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明星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基民亏掉半套房,高管狂赚千万分红:广发基金的利益天平歪向何方?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7:32
与管理层丰厚分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发基金旗下基金的业绩惨不忍睹,基民们损失惨重。2022 - 2024年,广发基金旗下公募产品累计让基民亏损569 亿元,这样的亏损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在这期间,90只基金跑输业绩基准超10%,其中郑潜然管理的"广发兴诚A"跑输基准50.5%,净值跌幅达58.43%; 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跑输47.43%,三年回报 - 49%。更有11只产品跑输基准超40%,27只跑输超30%。这意味着基民每投入1万元,三年后平均亏 损超3000元 ,而管理层却依旧拿着高额分红,丝毫不受业绩影响。 从投资策略角度来看,广发基金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和热门赛道的策略,在市场变化时显得极为脆弱。2019 - 2021年,广发基金依靠刘格菘、郑澄然等 明星基金经理押注新能源赛道,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规模迅速扩张。然而,当光伏行业在2023年后因产能过剩陷入价格战,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广发基金 的重仓策略反而成为了"业绩黑洞"。截至2024年底,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近三年亏损73.1亿元,郑澄然的广发高端制造A累计 亏损88.57亿元。在2024年,广发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光伏 ...
富国基金于洋二度“清仓式”卸任!从业绩神话到争议离场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4 03:18
近日,富国基金发布的两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在业内引发波澜。公告显示,旗下明星基金经理于洋 因"个人原因"卸任其管理的两只产品——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与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 卸任后,于洋在富国基金已无在管产品,这位曾被称为"医药股猎手"的明星基金经理,第二次以"清仓 式"方式离开基金管理岗位,距离其2021年底重返公募仅三年多时间,引发市场对于明星基金经理职业 路径、公募行业人才流动及业绩压力的深度关注。 卸任早有预兆,增聘共管铺垫离场 值得注意的是,于洋此次"清仓式卸任"并非毫无征兆。今年3月以来,他管理的两只产品相继增聘基金 经理。3月7日,富国新动力增聘林庆共同管理;6月7日,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也增聘张弘共同管理。公 告显示,于洋卸任后,富国新动力由林庆继续管理,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则由张弘接手。 在基金行业,明星基金经理不再独自管理产品往往被视为离职前兆。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对于洋即将离 任的广泛猜测,如今这一猜测终成现实。 从公募新锐到"二次折返",医药王牌两度转身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达182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5%。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趋势 反映出公募基金行业内外部正在发生深 ...
上半年182位基金经理离任,为近10年同期最高水平,行业总人数创新高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2:39
红星资本局6月30日消息,今日A股半年度收官,从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主要股指全线上涨。其中,沪指上涨 2.76%,北证50指数大涨39.45%,国证2000指数涨超10%。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182人,已创下近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离任名单中还有 不少有影响力的公募"老将""顶流"。从产品来看,年内已有超2500只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更。 不过,从总人数来看,截至6月30日,公募基金经理人数为4042名,同样是近10年来最高水平。同时,行业去"明星 化"加速,团队化运作成主流。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除了因业绩不佳黯然离场,今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变化、考核压力加大、薪酬下滑等多重因素影 响,选择主动离职、寻找新出路的"顶流"基金经理也不在少数。 例如,宏利基金王鹏、华商基金周海栋、南方基金王士聪、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等绩优基金经理均在年内相继离任, 其中不少人在基民当中有着"台柱子"、"宝藏基金经理"的称号。 离任人数为近10年同期最高 含多位公司"顶流"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年内共有182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99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从历年同期情况看,这一数 据创出近10年 ...
