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Search documents
影响巴菲特一生的神作丨CV荐书
投中网· 2025-06-29 03:07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巴菲特反复提及:"能够一直 获得丰厚利润的投资者,几乎都是格雷厄姆和多德的信徒 。"他称自己投资理论 的"85%来自格雷厄姆",甚至给自己的儿子取名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 格雷厄姆是谁?他就是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华尔街教父"。他在1934年首次推出《 证券分析 》,书中 的不朽智慧,被证券市场的沉浮起落所反复印证。 1984年,巴菲特甚至专门为这本书做了一次专场演讲。出版近百年,《证券分析》依然被华尔街以及全球投资大佬 奉为"投资圣经"!你所领略过的所有投资知识,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影子。 《证券分析》中的许多细节源自另一个时代。最早的版本隐晦地描述了蒸汽时代的经济,蒸汽驱动的火车在大地 上飞驰,输送了大量的工业品。如今,全球经济的信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电脑和手机收 集、追踪和分析数据,致力于信息经济;而无数其他人则积极投身于蓬勃发展的服务经济。 早期版本中提到的许多企业已经被合并、重组或清算,格雷厄姆和多德使用的一些工具和方法已经过时或不再适 用。例如,账面价值对今天的投资者来说,远不如一个世纪前那么重要。格雷厄姆和多德建议投资者 ...
从5万到720亿:华尔街“秃鹫”的8条反脆弱投资法则
Sou Hu Cai Jing· 2025-06-22 11:06
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能连续46年实现年化14%收益、管理规模从130万美元跃升至720亿美元的投资 者凤毛麟角,保罗·辛格正是其中传奇。这位被称为华尔街"秃鹫"的维权投资人,以独特的投资哲学和 精准的策略,在资本市场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其8条投资原则,不仅是财富积累的密码,更蕴含着对 抗市场不确定性的深层智慧。 一、风险为本:资本保护的生存法则 1974年熊市的重创,让辛格深刻领悟到资本保护的重要性,这一认知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风险控制 优先"的理念不谋而合。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强调,投资者应在风险与收益间寻求平衡,而不是盲 目追求高回报。辛格"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本金"的原则,正是对这一理论的极致践行。他深知,重大亏损 不仅会侵蚀资产,更会摧毁投资者的决策理性。在实践中,这意味着严格的止损机制、分散化投资以及 对风险的敏锐预判。 二、策略创新:非相关性回报的构建艺术 1977年,辛格运用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展现出对市场无效性的深刻洞察。这一策略基于可转债与正股 间的价格关系,通过多空组合对冲系统性风险,实现非相关性收益。这与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形成有趣对照,CAPM假定投资者只能通过承担市 ...
投资致胜密码:心态为王,知识为翼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2:24
在投资的竞技场中,无数人怀揣着专业书籍、研报数据与复杂模型涌入市场,坚信知识储备量等同于财富创造能力。这种认知看似合理 ——毕竟投资决策需要精准解读宏观经济数据、深度剖析行业发展周期、细致研究公司财务报表,知识储备似乎是开启财富大门的万能 钥匙。但现实却不断证明:那些手握海量知识的专业分析师、高学历金融从业者,在市场波动中折戟沉沙的案例比比皆是。为何知识的 堆砌无法转化为持续盈利?答案直指投资领域的核心矛盾——心态与知识的权重失衡。 投资中"80%心理因素,20%专业知识"的黄金比例,在价值投资大师的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巴菲特的成功绝非偶然,其投资哲学不仅包 含对企业内在价值的精准判断,更体现为穿越周期的定力。1987年美国股灾,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22.6%,市场陷入极度恐慌。但巴菲特 坚持不抛售手中的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等优质股票,反而利用市场恐慌逢低增持。这种决策背后,是对"市场先生"理论的深刻理解—— 短期价格波动源于群体情绪的非理性,但长期价值终将回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投资者虽熟悉DCF估值模型、掌握行业分析 框架,却在市场波动中因恐惧或贪婪放弃既定策略。例如,某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在2020年 ...
分散投资≠万能药,多元配置可能藏着哪些“暗礁”?
