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投资

Search documents
"牛散"频现ETF首发认购 市场人士提示"帮忙资金"风险
Huan Qiu Wang· 2025-07-11 06:22
据不完全统计,楼建纬、刘晓荣至少参与9只ETF新品认购;张晓芹、黄恒、林子钧、潘君君等名字也多次出现。其中,林子钧累计认购超5500万元,张晓 芹超3000万元。以楼建纬为例,其1月至6月每月都参与ETF认购,涉及华夏创业板50ETF等多只产品,单笔认购金额在400万至1200万元之间。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些"牛散"多来自券商渠道或ETF托管方客户,存在"帮忙资金"嫌疑。参与ETF首发面临认购费、建仓期成本等支出,且当前新发产品 同质化严重,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牛散"可能是私募资金的挂名账户。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资金通过个人名义参与,主要出于配置需求或提供流动性服务。随着被动投资 普及,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转向ETF,既看中其分散风险、费率低廉的优势,也被套利、借出等盈利模式吸引。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多位个人投资者频繁现身ETF首发认购前十大持有人名单,部分"牛散"累计认购金额超过5000万元。 在ETF"重首发"的行业惯例下,这些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可能成为部分产品首发时的"帮忙资金"来源。 数据显示,部分"牛散"在ETF上市后迅速退出。如楼建纬2024 ...
指数投资成新风尚 高净值个人客户扎堆参与ETF首发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7-10 20:47
张晓芹、林子钧的名字总是"组团出现",并且还有重复认购同一主题产品的情况。例如,两人都进入了 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工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天弘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富国恒指 港股通ETF、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等新品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林子钧的累计认购总额超5500 万元,张晓芹的累计认购总额也在3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被动投资的普及和ETF等指数工具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选择借道ETF参与市场 投资。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多位大资金体量的个人投资者频繁出现在ETF首发认购前 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其中不乏累计认购金额高达5000万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ETF"重首发"的行业潜规则下,部分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已成为ETF首发 时"帮忙资金"的来源之一。此外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私募资金可能也会采取挂名的形式,参与ETF配置 或者提供流动性做市服务。整体而言,随着ETF工具供给的丰富和指数投资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投 资者正从个股投资转向指数化投资,标志着个人投资从"精选个股"向"借力专业工具"的转变。 ● 本报记者王鹤静 高净值个人投资者频频参与 ...
公募行业观察:明星基金经理“跌落神坛”,被动型基金开始崛起
Xi Niu Cai Jing· 2025-07-10 06:56
作者:阿飞 随着2025上半年的结束,今年公募基金行业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战绩。 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累计分红3533次,分红总额达1275.11亿元,同比增长37.53%。其中,债券型基金以超 85%的分红总额占比稳居主力,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分红金额同比激增1163.94%,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亦实现翻倍增长。 | 投资类型 | 分红次数(次) | 分红金额(亿元) | 金额同比 | | --- | --- | --- | --- | | 债券型基金 | 2856 | 949.76 | 19.79% | | 股票型基金 | 362 | 225.32 | 229.62% | | REITs | 69 | 45.48 | 19.17% | | 混合型基金 | 208 | 46.01 | 76.94% | | 另类投资基金 | 1 | 0.47 | -33.87% | | 国际 (QDII) 基金 | 27 | 7.94 | 1163.94% | | FOF 基金 | 8 | 0.10 | -75.80% | | 货币市场型基金 | 2 | 0.02 ...
买方投顾、Alpha稀缺、被动投资……公募基金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王翔、陈晓升、王彦杰、朱永强、张波这样说!
