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纳

Search documents
224.5MW/889MWh!西北地区当前规模最大独立储能电站投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2 10:38
近日,由电工时代承建的青海省海西州宝库储能电站项目,圆满完成全流程施工、系统调试及严格的涉网试验,顺利通过投运验收! 这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当 文 | 山东电工时代能源 项目自启动以来,进展高效有序: 2023年12月: 顺利完成首批电池舱与升压舱设备交付。 2024年3月: 实现全部设备到货。 2024年7月: 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 0 1规模宏大,技术领先 宝库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224.5MW/889MWh,体量瞩目,分为集中式储能区和高压直挂式储能区两大部分。 本项目集中式储能区包含34个3.35MW/13.42MWh标准单元和1个1.6MW/6.7MWh单元,由电工时代供货。 集中式储能具有储能系统结构紧凑,容量大,控制逻辑简单,效率高等特点,易于实现大规模能源的集中调配和优化,在电网侧储能和大型可再生能源电站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0 2安全防护,确保安全 安全是核心!项目在集中式储能安全领域取得显著创新: 创新应用PACK级全氟己酮消防系统 ,实现电池包级别的精准快速灭火。 集成智能火灾预警、高效水消防及多合一气体探测技术 ,构建" 主动预警+被动防护 "的一体化安全堡垒,为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筑牢根 ...
车网融合为新能源消纳探路
Jing Ji Ri Bao· 2025-06-10 22:06
在顶层机制设计上,突破传统政策与交易规则局限。明确车网互动聚合商的并网运行技术规范与并网服 务指南,为市场行为提供准则,保障交易安全,推动业务规范化,助力新能源消纳有序进行。针对充电 运营商参与电力市场的难点,建立精准响应实时需求的价格机制。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填补规则空白, 优化市场环境,促进新能源消纳与车网互动协同发展。 车网互动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面临通信等关键技术难题,技术标准缺失、市场化交易规则不完善等问题 也制约着这一业务的开展。因此,要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顶层机制设计、开展市场化实践等创 新举措,实现从无到有、创新发展的转变,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深度融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创新业务布局与技术应用。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城乡一体的新能源基 础设施,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建设社区集群智能"有序充电 +V2G"充放电场站,创新建立充电位"多车一桩""分时共享"等模式,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技术支撑。此 外,通过建立稳定的数据互联机制,确保车网互动资源精准聚合与高效交易。 来自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的信息显示,作为车网互动融合试点的柳州供电局,2024年吸引8家试点充 ...
新能源车这样充电,还能赚钱!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6-09 00:2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随着广州、深圳、海口、昆明等九市 成为全国首批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3月28日, 南方电网组织国内首次 车网互动跨省区联动, 覆盖广州、深圳、海口、昆明等 五省区63个城市、 互动电量超50万度、 超10万辆次电动汽车参与, 创造了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纪录。 实现了无人自动充电…… 车网互动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 车网互动,双向奔赴,多方共赢 车网互动(V2G)技术 当新能源汽车 化身电网的"移动充电宝", 当只用一个App 就能搜索全省空闲充电桩, 当无人驾驶电动车 是指将新能源汽车的电能返送给电网。 简单地说, 就是把新能源汽车 当成一个个可移动的"充电宝", 在用电低谷期, 把电充进来, 供车辆行驶及储存; 在用电高峰期, 把电放出去, 供其他用户使用。 通过市场主导的模式, 新能源汽车将既是"能源交易单元" 又是"移动储能单元", 不仅可以促进新能源消纳、 缓解电力供应紧张, 还可为车主节约用电开支, 增加额外收益。 电动重卡等大容量新能源汽车反向放电 还能应用于应急保供。 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到12 ...
