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反腐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金鹰基金:布局医药板块投资机会 关注创新药及其产业链等四方向
Xin Lang Ji Jin· 2025-06-30 06:29
今年上半年即将收官,回顾来看,在热点轮番演绎的结构性行情下,近年来经历深度调整的医药生物板 块,今年以来迎来强势上涨。 风险提示: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 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相关指数、行业等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 也不代表本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 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基金的未来表现。过去持仓不代表现在持仓,也不代表 未来持仓预测,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 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 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 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 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 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 ...
中纪委剑指基层医疗腐败:反腐风暴纵深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近日,中纪委网站连发多篇文章聚焦基层腐败问题,并多次点名医疗领域。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其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包 括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医药领域由于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已成为腐败问题的易发多 发地带。基层医疗机构腐败将加重群众负担,损害医患关系,恶化行业风气。 去年以来,景东县纪委监委在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共立案62人,挽回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 《构建治理基层腐败问题长效机制》中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很多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都与 权力配置不科学、行使不规范、监督不到位有关。基层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坚持系统思 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形成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 自2023年上半年起,我国医药行业掀起新一轮反腐风暴。随着反腐工作不断向基层推进,"微腐败"也逐 步成为反腐工作关注的重点。 医疗反腐向基层延伸 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明确指出,国家将推 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严 ...
建发致新IPO:净利率持续下跌逼近1%,分销模式收入占比持续升高背后疑有“猫腻”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1:36
接连遭遇医疗反腐、IPO全面严监管后,医药行业IPO已是极不乐观,2024全年A股仅新增5家药企上市公司,相比前两年显著下降。目前,沪深两市排队 药企寥寥无几,创业板更是仅剩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致新")这支"独苗"。 虽然2023年11月15日建发致新获得深交所上市委员会"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通行证,但至今仍未等来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的时间窗 口,进度已停滞近1年半。 建发致新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所属行业为批发业。从业绩上看,公司经营规模着实庞大,百亿元的营收即使登陆主板也不遑多让,不过观 察盈利情况,建发致新就难称良好,近几年综合毛利率虽然有所提升,但始终未能触及10%,净利率更是处于下行趋势,持续逼近1%。 公司始终未被推进证监会注册阶段,恐怕与其创业板适格性欠缺有较大关系。据申报材料,建发致新存在无专利权、研发费用异常增长等情况。2024年创 业板对拟上市公司的创新性要求再度加码,建发致新靠短期内突增研发项目以及加大委外研发支出来做厚研发投入,显然难以获取监管层认可。 以其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的业务实质,建发致新只能在低毛利率、低附加值的层面进行市 ...
降薪求职的医药代表,不愿离场
3 6 Ke· 2025-05-16 00:38
8年从业经验,自带客群资源,降薪3成,找工作2个月,结果颗粒无收……家里蹲了许久的医药代表小雨,还是不能接受残酷的现实。 随着集采、医疗反腐等狠招频出,药品利润空间被一点点抽干,过去"捞金如捞水"、活出开挂人生的她,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如果是美梦集体崩溃,她也可以平静退场,但自己饿肚子,别人在吃肉,多少有些意难平。 冬冬就是令小雨眼红的人,她感叹:"这两年,是我入行以来最轻松的时候。" 刚换工作不久,她又一次喜提涨薪,算下来已经连续12年走上坡路,别说在同行里笑傲江湖,放在整个大环境里,也是幸运的宠儿。 春风得意的不止冬冬,据她了解,有些同行立下明年挣200万的flag。 在医药行业"大地震"和疫情催化的需求回归平常后,医药公司们也活出了两个世界:2024年,上市药企的业绩表现,几乎一半在涨,另一半在跌。 这催生了财富的流动,也让舍不得离场的医药代表们,陷入新一轮的角逐。 成也捷径,败也捷径 时隔多年,金丽还记得入行那天的一幕:底薪8K、提成另计、年终奖不菲……入职合同上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待遇列举项,宣告她对医药代表的幻想与现 实重合。 双一流医科大学毕业的金丽,打从入学起,一直接收的故事就是,"做医药代理的学 ...
