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微子振荡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江门中微子实验发布首个重大科学成果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被视为探索新物理规律的"金钥匙"。它会像变魔术一样,在不 同类型之间转换,即"中微子振荡"。研究其振荡规律是揭开宇宙奥秘的重要途径。 11月19日,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两个月后,发布首个重大科学成果。科学家成功测定了中微子振荡 的两个关键参数,测量精度较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1.5至1.8倍,一举超越国外同类实验10余年的努力 成果。 本次研究证实了反应堆中微子与太阳中微子测量间长期存在的偏差现象,为探索新物理规律提供了线 索。该装置的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未来还可升级改造为世界最灵敏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装置, 探索中微子是否为自身反粒子等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江门中微子实验副发言人曹俊表示,未来几十年,江门中微子实验将 持续产生重要物理成果并培养新一代物理学家。 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来自全球17个国家75个科研机构的700余名研 究人员共同参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表示,这是大型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典范,未来将与全 球科学家紧密协作,不断产出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人类观测中 ...
“超级眼睛”捕捉“幽灵粒子”测量精度提升1.5至1.8倍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1-19 23:12
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有机玻璃球。 中微子被称为"幽灵粒子",是宇宙中最轻且最难以捕捉的粒子之一。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为探测这些"幽 灵粒子"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于2025年8月26日正式运行取数。 2024年10月10日,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工人在安装中心探测器上的光电倍增管。 新华 社发 经过JUNO国际合作组十余年的设计和建设,JUNO成为国际上首个建成的新一代超大规模、超高精度 的中微子实验装置。JUNO在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其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 计预期,表明JUNO已准备好开展中微子物理前沿研究。该探测器性能分析文章已提交《中国物理 C》,并于11月18日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布。 实现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 在成果发布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经理和发言人王贻芳表示:"江门中微子实 验能够在仅2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精度的测量,表明JUNO探测器的性能完全符合设计预期。其前 所未有的测量精度使我们可以很快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检验3种中微子振荡的框架,寻找超出此框架 的新物理。"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其质量起源与重大宇宙学问题密切相关 ...
江门中微子实验发布首个科研成果
Xin Hua She· 2025-11-19 06:25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JUNO合作组物理分析负责人温良剑表示,通过对今年8月26日至 11月2日的有效数据的分析,JUNO合作组测量了两个"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 高了1.5到1.8倍。 新华社广州11月19日电(记者马晓澄、田建川、刘祯)中国牵头的国际合作项目江门中微子实验 (JUNO)装置19日在广东省江门市发布了其建成后的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出描述中微子振荡的两个参 数,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高了1.5到1.8倍。这意味着其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 期。 江门中微子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2008年提出构想,经过十余年的设计和建设,今年8月 26日正式运行,成为国际上首个建成的新一代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的中微子实验装置。 JUNO成员涵盖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75个科研机构的700多名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表 示,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一项汇聚了全球智慧的大型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充分展现了中国 在国际合作方面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 11月19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曹俊在主持发布会。新华 社记者 金 ...
【新华社】捕捉“幽灵粒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测量精度创新高
Xin Hua She· 2025-11-19 06:03
捕捉"幽灵粒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 漫購度创新高 比此前实验的最好记录提高了1.5-1.8倍 新华社权威快报 11 月 18 日,工作人员在江门中微子实验的纯水间监测超纯水处理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一只捕获"幽灵粒子"的"大眼"睁开不久,就带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经理王贻芳介绍,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探测器核心是装在巨型 有机玻璃球里的2万吨液体闪烁体,这个玻璃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有机玻璃容器,让液体闪烁体的体积 比国际现有最大规模增大了20倍。 "这让探测器就像一只灵敏度拉满的'大眼',能精准捕捉并探测中微子。"王贻芳说。 目前,中微子有大量谜团尚未解开。从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美国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到加拿大 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全球顶尖科研装置纷纷"亮剑",虽技术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以中微子为 探针,撬开人类未知的大门。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丁赤飚表示,项目团队将与全球科学家紧密协作,不断产出具有重大 科学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历经十余年攻坚之路,如今,这个深埋岭南大地之下的科学重器,正以超高精度打开探索微观世界 的新窗 ...
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取得重大成果:证实太阳中微子偏差的存在,为探索未知物理世界打开新窗口
Ge Long Hui· 2025-11-19 03:29
格隆汇11月19日|据央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后的首个重大科研成果:证实太阳中微子偏差的存在。科研人员通过分析59天的反应堆中微子数据,测 量了两个振荡参数,证实了太阳中微子偏差的存在,并提高了测量精度。实验的主要科学目标是解决中 微子质量顺序问题,为探索未知物理世界打开新窗口。 ...
