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工模式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代工模式反噬,罗马仕如何陷入“死循环”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7 13:23
7月6日凌晨,一则突然的停工停产通知,将近期非议不断的充电宝企业罗马仕再次推至风口浪尖。 罗马仕官方发布通知称,因"市场环境变化"和"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公司自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除召回相关员工 外,其余员工进入停工状态。 至此,这家位居充电宝行业头部十余年的明星公司,不得不进入"休克阶段"。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积攒的代工模式及供应 链质量问题短时间内爆发,导致企业主要营收途径几乎断路的同时,还要承担巨额售后成本去填坑,业务陷入死循环。 问题的根源,来自公司自身——近期深陷质量风波的罗马仕充电宝产品。 今年6月,罗马仕宣布召回2023年6月5日—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部分移动电源,涉及三款产品共计491745台。召回 原因是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问题,导致极少数产品在使用中可能过热,极端情况下存在燃烧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5年前六个月,社交媒体上就已传出超过三次涉及罗马仕充电宝的安全问题,包括不仅限于在民 宿、客机机舱等场景发生起火、爆炸等事故。 突如其来的"休克" 7月初,有媒体报道罗马仕公司位于深圳某幢写字楼的总部办公层,一天比一天接近"人去楼空"——正常上班的员工越来 越少,前来搬走个人物 ...
注销!蔚来,最新回应!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7-07 12:19
【导读】蔚来与江淮汽车合资公司注销,与蔚来获得独立生产资质相关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7月7日,记者从接近蔚来人士处获悉,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来公司)宣布注销,与蔚来此前获得独立生产资质有关。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江来公司新增1条注销备案公告,提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自2025年6月10日起至2025年7月24日止。 据接近蔚来人士称,虽然当前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已经结束,但是不影响双方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其他层面合作。 2024年,蔚来与江淮汽车签署换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持续深化换电业务的合作。 截至7月7日收盘,江淮汽车A股股价报41.27元/股,总市值为901.3亿元。 蔚来与江淮汽车终止制造层面合作 据接近蔚来人士称,江来公司的注销,印证了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终止。 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始于2016年。彼时,双方达成协议,蔚来旗下车型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尾部需贴有"江淮汽车"的标识。 2021年,蔚来与江淮汽车签署合资意向书,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资本层面的合作。 2021年,蔚来与江淮汽车联合成立江来公 ...
注销!蔚来,最新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12:03
【导读】蔚来与江淮汽车合资公司注销,与蔚来获得独立生产资质相关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7月7日,记者从接近蔚来人士处获悉,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来 公司)宣布注销,与蔚来此前获得独立生产资质有关。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江来公司新增1条注销备案公告,提及注销原因为决 议解散,公告期自2025年6月10日起至2025年7月24日止。 蔚来与江淮汽车终止制造层面合作 据接近蔚来人士称,江来公司的注销,印证了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终止。 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始于2016年。彼时,双方达成协议,蔚来旗下车型由江淮 汽车代工生产,尾部需贴有"江淮汽车"的标识。 2021年,蔚来与江淮汽车签署合资意向书,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资 本层面的合作。 2021年,蔚来与江淮汽车联合成立江来公司,主要聚焦工厂整车及零部件的制造管理、供应 链管理、技术咨询等。 2024年,蔚来拥有了独立的工厂和生产资质,其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同步结束。同 时,蔚来与江淮汽车协商同意注销江来公司。 据接近蔚来人士称,虽然当前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已经结束,但是不 ...
充电宝的火,会烧到储能吗?
行家说储能· 2025-07-04 11:43
行家说储能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频上热搜。Anker(安克创新)宣布,主动召回旗下4款移动电源产品,原因是电池供应商擅自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可能会引发内部 短路。而就在不久前,罗马仕也因为类似的问题宣布召回。 另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达43.6%,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因此召回超200万件产品。召回事件 根源 都指向了电芯、原材料和代工。 表面看是消费电子领域的个案,实则拉响了储能行业安全风险的警报,代工模式失控所引发的安全风险,正在储能领域悄然蔓延。 ▋ 储能电芯代工模式:速成神话还是定时炸弹? 当前,储能电芯采用代工模式已非秘密。在新型储能产业快速扩张期,许多企业为抢抓机遇,加速出货,选择将有限的精力和核心资源聚焦于"研发+品牌",而将生 产环节外包。 这背后的核心商业逻辑是"借力生产",表面看,由于自建储能电芯产线投资巨大、周期漫长,面对爆发性增长的市场需求,"代工"成为抢时间抢项目、快速切入市 场的捷径。 这种代工模式能 降低固定资产投入风险,缩短产品问世的时间窗口、助力企业利用规模效应分摊成本,却潜藏不容忽视的供应链风险,如原材料价格波动 ...