Morningstar晨星· 2025-07-09 10:39
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陈晓升: 买方投顾应承担起投资者信义责任,帮助投资者实现更理性的投资 决策,从而提升投资者的实际回报。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 重视基准和投资风格的稳定性,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体验。 信达澳亚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信息官朱永强: 未来Al p h a收益将越来越稀缺,被动投资可能 成为大多数投资者的更优选择。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 从三个层面分享了实践与思考。在产品运营上,他表示费率改革长期 来看有助于改善投资者体验,同时,公司对基金经理人的管理规模设有上限,旨在保障其在管理 《公募基金的发展策略与方向》圆桌论坛 工银瑞信基金首席营销官张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1 如何有效提升投资者实际回报? 主持人 基煜基金董事长王翔 邀请嘉宾们就如何有效地提高投资者的实际回报,减少产品的收益 和投资者账户收益之间的偏差分享各自的见解。 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陈晓升 认为,财富管理机构应帮助投资者进行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他谈 到,基金投顾业务作为目前国内能承担投资者"信义责任"的持牌业务,其试点与发展,对于探索 和建立有效的投资者服务模式、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工银瑞信基金首席营销官张波: 通 ...
3.61万亿背后的费率暗战:中国 ETF 如何改写被动投资格局(下篇)
Morningstar晨星· 2025-07-09 10:39
导语 在公募基金行业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国内ETF市场正经历着历史性变革。 继上篇揭示ETF降费浪 潮与美国经验映射 ,本篇将从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的角度,深入剖析行业竞争格局的发展与现 状,同时我们也参考美国成熟市场经验进行比对。值得深思的是,在ETF工具化属性日益凸显的今 天,这场降费潮终将指向行业生态的终极叩问: 当费率逼近成本红线,ETF市场的价值锚点究竟该 落向何方?创新突围或成为破局关键,基金公司需要通过产品创新与价值创造构建核心壁垒。 01 管理费收入透视:马太效应和内卷竞争并存 通常来说,投资者习惯用资产管理规模来衡量基金公司的市场份额,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 基金管理费收入这个基金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来对ETF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解析,看看基金 公司是怎样来划分管理费收入这个"大蛋糕"。 在过去七年里,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的ETF管理费 收入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以年均27%的同比增速,从2018年仅32亿增长到2024年136亿, ETF行业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为基金公司带来了丰厚的管理费收入。 图1:国内ETF管理费收入 数据来源:同花顺,晨星整理 下图对比展示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市场2018年ETF ...
41只新基火热开募!被动投资成“香饽饽”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07 12:43
此外,李春瑜指出,被动指数型基金的产品透明度优势突出,投资组合完全公开且严格对标基准指 数,确保投资者能够清晰掌握底层资产配置情况。同时,业绩表现具有可预期性,其跟踪误差控制机制 确保基金表现与标的指数保持高度一致,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市场beta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债券型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本周共有13只债券型基金启 动募集,环比增幅高达116.67%,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 本周新发基金的产品类型丰富。除传统的股票型、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外,还有2只REITs(不动 产投资信托基金)基金和1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进入市场,其中QDII基金成功打破连续 3周零发行的局面,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从产品结构来看,被动指数型基金在股债市场均备受青睐。在17只新发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 基金占比高达88.24%,共计15只;在13只新发债券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也占据了76.92%的 份额,共10只。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市场对被动投资策略的高度认可。 "被动指数型基金近年来获得投资者的广泛青睐,这主要源于其显著的差异化优势。"融智投资FOF 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首 ...
本周41只新基金计划发行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7-07 09:13
除传统的股票型、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外,还有2只REITs基金和1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计 划发行。此前连续3周,QDII基金零发行。 从产品结构来看,被动指数型基金在股债市场均备受青睐。在17只新发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 占比高达88.24%,共计15只;在13只新发债券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也占据了76.92%的份 额,共10只,反映出市场对被动投资策略的高度认可。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被动指数型基金因低成本、分散风险、高透明 度和业绩可预测性等优势,近年来受到投资者青睐。它们通过被动跟踪策略,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市场 beta收益。 李春瑜表示,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和投资者资产配置理念普及,以及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流动性提升和产 品创新空间扩大,基金公司加快推出被动指数产品,旨在扩大市场份额,优化成本结构,形成竞争优 势。 伴随A股市场的强劲反弹,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持续升温。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本周(7月 7日—7月13日)全市场已有30家公募机构旗下的41只公募基金计划发行,较前一周(6月30日—7月6日)环 比增长13.89%,而且新发产品 ...