电力行业周报:迎峰度夏有望提振电力需求,新型电力系统试点解决新能源消纳
GOLDEN SUN SECURITIES· 2025-06-08 13:35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gszqdatemark 2025 06 08 年 月 日 在新一代煤电方面,提出对照《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5—2027 年)》要求,推动具备条件的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 洁降碳、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通过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 CCUS((碳集、、利用与存))等降碳施施,著降降低煤电碳放;;开展 主辅机装备技术创新应用和系统、成优化,提高煤电机组快速变负荷、 深度调峰和宽负荷高效调节能力,同时需具备安全可靠启停调峰能力。 ➢ 多地发布高温预警,迎峰度夏开启有望提振用电需求,煤价跌至 618 元 /吨。4 月,国家能源局曾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将快速增长, 最高负荷同比增长约 1 亿千瓦,电力保供面临着一定压力。综合研判,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在 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本周,多地地表温度超过 60℃,高温范围持续扩 大。今年 1-4 月全社会用电量 3156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1%,整体 用电需求偏弱。进入迎峰度夏,高温天气或催化用电需求提升。成本端 煤价持续下跌,本周北港动煤 5500K 跌至 6 ...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迈入制度化发展新阶段
国家能源局· 2025-06-06 10:05
绿电直连迈入制度化发展新阶段 三、 明确安全与经济责任 绿 电 直连项目涉及的安全与经济责任既包括绿电直连项目内部责任,又包括绿电直连项目与公共 电网之间的责任。其中,绿电直连项目与公共电网之间的权责争议较大。目前,各地探索实践的大 部分绿电直连项目为并网型项目,需要接入公共电网,由公共电网保障项目用电的安全、可靠和稳 定。而绿电直连项目内部新能源发电带来的波动性可能加剧公共电网安全保供难度,因此,亟需进 一步厘清二者之间的 "责、权、利"边界。为此,《通知》明确提出并网型绿电直连项目与公共电网 按产权分界点形成清晰明确的安全责任界面,各自在安全责任界面内履行相应电力安全风险管控责 任。由绿电直连项目主体自主申报并网容量,并通过协商方式与电网企业确定并网容量以外的供电 责任和费用。 四、 完善市场与价格机制 绿电直连 通过构建新能源发电侧与电力用户侧的 连接 通路 ,实现了电力供给的全流程物理溯源 ,不仅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消纳和绿电供给水平、降低外向型企业产品碳足迹,也为分布式发电、虚 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造了新应用场景,为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深度融合 开辟了新路径。 近期多地陆续开展绿 ...
数千亿元电网投资 勾勒能源变革新版图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6-05 16:39
本报记者 丁蓉 "近年来电源投资增速领先于电网。不过,自2024年开始,电网投资出现加速迹象。"中国化学与物理电 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首席分析师兼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思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 并网消纳是电网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两大电网公司正加速投资建设以补齐短板,空前的电网投资正是 为了加强跨区输电通道、智能调度和配电网升级,缓解新能源并网瓶颈。" 在青海沙漠深处,一批批光伏板在烈日下吸收太阳光,却因电网通道限制,无法将电流送至千里之外急 需电力的东部工厂。西藏高原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部分风电被无奈弃用,绿色能源被白白浪费。 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1月份至4月份,西藏、蒙西、青海的光伏发 电利用率仅为68.0%、86.0%、86.0%,西藏、北京、河北的风电利用率为68.8%、87.5%、87.7%。数字 背后是风光装机迅猛增长与电网消纳能力滞后的矛盾。 随着能源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的形态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 电网")发布的《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4年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再上 新台阶,累计装机容 ...
下滑的新能源利用率:死守还是放宽消纳“红线”?
3 6 Ke· 2025-06-05 04:07
对于新能源利用率数据,一直是行业里的争议话题。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6月3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下称"预警中心")公布了2025年4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 消纳情况: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2.4%、94.0%,同比分别下降了3.7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2024年4月,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 分别为96.1%、97.1%)。 1-4月整体来看,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3.2%、93.9%,同比分别下降了2.9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2024年1-4月,全国风电、光伏 利用率分别为96.1%、96.3%)。 预警中心公布的新能源利用率数据,与行业企业、从业者的真实"体感"差距巨大。全国整体高于90%的利用率,与各地此起彼伏的弃风、 弃光问题形成了鲜明对比。另外有两组数据可以作为对比: 中电联数据显示,全国层面2025年1-4月的光伏利用小时数,比照2020-2022年的历史值已经下降了14%,这是预警中心公布的7%降幅的整 整两倍。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单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近50GW,同比增长215%;1—4月,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更是达到惊人的 104.9G ...
