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回表

Search documents
【公募基金】债市情绪回暖,利差加速收窄——公募基金泛固收指数跟踪周报(2025.06.30-2025.07.04)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7-07 09:28
公募基金市场动态: 2025年7月2日,首批科创债ETF集体收到证监会批复,准予注册。在低利率以及资产荒背 景下,科创债ETF的发展推出有望提供新的信用底仓选择,一定程度上满足投资者对票息资产的需求 。 泛固收基金指数表现跟踪 短期债基优选:上周收涨0.08%,成立以来累计录得4.02%的收益。 中长期债基优选:上周收涨0.19%,成立以来累计录得6.69%的收益。 低波固收+基金优选:上周收涨0.31%,成立以来累计录得2.79%的收益。 分析师: 孙书娜 登记编号: S0890523070001 分析师:顾昕 登记编号:S0890524040001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 上周(2025.06.30-2025.07.04)债券市场全周震荡上行,中债-综合财富指数(CBA00201)收涨 0.17%,中债-综合全价指数(CBA00203)收涨0.14%。利率债中短端收益率表现强劲,关键期限利差走扩。信用 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信用利差有所收窄 。 市场观察: 跨季后资金面转松,流动性支撑债市走强;理财回表压力减弱,票息资产需求回归稳定;美国非农 数据强劲,降息预期减弱;REITs二级市场震荡收涨,新发产品火热依旧 ...
7月理财或迎万亿增量
HUAXI Securities· 2025-06-29 11:46
[Table_Title] 7 月理财或迎万亿增量 [Table_Summary] ►本轮理财季末回表压力或弱于季节性规律 本周(6 月 23-27 日)理财回表压力或达到阶段性高点,存续规模显 著承压。不过由于数据源受限(目前仅 52%产品正常披露),当周实际录 得规模环比下降 2864 亿元,存续规模降至 31.33 万亿元。近两年二季度 同期规模降幅均在 1.1 万亿元以上。 不过我们倾向于,今年理财资金季末回表压力可能弱于季节性规律。 这一判断可从两方面得到侧面印证,一方面季末理财在二级市场仍维持大 额净买入。6 月中旬(6 月 16-27 日)以来,理财用于流动性管理的存单 类资产日均买入量为129亿元,高于2022-24年同期14亿元的平均水平, 同时也高于今年一季度同期的 13 亿元。另一方面,本轮季末银行融出维 持年内相对高位,存单发行价格也持续向下,或反映季末银行各项指标压 力可控,母行的回表诉求可能不高。 往后看,7 月理财规模通常呈季节性扩张特征,且增幅往往高于前月 回表幅度,历史上 7 月增幅普遍维持在 1.4-2.2 万亿元区间,6月降幅基本 分布在 0.8-1.5 万亿元。跨季后, ...
债市情绪面周报(6月第3周):超半数固收卖方看多债市-20250616
Huaan Securities· 2025-06-16 12:57
[Table_IndNameRptType]2 固定收益 固收周报 超半数固收卖方看多债市 ——债市情绪面周报(6 月第 3 周) 报告日期: 2025-06-16 [Table_Author] 首席分析师:颜子琦 执业证书号:S0010522030002 电话:13127532070 邮箱:yanzq@hazq.com [Table_Author] 研究助理:洪子彦 执业证书号:S0010123060036 电话:15851599909 邮箱:hongziyan@hazq.com 主要观点: ⚫[Table_Summary] 华安观点:债市顺风,赔率有限,仍重交易 近期市场情绪升温,投资者看多也在做多,市场情绪(买方与卖方) 上升至年初至今最高位,同时投资者选择拉长久期与加杠杆,基本面依然 对债市有利(社融由政府债支撑、物价依然偏弱),大行买短债也成为趋 势,可关注后续宽货币的政策信号,但在债市顺风环境下,利率整体下行 的赔率有限,从曲线形态看长债较历史极值空间约为 3bp,同时跨半年环 境下拉长久期是机会也是风险,历史上 6 月债市整体涨跌参半,仍宜以交 易思维对待。 ⚫ 卖方观点:超半数固收卖方看多债市 ...
曲线由平至陡的拐点
HUAXI Securities· 2025-06-15 12:59
[Table_Title] 曲线由平至陡的拐点 [Table_Summary] 6 月 9-13 日,中美二轮谈判成为影响利率走势的主要变量,关税维持 原状的结果利多债券以及黄金等避险资产。不过临近税期,资金面出现了 预防性收敛,这也使得投资者对于债市的短期定价变得更为谨慎,利率与 类利率行情放缓,仅部分中长久期信用债逆势补涨。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报告 [Table_Date] 2025 年 06 月 15 日 ►曲线需要陡峭化 资金压力缓解之后,债市久期行情迟迟未能启动,为何如此?我们倾 向于,当前利率下行的障碍,或在于短端 1 年期国债收益率难破 1.4%, 曲线过度平坦。针对过平曲线如何修复的问题,我们筛选出历史上四段典 型的国债曲线"极致平坦化"案例,并对其先平后陡的过程进行复盘分析。 总结而言,历史上曲线的极致走平多与央行操作相关。无论加息与 否,当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操作"收紧"时,市场往往容易走出较为极致的熊 平行情,2025 年一季度也不例外。而后续曲线的修复走陡同样依赖于央 行的态度缓和,具体表现可能不局限于降准降息,也包括日常的呵护性投 放提升。不过参考历史,央行态度改善对于曲线斜率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