83只!百亿级ETF,创新高
天天基金网· 2025-07-07 05:07
Core Insights - The number of ETFs exceeding 10 billion yuan has reached a record high of 83, an increase of 17 from the end of last year, driven b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ETF market and the entry of various types of ETFs into the "billion club" [1][3][4] ETF Market Growth - As of July 4, the total size of the domestic ETF market reached 4.32 trillion yuan, with a year-to-date increase of 593.07 b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strong growth momentum [3][9] - The growth of ETF scale is primarily driven by supportive policies and increased investor risk appetite, with significant inflows into bond ETFs and sector-specific ETFs [3][4] Types of ETFs - Among the newly added ETFs, 10 are bond ETFs, 5 are Hong Kong stock ETFs, and others include gold ETFs, military industry ETFs, robotics ETFs, and AI ETFs [3][4] - 35% of the billion-level ETFs are broad-based ETFs, while cross-border ETFs, bond ETFs, and thematic industry ETFs each account for about 17% [4] Head Fund Company Performance - The "Matthew Effect" is evident as leading fund companies rapidly expand their ETF scales, with major players like Huaxia Fund and E Fund seeing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ETF assets [6][7] - 12 fund companies have ETF scales exceeding 100 billion yuan, collectively accounting for 83.55% of the total ETF market [7] Future Trends - The growth trend of passive investment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with potential for further concentration in broad-based ETFs and significant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in product offerings [10] - The performance of active management funds may influence ETF scale growth, as improved performance could divert some funds away from ETFs [10]
83只!百亿级ETF,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13:12
【导读】 83只,百亿级ETF数量创新高 谈及ETF市场规模的变化,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表示,ETF规模增长 的核心驱动因素,一方面是政策大力支持,新"国九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ETF快速审批 通道落地等;另一方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是重要力量,例如,投资者资金入市推动部分 黄金ETF规模突破百亿元。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表示:"个人投资者对规模增长贡献较 大。我们看到,一季度以来,资金从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宽基ETF流出,流入了几 个方向:一是港股ETF和部分行业ETF;二是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式回购交易后,产品吸引力 增强,多只产品规模突破了百亿元。"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分析,不仅百亿级ETF数量创新高,百亿级ETF 占全部ETF的比例也屡创新高,这意味着ETF市场集中度在提升。 "主要原因在于ETF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并且规模增速远超数量增速,导致ETF平均规模增 加。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宽基ETF规模大幅度提升,而宽基ETF集中度较高的特点, 导致超百亿元的产品数量明显增加。从当前百亿级ETF的类型来看,35%为宽 ...
兴业全球基金布局ETF有“新动作”,主动权益大厂还能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路吗?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2 10:49
智通财经记者 | 韩理 当前ETF市场竞争激烈,截至6月30日,全市场55家资管机构发行的ETF合计管理规模达4.31万亿,较去年年底增长了15.57%。这55家公司中有12家公司的 ETF规模超千亿,合计管理规模在ETF总规模中的占比高达80%,这无疑加重了后入局者"出圈"的难度。 随着市场的变化,以主动权益基金见长的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日,兴证全球基金的一份采购公告透露了公司产品布局的新动向。在采购单中,深圳市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赢时胜估值和PCF系统中标了 兴证全球基金ETF系统项目,采购金额为187万元。 对此兴证全球基金相关人士告诉智通财经记者,目前该业务还在研究讨论中。 智通财经注意到,在2024年末公募基金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30的公司中,以主动权益著称的公司仅有兴证全球、中欧、交银施罗德、东证资管没有布局ETF 业务。 华东某ETF负责人告诉智通财经记者,未来ETF的竞争面临多重难题。一方面,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热门指数与赛道的ETF产品高度集中,指数编制方式 虽层出不穷,但产品间差异甚微,导致投资者难以抉择,加剧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费率竞争压力巨大,在政策推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