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治理
Search documents
广东深入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1:54
自"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东省委网信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有关工作部 署,聚焦重点平台、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压紧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全面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深入 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向社 会通报有关工作情况。 一、聚焦重点平台,压实主体责任 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政企直联机制,深入指导华为、腾讯、网易、夸克、OPPO、vivo、荣 耀、唯品会、金山办公、迅雷等20余个重点平台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围绕违规AI产品宣推、训练语料 管理不严、内容标识要求落实不力、安全审核措施薄弱等重点风险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集中清 理"一键脱衣"、未经授权的人声或人脸克隆编辑等违规AI功能和应用,严厉打击违规售卖AI账号、教程 及传授技术规避手段、利用AI技术刷量涨粉、虚假互动、恶意引流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各重 点网站平台拦截清理售卖违规AI产品教程或商品、假冒仿冒、不当营销等信息8260余条,处置违规账 号470余个。 三、聚焦重点领域,筑牢安全屏障 加强对医疗、金融、教育以及涉未成年人等重点领域的AI服务应用的督导,要求平台 ...
造假内容横行 警惕绕过“AI打标”成为隐患
Mei Ri Shang Bao· 2025-05-27 23:15
Core Viewpoint - The proliferation of AI-generated content has led to a rise in misinformation and low-quality content, necessitating regulatory measures to ensure responsible use of AI technology [1][3][4] Group 1: Current Issues with AI Content - AI-generated accounts are becoming breeding grounds for false information, particularly in areas like health and education, posing significant public risks [1][2] - The phenomenon of "AI hallucin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spread of misleading information, as AI can fabricate seemingly credible content [1][2] - Existing mechanisms for detecting AI-generated content are insufficient, with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videos being flagged for AI content [2] Group 2: Regulatory Responses - In March 2023, four departments jointly issued guidelines for labeling AI-generated content, which will take effect on September 1, 2025 [1][3] - A nationwide campaign titled "Clear and Bright: Rectifying AI Technology Abuse" was launched to address the misuse of AI, focusing on cleaning up false information and inappropriate content [3][4] - Platforms like Douyin have begun to take action against AI-generated low-quality content, with significant numbers of violations being addressed [3][4] Group 3: Future of AI Governance - Experts emphasize the need for a balanced approach to AI regulation, encouraging innovation while preventing misuse [4][6] - The development of a legal and ethical framework for AI is seen as essential for promoting healthy and orderly growth in the sector [5][6] - The ongoing evolution of AI technology present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necessitating continuous dialogue on governance strategies [5][6]
“AI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有多酷,而在于多有用、多可靠”
腾讯研究院· 2025-05-26 09:02
郭凯天认为,AI应当尊重人类作为价值源头的独特性, AI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看起来多酷",而在于"用 起来多好用、多可靠", 为此,腾讯高度重视开源透明的技术生态,倡导开放、参与、监督并行的治理 模式,推动建立AI时代的信任基础。他也表示,AI文明的篇章才刚刚开启,腾讯愿与各方携手,共同塑 造一个技术与人文并重、开放包容的未来。 生成式AI加速发展,治理需同步演进 5月22日下午,由腾讯研究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数字法研究中心(SMU Centre for Digital Law)联合主 办的AI与社会研讨会——" 生成式 AI 进展:应用、治理与社会影响 ",在新加坡管理大学顺利召开。 近百名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业界、学界专家参加了会议,围绕生成式AI的技术趋势、产业应用、监管治 理、社会伦理等议题展开分享与讨论,为构建开放共享、健康可持续的AI发展生态和AI社会探寻对策思 路。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代表主办方作欢迎致辞,他提出, AI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场关于 人类、社会与智能之间关系的深刻变革。 我们正站在一个技术飞跃的关键节点,大模型技术的快速演进 正推动人工智能从"会认知"迈向"会行动",成为人类 ...
麦肯锡全球AI调研:企业AI部署现状(上篇)
麦肯锡· 2025-05-07 10:54
作者:Alex Singla、Alexander Sukharevsky、Lareina Yee、Michael Chui、Bryce Hall 企业如何完成生成式AI部署,由谁主导? AI治理工作涉及构建一系列政策、流程和技术,以确保负责任地开发与部署AI系统。麦肯锡的调查分 析表明,由CEO亲自监督这项工作,是企业借助生成式AI提升财务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1】。尤其在 大型企业中,CEO的直接参与对息税前利润(EBIT)的拉动效果最为显著。在已部署AI的企业中, 28%的受访者称CEO负责AI治理工作,但在年收入超5亿美元的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略低。同时, 17%的受访者称董事会负责AI治理工作。整体来看,这项工作通常由多人共同负责,平均由两位领导牵 头。 AI的真正价值在于重塑企业运作方式。最新调查显示,在针对各类规模企业的25个要素里,重构工作 流程对于组织通过应用生成式AI实现息税前利润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企业正逐步在AI部署的同时调 整流程。在已部署生成式AI的企业中,21%的受访者表示其组织已对部分工作流程进行了彻底重构。 集中管理AI部署的关键环节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推动企业着手构建相应 ...
速递|马斯克或许仍有机会阻止 OpenAI 的盈利转型
Z Potentials· 2025-03-10 03:07
图片来源: Unsplash 本周,埃隆 ·马斯克在针对 OpenAI 的诉讼中输掉了最新一轮较量,但一位联邦法官似乎为马斯克,以及其他反对 OpenAI 转向营利模式的人——提供了保 持希望的理由。 马斯克对 OpenAI 提起的诉讼,也将微软和 OpenAI CEO,Sam Altman为被告。指控 OpenAI 放弃了,其确保 AI 研究造福全人类的非营利使命。 OpenAI 于 2015 年作为非营利组织成立,但在 2019 年转变为"有上限利润"结构,如今又寻求再次重组为公益公司。 Rogers 法官对 OpenAI 转为营利性公司的评论对该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代表非营利组织 Encode 的律师 Tyler Whitmer 告诉 TechCrunch , Rogers 法官的裁决在 OpenAI 董事会头上笼罩了一层监管不确定性的"阴云"。 Encode 在该案中提交了一份法庭之友陈述,认为 OpenAI 的营利性转型可能危及 AI 安全。 Whitmer 表示,加利福尼亚州和特拉华州的检察长已经在调查 这一转型,而 Rogers 法官提出的担忧可能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展开调查。 在罗杰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