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金融政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落实降低首付比、下调房贷利率等政策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0-28 12:00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隐患情况方面,一是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 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强化具有硬约束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做好证券公司个案 风险化解。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10月28日,据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4年11月以来金 融工作情况。 二是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重要成效。建立完善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政策框架、跨部门工作 机制、债务统计监测及查询机制,及时提供应急流动性借款,严防集中"爆雷"。经过中央和地方各方面 努力,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 62%,风险明显缓释。 四是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防非打非工作机制,对非法集资保持 高压严打态势。五是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 会。强化金融风险处置资源保障,有序推进存款保险保费归集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筹集。 三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房地产金 ...
观望情绪渐浓,煤焦延续震荡:煤焦日报-20250923
Bao Cheng Qi Huo· 2025-09-23 09:39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778 号 姓名:涂伟华 宝城期货投资咨询部 从业资格证号:F3060359 投资咨询证号:Z0011688 电话:0571-87006873 邮箱:tuweihua@bcqhgs.com 作者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期货业协会 授予的期货从业资格证书,期 货投资咨询资格证书,本人承 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 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 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 点。本人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 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 接接收到任何形式的报酬。 黑色金属 | 日报 2025 年 9 月 23 日 煤焦日报 专业研究·创造价值 观望情绪渐浓,煤焦延续震荡 一 产业资讯 (1)金融监管部门"十四五"发力:7 万亿贷款托底 2000 万套住房交付 9 月 2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部门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其中, 房地产金融政策成效显著,特别是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成为化解房 地产风险的关键举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表示,该机 制通过"白名单"项目发放贷款超过 7 万亿元, ...
“十四五”期间: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Feng Huang Wang· 2025-09-23 00:56
智通财经9月22日讯(记者 李洁)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部门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住建部与金融监管总局此前明确,将继续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让更多房地产项目获得融资支 持。 "协调机制直接针对房地产项目融资难题,而不是简单地向开发商注入流动性,这有助于精准支持 保交楼工作。"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指出。 分析人士指出,金融监管部门在"十四五"期间打出的政策组合拳已初见成效,未来房地产金融政策 预计将延续现有思路,一方面继续通过融资协调机制支持保交楼工作,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 设等"三大工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过渡。 其中,房地产金融政策成效显著,特别是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成为化解房地产风险的 关键举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表示,该机制通过"白名单"项目发放贷款超过7万亿 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了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发布会主要回顾"十四五"成就,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但潘功胜强调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思路, 表示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 ...
今明两年不买房,5年以后是随便挑还是更买不起?孙宏斌2句话讲透
Sou Hu Cai Jing· 2025-09-18 22:17
楼市迷雾:今夕何夕,安居何方?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寻常的家庭聚会,却因"房子"二字,掀起了一场关于未来与现实的激烈辩论。新婚燕尔的小陈,面对着不断变幻的市场信号,忧心忡 忡:"听说房价还会跌,要不咱们再等等?"而远在异国求学的博士老王,则通过屏幕分享了一篇振聋发聩的观点:"孙宏斌说,现在不买房,五年后可能更 买不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如同两极,拉扯着现场所有人的思绪。 作为一名在房市沉浮多年的"过来人",我深切理解这份犹豫与纠结。房子,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居住功能,它承载着一个家,更成为无数家庭最大的资产。买 与不买,何时下手,这背后牵涉的是错综复杂的经济算计和长远的生活规划。 回溯孙宏斌先生的洞见,这位融创中国的掌舵者,在2024年底的行业峰会上,曾掷地有声地提出:"短期看供需,中期看金融,长期看人口。"他特别强调,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从过去的"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就此一路下滑。恰恰相反,优质的房产,或许将成为稀缺的珍宝。 那么,这"三看"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逻辑?五年之后,当我们伫立市场,究竟是拥有一片开阔的天地,还是只能望"房"兴叹?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 拨开重重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