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15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5-15 06:4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5 月 14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线了 30 篇论文 ,其中 15 篇来自华人学者 (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 。 5 月 14 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天军 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 在 Nature 发表了题为 : Past warm intervals inform the futur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 过去的温暖时期预示着未来南亚夏季季风的情况 ) 的研究论文 【1】 。 5 月 14 日,华南理工大学 杨凯婷 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 Radiation-induced amphiregulin drives tumour metastasis ( 辐射 诱导的双调蛋白驱动肿瘤转移) 的研究论文 【2】 。 5 月 14 日,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胡喜乐 教授作为通讯作者, 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 Encapsulated Co–Ni alloy boosts high-temperature CO 2 elec ...
施一公院士: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面对AI的发展要有定力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3 08:13
数周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接连走进深圳中学与深圳外国语学校,以《拔尖创新人 才培养的西湖实践》为题,在千余名师生面前展开一场关于科学精神与教育变革的深度对话。从深中学 生对"离经叛道式思考"的价值共鸣,到深外学子关于"AI时代科研路径"的犀利提问,这场跨越基础教育 与高等教育的思维碰撞,不仅展现了西湖大学"破均值、拓方差"育人理念的落地实践,更揭示了人工智 能时代下具有突破性、前瞻性的新式育人逻辑。 在人工智能重塑未来的时代浪潮中,如何打破教育同质化困局、培养真正具有开创精神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近日接受南都专访,深度解析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破局之道: 从变革"唯论文"评价体系到构建"拓方差"育人生态,从拥抱非常规思维到在AI时代坚守科学本源。当星 辰大海的抱负与躬身入局的勇气相遇,这所年轻大学正以改革者的姿态,在量化指标与人文关怀、传统 范式与颠覆性创新之间,探寻属于中国科学教育的第三种可能。 施一公:西湖大学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改革构建一套"破均值、拓方差"的创新育人体系。这一体系以解放 思维惯性、重塑评价标准、重构教育生态为核心。我们容忍不确定性的制度设计、鼓励非常规 ...
王萌:吸引美国外流人才,欧洲准备好了吗?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1 22:54
另一方面,高端人才在欧有着不错的职业发展前景。在全球32个拥有世界五百强的国家中,欧洲占16 个,占比达50%。同时,欧洲孵化了不少极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在工程制造、生命科学、绿 色科技等优势领域。在这些领域,欧洲企业普遍注重研发投入,有条件为高端人才提供领先行业的技术 平台。此外,欧盟"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等跨国科研项目,为科研人员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 展合作研究提供了保障。数据显示,仅2023年,"地平线欧洲"就资助了超过1.5万个跨国研究项目。据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显示,欧洲国家包揽了全球前25名中的17席。 但另一边,现阶段欧洲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短板。首先是政府资金投入受限。以法国为 例,近年来,因财政赤字问题,其研究和高等教育预算难掩削减趋势。法国最新预算法案已将研究和高 等教育预算从2024年的314.3亿欧元减少到2025年的310.7亿欧元。且许诺的资金支持能否兑现,也得打 一个问号,如法国曾于2020年承诺为公共科学研究额外注入250亿欧元,但此项资助计划至今仍未能兑 现。 长期以来,美国依托其世界顶尖的高等教育体系 ...
【西街观察】论文“拼爹”,学术净土岂容“拼二代”横行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1 13:46
调查结果显示刘某乔属于后者。写论文也"拼爹",以刘某华为代表,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子女求学路上的 私产,类似的学术裙带近年来在高校中屡屡出现。 去年,教育部通报的学术不端案例中,超过两成涉及亲属挂名。 学术领域产生"近亲繁殖",一方面在于当事人本身亲属关系的便利。"近水楼台先得月"存在主观的天然 能动性,以及客观的操作隐蔽性,互相之间打个掩护,很可能给后期审核监督带来阻力。 因发表14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刘某乔引发热议。令人 不可思议的是,相关发明专利的最早申请时间为2016年,当时刘某乔尚在读初中。 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刘某华与刘某乔的真实关系浮出水面。"天才"背后的"二代"身份曝光,论文高产竟 是副院长父亲亲自操盘所来。 5月10日,重庆大学通报,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 不端行为。刘某华被免职并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亲属合作并非不可,若真有实际贡献,联合署名也正常。需要警惕的是,亲属之间以科研合作之名,行 利益输送之实,违背的不仅是学术伦理,还挑战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在具体的评奖、评优、升学等制度的设计中,应当进一步剔除"拼 ...
通报了!刘某乔系副院长刘某华之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0 08:23
近日,网友对重庆大学2 0 2 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提出质疑。今天(5月1 0日), 重庆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学校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经研究决定, 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 ;按相关程序撤销刘 某乔获得的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 来源:央视新闻、@重庆大学 经调查, 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 ,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 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此外,刘某华的论文 中还存在图片上传错误等学术不严谨问题。 ...
