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创新

Search documents
市消协换届 受理投诉93万件挽回损失2亿元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10 08:41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7月1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市消协")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 议召开。上一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累计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93.0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亿 元。 市消协构建全链条服务矩阵。96315热线服务系统全面升级,5条线路日均登记量突破425单。通过建 立"咨询-分析-转办-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投诉受理时效大幅缩短。市消协创新引入法律专业人员驻场 接听机制,为消费者提供"即时咨询+专业指引"双轨服务,成功筑牢消费维权"第一道防线"。 市消协聚焦消费热点领域,累计开展智能门锁、酸奶、调味品、洗衣机、油烟机、羽绒产品等比较试验 近百项,覆盖6000余种品牌。其中,智能门锁可靠性测试、防蚊手环驱蚊效果验证等试验成果,直接推 动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或完善。 针对消费领域突出问题,市消协组织专项调查57项,形成《大数据杀熟调查报告》《北京一日游消费体 验调查》等系列成果。相关成果为起草《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北京市旅游条例》等法规提供参 考,助力科学立法进程。 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京津冀逐步建立起联席会议、联合调查等协作机制,总共受理消费者投诉咨询 265万余件,开展智能 ...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协同 朝阳区技术经理人联盟成立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3 15:48
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舒毕磊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朝阳区深入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 略,与高校共建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以奥运村街道为核心区域打造朝阳 北部科技创新发展带,加快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政策供给、加大耐心资本供给、 补齐创新空间短板、营造包容开放的创新文化生态,构建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 系。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姚为克指出,技术转移转化本质上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 素在全球范围内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的过程。打造高水平技转人才生态应在引育国际化技转人才队伍、 拓展全球技术转化通道、强化专业服务支撑等方面深化探索。 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 奥运村街道承办,朝阳北部科创带运营中心、北京氪星创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协 办。来自政府部门、全球智库、科研院所、创新企业、投资机构的200余位代表参会。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技转人才生态与区域产业创新协同"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 行。论坛中,朝阳区技术经理人联盟正式启动。 据介绍 ...
上海普陀区举办创新创业分论坛,携手沿沪宁城市共谋发展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23 05:30
由普陀区创新创业专业服务团副团长单位彬复资本联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阿特斯等共同发起设立的彬复沿沪宁产业基 金,现场与四家沿沪宁地区科技创新企业代表进行投资签约。 现场启动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海归人才协同创新合作项目和商会合作项目。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普陀分会携手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欧美同学会,充 分发挥归国留学人才智力资源优势,搭建海归人才协同创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平台。普陀区工商联(总商会)也将牵头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工商联(总商会)及上海市江苏商会启动合作,充分发挥商会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整合资源、赋能发展的平台作用,推动区域 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普陀区以"创新创业沿沪宁 青年逐梦向未来"为主题,举办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普陀分论坛。本次分论坛是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 论坛年度第18个矩阵项目。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表示,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自2020年起连续举办,形成"1+365"全年活动和"1+N"品牌矩阵。 普陀分论坛有助于推动沿沪宁创新创业要素跨区域配置和精准对接 ...
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举办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6-11 21:10
本报讯(记者 张佳琪)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聚焦现代种业、生物制 造、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大会将采用"1+7"分布式办会模式,主会场设于通州区,平谷、 丰台、延庆、朝阳、大兴、海淀、昌平七区则设立了分会场。 "本次大会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携手举办。"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连武介绍,大会组织 了50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200家"北京优农""津农精品""河北优农"品牌新主体,田间展示京津冀上千 个玉米、蔬菜突破性新品种,开展科技成果特装展示、发布和对接,推动三地在品种培育、生物防治、 立体栽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多领域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形成京津冀农业科技"研发在京津、转 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此外,大会各会场还策划了丰富的外围活动,包括蔬菜种业商业展、玉米品种地展、观赏鱼文化周和8 条园区企业参观路线等,为专业观众搭建深度交流平台。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次大会以"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将推出"1+1+1+10+N"系列活动,其中"1+1+1"为开 幕式、"农业中关村"主论坛,以及9月11日至14日在通州举 ...
京津冀协同,聚力种业振兴!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9月11日开幕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11 09:33
京津冀协同,聚 力种业振兴!中 国北京种业大会 将9月11日开幕_ 南方+_南方plus 6月11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新闻通气会召开,大会定于9月11-14日举 行。本届大会以"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突出"区域化、国际化、市 场化"三个特点,聚焦现代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设 置"1+7"会场,举办"1+1+1+10+N"系列活动。 大会旨在深化京津冀农业区域协同发展,挖掘全球优势资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 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北京力量。 作为中国种业行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之一,大会已走过31个年 头,一直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今年,种业振兴行动正迎来"三年打基 础"到"五年见成效"的历史性跨越。 大会主办单位、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连武介绍,大会首次由三地农业农村部 门携手举办,在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广泛汇 聚三地优势资源,组织50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200家"北京优农""津农精品""河北 优农"品牌新主体,田间展示京津冀上千个玉米、蔬菜突破性新品种,开展科技成 果特装展示、发布和对接,推动 ...
