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Search documents
广西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 投资总规模超710亿元
Yang Shi Xin Wen· 2025-10-10 11:45
10月10日上午,广西2025年全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在防城港市举行。防城港、南 宁、柳州、钦州、河池五市联动,投资总规模超710亿元的7个项目于当天同步启动。 据介绍,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涵盖高速公路、水运航道等重点领域,包括防城港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 程(一期)、北部湾港钦州港域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9号10号泊位扩建工程、G7221衡阳—南宁 公路(龙胜至融安段)、G7221衡阳—南宁公路(融安至罗城段)、G7221衡阳—南宁公路(罗城至宜 州段)、G7522贵阳—北海公路(南宁至北海段)、凤岭北路东延高速公路(南宁东高环至黎塘段)。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新疆交建中标4.83亿高速公路项目 半年净利2.55亿大增255.25%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10-10 01:33
中标4.83亿高速公路项目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新疆交建(002941.SZ)斩获高速公路大单。 10月8日,新疆交建成功中标G3033奎屯至库车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合同金额达4.83亿元。该项目由新疆 交投独库高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疆交投独库高速")招标,中标标段为KDK-SGDL-1。 新疆交建主要业务为境内境外公路工程的承包施工、公路建筑材料的销售等。新疆交建发布的建筑业经 营情况简报显示,2025年二季度,公司新中标20个项目,金额14.34亿元;另有未签约项目10个,累计 未完工项目356个,金额270.27亿元?。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34亿元,同比增长26.74%;归母净利润2.55亿元, 同比增长255.25%。 新疆交建在互动平台表示,将持续筑牢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深度支撑路网建设,赋能物 流业务发展,助力区域交通与产业协同发展。 10月8日,新疆交建公告,近日,公司收到新疆交投独库高速发出的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为G3033奎 屯—独山子—库车高速公路项目施工道路施工KDK-SGDL-1标段的中标单位。新疆交投独库高速为 ...
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
Guang Xi Ri Bao· 2025-10-04 03:01
放眼八桂,黄百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加速成形,北部湾畔千帆竞发……初秋的广 西,交通建设热潮奔涌,一条条延伸的通途,一个个突破的节点,勾勒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的壮阔图景。 今年以来,我区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不断提速, 让人民群众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进一步畅通开放发展的血脉经络。 织密交通网络,夯实发展根基 10月1日,钦州灵山,十万大山余脉巍峨绵延。 站在广西在建最高航道边坡俯瞰,崇山峻岭间,深达60多米的巨型基坑里,上百台机械设备昼夜不 停运转。 在桂北,从江—融安—荔浦公路融安经永福至阳朔段(融福高速)建设势如破竹:三千隧道提前15 天贯通、融江特大桥主桥提前30天合龙……一个个关键节点的突破,吹响项目全线贯通的冲锋号。 眼下,全区10条(段)在建高速公路施工如火如荼,全力冲刺年内通车目标。据悉,今年底,广西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有望突破10600公里。 在桂西南,南凭高铁崇凭段的3座新建站房已全面完工,同样锚定年内通车目标全力冲刺。 通车后,南宁至凭祥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4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这条直抵中越边境的快速通 道,将成为中 ...
呼北高速宜昌至张家界段正式通车 两大世界级风景名胜通行仅需2.5小时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30 07:18
昨天(9月29日),G59呼北高速宜昌至张家界段正式通车。三峡大坝与张家界两大世界级风景名胜区 间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2.5小时。(央视新闻) ...
苏州市交通重点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超八成 通苏嘉甬高铁建设全面推进
Su Zhou Ri Bao· 2025-09-29 22:37
通苏嘉甬高铁建设全面推进,汾湖隧道贯通,苏州东隧道首个盾构区间贯通并开始掘进第二盾构区 间。桥梁工程钻孔桩完成93%,承台完成79%,墩身完成71%。相城段、吴江段已开始箱梁架设。 吴淞江胜浦大桥建设过程中,克服各种难题,目前已全线通车。苏申外港线航道整治工程高垫大桥 已基本完工,预计10月交工。 沪渝蓉高铁苏州段桥梁工程桩基、承台已完成,正在开展进口路基段、明挖段及2号竖井施工。沪 苏通铁路二期苏州段桥梁工程完成桩基98%、承台91%、墩台身88%。4座72米连续梁施工进度已完成 50%左右,预计2026年1月全部竣工。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太仓站工程围护结构已完成70%, 太仓站至白云渡路站盾构区间始发端头加固已完成。 京杭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江南段)苏州段于2022年6月开工,目前正在积极推 进灯塔项目建设,预计10月交工验收。申张线青阳港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工程和8座改建桥梁已建成, 剩余加工区桥正在开展上部结构施工,计划12月交工通车。 今年以来,苏州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至9月,全市交通重点工程完成投资 22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1%,超过序时进度,并超过去年 ...
多条新线开通 “流动的中国”添活力
Yang Shi Wang· 2025-09-28 17:07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不论是高铁、地铁还是空中航线,我国交通领域多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为 流动的中国增添活力。 ...
