leaving their positions in 202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1][3] - The fund management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rapid growth,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both the number of fund managers and the rate of departures, with many notable managers leaving for larger firms or private equity [1][3] Group 2 - Bao Wuke, who joined Invesco Great Wall in December 2009 and became a prominent figure in value investing, managed funds with a total scale of 16.207 billion yuan before his departure [2][3] - His largest fund, Invesco Great Wall Value Marginal A, achieved a return of 62.60% since his tenure, ranking in the top 2% among similar products [2] - The trend of increasing fund manager departures is not isolated, as other notable managers like Zhou Keping and Zhou Haidong have also left their positions for personal reasons [4][5]
新规重塑行业生态:大成高鑫A近三年跑赢基准超40%,刘旭或成薪酬改革受益者
Xin Lang Ji Jin· 2025-05-15 09:25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基金经理薪酬与长期业绩深度绑定 ——"跑输基准超10%降薪,跑赢则加薪"。这一政策直击行业痛点,倒逼基金管理人从"规模驱动"转 向"业绩为王"。在此背景下,大成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刘旭的管理能力与产品表现备受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刘旭,厦门大学管理学硕士,14年证券从业经验。2009年至2010年在毕马威华振会计师 事务所任审计师。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任广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5月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 公司,曾担任研究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股票投资部副总监,现任股票投资部总监、董事总经理。 截至2025年一季度,刘旭在管7只基金总规模达257.34亿元,其代表产品大成高鑫A近三年收益率 45.23%,大幅跑赢业绩基准超40%,超额收益能力位居行业前列。若按新规标准,其管理费或基金经理 薪酬可因持续超额表现获得显著加成,成为新规下的"标杆案例"。 至20250514 专题: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从长期及短期业绩表现来看,大成高鑫A在近五年、近十年总回报中分别以140.96%、317.02%的业绩稳 居同类前3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