新华鲜报|捕捉“幽灵粒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测量精度创新高
Xin Hua She· 2025-11-19 03:10
Core Insights - The Jiangmen Neutrino Experiment has successfully measured two parameters describing neutrino oscillation with a precision 1.5-1.8 times better than previous experiments, marking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neutrino research [1][2] - The experiment's performance has met or exceeded design expectations, bringing humanity closer to determining the mass hierarchy of neutrinos [1] Group 1: Experiment Overview - The Jiangmen Neutrino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capture "ghost particles" known as neutrinos, utilizing a detector that contains 20,000 tons of liquid scintillator housed in the world's largest organic glass sphere, increasing the volume by 20 times compared to existing facilities [2] - The experiment has been operational for two months, analyzing data from August 26 to November 2, totaling 59 days of effective data collection [1] Group 2: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 Neutrinos are fundamental particles that play a cruci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e, yet they are extremely difficult to detect due to their minuscule mass and weak interaction with matter [1] - The project team aims to collaborate closely with global scientists to produce original scientific results with significant impact [3]
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增进认知 或助力探索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3 02:20
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增进认知 或助力探索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粒子物理学论文称,分 别位于美国、日本的NOvA和T2K中微子实验,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取得对中微子行为的进一步认知,从 而增进科学家们对中微子振荡这一过程的理解,或能用于探索宇宙中的正反物质不对称。 分别位于日本、美国的T2K和NOvA均为长基线实验,可通过比对各探测器记录的数据,合作研究 中微子的行为特性。(图片来自T2K与NOvA合作组)。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中微子是有望揭示宇宙物质起源的微小基本粒子,但由于与物质发生微弱的相互作用,所 以很难研究。中微子有不同的形式,或称"味",这些"味"会在中微子振荡过程中发生演化。研究这个过 程能揭示中微子质量的许多细节以及这些"味"如何混合,包括中微子或反中微子(中微子对应的反物质) 的振荡方式是否有差异,或不对称。 确定不对称或能解释当前宇宙中物质多于反物质的起源。近几十年的中微子振荡实验带来了一些见解, 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 作为两个现役的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NOvA和T2K能探测从一个加速器设施到一个大型探 ...
美日联手获取中微子更精确测量结果 助力解释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
Ke Ji Ri Bao· 2025-10-22 23:05
中微子是有望揭示宇宙物质起源的微小基本粒子,但由于会与物质发生微弱的相互作用,所以很难研 究。中微子有不同的形式,或称"味",这些味会在中微子振荡过程中发生演化。研究这个过程能揭示中 微子质量的许多细节以及这些味如何混合,包括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振荡方式是否有差异,或不对称。 确定不对称或能解释当前宇宙中物质多于反物质的原因。近几十年的中微子振荡实验带来了一些见解, 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位于美国的NOvA实验(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导的粒子物 理项目)和日本的T2K实验(日本主导的国际合作粒子物理学实验),获取了对中微子质量差异以及中 微子-反中微子振荡不对称的更精确测量结果,推进了对中微子行为的进一步认知。22日发表于《自 然》的这一成果,增进了人们对中微子振荡这一过程的理解,或能用于探索宇宙中的正反物质不对称。 研究人员表示,结合这些分析,能交叉互补两个实验的灵敏度,并彰显了合作的价值。 NOvA和T2K是两个现役的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它们能探测从一个加速器设施到一个大型探测器、 穿过地球数百千米的中微子。研究人员对这两个实验的数据集进行了联合分析,发现了与 ...
科学家测定最精确中微子质量上限
Ke Ji Ri Bao· 2025-04-11 01:15
Core Insights - The KATRIN experiment has provided the most precise upper limit on the mass of neutrinos, measuring it to be less than 0.45 electron volts (eV), which is less than one-millionth of the mass of an electron [1][2] - This finding constrains the properties of neutrinos, one of the most mysterious fundamental particles in the universe, and pushes the boundaries of physic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 [1][3] Experiment Details - The KATRIN experiment analyzes the beta decay of tritium to explore neutrino mass, where a tritium nucleus transforms into a helium nucleus, releasing an electron and an electron antineutrino [2] - Between 2019 and 2021, the KATRIN collaboration conducted five measurement campaigns, collecting data over 259 days and measuring the energy of approximately 36 million electrons, achieving a data volume six times greater than previous efforts [2] - The upper limit for the effective mass of electron neutrinos was set at less than 0.45 eV with a confidence level of 90%, marking the strictest laboratory limit on neutrino mass to date [2] Future Prospects - The KATRIN experiment is expected to conclude in 2025 after a total of 1000 days of data collection, with researchers anticipating the ability to estimate the effective electron neutrino mass close to the predicted value of 0.3 eV at a 90% confidence leve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