不同集团IPO:BeBeBus成立仅4年就靠营销做到第一?高端定位或并不稳、频因品控问题遭控诉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4 01:32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从核心主品牌BeBeBus创立到递交招股书试图叩响资本市场大门,不同集团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2019年,不同集团核心主品牌BeBeBus创立, 2025年初便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募资用于提升生产能 力、扩大海外市场影响力、品牌活动及扩大销售网络、研发新品及用作营运资金。如今,不同集团港股 IPO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这是否说明不同集团港股IPO胜券在握呢? 不同集团在母婴界快速崛起堪称传奇,这离不开创始人超强营销嗅觉,公司早期将推广费近乎all in小 红书平台。但其快速发展背后也藏着多重经营风险和隐忧,如品牌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种草、轻研发重营 销状况明显;业务结构尚不稳定,品牌知名度打出后,BeBeBus业务从出行场景向婴幼儿护理场景拓 展,由于缺乏自身生产线,婴幼儿护理场景产品多靠代工生产,品控问题频发影响品牌高端形象;品牌 根基不稳、高端形象动摇,在小红书平台上,不少消费者都认为BeBeBus是营销出来的品牌,并且公司 产品售价也极不稳定。 更了解母婴群体、汪蔚"all in小红书"重金营造的高端品牌定位或并不稳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85后连续创业者"、"高端母 ...
环球产业观丨单价低至1元,东方甄选的卫生巾如何挣钱?
Huan Qiu Wang· 2025-07-02 03:5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姚倩】卫生巾这一高频卫生用品迎来新的搅局者:东方甄选。这个起家于教培行 业、靠直播带货"出圈"的品牌,近期上线自营卫生巾产品—甄选安心卫生巾,首次切入女性护理市场, 以会员售价每片低至1元的价格迅速引发热议。一方面是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高度追求,另一方面也引发 了行业对"赔本赚吆喝"策略的疑问:东方甄选的卫生巾到底靠什么挣钱?低价背后,又会对整个女性护 理行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东方甄选"入局"卫生巾市场 东方甄选新近上线的卫生巾产品,宣传点围绕舒适度、透气性等切入,但其最大卖点无疑是:单片价格 低至1元。 该产品在东方甄选App面向会员开售。据东方甄选主播yoyo介绍,纯棉卫生巾产品算是内部孵化时间最 长的自营品之一。两年前,东方甄选内部就有做卫生巾的想法,但中途一度停滞,直到去年9月才正式 立项。 目前,东方甄选卫生巾推出的240mm和290mm两款规格,会员售价每片不到1元。从价格来看,东方甄 选把价格都控制在了1元以内。其自营卫生巾会员售价每片不到1元,部分规格更是低至8毛多一片。 卫生巾的价格已经"卷"了起来。前不久,明星黄子韬宣布进入女性护理市场,其公司推出的朵薇套 ...
ESG解读|员工持股两度因业绩受阻,来伊份再度回购欲重启员工持股计划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10:33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Laiyifen, a leading snack company in China, particularly regarding its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while also highlight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in the snack industry. Group 1: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 Laiyifen completed a share buyback plan, repurchasing 2.9054 million shares for a total of 30.2236 million yuan, intended for an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1] - The company faced setbacks with its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having previously failed to meet performance targets in 2022 and terminating its second plan in 2024 due to poor financial results [2][3] - The second plan's performance criteria were adjusted to a 3% revenue increase or a 20% net profit increase, but the company reported a 15.25% decline in revenue and a net loss of 75.27 million yuan for the year [2] Group 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Laiyifen's revenue was 3.37 billion yuan, down 15.25% year-on-year, and it reported a net loss of 7.527 million yuan, marking a second consecutive year of declining revenue and profit [2] - The company's first quarter of 2024 saw revenue of 1.048 billion yuan, a decrease of 1.23%, and a net profit of 12.43 million yuan, down nearly 80% year-on-year [2] - Laiyifen's gross margin for 2024 was reported at 38.82%, the highest in the industry, exceeding the average by nearly 8 percentage points [6][7] Group 3: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snack industry is witnessing a rise in volume snack brands, with companies like Mingming Hen Mang achieving significant growth, reporting 39.344 billion yuan in revenue and a net profit of 0.913 billion yuan in 2024 [5] - Laiyifen's management indicated that they would maintain