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通车 畅通东北发展“动脉”
Xin Hua She· 2025-09-27 14:03
作为东北地区联通京津冀的"主动脉",京哈高速的每一寸延展、每一点升级,都跳动着东北经济的脉搏,见证着黑土地上的活力。 秋日的辽沈大地,层林尽染。一条崭新的沥青大道,从辽宁绥中向北蜿蜒伸展。27日,G1京哈高速公路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京哈高速改扩 建工程)建成通车,成为国内首条拥有长距离十车道的高速公路。 攻坚建设难题—— 破解老路之困—— "过去跑京哈高速,最怕的就是堵在盘锦到绥中的路段。"货车司机张建军握着方向盘,指了指窗外新拓宽的车道。 这位跑了12年沈阳至北京专线的老司机,对旧京哈高速的"堵"印象深刻:由于车流量大,大货车一扎堆就挪不动,最堵的时候,200公里的路得走 好几个小时。 2000年建成的京哈高速,承担着东北地区进出山海关80%以上的货运量。近年来,京哈高速绥中至盘锦段交通量每年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车流量由设计之初的日均2万辆猛增至12万辆,超负荷运行。同时京哈高速的路面、桥涵病害比较严重,总体通行条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 展需求。 建成通车后,京哈高速绥中至盘锦段以十车道的崭新姿态亮相,极大地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辽西融入京津 冀协同发展。 激活 ...
辽宁三条高速建成通车
Xin Hua Wang· 2025-09-27 04:35
京哈改扩建项目途经葫芦岛、锦州、盘锦3市9县39个乡镇,建设里程238公里,主线222公里利用既有京 哈高速公路由双向六车道扩建为双向十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该项目通车后成为国内首条长距离十 车道重载交通高速公路,极大改善了东北地区入关交通条件。 本桓宽高速起于本溪市明山区,主线经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支线延伸至丹东宽甸,建设 里程223公里,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本桓宽高速纵横辽东山区,串联东北东部城市群,是 一条旅游路、生态路、产业路,对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用显著。 凌绥高速起自朝阳凌源市,经建平县、喀左县、建昌县,止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建设里程175公里,双 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凌绥高速连通了长深和京哈两大交通走廊,推动了辽西和蒙东地区融入 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 新华社沈阳9月27日电(记者丁非白、樊曦)27日,辽宁省京哈国家高速公路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 (京哈改扩建工程)、本溪至集安国家高速公路本溪至桓仁段(本桓宽高速)、赤峰至绥中国家高速公 路凌源至绥中段(凌绥高速),三条高速公路同时建成通车。 据了解,这三条高速公路是辽宁国省干线路网的重要组成 ...
世界第三高桥!贵州安盘高速公路天门特大桥合龙
Yang Shi Xin Wen· 2025-09-26 00:25
转自:央视新闻 据了解,天门特大桥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通过验收。大桥连接水城区花戛乡吴王村至野钟乡发射村,通 车后两地通行时间将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可大幅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安盘高速公路是沪昆国家高速贵州段扩容工程,连接贵州安顺和盘州两地,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全长 约174公里,预计将在2027年上半年建成通车。(总台记者 史超杰 胡波) 9月23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节钢梁精准就位,贵州安盘高速公路天门特大桥顺利实现合龙。大桥横跨北 盘江,桥面距江面高度560米,全长1553米,主跨8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三高桥及全球最高双向六 车道钢桁梁悬索桥。 ...
新疆交通巨变谱写向西开放新篇章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9-24 09:00
Core Viewpoint - The approval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for the G3033 Kuitun to Dushanzi to Kuqa expressway project marks the initiation of another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n Xinjiang, enhancing connectivity across the Tianshan Mountains [1][2].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 Xinjiang's road network has expand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ith total road mileage surpassing 230,000 kilometers by the end of 2024, representing a nearly 70-fold increase from the initial 3,361 kilometers [5][6]. - The moder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n Xinjiang has transformed the region, with all prefectures and cities now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expressway era,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network across 1.66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6]. -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road construction have addressed various challenges, such as sandstorm resistance and frost heave design, exemplified by the use of grass grid technology on desert roads and the "smart sentinel" system on the G217 Duku Highway [6]. Rail and Air Connectivity - Xinjiang's railway network has reached over 9,557 kilometers, covering more than 80% of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with key projects like the Lanzhou-Xinjiang high-speed railway enhancing national connectivity [8]. - The region's rail freight volume reached 237 million tons in 2024,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0.6%,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China-Europe (Central Asia) freight trains [9]. - Xinjiang boasts 28 civil airports, ranking high among provinces in China, facilitating rapid air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6].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 The transportation revolution is reshaping Xinjiang's economic geography, creating a "5-hour economic circle" that connects previously isolated regions and promotes industrial collaboration [9]. - The planned investment i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2025 is set at 80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13.5% increase year-on-year, indicating ongoing commitment to enhancing connectivity [10]. - As a core area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Xinjiang is developing an open economic structure that integrates land and sea, with projects like the China-Kyrgyzstan-Uzbekistan railway and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progressing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