重庆大学最新通报,刘某华被免职!
券商中国· 2025-05-10 07:48
近日,因发表14篇SCI论文、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刘某乔受到广泛关 注。 5月10日,重庆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网络上对该校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提出质 疑。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 经调查, 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 利的研究工作 ,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 此外,刘某华的论文中还存在图片上传错误 等学术不严谨问题。 经研究决定, 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按相关程序撤销刘某乔获得的 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 。 学校将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持续加强学术道德长效机制建设,坚决维护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知网刘某乔发明专利搜索结果截图。图源:红星新闻 据此前报道,刘某乔为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1级学生,其发表SCI一区期刊论文 5篇、SCI二区期刊论文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以上发明专利的最早申请时间为2016年,当时刘 某乔尚在读初中的年龄。 来源:长安街知事 责编: 刘珺宇 校对: 刘星莹 百万用户都在看 华尔街大举出 ...
重庆大学通报:刘某乔系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其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研究,被党内严重警告、免职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5-10 07:24
(原标题:重庆大学通报:刘某乔系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其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 研究,被党内严重警告、免职) 来源:@重庆大学、封面新闻此前报道 5月10日,重庆大学针对"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一事发布最新情况通报: 近日,网络上对该校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提出质疑。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 作组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 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 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此外,刘某华的论文 中还存在图片上传错误等学术不严谨问题。 经研究决定,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按相关程序撤销刘某乔获得的 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 学校将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持续加强学术道德长效机制建设,坚决维护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此前,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作为本科生 的刘某乔,是否真的取得如此惊人成就?对此,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向封 ...
重庆大学通报:刘某乔系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
第一财经· 2025-05-10 06:54
据此前报道,刘某乔为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1级学生,其发表SCI一区期刊论文5 篇、SCI二区期刊论文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以上发明专利的最早申请时间为2016年,当时刘某乔尚 在读初中的年龄。 经研究决定,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按相关程序撤销刘某乔获得的国家奖 学金等荣誉和奖励。 近日,因发表14篇SCI论文、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刘某乔受到广泛关注。 学校将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持续加强学术道德长效机制建设,坚决维护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5月10日,重庆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网络上对该校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提出质疑。 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 经调查,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 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此外,刘某华的论文中还存在图片上传错误等学术不严谨 问题。 ...
颜宁公开打假,为何总有人热衷于“造神”?
Hu Xiu· 2025-05-10 04:3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网,作者:李思辉,编辑:方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截图自颜宁微博 日前,面对一份网络流传的虚假简历,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科学家颜宁公开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 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 我投诉(删)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 这份简历中多有对颜宁经历的虚构、成果的拔高,甚至在标题中赫然称其为"学神之神"。 颜宁之所以说炮制、传播这份假简历者"也许出于好心",是因为这份简历不仅没有贬低、抹黑她的意 思,而且包装精致、冠以盛誉、多有拔高,处处体现的是夸奖和赞美。 问题是,即便是夸奖也需要尊重事实,即便是赞美也得恰如其分,不能为了夸奖和赞美而罔顾事实、胡 编乱造。颜宁之所以郑重地进行辟谣,显然是不愿领受那份胡乱拔高的"好意"。 | 团收起 广旋转 图 查看大图 | | | | | | | --- | --- | --- | --- | --- | --- | | 00 00 | | | | | +Follow | | 25-5-2 10:56 发布于 内蒙古 | | | | | | | 19岁清华本科,23岁普林斯顿博士 ...
奇葩论文背后:要诚信,也要合理化晋升制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12:42
当然,我们还要追问是什么滋生了造假动机,这不是为学术不诚信辩护,而是要厘清哪些制度客观 上催生了形式主义的蔓延。这背后其实是不合理的晋升机制。为了评职称,花钱在期刊上刊发论 文,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交易,也是对常识错误视而不见,或者根本 看不见的根源。但实际上,临床医生尤其是护士的晋升,需要这么多学术论文吗?护士是偏实践的 岗位,其经验更多来自临床护理实践;对于一线医生来说,其晋升和绩效考核的依据,医德医风和 诊疗水平也比论文更有说服力。 其实,很多医护人员都"苦论文"久矣。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临床工作本身并不觉得很累,或者说, 即便累也没太多怨言,但临床工作之外的各种繁琐杂事让他们苦不堪言,消耗了他们的精力和心 气。这种不必要的压力对医护队伍的建设没有益处。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就提出要科学设置评价 标准,坚决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外语倾向,鼓励医务工作者扎根防病治病一线。如果能以这些 奇葩论文引起的舆论风暴为推动点,打破"唯论文"评价体系,重建符合行业规律的评价体系,用合 理的晋升制度引导医务人员用心把病看好,把病人照护好,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医患信任的弥 合都是好事。 当这样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