海博思创(688411):把握新能源消纳大机遇 出海开启新成长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3 06:27
Group 1 - The company focuses on the rapid expansion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having shifted its strategy in 2019 to concentrate on energy storage integration, divesting from other businesses to capitalize on the growing demand for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1] - From 2021 to 2024, the company's energy storage system sales are projected to reach 0.7, 2.2, 6.2, and 11.8 GWh, indicating a rapid growth in shipment scale, with a strong domestic market share and breakthroughs in overseas markets expected [1] -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revenue of 8.27 billion yuan in 2024, representing an 18.4% year-on-year increase, with a gross margin of 18.5% and a net margin of 7.9%,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the industry [1] Group 2 - The domestic market is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from policy-driven to market-driven dynamics, with the cancellation of mandatory storage requirements prompting companies to shift from "low-price bidding" to "value creation" [1] - Globally, the demand for energy storage is expected to grow steadily, with projections of new installations reaching approximately 228, 280, and 366 GWh from 2025 to 2027, reflecting year-on-year growth rates of 18%, 23%, and 31% respectively [2] - The company is leveraging its product and channel advantages to expand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establishing partnerships with lead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enhancing its presence in overseas markets through collaborations with major international firms [2] Group 3 - As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energy storage integration industry, the company is projected to achieve net profits of 889 million, 1.14 billion, and 1.35 billion yuan from 2025 to 2027, with year-on-year growth rates of 37.3%, 28.1%, and 18.9% respectively [3] - The expected earnings per share (EPS) for the same period are forecasted to be 4.94, 6.32, and 7.52 yuan per share, with a reference valuation of 18x PE for 2025, leading to a reasonable value estimate of 88.90 yuan per share [3]
八大措施系统破解消纳难题,“新能源第一大省”有望成为全国“样板”
3 6 Ke· 2025-06-03 03:11
面对消纳难题,"新能源第一大省"山东启动了"八大行动",试图探索出一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详细介绍了"八大行动"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目标:到今年底,山东全省光伏、风电总 装机比例由目前的3.2:1优化到2.6:1;完成2000万千瓦机组改造及核定;年内新增压缩空气储能100万千瓦左右;年内新增电化学储能200万千瓦以上…… "坚持'发、调、储、用'各环节协同发力,通过优化新能源装机结构、深挖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新型储能发展、丰富就近消纳场景、激发绿电使用需 求等,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胡薄说道。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之前,4月21日,《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山东消纳方案)对外发布。 这是迄今为止新能源大省第一份较为系统的消纳行动方案,方案逐条逐项地列出了结构优化、火电调峰、新型储能等八个方面、24项重点工作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五一"小长假,山东的负电价又创了新高:从 ...
两部门印发《通知》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
Ke Ji Ri Bao· 2025-06-03 01:01
原标题:两部门印发《通知》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园园)为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 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5月30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有序推动绿 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发布。 谈及《通知》出台背景,该负责同志提到,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跃升式发展,新能源消纳压力逐年 递增。在远距离输送的同时,通过绿电直连项目等探索新能源生产和消费集成发展模式,可挖掘就近就 地消纳需求,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提高新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通知》提出,绿电直连项目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为规范 项目建设,《通知》要求,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 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有降碳刚 性需求的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探索开展存量负荷绿电直连。《通知》明确,包括民营企 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不含电网企业)可投资绿电直连项目。 "《通知》始终坚持以绿为底色,多措并举提高绿电直连项目对新能源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