中国北京种业大会9月11日开幕,联动全年农时活动持续至10月
Xin Jing Bao· 2025-06-11 08:00
6月11日,记者在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本届 大会以"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设置"1+7"个会场,主会场设于通州区,平谷、丰台、延 庆、朝阳、大兴、海淀、昌平七区设立分会场,携手推出"1+1+1+10+N"系列精彩活动。 通州主会场汇聚前沿科技,市民可一站式采购京津冀农产品 作为中国种业行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之一,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已走过31个年头,已经 成为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今年大会将于9月11日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幕,同时举行"农 业中关村"主论坛,为期3天的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拉开序幕。 主会场将汇聚生物育种、合成生物、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的前沿成果展示交流和体验,例如抗 蓝耳病猪新品种、转基因&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平台,生物培育肉、人造肉和微生物蛋白,"数字京村"乡 村智慧大脑、"农科小智"咨询服务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和智能农业服务场景等。 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包括百项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百项冠名发布服务呈现,以及百家新型农业经济合 作主体的线上直播互动,这些环节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科技产品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目 ...
第二届中国(宁夏)—东盟经贸对接交流会在银川举办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1 20:55
本届交流会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旨在促进供需对接,充分利用RCEP关税减免、原 产地区域累积、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深化宁夏与东盟地区间的经贸合作。整场活动突出"绿色、健 康、美好"三大特色,聚焦枸杞、葡萄酒、冷凉蔬菜、特色食品等领域,开展了推介对接、商事法律服 务相关证书颁发、成果发布、交流品鉴、商务考察等系列活动。此次经贸对接交流会,宁夏与东盟企业 共达成签约合作项目44个,涉及投资贸易合作项目金额超过40亿元。 中新网银川5月21日电 (记者于晶)5月21日,宁夏贸促会和中国—东盟中心在银川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 (宁夏)—东盟经贸对接交流会。 此外,活动现场宁夏贸促会还在交流会上为相关企业颁发了"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认证证书"和"信用品牌 融合认证牌匾"。目前,宁夏贸促会已为51家企业颁发中国贸促会基础信用认证,为26家企业颁发出口 商品品牌认证,为17家企业颁发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认证,赋能宁夏外贸企业品牌价值挖掘与国际形象打 造,成为宁夏企业品牌和商品品牌出海的闪亮名片。(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会议发布了《自贸协定赋能宁夏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效与建议》《第二届中国(宁夏)—东盟经贸对接交 ...
前置货站助企业“飞全球”
Su Zhou Ri Bao· 2025-05-09 00:22
内陆段物流时间长、机场安检查验作业量大,不仅增加隐性成本,而且易对货物安全带来风险—— 这是苏州大量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价值货物空运出口长期面临的痛点。 如今,这一痛点正被消解。在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由苏州和上海两地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跨省 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正构建航空货运链新模态。苏州企业经由上海机场出口货物,在前置货站就 能完成机场安检、海关查验、鉴定报告出具三大流程,随后搭载民航监管专用车辆直达机场航班,一刻 也不耽误。据测算,物流时效提升12至24小时,企业地面物流成本降低10%至30%。 外贸物流"痛点"触发制度"破局" 作为全国开放程度、产业能级最高的开发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型经济活跃,出口企业有2000 多家。据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外贸处副处长凌虹霞统计,园区每年进出口规模约1000亿美元,货物进出 口对航空运输依赖程度高,以空运出口的货值达300亿美元至350亿美元。从苏州层面而言,外贸进出口 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也不言而喻。然而,地理上不临江不靠港的现实,让当地企业始终面临"最后一 公里"的物流瓶颈。 苏州货物从出厂到送机,传统模式下由货代全流程运营。货代到企业提货 ...
科创生态融合加速 MTR Lab与启迪之星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
Huan Qiu Wang· 2025-05-08 02:38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区域合作正在向科创生态圈加速。5月6日,港铁公司全资子公司MTR Lab与启迪之星对外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智慧城 市、智慧出行及绿色转型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这也标志着内地科创生态圈与香港企业深化协作、共创战略价值,也标志着双方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技术突破及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 重要一步。据悉,双方将共同努力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助力初创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MTR Lab董事总经理陈定邦表示,MTR Lab计划通过与启迪之星这样的平台合作,引进最新的科技成果到香港,并利用香港作为国际科创中心的地位,帮助 内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发展。 对于此次合作,双方将充分结合各自的资源优势,相互推荐优质企业以促进合作及投资机会,同时探讨联合投资可能,并为对方推荐的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支 持,助力企业在区域和行业内的成长。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每年将推荐至少20家高潜力企业,以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支持创新企业的技术升级与市 场拓展。 高玉霞强调:"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启迪之星一直聚焦于产业垂直加速,致力于与世界500强公司及产业龙头进行深度合作,将优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