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icon
Search documents
“数字潮市”带你解锁未来生活
Xin Hua She· 2025-07-04 13:55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阳娜)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下,未来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正在举行 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数字潮市"北京坊数字综合体正式亮相,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 (MR)、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前沿技术深入生活的应用场景在此展出,带着大家一起解锁未来 生活的无限想象空间。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摄像机前拍张照片,就能将你一键变成故事里的主人公,文案瞬间生成;口述 一个故事,不到一分钟就自动生成一个绘本,把你的"天马行空"变成精彩的画面;在屏幕前指定的空间 区域内挥动手臂"指指点点",就能快速完成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让你秒变"画家"…… 多项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在此汇聚——一个手掌大小的终端设备"数字精灵导览器",融合AI语音交互与高 透光3D成像技术,游客手持设备即可触发景点、展品的3D全息解说;混合现实研学空间"未来场域探索 馆"通过LBE大空间定位技术与实物教具联动,构建"航空航天主题MR课堂"…… 北京广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坊数字综合体运营负责人王臣说:"这几天每天人流量基本能达到2500 至2800人左右,XR沉浸式展览院线、C919模拟驾驶舱等项目前常排起长队。" 图 ...
过量信息影响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每天,当你习以为常地刷了上百条短视频、在朋友圈点赞无数时,大脑正经历着信息"超载"的考验。失 眠、健忘、注意力低下、隐性疲劳、孤独感和抑郁问题……大量碎片化、低质量信息,正悄然加剧着人 们的身心负担。 不堪重负的大脑 "脑腐",牛津大学出版社评出的2024年度热词之一,因为形象描述了一种信息时代"病症",引起许多人 的关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孙晓艳说,"脑腐"并不是指大脑真的发生 病变,而是对信息"超载"导致认知下降或精神疲劳的一种感觉描述,"这就像让大脑在高原上持续负重 奔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蒋毅认为,从目前研究成果 来看,海量信息会对大脑的认知方式产生影响,使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从原本更适应深度思考的模 式,变成注意力转移更为频繁、记忆巩固减少的浅层认知模式。 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性疾病科副主任徐俊打比方说,"我们感官系统收集信息的速度就像一个巨大的 瀑布,每秒有海量的水流下来;而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就像一个滴管,每秒只能滴出一滴水。" 人们为何停不下来刷手机? 陷在手机里,是许多人的生活状态。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及智 ...
科技之光点亮万家荧屏
Ke Ji Ri Bao· 2025-06-23 01:14
在广电总局启动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后,谌颖团队全力投入这场"视听体验保卫战",推 动实现了"家庭开机看直播,一个遥控器看电视"。他们研发的三模通用遥控器实现"所见即所控",并正 在攻关将机顶盒功能完全内置的智能电视一体机。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在春晚、元宵晚会等舞台正大放异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副召集人 于蕾分享了总台创作坚守的"思想+艺术+技术"黄金公式。她强调,技术虽服务于思想与艺术,却决定 着视听呈现的天花板。2025年蛇年春晚诞生的现象级节目《秧BOT》正是这一理念的结晶——将最尖端 的机器人与中国古老的秧歌舞结合,引发全网热议。 原标题:科技之光点亮万家荧屏 智能制作重塑视听艺术,智慧传输突破时空限制,科技正深度融入广电行业……6月20日,在国务 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来自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代表,生 动讲述了科技创新重塑行业面貌,赋能内容创作与传播,让优质视听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鲜活实践。 作为深耕影视后期全流程制作近30年的"老兵",鼎盛佳和(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升亲 历了从胶片时代到数字智能化时代的巨变。"我们搭建了一个600平方 ...
2025年高考作文AI交卷,来猜猜这些考生分别是谁?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07 10:21
6月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正式开始,202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也正式和大家见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在变得越来 越聪明。因此,今年我们特意邀请"它们"和网友一起参与今年的作文答题(全国一卷)。 在初次测试中,我们选择Deepseek、夸克、豆包和Kimi等"考生"参加高考。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变量,我们采用"新建对话"的方式和这些考生对话,并采用首 次生成结果。此外,为了释放模型的个性、减少干扰,在模型功能选择上,我们均开启深度思考,同时关闭联网搜索。 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考生A 我们隐去了考生"信息",邀请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语文教研组长张凡老师陪大家一起阅卷。张凡老师分别从[审题及论点]、[行文思路]、[论证与论据]、[语 言表达]四个方面,对四位考生的表现进行了简单点评。 张凡表示,目前来看,AI果然还是喜欢堆砌事例,在论证逻辑链条的搭建上不太擅长(可能需要多次提问优化),她会更喜欢B同学。大家对这些作文会给 出什么评价?更喜欢谁的答案?不妨一起猜猜,四位考生分别是谁。 思考过程: 嗯,这是一道关于文学作品中"歌唱"意象的作文题。考生需要从老舍、艾青、穆旦三位作家的文本片段中提 ...
业界热议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Xin Hua She· 2025-05-27 16:4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特聘校长助理张民说,中华文化传播在多语言智能系统的加持下,将不再仅仅 关注"翻译是否准确",而是聚焦"能否触达文化意蕴",这要求技术体系具备情感识别能力、语义推理能 力和文化迁移能力。 小红书集团资深副总裁汤维维说,小红书依托多模态AI模型和动态学习机制,融合自然语言处理 (NLP)、光学字符识别(OCR)与计算机视觉(CV),实现从"直接翻译"到"文化适配"。灵伴科技 集团副总裁宓群说,该公司研发的AI眼镜,借助大模型,让眼镜能"看懂"世界。 新华社深圳5月27日电 题:业界热议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新华社记者印朋 从AI翻译眼镜到社交软件留言一键翻译,从敦煌"数字藏经洞"到文艺作品智能生成……文化力量与科技 力量叠加,推动我国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壮大。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和科技融合 发展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文化创作带来新机 遇,应坚定走好科技赋能文化创新之路。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在为艺术创作带来全新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在论坛上说,在艺术 创作过程中,恰当使用AIGC技术,可有效赋能各环节,实现提质、生 ...
紧跟国家战略,帆陌创新科技驱动无人机保险产业安全进阶
Jin Tou Wang· 2025-05-13 07:59
作为全球第⼀家⽆⼈机保险专业服务商,四川帆陌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产品优势与创新能力,深度契合会 议核心要求,以科技赋能低空保险,成为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无人机保险需求激增,成低空产业发展关键保障 据悉,此次会议提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七点工作要求,其中"发展与安全并重,筑牢行业安全底线", 体现了国家对低空经济安全的高度警惕和责任担当。会议强调,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追求经济效 益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技术安全水平,才能确保低空经 济行稳致远。 众所周知,随着无人机在测绘、植保、物流、巡检等领域广泛应用,无人机飞行在机身损坏、第三方人 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风险也逐渐加大,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低空保险尤其是无人机保险 成为保障低空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从无人机强制险到无人机责任险、无人机三者责任险,再到大疆保 险等品牌专属保险,我国无人机保险体系不断完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从顶层设计到协同发展,从产 教融合到安全保障,明确了当前及未来低空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与战略重点。 敏锐洞察到无人机飞行风险隐患,帆陌科技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