天天基金网· 2025-05-30 11:13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欧基金 ,作者多资产研究小组 中欧基金 . 用长期业绩说话 【本期要点】 市场如天气般阴晴不定,但聪明的投资者早已发现: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或许是最朴素的生存智 慧。随着股市震荡、债市波动,甚至黄金等所谓"避险资产"也时而"失灵",单一押注某个资产类别就像 在暴风雨中独乘一叶扁舟,而多元资产配置或正成为穿越经济周期的"导航仪"。 但分散投资≠万能药,不同资产间的微妙关联、突发黑天鹅事件,都可能让精心设计的组合面临考验。 本文将系统性探讨 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的多元配置,是如何力争帮助投资者既享受增长红利,又分 散风险?那些看似完美的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又藏着哪些容易踩中的"暗礁"? 多元资产配置的理论基础可追溯至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Modern Portfolio Theory),即 通过分散投资,可以力争降低组合风险,同时优化长期收益。实践表明,多元配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 下方面: 01 资产低相关,对冲市场风险 全球大类资产相关系数分析显示,部分资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或弱相关关系。例如,股票市场(如万 得全A指数)与债券(如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1 ...
从危机中赚钱的人,相信全球金融系统是个纸牌屋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5-03-09 12:00
斯皮茨纳格尔不是孤例。对冲基金潘兴广场资本管理(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创始人 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在这场灾难中赚得更多。他下注 2600 万美元,最终获得 36 亿美元的收 益,回报达 138 倍。《巴伦周刊》评价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易之一"。 这两件事激发了帕特森的兴趣,老记者的敏锐和直觉让他觉得金融投资可能已经出现新的变化。此前, 他捕捉到了量化金融的崛起,写了著作《宽客》(The Quants),里面的人物包括文艺复兴科技的创始 人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等。在另一本书《暗池》(Dark Pools)中,他较早地揭露了高频交 易和 AI 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 经过 3 年的调查研究和采访写作后,帕特森在 2023 年出版著作 Chaos Kings: How Wall Street Traders Make Billions In The New Age Of Crisis。中文版最近推出,书名译为《逆风翻盘:危机时代的亿万赢 家》。书的主角是阿克曼、斯皮茨纳格尔、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
从坦诚开始:与大模型对话,也与投资和解
雪球· 2025-03-01 03:42
长按扫码即可免费加入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张翼轸 来源:雪球 最近 , 我频繁地与大模型交流 , 像是在与一面镜子对话 。 这面镜子不仅映照出我的提问 , 还常以一种近 乎 " X光 " 的方式 , 透视出我未曾言明的困惑与软肋 。 有一天 , 我看到一句话 , 颇有感触 : " 做一个真诚的人 , 就这一点已经难倒了这个时代中的太多数人 , 社会一直在宠坏爱演戏的人 , 但轮回绝不会亏待内心真诚的人 。 " 我忽然想到 , 若把 " 轮回 " 替换成 " 大模型 " , 似乎也成立 。 在与这些算法驱动的智者对话时 , 我越是坦诚 , 越是愿意剖开自己的迷茫与弱点 , 它们越能洞悉我的内 心 , 递来一针见血的建议 。 这让我不禁反思 : 坦诚 , 不仅是与大模型相处之道 , 或许也是我们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的钥匙 。 坦诚为何如此之难 ? 坦诚 , 听起来简单 , 做起来却像攀一座无形的山 。 我常听朋友聊起他们的操作 : 买了只基金或股票被套牢后 , 选择补仓 , 同时信誓旦旦地说 , " 一旦打平 就离场 。 " 我有时会和他们分析 ...
人人都爱的指数基金是如何诞生并改变了投资这件事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4-05-26 12:00
过去 50 年最伟大的金融创新。 文丨 曾梦龙 编辑丨钱杨 据《万亿指数》,截至 2020 年年底,美国公募市场指数基金的规模已经接近 16 万亿美元。除此之外,许多私募基金、大型养老金计划和主权财富基金采用的是也是指数 2017 年,在美国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向 4 万参与者介绍了约翰·博格。巴菲特说他为美国投资者作的贡献,可能比全美 任何一个人都要多。 "博格,你能站起来吗?" 巴菲特朝人群喊了一声。 在热烈的掌声中,瘦削的博格站了起来,向人群挥了挥手,并向着巴菲特和芒格讲台的方向,躬身致意。 "我估计,博格已经帮助投资者省下了很多很多……随着时间推移,数字将变得更大,至少数千亿美元。周一是博格 88 岁的生日,我只想说,生日 快乐!谢谢你为美国投资者所做的一切。" 巴菲特说。 这一年,巴菲特刚获得一场 10 年赌局的胜利。11 年前,他提出:一只简简单单跟踪美股市场的基金,能够击败任何一位自信满满的对冲基金经理。 普罗蒂杰公司在一年后接受了挑战,赌注为 100 万美元。10 年后,普罗蒂杰挑选的 5 只 FOF (投资超过 100 只对冲基金)平均收益率只有 36%, 而追踪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