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Search documents
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交出“含绿量”十足“含金量”满满高分卷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3 01:32
亮点1: 厦门海天码头。 四季更迭,被碧海环抱的厦门,举目皆美景,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 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一项改革为中央决策作参考;七项经验获生态环境部推广;五项试点先行先试取得突破;三项成果彰显改革综合效益……翻 开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生态"成绩单","含绿量"十足、"含金量"满满。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福建省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接续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深化年"活动, 完善"一核两翼"(以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改革试点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创新为两翼)总体布局,积极构建"1+6"(1个市 级改革要点,6个一区一特色改革要点)全面深化改革矩阵,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谋定后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一系列亮眼成绩,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坚持与努力。"我们强化整体谋划,从探索美丽中国'厦门实践'的先行路径、提升支撑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完 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体制机制、打造提升执法效能的工作机制、培育生态环保协作共治的支撑系统、构建一区一特色的改革矩阵6个方 ...
休渔不休“鱼” 江苏连云港科创融合推动渔业全链条升级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13 01:03
硬壳蛤产业联盟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暨赣榆区海洋产业科研创新中心启用仪式于5月在赣榆举办,51名专 家学者齐聚赣榆,共谋硬壳蛤产业发展路径。这场"智汇赣榆"的盛会,不仅搭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对 话平台,更通过专家的技术赋能,推动"赣榆八鲜"之一的硬壳蛤向高附加值产业链攀升。同日揭牌的海 洋产业科研创新中心,以"创业服务+科研创新+产业孵化"三大板块为骨架,集成政策咨询、人才引育 等六大功能,打造磁吸效应显著的"海洋经济科研磁场"。 "中心的成立,将统筹科创资源,搭建科研平台,汇聚更多人才,为赣榆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更优服务 保障。"赣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科技赋能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要实现从传统渔业向现 代渔业的跨越,必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一方面,通过关键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作为江苏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赣榆区海洋渔业特色鲜明,境内海岸线全长62.5公里,养殖海域面积 172.5万亩,拥有国家级中心渔港2个,盛产梭子蟹、东方虾、花蛤等海产品60余种。去年,全区海产品 产量达4 ...
辞任隆基管理职务后,李振国首次公开演讲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2 12:30
每经记者|张静 张文瑜 西安 每经编辑|贺娟娟 站在隆基绿能成立25周年的时间节点,李振国也明确表示,将继续带领团队,全力攻克光伏前沿技术难题。下一个25年,要让光伏等清洁能源真正走进千家 万户,人们使用清洁能源时能够更加便捷、高效,亦希望光伏清洁能源在未来历史变迁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身份转换的"解惑" 演讲一开始,李振国先对外界普遍关心的任职变动问题,进行了正式"解惑"。 "其实我做的工作跟原来没有什么区别,从大学毕业以后,我一直就在科研一线工作,工作后更加专注在科技工作上。" 李振国表示,隆基已经成立25周年,过去25年,隆基与光伏行业同仁一起努力,完成了光伏行业的降本使命,使光伏成为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最 便宜的电力能源。 辞任管理职务后,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将战略重心转向技术创新最前沿,以全新身份开启属于他的"新战场"。 6月12日,李振国出席2025年SNEC光伏展隆基绿能的科技创新发布会,并作《创新、协同定义未来》的主题分享。这是他首次以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 CTO的身份在公开场合亮相,也是其卸任管理职务后"首次公开演讲"。 "如今的工作与过往并无本质不同。"李振国在演讲中坦言,自大 ...
为什么说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受益的不仅仅是两家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5-06-12 10:23
余建军当时也提醒团队,"不能让是否可以上市,影响喜马拉雅去做一家真正的好公司。" 他认为,最 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两年三年不上市、不 IPO,也要不影响喜马拉雅的节奏。 根据我们获得的最新数据,喜马拉雅在继 2022 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后,2023 年全年经调整净利 润达 2.24 亿元。2024 年,喜马拉雅净利润已破 5 亿元,连续实现 9 季度盈利。 不过长音频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不算大。根据艾媒咨询《2023-2024 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研究报告》, 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 6.8 亿人,但渗透率不足 50%,远低于美国的 80%。 一起并购让 "声音" 的生意从小众走向大众。 2025 年 6 月 10 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 腾讯音乐将以总计 12.6 亿美元的 现金、不超过截至不晚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工作日当天腾讯音乐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 数 5.1986% 的 A 类普通股,以及不超过总股数 0.37% 的该等A类普通股, 作为对价全资收购喜马拉 雅。喜马拉雅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不变。 ...
“创新丝路”跨越山海
Ke Ji Ri Bao· 2025-06-12 01:33
原标题:"创新丝路"跨越山海 六月十一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图为一名观众在体验展出的飞机。新华 社记者 刘坤摄 中国的水净化和综合治理技术,让万里之外的斯里兰卡百姓喝上了"放心水";历时6年共建的泰国 托卡马克1号装置,成为中泰科技创新合作的标杆之一;一路穿山过海的中欧班列,让中国制造"新三 样"加速走向世界…… 在海拔4410米的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的圆形复合阵列, 如同巨大"花朵",正跨越山海,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携手一窥宇宙深处。 首次发现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伽马射线辐射,发现银盘甚高能弥散伽马射线辐射超出现 象……今年以来,这一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线探测装置捷报频传。 借助拉索,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等与四川大学合作搭建的 LHAASO-ENDA实验平台,正为解开宇宙线能谱的"膝"区物理难题提供新的重要信息。"它可以同时测 量簇射中的电磁成分和由芯区强子产生的热中子数量,用以探测'膝'区宇宙线成分和能谱,这是热中子 探测技术首次在高海拔宇宙线测量中的应用。"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 ...
