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理套利
icon
Search documents
第一批回县城开球馆的羽球人,卷疯了
后浪研究所· 2025-10-10 08:28
但不到半年的时间,老家就一窝蜂地开了5家羽毛球馆,场地加一起能有46块,甚至徐一迪外甥之前经常去的篮球馆,也把自己一半的场地改成了羽毛球 场。 这也让回到老家的徐一迪获得了"打球自由"。要知道之前在北京打球,包场一小时至少100块,赶上工作日晚上或周末的打球高峰,甚至要小200。而老家 的价格只有北京的1/10,散客10块,包场20。每周徐一迪都会拽着家里人,打上三天羽毛球,还能随意挑选场地——只要一个场馆人多,就开车转场,换 个人稍微少点的球馆。 许多县城羽毛球爱好者都在今年经历了"一馆难求"到"选择困难"的甜蜜转变。 在县城,20元畅打羽毛球。 撰文| 杨小彤 编辑| 薇薇子 封面来源| Unsplash 开羽毛球馆的风,吹到了县城 年初,羽毛球爱好者徐一迪从北京离职,回到老家——河北的一座小县城发展,意外发现老家有几家新开的羽毛球馆在同时装修。 徐一迪打了十多年羽毛球,印象中老家没什么专业的羽毛球馆,只有一个政府建的综合性体育馆面向群众免费开放,一共4块羽毛球场地,其中2块是固定 打羽毛球的,还有2块要和篮球场共享。徐一迪有个爱打羽毛球的外甥,每周末都会和朋友起个大早去体育馆抢场地,只要稍微去晚点,就抢 ...
月薪三千,在尼泊尔可以爽到什么程度?
虎嗅APP· 2025-05-05 03:20
以下文章来源于环行星球 ,作者环行星球 环行星球 . 旅行+多元文化+人生体验,看遍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合作请联系:xiaobaibai_9999(注明品牌和需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环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 ,作者:徐以默,头图来自:AI生成 这几年,很多 年轻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 究其原因也简单,身边物价越来越高,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升;但工资却仿佛陷入了粘滞的时光,远远没有跟上物价飞涨的速度。维持自己想 要的生活,经常是 收不抵支 。 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 当然不是!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一座城市生活,收支大体平衡才会是常态。但有人这时会发现,如果我们跳出既有的生活圈子, 将生活和赚钱的地方分开 ,也许 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活体验。 因此现在的年轻人,诞生出了一种新的活法: 地理套利 。 一、什么是地理套利? 其实地理套利早就不是新概念了,很早就流行于欧美——赚着美刀或者欧元,然后到物价低下的地区甚至第三世界国家去生活消费,享受汇率差带来 的便利性。 这样的生活,近些年在国内也开始流行,并为一些偏远城市注入新鲜血液。早些年的鹤岗、大理,最近开始爆火的淄博,都属于这一 ...
月薪三千,在尼泊尔可以爽到什么程度?
Hu Xiu· 2025-05-03 13:18
Core Concep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merging trend of "geographical arbitrage" among young people in China, where individuals earn income in higher-cost areas and spend it in lower-cost regions, particularly in countries like Nepal [4][8]. Group 1: Economic Context - Rising living costs in urban areas have outpaced wage growth, leading to financial strain for many young people [2][3]. - Geographical arbitrage has become a popular lifestyle choice,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enjoy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by relocating to areas with lower living expenses [4][6]. Group 2: Nepal as a Destination - Nepal is highlighted as a prime example of a low-cost living destination, with a GDP of approximately $41 billion and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its economy reliant o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8][9]. - The tourism sector in Nepal is growing, with an expected 1.14 million inbound tourists in 2024, contributing 6.6% to the national GDP [9]. Group 3: Cost of Living - The average disposable income in Nepal is around 10,467.18 RMB, translating to a monthly income of approximately 872 RMB, making it affordable for individuals earning above 2,000 RMB to live comfortably [10][11]. - Food prices in Nepal are extremely low, with local dishes costing as little as 5 RMB, allowing for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st of living compared to China [20][25]. Group 4: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 Nepal offers various affordable training programs, such as English and coffee courses,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cheaper than similar offerings in China [32][34]. - The influx of Chinese individuals seeking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has led to a gradual "Sinicization" of local training programs [36]. Group 5: Societal Observations - Despite the low cost of living, Nepal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poor healthcare and a low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ranking among the lowest in Asia [50]. - The local population experiences a slower pace of life, contrasting sharply with the fast-paced lifestyle of many Chinese individuals [41][43].
中国90后,“占领”了尼泊尔的培训班
创业邦· 2025-03-24 10:23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网 ,作者陈默 凤凰网 . 关心生长的力量,凤凰网官方公众号 来源丨凤凰网(ID:ifeng-news) 作者丨陈默 图源丨Midjourney 在尼泊尔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的一天,25岁的陈曦是这样度过的: 中午,陈曦自己做饭吃。下午,她去附近的一家甜点咖啡店上烘焙课,课程每天满满当当的4小时——在 北京一家烘焙学校,这门课程学20天的报价是8800元,但在博卡拉,她一个月只花了1300元。 陈曦在深圳的两家互联网大厂工作过,被裁一个月后,于2025年1月来了尼泊尔。她把自己安排得异常充 实:头两个月,她前后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三家英语培训学校学英语,还上了一门咖啡课。她天天 跟尼泊尔同学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吃饭和游玩。她会去他们家做客,他们给她做尼餐,她给他们做中 餐。她还被带去参加他们亲戚的婚礼。 这样的生活是她此前没有想象过的。尼泊尔位列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列,人均GDP1400美 元,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在以前,来这里的中国人主要是游客、生意人和来找新娘的单身汉,现在, 像她这样的新一波生力军涌来了——来上培训班的中国学生。陈曦建了一个尼泊尔生活学习群,里面有 100来个中 ...
中国90后,挤满尼泊尔培训班
投资界· 2025-03-22 07:13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网 ,作者陈默 凤凰网 . 关心生长的力量,凤凰网官方公众号 "这件事很后现代" 作者 | 陈默 排版 | 魏蔚 来源 | 凤凰网 (ID:ifeng-news) 在尼泊尔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的一天,25岁的陈曦是这样度过的: 清晨,听着鸟叫声自然醒。她租的房子距波光粼粼的费瓦湖步行十几分钟,位于别墅 区,一室一厅,月租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以下均为人民币计价),天气晴好时可以远 眺雪山。 中午,陈曦自己做饭吃。下午,她去附近的一家甜点咖啡店上烘焙课,课程每天满满当 当的4小时——在北京一家烘焙学校,这门课程学20天的报价是8800元,但在博卡拉, 她一个月只花了1300元。 一个月前,90后张路瑶刚从尼泊尔回国。她在加德满都上网球课时,球场两个场地的6 个学生中,有3个是中国人;拳击课的国人比例稍少,但每次上课的6-10个学生中,也 有2个是中国人。 陈曦在深圳的两家互联网大厂工作过,被裁一个月后,于2025年1月来了尼泊尔。她把 自己安排得异常充实:头两个月,她前后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三家英语培训学校学 英语,还上了一门咖啡课。她天天跟尼泊尔同学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吃饭和游玩。她会 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