strategic focus and not enter the volume snack market, despite the competitive pressure [6] - Other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such as Three Squirrels and Salted Fish, hav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while others like Good Idea and Qiaqia Foods have faced challenges [3][5] Group 4: Quality Control and Safety Issues - Laiyifen faced a food safety crisis when a consumer reported finding a foreign object in a product, prompting the company to initiate an internal investigation [10] - The company utilizes an outsourcing model for production, which poses challenges for quality control, necessitating a robust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11] - Laiyifen has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supplier selection and regular inspections, to mitigate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s outsourcing strategy [11]
娃哈哈,关停了18家工厂!宗馥莉在下一盘什么棋
凤凰网财经· 2025-06-04 13:49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21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 权威、专业、深度、有趣!用经济思维看世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朱艺艺 编辑|朱益民 这次风波的起因,是娃哈哈委托今麦郎生产纯净水。 因纯净水代工一事,宗馥莉和娃哈哈集团再度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而农夫山泉(09633.HK)董事长钟睒睒近期的言论——"农夫山泉目前的所有产品是无法代工 的",更是将该事件进一步升温。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纯净水是否可以代工"的问题讨论。但内里,却是新任接班人宗馥莉在娃 哈哈更进一步的内部改革。 一般而言,生产代工往往是企业自身产能不足情况下的选择。娃哈哈在5月的回应中,也确实这样 解释:"去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故产品结构对应调整,导致公司出现产能紧张,我们迅 速启动了应对措施,委托代工厂生产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与投资新建工厂……" 然而不寻常的是,娃哈哈一面外委代工,另一方面却在关厂减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从今 年年初以来,娃哈哈已关停了18家分厂的生产线,涉及深圳、重庆、天津、陕西咸阳、浙江衢州、 江西吉安等地分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被关停的18家工厂,均非"宏胜系"公司。 ...
娃哈哈,关停了18家工厂!宗馥莉在下一盘什么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4:19
因纯净水代工一事,宗馥莉和娃哈哈集团再度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而农夫山泉(09633.HK)董事长钟睒睒近期的言论——"农夫山泉目前的所有产品是无法代工 的",更是将该事件进一步升温。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纯净水是否可以代工"的问题讨论。但内里,却是新任接班人宗馥 莉在娃哈哈更进一步的内部改革。 一般而言,生产代工往往是企业自身产能不足情况下的选择。娃哈哈在5月的回应中,也确实 这样解释:"去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故产品结构对应调整,导致公司出现产能紧 张,我们迅速启动了应对措施,委托代工厂生产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与投资新建工厂……" 然而不寻常的是,娃哈哈一面外委代工,另一方面却在关厂减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 悉,从今年年初以来,娃哈哈已关停了18家分厂的生产线,涉及深圳、重庆、天津、陕西咸 阳、浙江衢州、江西吉安等地分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被关停的18家工厂,均非"宏胜系"公司。 而广州恒枫饮料有限公司、贵 阳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成都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等"宏胜系"公司,近年来却在"逆势"拓 展纯净水产线。 作 者丨朱艺艺 编 辑丨朱益民 图 源丨图虫 一面关停,一面增产,其间体现着宗 ...
娃哈哈代工背后,宗馥莉的品牌与控制权博弈战
3 6 Ke· 2025-05-20 08:15
最近,关于娃哈哈饮用水代工的新闻在网上持续发酵,几次冲上热搜。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发现,自己买到的娃哈哈饮用水其实是由今麦郎等多家企业代工生产的。有人算了一笔账,在某网购平台上,娃哈哈纯净水每瓶 596毫升,一箱24瓶的价格为38.9元,统一麦郎纯净水每瓶550毫升,一箱24瓶的价格是27.9元。 对此,不少人质疑,娃哈哈的品牌溢价是不是太高了?还有网友说,都是同一个厂出来的,干嘛不直接买今麦郎? 面对质疑,娃哈哈官方回应因2024年瓶装水市场需求激增导致产能紧张,委托今麦郎代工生产纯净水,合作周期内今麦郎共完成12亿瓶产品交付,但因为 质量问题,双方合作于2025年4月终止了。而在5月16日,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今麦郎在与娃哈哈合作代工业务中,始终坚 守品质底线,每瓶蓝标水净利润仅为2分钱。 2024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女儿宗馥莉接班后,娃哈哈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有媒体曝出近半年,娃哈哈一边处于产能不足状态,另一 边却在调整各地的工厂。 娃哈哈的代工风波背后,到底还有哪些隐情?代工事件又折射了快消品行业普遍面临的产能调配问题呢? 宗馥莉掌权下的娃哈哈:停产、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