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

Search documents
首次开设“影子老师”培训班 51位老师主动参加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4 02:33
期末,一场特殊的培训在西湖区51位老师间展开——他们学习、探讨、研究如何成为一名优秀 的"影子老师"。 得知区里首次开设面向"影子老师"的培训,郑佳妮第一时间报了名。此次培训师资力量雄厚,有杭 州师范大学的教授,也有中残联"影子老师"课程设计者,还有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医生…… 他们从特需儿童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维度切入,帮助"影子老师"了解特需儿童各种行为的原因。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的资源教师李敏霞也是学员之一。十多年前,她开始兼职负责学校的 融合教育工作,平时要给4个特需儿童上8节个别化教育课程。此次培训不仅让她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 还结交了其他学校从事融合教育的同行,"终于找到'组织'了!今后碰到问题,不用再单打独斗,可以 群策群力探讨解决。" 做好专业融合教育服务 为特需儿童家庭"减负" 杭州始终重视融合教育,今年年初成功入选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目前全市正形 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卫星班、特教班、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全纳机制。 如何提升融合教育,是一道必答题。近年来,特需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以西湖区为例,2024学年全 区有500多位特需儿童随班就读。 ...
双相母亲养如何育孤独症女儿?她坦诚写下人生的暗与光
Di Yi Cai Jing· 2025-06-16 10:16
80后全职妈妈朱矛矛花一年时间,接受了女儿确诊孤独症的残酷事实,又用一年时间写下一本双相情感障碍母亲 养育孤独症女儿的真实手记《树儿:我的女儿来自星星》。 80后全职妈妈朱矛矛花一年时间接受女儿确诊孤独症的残酷事实,又用一年时间写下一本双相情感障碍母亲养育 孤独症女儿的真实手记《树儿:我的女儿来自星星》。 这本书的书封,是一张质朴纯真的画作《生气的妈妈》,来自树儿。在朱矛矛笔下,树儿是天真烂漫的,她会毫 无顾忌地放声大笑,她学说话、学写字都极慢。一个患孤独症的孩子,会给家庭带来诸多精神压力与困扰,但同 时,有着童真想象力的树儿,又能在绘画的世界展现敏锐感受力。 十年全职照护中,朱矛矛经历过压抑与黑暗,经历过自身心理问题和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冲突,也从孩子的成 长中收获诸多朝气与快乐。 当她用一年时间来回溯书写自己照护女儿的生活点滴时,那些坦诚而痛快的写作,既是在揭开创伤,也是一种自 我疗愈。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朱矛矛说,"这一年里,我经历了轻躁狂发作和比较严重的急性抑郁期发作,大约 前后维持了近七个月。"女儿与她,一个自闭,一个双向,两个生命互相救赎,互相影响,坚韧地向上奋力生长。 在豆瓣上,《树儿:我的女儿 ...
深圳:融合教育课堂新探索 学前儿童成长爱相伴
Xin Hua Wang· 2025-06-06 03:12
新华社深圳6月5日电 题:深圳:融合教育课堂新探索 学前儿童成长爱相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影子老师"是专门辅助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适应学习生活的专业康复人员。因为 跟随孩子,如影随形,故而得名。他们的工作主要在普通教育环境中进行,对正常教学秩序不形成干 扰,目的是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提升他们的学习、社交和自理能力。融合教育受益者不 只是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在包容环境中学到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对于塑造健全人格有重要作用。 在"影子老师"谢育华(化名)的手中,有一张表格,上面画着简笔画,代表"保持安静、手放好、脚并 拢、看老师、排好队、积极参加活动……"特殊儿童萌萌每做对一个动作,都会得到一个星星。如果萌 萌不小心碰翻了同伴的积木后不知所措,或者因为举手没有得到老师关注而情绪崩溃,谢老师会把她轻 轻抱出教室,轻声告诉孩子规则是什么,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后再带回教室。 "从业至今,我已陪伴了3个孩子,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等他们能够独立应对校园生活,与同学们正 常地相处,我就应该退出了,离别的时候恰恰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谢育华告诉记者。 萌萌妈妈胡女士在孩子确诊孤独症谱系后,原准备辞职陪读。"幸亏我请了' ...
我的女儿来自星星
Hu Xiu· 2025-06-05 11:45
朱矛矛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她在经历了一次自然流产和三次人工流产后,冒着"疯血"基因的风险,毅然决定成为一 位母亲,养育了一个"不按剧本成长"的特殊小孩。 她花了一年时间接受女儿被确诊为孤独症的残酷现实; 她勇闯孤独症公益组织,出入孤独症康复机构; 她作为陪读妈妈和女儿一同入学普通小学一年级,亲身参与陪伴了全班四十五个孩子的成长,耳闻目睹了许多趣事,窥探 了小孩的世界。 她将养育女儿树儿的十年故事写下来,她不完美,但足够坦诚;以她的困境,照见更多生命隐秘的挣扎。 这不仅是孤独症儿童树儿成长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孤独症儿童和他们的养育者的故事。 "确诊那一刻起,她不再是个普通的活泼好动的孩子了" "树儿很懂事的,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娱自乐,如果我告诉她,妈妈太累了,需要休息,她就能安静地在我边上玩。" "你想过没有,用'懂事'来形容树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是件好事。以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这种'独立'是不正常 的,它不是真正的独立,而是孩子把感觉关上了,她感受不到与外界的联系。你之前跟我提到她在幼儿园被打,眼角边都 被抓破了,但她记不住是谁打的她。其实不是记不住人脸,而是她根本不在乎,所以被打了一点反应也 ...
