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需不足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央行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应对内需不足、物价低位双重挑战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1:43
结构性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会议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 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这一安排体现了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位的清晰认识。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方面,会议强调要有效落实各类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特别提出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 新"等重点领域融资支持。会议还明确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会议表述从此前的"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调整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同时提出要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 度,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一变化反映了房地产市场政策重心的微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期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释放出货币政策调控的最新信号。会议明确提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前瞻性、针对 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这一表述体现了央行对当前复杂经济环境的深度考量,也为下阶 ...
智库策论 | 王宇: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挑战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1:02
为什么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王宇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 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 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本文将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作为指导,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分 析,说明为什么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认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如何实施好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 PART.01 第一,世界经贸增幅放缓,不确定性增加。 最近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更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幅 放缓。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从3.3%下调至2.8%;世界贸易组织(WTO)将 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从3.2%下调至1.7%。 此轮全球经贸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和贸易政策及其不确定性。从关税政策看,美国政 府加征关税,推高了企业贸易成本,增大了国内通胀压力,使美联储不得不在高位按下降息的暂停键, 造成经济增长放缓。从贸易政策看,政策和政策预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目前美国贸易政策高度 不确定的条件下 ...
全面解读4月经济:不只是关税
GOLDEN SUN SECURITIES· 2025-05-19 13:33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gszqdatemark 2025 05 19 年 月 日 宏观点评 不只是关税—全面解读 4 月经济 事件:2025 年 4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 6.1%(前值 7.7%),社零同比 5.1% (前值 5.9%);1-4 月固投同比 4.0%(前值 4.2%),其中地产投资同 比-10.3%(前值-9.9%),广义基建投资同比 10.9%(前值 11.5%), 制造业投资同比 8.8%(前值 9.1%)。 核心观点:受关税影响,4 月经济普遍回落,结构分化延续:此前偏强 的出口、生产、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有所回落、但韧性仍强,尤其是 4 月 出口非但没有转负、反而超预期明显正增;此前偏弱的消费下行幅度 超预期、地产量价再跌,再结合信贷结构恶化、CPI 和 PPI 延续负增等 表现,指向内需不足、预期偏弱仍是核心约束。往后看,5 月中美关税 缓和,叠加降准降息等政策落地,指向短期经济压力有望明显减轻,预 计二季度 GDP 增速仍可能达到 5%左右的较高水平,但下半年经济压 力大概率将明显加大。我们也继续提示:各类扩张性政策需加紧发力、 早出台早见效,不宜"等到花儿枯萎了再浇水"。 1、整 ...
需求不足是怎么样炼成的:不怕高税率,就怕没回路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04:46
贸易战靠什么打? 主流媒体的表述是通过"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这种政策语言不要太在意字词的表层意思,要从现实情况去反观概念,看看现 实出了什么问题,了解语言背景,或许能理解办公室精英的苦心。 现实的逻辑是什么? 现实的逻辑是多年来一直用外需补内需,淡化了居民收入追不上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在一打贸易战,外需出口转内销了,内需就成了打赢贸易战的基石, 那么,"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就清楚了,这个确定性就是要建立起内需的确定性。 谈需求一定要谈社会分配,谈分配就要谈税收,税收的高低是财政、企业、个人分配的平准线;我们属于高税制。以2022年为例,民营企业缴税是其利润的 3.4倍,总利润26600亿,缴税91412亿,按当年4700万家注册数平摊,每家月收不到5000元,过低的资产效益会压迫企业退出市场,财政的税基随之下降, 收入也会减少。 如果企业利润过低,最直接的抵抗是降低成本要素,成本要素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而裁员降薪又会反会噬社会,一旦中等收入群体开始返贫,下降螺旋 就形成了。 问题的追究也就成了:为什么会内需不足? 于是,又有了一个问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是高税制,为什么没有出现需 ...
一季度京沪消费均下滑,北京3月大降近10%!最有钱的人买不动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9:57
| | | 2025年1-3月 | | | 单位:万元 | | --- | --- | --- | --- | --- | --- | | 质 | 目 | 3月 | 同比增长(%) | 1-3月 | 同比增长(%)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10485729 | -9.9 | 34585593 | -3.3 | | 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网上零售额 | | 4102255 | -13.8 | 12815218 | 0.5 | | 按消费形态分 | | | | | | | 餐饮收入 | | 1112777 | -3.1 | 3286544 | -3.8 | | 商品零售 | | 9372952 | -10.6 | 31299049 | -3.2 | |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主要类值 | | - | | - | | 再看北京的情况,2025年一季度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59亿元,且相比于前两个月的降幅,3月的降幅进一步扩大,达到了3.3%。尤其是3月,北 京的消费市场几乎陷入了低迷状态,仅实现了1049亿元的消费总额,同比下降了9.9%,差点突破10%的下降幅度。 2025年一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