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瑯琊汇暨第七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在青举办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29 07:18
会上,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心血管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与青岛大学医学院签署共建"心血管技术创新合作中 心"合作备忘录。据悉,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心血管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将深度整合复旦大学本部及多家顶尖附属医院的卓越科研与临床资 源,融汇国内外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共同推动心血管医疗器械的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和产业化。 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新区医疗医学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吸引更多高端医疗人才集聚新区,6月27日-29日,中 国医院创新转化瑯琊汇暨第七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中国医学创新联盟院士专家、全国顶级三甲医院院长、医 学专家、医院科研管理者、医疗领域企业代表等1200余名医疗专家人才出席大会,旨在指引医学创新风向、探讨医学创新机制、分享医 学创新路径、探讨医学创新系统化解决方案。 会上,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总发起人葛均波发布了《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2025)》并作权威解读。据悉,《报告》覆盖国内所有 三甲医院,系统分析了医学科技成果和转化现状,持续为国内医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最准确、最权威、最高效的风向指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徐润杰 6月2 ...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落实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难题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9 05:33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上海初夏的论坛现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的一席话揭开了中国创新链条的隐痛。"企业手握 万亿研发经费,大学沉淀着全国优质丰富的科研力量,为何大学在产业创新中承担的任务占比极 低?"这个灵魂拷问直指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难题——产学研深度割裂。 专题: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 在"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的这场高端论坛上,这位拥 有近40年高等教育与科技管理经验的学者,将矛头指向科研成果转化的痛点。 目前在具身智能领域研发投入超万亿的背后,需要更多躬身实践的破局者。若东西部创新要素能如这般 涌动流通,中国科技创新的春山定然可望。 西安交大秉持"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西迁初心,坚持校企地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 施"6352"工程汇聚创新资源,持续探索完善"1121"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依托创新港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示范区,聚力打造新时代服务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视野不止于西 部。 西安交大积极融入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建设研究院, ...
白沙打安镇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单体文心兰种植区之一
Hai Nan Ri Bao· 2025-06-29 01:44
白沙打安镇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单体文心兰种植区之一 雨林幽兰开出产业"繁花" 打安镇发展兰花产业始于2018年。当时,打安镇委镇政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经多方考察调研, 决定将兰花作为"一镇一品"特色种植品牌打造。2019年,该镇第一个兰花产业基地在长岭村投入运营, 48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文心兰,第一年就实现村集体分红24万元。 初战告捷,让打安镇干部群众信心倍增,于是进一步扩大兰花种植规模。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12 个规模化种植基地,总面积达500亩,覆盖全镇11个村(居),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文心兰种植区之 一。 文心兰是一种特色小众的热带花卉,其销价较高,每株市场销价可达上百元,主要用于酒店、展会 等。打安为何选择如此小众的兰花来种植? 打安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符永奇介绍,打安镇发展兰花产业有几个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国 道、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横穿全镇,离儋白高速也仅几公里,交通便利。二是自然条件优越, 光照充足,日温差明显,年温差稳定,年均降雨量达1760毫米,且受台风天气影响较小,这样的自然环 境下培育出的兰花品质出众,A级花产出率超过50%,高于其他同类地区。三是种子优势,当地可依托 热带雨 ...
我省13个重点园区校企实习实践基地和见习基地授牌
Hai Nan Ri Bao· 2025-06-28 01:47
我省13个重点园区校企实习实践基地和见习基地授牌 为进一步健全园区企业与高校人才供需对接机制,我省搭建高校与园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深 化"产学研用"合作。此次授牌仪式上,省委人才发展局、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为全 省13个重点产业园区授予"海南省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和"海南省就业见习基地"牌匾,现场促成44家企业 与17所高校、中职院校签订协议。 据了解,我省各重点园区校企实习实践基地和见习基地将发挥沟通园区企业与高校的桥梁作用,把 招聘环节前置,通过实践教学、实习锻炼等方式,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为园区企业培养适配适用人才,推动形成产教融合、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 构建"实习+见习+实训"校企对接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 海南日报海口6月27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宗平)6月27日,我省13个重点园区举行校企实习 实践基地和见习基地授牌仪式,构建"实习+见习+实训"的校企对接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破解"产 业缺人才,人才缺产业"的结构性矛盾。 授牌仪式主会场设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分会场设在海口江东新区、文昌国际航天城等 其他12个重点产业园区。 省委人才发展局 ...