区域协同创新迸发澎湃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线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02
机器人的"手",能有多灵敏? 记者眼前,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缓缓伸出五指,轻轻抓取——气球不破、薯片不碎,甚至豆腐也能稳 稳"拿捏"。 "跨过深圳河,香港的基础研究在深圳成长为'五指灵巧手'的机器人产业。"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 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段江哗很有成就感。 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任,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 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 百年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粤港澳三地如何勠力同心,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释放协同效 应,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日,记者深入大湾区,探访粤港澳协同创新的生 动实践。 "从0到1"的突破—— "国之重器"赋能,携手原始创新 广东东莞,松山湖畔。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现场,塔吊高耸,工程车穿梭不息;谱仪大厅内,一期 建成的多台中子谱仪24小时"火力全开","超级显微镜"正深入探索微观世界。 项目本上,实验排期密密麻麻。"这里约1/5用户来自粤港澳,近段时间,就有5项港澳高校项目。"中国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张俊荣介绍,"以前要向国外申请, ...
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举办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6-11 21:10
本报讯(记者 张佳琪)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聚焦现代种业、生物制 造、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大会将采用"1+7"分布式办会模式,主会场设于通州区,平谷、 丰台、延庆、朝阳、大兴、海淀、昌平七区则设立了分会场。 "本次大会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携手举办。"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连武介绍,大会组织 了50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200家"北京优农""津农精品""河北优农"品牌新主体,田间展示京津冀上千 个玉米、蔬菜突破性新品种,开展科技成果特装展示、发布和对接,推动三地在品种培育、生物防治、 立体栽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多领域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形成京津冀农业科技"研发在京津、转 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此外,大会各会场还策划了丰富的外围活动,包括蔬菜种业商业展、玉米品种地展、观赏鱼文化周和8 条园区企业参观路线等,为专业观众搭建深度交流平台。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次大会以"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将推出"1+1+1+10+N"系列活动,其中"1+1+1"为开 幕式、"农业中关村"主论坛,以及9月11日至14日在通州举 ...
京津冀协同,聚力种业振兴!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9月11日开幕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11 09:33
京津冀协同,聚 力种业振兴!中 国北京种业大会 将9月11日开幕_ 南方+_南方plus 6月11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新闻通气会召开,大会定于9月11-14日举 行。本届大会以"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突出"区域化、国际化、市 场化"三个特点,聚焦现代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设 置"1+7"会场,举办"1+1+1+10+N"系列活动。 大会旨在深化京津冀农业区域协同发展,挖掘全球优势资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 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北京力量。 作为中国种业行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之一,大会已走过31个年 头,一直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今年,种业振兴行动正迎来"三年打基 础"到"五年见成效"的历史性跨越。 大会主办单位、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连武介绍,大会首次由三地农业农村部 门携手举办,在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广泛汇 聚三地优势资源,组织50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200家"北京优农""津农精品""河北 优农"品牌新主体,田间展示京津冀上千个玉米、蔬菜突破性新品种,开展科技成 果特装展示、发布和对接,推动 ...
中国北京种业大会9月11日开幕,联动全年农时活动持续至10月
Xin Jing Bao· 2025-06-11 08:00
6月11日,记者在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本届 大会以"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设置"1+7"个会场,主会场设于通州区,平谷、丰台、延 庆、朝阳、大兴、海淀、昌平七区设立分会场,携手推出"1+1+1+10+N"系列精彩活动。 通州主会场汇聚前沿科技,市民可一站式采购京津冀农产品 作为中国种业行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之一,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已走过31个年头,已经 成为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今年大会将于9月11日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幕,同时举行"农 业中关村"主论坛,为期3天的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拉开序幕。 主会场将汇聚生物育种、合成生物、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的前沿成果展示交流和体验,例如抗 蓝耳病猪新品种、转基因&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平台,生物培育肉、人造肉和微生物蛋白,"数字京村"乡 村智慧大脑、"农科小智"咨询服务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和智能农业服务场景等。 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包括百项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百项冠名发布服务呈现,以及百家新型农业经济合 作主体的线上直播互动,这些环节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科技产品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目 ...
21专访|从澡堂创业到9.72亿营收:长鹰硬科的新材料突围之路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1 07:51
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报道 在昆山高新区,一家专注于硬质合金的新材料企业,正以"小而强"的技术优势,在关键领域稳步拓展。 今年5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进位于玉城北路67号的长鹰硬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长鹰硬科")城北工厂。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硬质合金及其高端工具的研发、生 产和销售,成立以来曾获昆山高新创投、毅达资本、元禾控股等机构投资。 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钨,具有高硬度、高耐磨等特性,被誉为"工业牙齿",广泛应用于机械加 工、精密制造、新能源、3C电子等领域。根据中国钨业协会数据,2022年至2024年,长鹰硬科硬质合 金产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五。公司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长鹰硬科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同比增长 10.30%。 长鹰硬科是昆山科创生态中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成长样本。公司落户昆山并非孤身而来,而是一 支由董事长黄启君带领、超过80人的团队集体迁徙——从长沙到昆山,他们共同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 程。 创业之初,黄启君请人题写"鹰击长空"四字,寓意企业将在硬质材料领域搏击全球市场。这幅字也成为 他们跨省迁移过程中的精神象征,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