曲靖宣威:探索“三育”融合教育新路径
Jin Tou Wang· 2025-05-27 04:40
以劳育德:扎根泥土的成长课堂 近年来,坐落在乌蒙山深处的曲靖市宣威市靖外明德小学,以"爱育、劳育、体育"三育融合为特色,探索一 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新路径,2024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 体"称号。 以爱育心:"如家校园"让爱不再缺席 学校副校长顾培英介绍,学校将"爱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通过"三个一"陪伴和校外辅导员的关爱,打 造"如家校园"。 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的情感依靠。学校建立了"师生结对"关爱机制,开展"一周一谈 心、一周一通话、一月一家访"的"三个一"陪伴活动。 此外,学校还聘请司法、公安、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法律 知识普及等帮助,构建起"社会关心、父母放心、老师尽心、学生舒心"的关爱网络。 明德小学将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抗挫能力和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 自2019年起,学校创新推行"课间17分钟+每天1节体育课+累计4小时锻炼"的体育模式,并开设足球、篮 球、手球、旱地冰球等13个体育社团,学生体质合格率达98.6%。 学校女足队夺得2023年首届追风联赛总冠军,并受邀赴杭州观看亚运会女足比赛;近三 ...
让更多人认识并正视孤独症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5-27 01:07
"医生说孤独症最好在孩子3岁前发现并干预,5岁多才开始干预,效果会差些。"秦风说,为帮助孩 子康复,家里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先是给孩子做了两年干预治疗,花费30万元。如今孩子7岁,秦 风送孩子到普通小学接受融合教育,但孩子仍无法独立上学,聘请了一名"影子老师"全天候陪伴。 孤独症儿童可以办理残疾人证,领取相应补贴。但民族大道东段小学二年级1班班主任翁开媚发 现,部分家长即使察觉孩子的异常,甚至在医院确诊了孤独症,也不愿意为孩子办理残疾人证。他们要 么觉得孩子只是发育得慢一些,要么怀着侥幸心理,盼着孩子有一天突然"开窍"。 "孩子5岁3个月时我才带他去检查,确诊了孤独症,医生说治疗已经有点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宁市民族大道东段小学学生家长秦风提及孩子的病,有些遗憾地说。 秦风曾经以为孩子不会说话才是孤独症的表现,"起初,孩子并没有严重的语言障碍,但那时孩子 已经有征兆,在幼儿园因为拉人被其他家长投诉。老师只说问题不严重,我也觉得是男孩子调皮。"秦 风说,由于老师和我们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对孤独症认识不够,没能及时重视这些情况。 孩子5岁时,秦风送他去上兴趣班,发现孩子完全坐不住,躁动不安。秦风这才意识到不对 ...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Xin Hua Ri Bao· 2025-05-21 22:19
□ 张平 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驱力。中国式现代化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本质要求之一, 教育对外开放将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要推动我国与国际对接和共享教育资源,丰 富教育内涵、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听力、视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方面有特殊需要 的人群开展的教育,旨在帮助其获得知识、提升技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特殊教育坚 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促进公平、实现共享,尊重差异、多元融合"的基本原 则,借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引入国际课程和教育项目,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特 殊教育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全球化的挑战,加快国际化发展,助力我国教育对外开 放。 以融合教育理念为导向,优化特殊教育国际化环境 以多元化评价为工具,数字赋能特殊教育国际化发展 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特殊教育国际化更加强调个性化和教育公平。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学习国际 先进的教育理念,响应国家政策,将特殊教育考核纳入区域内普通学校教育现代化办学水平评估体系 ...
帮助更多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2:02
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连日来,全国多地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 量"为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助残活动,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创造残 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来到校园和弟弟妹妹们分享我的学习成长经历,我最大的感受是亲切、温暖和希望。"全国自强模范、 武汉理工大学盲人博士研究生黄莺告诉记者,"在未来可能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心中播下'融合教 育'的种子,未来的残障学生也会更多受益。"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16日下午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参加首场报告会宣讲 的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18日下午分别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 学,面向师生开展事迹宣讲,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灵魂的光芒永恒闪耀,精神力量能跨越一切障碍。"坐在轮椅上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沙瑞欣 说,"宣讲团成员的经历让我深受触动。尽管先天或后天被'关上了一扇门',但我们仍然能学习、逐 梦,诠释生命的完整意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生胡靖悦在宣讲报告会后说:"全国自强模范克服障碍取得成功,他们乐观向 上的人生态度、不肯 ...
寻找属于“我”的精神原乡(新教育实验的育人之路①)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4-29 22:47
图①四川省旺苍县白水镇中心小学老师吴尧达与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 图②河南省滑县英民中学内,王辉霞老师正在授课。 图③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内,何刚老师正在授课。 图④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内的升旗仪式。 图⑤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亭林小学内,徐晶老师正在授课。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新教育研究院提供 这是一场已持续20多年的教育实践; 这是一群执着坚守的提灯人; 这是一堂又一堂试图引导学生拥抱幸福的课; 这是一个个鲜活自在的生命,踏歌而行,诗意远方…… 发起于本世纪初的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路径。到今天,新教育实验已惠及全国1万多所 学校,有1000多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超过半数来自农村及偏远地区,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探索的典 例之一。 育人者得时光嘉许,在书写生命的一段段旅程中常拾硕果。 校园——编织幸福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亭林小学的融合绘本阅读中心里摆满书籍,不时有学生进进出出,捧着一本在书桌 旁静静翻阅。 其中一册绘本叫《宝儿》,讲述的是一只没有羽毛的大雁宝儿的故事。宝儿虽与众不同,但并不缺乏家 庭的温暖。通过努力,宝儿与船长、大副和大狗福勒结为朋友,最终,她在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