深港联合资助A类项目启动申请 单项资助最高300万元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6-27 21:06
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近日启动"深港联合资助A类项目"申请工作,立项项目不超过20个,单个项目 资助资金不超过300万元。 6月25日,记者从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获悉,深港两地申请单位就同一合作项目分别向本地科技部门递交 申请,通过两地联合评审立项后,由两地科技部门分别给予资助。重点支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一代 人工智能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脑科学与脑机工程等领域的研发工作。符合条件的单位可从即日起 至8月22日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申请。 《2025年度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深港联合资助A类项目"申请指南》显示,申请单位要求是在深圳 实际开展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并且已与香港合作单位签 订合作协议,明确技术、人力、设备、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归属等权利义务,共同开展研究活动。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据了解,为进一步支持深圳市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香港、澳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促 进科研资金便利流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融合,深圳市每年在科技研发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支持 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 目前设立了三类项目,其中A类深圳与香港、深圳与澳门通过政府间合作 ...
对话青科创联副秘书长薛建:产学研“双向奔赴”破解转化困局,推动具身智能落地转化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27 12:21
6月27日,"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于上海智能工业中心正式拉开序幕。 现场全球百余位青年科学家和130余位上市公司企业家参加,会议现场人声鼎沸,参会嘉宾络绎不绝。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青年科学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副秘书长,在现场向新浪财经透露:这场会议旨在通过"双向奔赴"机制,弥合科学家与企业之间的断层,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可复制路径。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薛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创业主力已从工程师红利转向"90后、95后青年科学家和顶尖高校创业者",联合体通过有组织的资源整合,整合系统性解决方 案,为高质量发展蓄势待发。 他举例道:"今日大会中,科学家获得资本和场景支持,企业家精准获取科研资产,形成可持续发展闭环。"其次是创新协作机制,论坛特设"加速营"和"共 创营",科学家与企业家互为师生同学,在专业导师引导下精准匹配供需。"相较零散尝试,中国科协凭借顶级科学家资源,实现'聚线成面'的规模效应,直 击成果转化机制僵化等痛点。"第三是场景化互访,组织科学家走进企业实地考察,企业家探访高校实验室,以互动促进落地。这一系列举措水到渠成,为 科技创业群提供了可落地的 ...
对话西安交大兰旭光:具身智能研修会破解科技落地难题,中国数据优势引领产业突围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27 12:16
"中国在AI领域与美国的差距正在缩小,尤其在具身智能赛道。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规模,海量 场景数据为AI落地提供了'训练场'。" 以下为本次完整对话内容: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让企业看见技术,让科学家听见需求。当科学家精神遇上产业力量,一个属于"智造强国"的黄金时代, 或许已经在接驳路口悄然提速。 6月27日,"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现场全球百余位青年 科学家和130余位上市公司企业家参加,会议现场人声鼎沸,参会嘉宾络绎不绝。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兰旭光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与新浪财经对话中,他目光炯炯,言语间透出 学者特有的审慎与热忱,直言中国AI的机遇与挑战——海量工业数据是黄金筹码,物理世界落地仍是 全球难题。 他特别指出,养老护理、家庭服务等场景需求迫切,或成具身智能的"爆发点"。 提问:我们看到全球的科技产业竞争在不断加剧,您如何评价中国在这一轮科技竞争中的位置,中国有 什么具体优势?请您分享见解。 兰旭光:中国科技大趋势发展迅猛,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全球有目共睹。以电池行业为例,中 国已在全球占据重要位置;在AI趋势上,中国和美国差距在 ...
