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杭叉集团加快智慧物流与机器人赛道布局 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控股国自机器人
日前,杭叉集团(603298)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计划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关联方昆 霞投资、巨星科技(002444)及其他转让方持有的国自机器人99.23%股份。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但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标志着杭叉集团在智慧物流与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提速。 资源整合完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从行业背景看,叉车行业正加速朝向智慧物流和机器人赛道转型。作为全球叉车行业领先企业,杭叉集 团凭借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及成熟的营销渠道,在智能物流领域积累了深厚底蕴。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杭叉智能、杭奥智能、汉和智能三大业务群,2024年公司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 合同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 此次收购主体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中国领先的移动机器人公司,是 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核心产品涵盖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智能物流AGV产 品及提供整体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其在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积累深厚,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 力、产品开发经验以及丰富的移动机器人产品线,累计专利申请数量超1500件。而杭叉智能依托母公司 杭叉集团的生产制造、供应链及营 ...
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220亿港元,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IPO早知道· 2025-07-09 02:11
"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极智嘉今日开盘一度报于每股17.00港元,市值超220亿港元。 极智嘉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郑勇在上市致辞中表示:"极智嘉从创立之初,就聚焦通过机器人智 能,重构全球供应链效能范式。此次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是我们实现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新起点。 未来,极智嘉将积极拥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机遇,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稳步拓宽全球化战略 版图,让机器人成为新时代的新基建,为世界创造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智慧未来。" 据 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嘉")于2025年7月9日正式 以"259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 极智嘉在本次 IPO中总计1.614亿股H股(鉴于投资者认购火爆,故行使15%的超额配售权), 募 资总额为 27.1162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也是2025年以来香港市场 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 。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 133.6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0. ...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丨为机器人装上一双“慧眼”
He Nan Ri Bao· 2025-07-03 23:30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既是亲历者、见证者,更是 生力军、突击队。即日起,本报开设"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专栏,展现我省青年在科技创新前沿、乡村振 兴舞台、绿色发展一线、社会服务基层、卫国戍边前线等领域拼搏不息、绽放芳华的昂扬精神风貌,为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而不忘初心、拼搏奋斗的感人故事。 "时代将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赋予青年,而河南的创新创业生态为青年实现理想提供了 沃土。"7月3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的全国青联委员、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告诉记者,他带领的这支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团队,正是秉承"始于中原,驱 动世界"的愿景,从而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百余个标杆项目。 中原动力是中原科技城首批签约入驻的企业,自2020年5月正式运营至今,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 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南省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创新平台,这 些都离不开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强大的人才团队。 ...
青年科研人看过来!2025“蚂蚁InTech奖”来了
机器之心· 2025-07-02 11:02
机器之心发布 蚂蚁 InTech 奖 亲爱的科研追梦人: 第二届 "蚂蚁 InTech 奖" 正式开放提名推荐通道了!继首届圆满举办后,今年蚂蚁的奖项全面升级,除了继 续为 青年学者 提供 2 0 万元/人的 "科技奖" 资助 ,还首次增设了 5 万元/人的博士生 "奖学金" ,提供对 "青 年学者-博士生" 的全周期支持,全力护航您的科研梦想。 还记得去年上海外滩大会 10 位青年学者摘得首届 InTech 奖荣誉的场景吗?他们的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安 全与隐私等成果,如今已有部分应用到产业前沿。首届奖项吸引了近百位学界泰斗参与推荐,两院院士和 世界顶级学者同台见证。 今年,蚂蚁聚焦四大核心方向: 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 、 具身智能技术 、 数字医学技术 、 数据处理 与安全隐私技术 。这些方向不仅是全球科技角逐的 "主战场",也是蚂蚁集团长期深耕的创新高地。 在这些方向上,蚂蚁期待见证更多青年科学家的突破性成果。 在奖项设置上 提供青年学者-博士生的双轨激励 1 "蚂蚁 InTech 科技奖" 面向全球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且获得博士学位未满 10 年的中国青年学者,每年 遴选不 ...
东风汽车加速打造具身智能汽车,岚图实现从电控向智能系统跃迁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7-02 00:29
近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牵头建设的"具身智能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完成认定。这意味着东风汽车在智 能化战略布局中再添重磅支撑,为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注入新动能,也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 术保障。 目前,东风汽车已在具身智能领域取得多项关键突破:采用2000兆帕超高强钢和热成型技术,部署行业首台16000吨一体化压铸设 备,实现关键车身部件整体成型;新一代马赫动力系统热效率提升至47.06%,创行业新高;马赫驱动功率覆盖70—400kW,支持800V高压 快充;智慧能量管理系统使整车续航提升约15%;东风岚图发布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实现从电控向智能的系统跃迁。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东风汽车将进一步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实现基础研究与产业落地全链贯通。 编辑:代婧怡 岚图FREE+ 该重点实验室由东风汽车联合国内顶尖高校与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建设,聚焦"交通强国""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紧贴湖北省产业创 新需求,围绕汽车具身智能关键技术,系统布局具身感知执行、具身计算平台、核心算法、支撑技术等四大研究方向。研发团队致力于在 3—5 ...