近200只公募基金换“舵手” 基金经理“变更潮”背后有何玄机
基金经理"变动潮"的背后,公募基金行业呈现出三大变化。 公募基金改革提速背景下,基金经理"变动潮"依旧汹涌。 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本月以来,已有近200只公募基金产品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基金产 品新任(增聘)基金经理、同时增聘及解聘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离任等情况。 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基金经理"变动潮"的出现,是市场环境、行业竞争、激励机 制、"去明星化" 趋势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公募基金行业出现基金经理"变动潮"的背后,整个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大变化。 为何密集变动? 二是基金产品增聘基金经理的同时,解聘原来的基金经理。6月19日,工银瑞信中证线上消费主题ETF 新任杨广钊为基金经理,该产品原来的基金经理史宝珖同步离任。史宝珖离任的原因是"根据公司工作 安排和人员配置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基金经理因工作需要而卸任产品的情况明显增多。 6月24日,富国中证沪港深500ETF、恒生前海恒锦、财通资管价值精选一年持有等11只公募产品分别发 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至此,6月以来,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的公募产品数量接近200只。 具体来看,公募基金产品变更基 ...
和讯投顾龚红玲:震荡市变局!三大生存法则曝光
He Xun Cai Jing· 2025-05-26 13:26
(原标题:和讯投顾龚红玲:震荡市变局!三大生存法则曝光) 当前A股市场深陷拉高回落的循环,上证指数反复考验3300点关口。最近市场分歧加剧,缺乏主线,题 材轮动频繁,反映出公募基金主导的抱团牛时代已经终结。技术面上,3318点的缺口如果能够回补或触 发反弹,市场可能会有所企稳;但如果失守3300点,恐慌情绪可能会蔓延。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操作需 要严守纪律,控制仓位在0~3层,优先关注新能源、无人驾驶等政策催化的明确方向。 基金经理退市潮背后,像张坤、陈浩等顶流基金经理的离职,标志着"投而优则仕"模式的终结。这一现 象折射出两大现实:一是明星基金经理的神话破灭,例如张坤的代表作最大回撤超过40%;二是行业从 造神营销回归投研本源。对投资者来说,需要警惕重仓基金调仓引发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机构投资 去明星化将降低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本轮救市与2015年有所不同,国家队通过增持ETF(如沪深300、科创50)来托底指数,背后是国家信 用背书的新思路。普通投资者应该顺势而为,抓大放小:选择宽基ETF(如510300)规避个股风险,享 受政策护航;逆向布局:在3300点附近分批建仓,避免情绪化追涨杀跌;紧盯风向:在成 ...
张坤卸任高管、鲍无可离职,公募告别明星时代,基金经理团队制或成主流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7:54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现在监管鼓励基金经理团队制,相当于大家比较公开透明,相互之间策略能够分享。"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这样也好,只要基金公司能保证团队架构的基 本稳定,走一两个人没事。" 公募行业"去明星化"加速。 近期,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正式离职,"公募一哥"张坤官宣卸任易方达副总,过去基金行业"投而优则仕"的潮流出现逆转。 据统计,截至5月19日,今年已有141位基金经理离任,超过去年同期。过去的2024年,基金经理离任数量续创新高,全年共有361位基金经理离任,包括中 庚基金丘栋荣等知名基金经理。 知名基金经理离职传闻落地 5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连发8条公告,宣布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于离职,其管理的8只基金产品也同时卸任。 公告还透露,鲍无可不会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并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此前的4月12日起,鲍无可旗下8只基金产品接连增聘基金经 理,已引起业内人士以及投资者的猜测。 公开资料显示,鲍无可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具有 17 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曾担任平安证券行业研究员,2009 年 12 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历任研 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4 年 ...
多名公募老将同日卸任引关注,年内基金经理离职潮持续发酵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7 09:30
年内已有多位基金经理发生变动 公募"去明星化" 趋势加速 近年来,公募行业的人事变动频现,而基金经理离任也更为频繁。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日,2025年 公募行业已有138名基金经理离任,同比增幅达22.1%,基金经理变动总人数同比上升5.4%。 5月17日,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波人事变动高峰。景顺长城、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公募密集发布 公告,宣布旗下多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其中,景顺长城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卸任全 部在管基金,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同日,华夏基金郑鹏、鹏华基金刘涛等多位资深人士也先后宣布卸任 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年内公募基金经理变动已达138起,行业人才流动加速趋势显 著。 多只基金同日变更基金经理 鲍无可、郑鹏等公募老将卸任引关注 据Wind统计,截至发稿,5月17日单日共有27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14家基金公司。值得 一提的是,此次卸任的基金经理中,鲍无可和郑鹏属于典型的 "公募老将",其离职引发市场高度关 注。 5月17日上午,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多则公告,宣布旗下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 "个人原因辞职",卸任旗 下8只在管基金,管理规模合计16 ...