汉森制药2024年财报:营收突破10亿,净利润增速放缓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00:18
4月28日,汉森制药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5.12%;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7.43%;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2.89%。尽管公司 整体业绩保持增长,但净利润增速较2023年显著放缓,扣非净利润增速更是从22.97%大幅下降至 2.89%。汉森制药作为一家以中药制剂为主、化学药为辅的医药制造企业,其核心产品四磨汤口服液、 缩泉胶囊等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但面对医保改革和集中带量采购的压力,公司未来发展仍面临挑 战。 营收增长稳健,但净利润增速放缓 2024年,汉森制药的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04亿元,同比增长5.12%。这一增长主要 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在市场上的持续推广和销售渠道的优化。然而,净利润增速的放缓成为财报中的一 大隐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亿元,同比增长7.43%,较2023年的22.31%大幅下降。扣 非净利润的增速更是从2023年的22.97%骤降至2.89%,显示出公司在非经常性损益之外的盈利能力有所 减弱。 从滚动环比增长数据来看,公司的营业总收入环比增长4.05%,略 ...
过冬的医药行业,不冬眠的医药基金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4-02 07:43
一年前,施跃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国内基金圈少有人敢于尝试的事情。 2024年3月14日下午,和谐汇一的官方公众号发表文章,对即将开启百亿美金蓝海市场的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赛道进行了详细介绍[1]。业内很多人都知道当 日晚间,FDA即将公布对首款NASH治疗药物Rezdiffra的评审,如果最终获批,将会创造该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在 FDA 公告前,和谐汇一敢于对这项突破性技术做出前瞻预判,在小圈子里引起了很多赞叹。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和谐汇一医药团队第一次做出这种判断。无论是港股上市的创新药出海龙头,还是因为获得了某款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而涨幅超十倍的美股 明星公司,和谐汇一的买入点常常都是市场还没有形成"一致性预期"的时候。 对于施跃和医药团队里的其他年轻研究员来说, 他们凭借对医药行业的深入研究和敏锐洞察,以及在投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生动诠释 了"超额收益往往来自于 非共识的正确" 这一理念。 但从理论到实践,"非共识"往往需要一个投资团队投入专注的研究心力,并有果敢的魄力在该出手的时候,坚决出手。 放在整个行业维度,这种认知上的加持、信念上的加码也是一个医药投研团队在过去几年国内医药行业整体低迷的现实 ...
医疗设备步入寒冬
投资界· 2024-12-17 00:39
以下文章来源于动脉网 ,作者赵泓维 作者 | 赵泓维 来源 | 动脉网 (ID:vcbeat) 医疗设备厂商的日子近来不太好过。 国信证券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医疗设备中标总金额仅为520亿元, 同比降幅高达35%。 动脉网 . 动脉网(www.vbdata.cn)聚焦于技术驱动下生命健康领域产业创新和变革的报道与研究。 设备销量放缓。 其中,磁共振、CT、超声、内窥镜、监护设备的形势尤为严峻,以上品类中标金额分别 为65亿、65亿、60亿、45亿和10亿;对应降幅-40%、-40%、-40%、-50% 和-50%,每一类设备的销量都几近腰斩。 2023Q1-2024Q2医疗设备重要品类中标金额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信证 券) 宏观下的萧条给予了每一家企业同等体验。无论国产龙头迈瑞联影,还是跨国巨擘 GPS,这半年间交出的答卷都不尽如人意。 如今凛冬已至,医学设备的转机还有多远? 设备销量放缓,企业到底承了多少压? 医疗设备市场急速缩紧背后,一个最为明显的原因是2023年年中开启的医药反腐风暴。 作为此次行动的重灾区,医疗器械相关的违法操作层出不穷。很多医院管理者通过虚报 费用、收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