如何看待目前VLA的具身智能技术?VLA还算是弱智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7 09:15
作者 | 弗雷尔卓德 编辑 | 自动驾驶之心 原文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0708362489828723/answer/1920722548087292522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自动驾驶前沿信息获取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现在公司主流的都是VLA,包括DeepMind Gemini Robots, 还有一种公司都采用VLA技术,为什么呢?(因 为又懒又蠢) VLA本质上就是一个升级版BC,没有太多新的东西。 很多纯CS出身的人,常常陷入误区,效果不好是因为这个框架可以微调改进,效果从90%可以微调到 95%,哦耶,这样赢了。 问题是,本身90%这个,效果就是极其不科学的计算出来的准确率,成功率,你tm摆拍30次,成功了27 次,你给我说你这个任务成功率90%。 弗雷哥揭露这些人,怎么得出90%的这个效果的,实际上你成功率100%都可以,完全你自己去控制难度。 太多不看版本 ★ 任务太简单,只有抓和放 场景太单一,场景就1-2个物 ...
博雷顿出海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31台电动矿卡交付非洲
Cai Jing Wang· 2025-06-20 06:35
博雷顿纯电动矿卡在多座矿山实现长周期、重负荷运行,在产品可靠性、出勤效率、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得到充分验证,尤其是博雷顿在非洲、东南亚已经有诸多示范性运营场景。 此次能够中标中国有色非洲矿山项目,说明博雷顿在高温、多尘、重载等极端工况下的全球化应用能力 已经得到客户认。同时也为后面更多项目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博雷顿的纯电动矿卡已经得到多家央企的认可。此前博雷顿就向华润水泥交付纯电动矿卡。博 雷顿的产品已在内蒙古、新疆、陕西、河北、福建等世界500强及央企矿山场景中广泛应用。 出海加速,博雷顿(01333.HK)又迈出关键一步。6月17日,一批博雷顿矿卡停靠在上海外高桥港口整 装待发,准备运往非洲大陆。这批矿卡即将开启博雷顿在非洲市场的新征程。 博雷顿凭借在电动化与智能矿山领域的技术积淀与产品优势,于5月份成功中标央企——中国有色矿业 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有色")在非洲的重点矿山项目,将向其批量交付31台纯电动矿卡。该项目成 为博雷顿电动矿卡在非洲市场的规模化应用,如今这批矿卡成功交付标志着公司出海战略迈出关键一 步。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有色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领域国 ...
张江纪录|开普勒K2“大黄蜂”:20公斤负载创料箱搬运赛项纪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0:55
题记 为展现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标杆技术,持续记录在上海张江搭建的年度赛事平台上不断涌现的技术突 破。我们聚焦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张江启动赛)推出赛队系列报道,本期特别报道开普勒 K2"大黄蜂"团队在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料箱搬运赛项中创造20公斤负载纪录。 更令人惊喜的是价格 ——K2"大黄蜂 " 量采基础版售价仅为 3万美元,已可在同等时间内完成1.5名工人的 标准作业量。"关键核心部件全部自主设计并量产,摆脱对海外高价硬件的依赖。 " 这种高性价比为其大规模 工业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从赛场到工厂:以赛促产的实践价值 "比赛中的料箱搬运场景与实际工业作业高度契合,是典型的'重负载、长续航'任务类型,广泛存在于物流仓 储、汽车制造、3C装配等行业。 " 开普勒团队认为,这次大赛搭建起了连接研发、应用与产业落地的真实桥 梁。 事实上, K2"大黄蜂"已经走出实验室。在上汽通用,它完成了车缝检测、金属冲压件自主上料、团队协同搬 运等实景实训;在头部物流企业,它承担起货物搬运、分拣等任务。客户普遍对其稳定运行、避障能力和人机 交互安全性表示认可,在重复性搬运任务上有效缓解了用工压力。 每一个"张江纪 ...
极智嘉获备案并更新招股书:营收24.1亿元, 接近盈利拐点, 商业化领跑机器人行业
Ge Long Hui· 2025-06-16 14:36
6月16日,据港交所发布公告,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极智嘉") 更新招股书并披露最 新财报数据,继续推进上市进程。此前,极智嘉已于6 月13 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这标志着这家全球 龙头企业有望冲击"全球仓储自主移动机器人第一股"的桂冠。 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订单动能的持续释放。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度订单金额31.4亿元。 在营收持续扩张的同时,公司业务结构亦不断向高附加值领域优化。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攀升至 34.8%,结构性改善趋势愈加清晰。其中,作为核心产品线的仓储履约 AMR 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持续 上升,已成为拉动整体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报告期内,公司仓储履约 AMR 解决方案毛利率分别为 39.2%;同期,大陆以外市场AMR毛利率表现更为亮眼,为46.5%,彰显出公司全球化布局下的盈利释 放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受益于毛利结构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公司亏损率已连续四年大幅收窄,盈利能力持续 修复, 盈利拐点逐步清晰。2021年至2024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亏损从6.72亿元大幅收窄至0.25亿元, 2024年的经调整净亏损率大幅收窄至3.8%,反映出良好的成本 ...
机器人比赛 只为图一乐吗?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15:11
Core Viewpoint - The significance of robot participation in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performances and competitions, lies in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ge of robot development [1][2] Group 1: Industry Insights - The founder of Yushutech, Wang Xingxing, emphasized that robot performances and competitions showcase the capabilities of robots, aiming to ultimately liberate human productivity by allowing robots to take over labor-intensive tasks [1] - Xiong Youjun, General Manager of the Beijing Humanoid Robot Innovation Center, noted that such events help the public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e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of robots while serving as a training ground for robot technology, accelera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pilot applications [1] - Wang He, founder of Galaxy General, pointed out that while robots can demonstrate impressive skills in competitions, challenges remain regarding their performance consistency in new environments, which must be addressed dur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1] Group 2: Future Directions - Lu Cewu, co-founder of Qiongche Intelligent, stated that observing robot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ons is a positiv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next step will involve robots generating value in "work-related competition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