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转型

Search documents
近两亿银行资金被冻结,这家“京派”国资房企怎么了?
Di Yi Cai Jing· 2025-06-10 06:04
曾经的"京城地产一哥"还有重重关卡要闯。 一边大额发债、一边诉讼纠纷,近日一家"京派"房企受到市场关注。 据首开股份(600376.SH)日前公告,该公司有两个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合计金额近2亿元,冻结原因 均为涉及与建筑公司的诉讼问题,后者向法院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 其中,第一个账户被冻结金额为8235.67万元,第二个账户被冻结金额为11621.87万元。冻结原因涉及昌 平一建向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以及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向辽宁省大连市中 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首开股份表示,被冻结银行账户涉及资金合计1.9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 资产的1.46%,占公司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的1.19%。 在地产业内,房企因诉讼纠纷被申请"股权冻结"、"财产保全"等较为普遍。其中,诉前财产保全指在紧 急情况下,法院如不立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可能受到损害。 有民事诉讼法领域专家曾向记者表示,法院在进行财产保全时通常依原告申请,对案件并不进行实质审 查;被告也有救济途径,可以向法院提供担保,法院就会解除保全措施。 即便如此,对首开股份这家老牌房企而言 ...
开盘数月只卖几套房,建筑城投转开发后遭遇去化尴尬
Di Yi Cai Jing· 2025-05-27 07:52
拿地容易、卖房难,部分建筑系房企、地方城投楼盘出现去化难题。 经历连续三年出清后,当下地产江湖的玩家已然"变天"。 今年以来,高居房企拿地榜前列的,除了金茂、保利、招商、华润、中海等老牌央国企,建筑公司和地 产国资,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中建系"、"中铁系",以及北京、宁波、温州、上海、南通等大 量地方城投,成为土拍中的重要角色。 "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做建筑、工程起家,这几年才大举进军房地产,原来即便有涉及,也并不是将其作 为主业,在开发方面可以算行业新兵。"有业内人士坦言,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把房子盖出来就能卖 掉的"黄金年代"了,极为考验企业的综合能力。 楼盘降价仍难去化 今年前四月,全国新房市场卖了2.7万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3.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9%。在各类 政策的托举下,楼市显现出止跌企稳的迹象,部分一线城市还出现楼盘热销场景。 不过,市场回温的暖阳并非普照,城市之间、板块之间、企业之间仍极为分化,领涨的多是核心城市的 高端项目,而在非热点板块、或库存较大的地区,房子依然不太好卖。部分建筑及城投公司的楼盘也未 能幸免,这在广州楼市中尤为典型。 中建五局旗下的中建信和,曾在2023年以底 ...
“弃房”转型,酒店生意能否撑起华远20亿的盘子?
3 6 Ke· 2025-05-16 03:26
"南万科、北华远",这句话曾在房地产江湖回响多年。 如今,华远地产也在高光中陨落,选择躺平去做"包租公"了。 然而,"去地产化"转型酒店和长租公寓业务的华远地产最近却频遭质疑。 近日,有投资者在公开平台质疑称:"退房后的华远,酒店和物业根本不足以支撑20亿流通盘,如果不注入其他资产上市公司只是一个空壳,迟早退市。" 华远地产积极回复:"未来公司将构建以酒店+物业+长租公寓为核心的业务组合,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业务多元化"。 不过,似乎仍未打消市场疑虑。 一定程度上,华远地产像是一个"万花筒",从这个浓缩的微观视角,能窥见更多房企转战酒店、公寓等轻资产行业的活跃与喧嚣。 在剥离了占其营业收入97.54%的地产开发业务后,华远地产的轻资产业务经营情况如何?能否支撑起20亿的流通盘?一切仍是个谜。 01 转做包租公的华远赚到钱了吗? 前不久,华远地产宣布计划将名称变更为北京华远新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而公司的证券简称也将从"华远地产"改为"华远控股"。 其在公告中明确提出,公司的经营范围新增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及长租公寓经营等,未来将聚焦于城市运营服务等能够实现稳健经营的业务发展方向。 不过,从其最新披露的财报来看,这几 ...
从地产到“卡脖子”材料,宁波富达跨界转型按下“暂停键”
Ge Long Hui· 2025-05-12 08:32
5月9日,这家宁波城投控股的老牌上市企业宣布,因交易双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终止筹划收购宁波晶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控股权事项。 这场始于1月的跨界并购尝试,原本被视作房企转型新能源赛道的典型案例,却在四个月的尽职调查与多轮磋商后画上休止符。 截至今日收盘,宁波富达报4.40元/股,总市值65.04亿元。 双方理性"止损" 生存突围战 宁波富达的探索并非孤例。2023年以来,中交地产、格力地产等超10家A股房企宣布业务转型,方向高度集中于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华泰 证券统计,目前A股具备转型意愿的房企达51家,与十年前房企扎堆金融、文娱的路径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转向既源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也与"退市新 规"下营收低于3亿元企业的保壳压力密切相关。 资本市场对这类转型展现出复杂态度。宁波富达1月16日披露并购意向后,股价在1月17日涨停,但随后四个月累计下跌25%,期间上海立龙资产旗下基金及 自然人股东相继减持。时间再拉长,去年9月到12月,宁波富达的股价涨势迅猛,从3.38元/股(前复权)一度上涨至最高8.06元/股(前复权)。 根据公告披露,宁波富达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晶鑫材料不少于45%股权,并通过 ...
金融街: 多元业务协同发展,保障现金流安全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4-29 07:28
其次,公司依托自持物业的经营优势,持续整合资源,优化管理体制和经营策略,资管业务保持稳定。 一方面,写字楼和商业板块重点项目出租率和租金水平在所处区域保持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公司不断 强化文旅板块的内容建设,丰富宣传推广渠道,全力培育特色新体验、多元化新业态,持续提升客户体 验和品牌美誉度,经营业绩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22.9亿元,息税前利 润约12.4亿元,经营保持稳定。 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楼市政策方向后,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相继出台,从需求端的限购松绑与购 房激励,到供给端的库存盘活与收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得到有效改善。 4月28日,金融街(000402)(000402.SZ)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75亿元,同比 增长51.74%;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59.98亿元,连续6年保持为正。但受部分项目毛利率下滑、部分资产 盘活和处置产生亏损、部分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金融街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亏损同比增加。 2025年,公司将立足稳定发展战略,强调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健,坚定落实 "保安全、调架构、促转型、 强机制、树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