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人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5-11 12:46
【导读】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人:公募人才战略的"竞速"与"破局" 随着公募基金规模不断攀升,站在行业金字塔顶尖的基金经理人数也在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0日,公募基金经理人数已突破4000人,与2018年相比接近翻倍。 这既是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行业人才竞争加剧的一个缩影。随着证监会近期发布《推动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基金行业将从"拼规模"向"拼质量"转型, 人才战略的革新更是成为破局的关键。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新生代基金经理的涌入为行业注入新思维,推动投资策略多元化;另一方 面,淡化相对排名,追求长期跑赢业绩基准,也给基金经理带来新的挑战。在变革中构建新的核心竞争 力,同时平衡管理规模与投研质量,是基金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主动权益类百亿元级基金经理 或呈现结构性变化 在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人的同时,管理规模超100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数量出现下降。数据显 示,截至2025年5月11日,管理规模超100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人数为98位,与2023年一季度末相 比锐减超48%。 《行动方案》提出,合理约束单个基金经理管理 ...
罕见!融通百亿元基金经理因“休产假”卸任,机构资金已大规模撤离
Hua Xia Shi Bao· 2025-05-09 09:2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见习记者 栗鹏菲 北京报道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范琨管理规模较峰值缩水超六成,部分产品更是遭遇机构全额赎回。这场由 个人离任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将公募行业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问题再次推向台前。 融通基金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公司一直采用"两阶段培养制":第一阶段通过公共组合培养研究员的大局 观,第二阶段以投资体系六要素框架推动基金经理完善自洽的投资逻辑。融通基金表示:"范琨是这套体系培养出 的标杆,她的经验传承也将为投研团队持续赋能。" 机构用脚投票导致规模塌方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略有残酷。范琨的基金引入其他基金经理共管后,犹如推倒多米诺骨牌,引发机构资金连 锁撤离。融通内需驱动混合的机构持有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73.86%,年底断崖式跌至38.38%;融通慧心混合更在 2024年年底遭遇机构全额赎回。 "机构资金看重策略稳定性,范琨的价值与趋势平衡术难以复制,后继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二次赎回。"业内人士 指出,范琨管理的产品机构占比普遍超过七成,其投资框架与机构资金的风险偏好深度绑定,"接任者刘安坤、李 文海虽具研究 ...
“黑马基金经理”周海栋离职!公司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3-12 11:16
今日午后,华商基金发布7条公告,其中有6条是周海栋旗下的6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公告。周海栋因个人原因卸任华商新趋势优选等基金的基金经理。卸任基 金经理后,周海栋不转任华商基金其他工作岗位,且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券商中国记者12日从业内确认了周海栋离职消息。 根据公告,周海栋离职后,除了以往共同管理基金的孙蔚和崔志鹏两位基金经理继续管理相应产品,还有童立、余懿、张明昕、王毅文、张晓、张文龙等基 金经理接任相关基金。其中,余懿和张明昕的证券从业经验接近10年,童立和王毅文的证券从业经历均超过10年。童立现为华商基金研究总监、研究发展部 总经理,倾向于从景气度、潜力强、真成长三维度挖掘企业内在价值,寻找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 在"去明星化"和费率、薪酬改革背景下,2025年以来还有王鹏(宏利基金)、曹名长(中欧基金)、洪流(嘉实基金)等"台柱子"基金经理离职。与此同 时,主动权益基金近年来乏善可陈,指数基金成为基金规模增长的主推手。 名下基金已完成交接 此外,华商基金在12日午后还发布了一则自购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与华商基金主动管理投资能力的信心,华商基金已于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