江阴临港以平台聚智促产业聚链 一条“科技走廊”贯通产学研
Xin Hua Ri Bao· 2025-06-25 23:14
在江阴临港科创园,"机械臂"协同"智慧脑",推动设备交互、环境感知、智能仿真等前沿技术 从"幻灯片"变成"实景图",铺就一条机器人产业突围之路。 夏至已至,长江之滨,科创热土,蓄势待发。走进位于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南京理工大学创新 港,三楼的南理工工业互联网(江阴)创新中心内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一条走廊的那头,9个入驻项 目已进入"门常开、灯常亮、人常在"的实体化运作阶段,团队常驻于此的博士、硕士等科研人员逾30 人。 一条走廊,是高校实验室与项目工作室的距离,也是临港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距离,满 满的"科技范儿"。"一个月,一台样车就出来了!"在创新中心张伟斌教授团队工作室内,国内首台矿井 无人巡检车初露峥嵘。"我们与辖区企业中煤矿山合作研发新一代无人矿井车,采用自主研发的多传感 器融合自主驾驶技术,搭载了4D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张伟斌说。 一个平台聚智汇能,引导创新要素向重点领域加速集聚。在创新中心内,新能源领域,南理工高啸 博士与华成协弘科技共建联合研发中心,联合申报了3项发明专利,并研制出国内首台动力电池原位检 测装置;工业互联网领域,练智超教授团队与中国民航局共建" ...
构建“四链”融合发展机制 创新产学研共同体模式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22:32
Core Concept -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talent,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chains is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breaking down barriers between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and aligning with industry needs to sup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1][2]. Group 1: Four Chains Integration - The "Four Chains" integration philosophy is embedded throughout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rocess, promoting interaction and shared development among education, technology, talent, and industry [2].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unity" ecosystem based on the education chain, supported by the industry chain, driven by the innovation chain, and guided by the talent chain injects new momentum into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2]. Group 2: Development Mechanisms - Four mechanisms have been constructed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1. A motivation mechanism to encourage resource sharing and co-creation among diverse participants [3]. 2. An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a board of directors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collaboration [3]. 3. A benefit-sharing mechanism to evaluate inputs and outputs scientifically, ensuring shared benefits and risk [3]. 4. A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standardize cooperation through strategic agreements and regular meetings [3]. Group 3: Innovative Model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 The institution has developed four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s within the community,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 with soli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4]. -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industry colleges closely aligns with regional industry needs, creating partnerships with leading companies to ensure talent training meets industry demands [4]. Group 4: Collaborative Course Development - A dynamic and open course resource community has been created through collaboration with leading companies,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arly a hundred industry-integrated courses [5]. - Project-based teaching is emphasized, allowing students to engage in real projects, enhancing their practical skills and align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with industry needs [5]. Group 5: Multi-faceted Empowerment Platforms - The institution collaborates with local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training bases for dual-skilled teachers,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workforce [6]. -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incubation and employment services has been developed, integrating various resources to support talent cultivation [6]. Group 6: Project-driven Talent Development - Real industry projects are utilized as core driver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allowing students to engage in practical tasks that develop essential professional skills [7]. - The institution has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over a hundred enterprise projects annually,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ies and job adaptability [7].
助力牡丹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技术交流会召开
Qi Lu Wan Bao· 2025-06-25 21:09
通讯员邓鑫帅菏泽报道 6月25日,以"搭台荟才.科技赋能"为主题的助力牡丹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技术交流会在尧舜牡丹产业园召 开。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一级调研员樊玉占,牡丹区委副书记陈居祥出席会议并致辞。市水务集团 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防,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海涛,党委副书记姬广峰及市直相关部门、牡丹产业企业 负责人出席会议。 马璐璐 会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舒庆艳研究员、成都中医药大学段俊国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何春年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牡丹减肥降脂功能研究与应用前景、牡丹药用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 用挖掘、牡丹产业政策引导支持与原料资源合规性、牡丹化妆品创新思考等10余个研究课题分享前沿成 果,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市场应用等多维度提出专业化、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姬广峰介绍了尧舜牡丹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品牌塑造、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聆听了专家 分享后,拓宽了牡丹产业创新发展的全新视野,期待与各位专家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 领域携手共进,破除产业发展瓶颈,全面提升牡丹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关牡丹企业负责人也分别介绍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针对存在的堵点、难点提出技术成果需求,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