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险

Search documents
楼市“半年考” | 房企上半年融资收缩三成:境外债重启释放积极信号,下半年仍面临偿债高峰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0 04:53
境外债重启,无疑是上半年房企融资"破冰"的一大重要信号。 今年2月18日,绿城中国公告宣布,新发行本金总额1.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尽管这1.5亿美元的额度在房地产发债高峰期并不起眼,但在海外债融资市场历经 近两年缺席后,其意义远远超过金额本身。但代价也不低,该美元债的利率高达8.45%。 4个月后(2025年6月),新城发展也成功发行了一笔3亿美元的境外债,成为近三年来首家重启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的民营房企。而11.88%的利率,再次拉高 了新城发展的平均融资成本。 境外债重启但成本高企,境内融资利率走低 房企融资仍然呈现收缩态势。 克而瑞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房企融资规模1844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二季度融资1004亿元,环比上升19%,但同比下降25%,仍处于历史低 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去年以来房企融资支持政策边际改善,各地纷纷推广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但行业融资情况仍较为严峻,多数民营房 企,尤其是出险房企,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民企发债仍面向少数尚未出险的品牌房企,新生力量中小民营房企和出险房企均未能受益。"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分析指出,从房企融资环境看, 下半年 ...
中国企业出海怕什么?上海交大胡捷:不怕竞争对手,怕另一个中国人
凤凰网财经· 2025-07-01 13:09
凤凰网财经讯 6月28-29日,"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由凤凰网主 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以"为开放的世 界"为主题,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 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胡捷观察到,中国企业的"杀手"是第二个中国人,很多中国企业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最后都杀得 片甲不留,大家虽然产能很大但是没有利润。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企业自律、协同与平衡,因 而需要所有企业家共同去努力。 点击 " 阅读原文 " 了解更多详情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出席了论坛,并发表主题为《软实力,高质量出海的 硬道理》的演讲,其中对百年大变局与全球化2.0的背景、关税战及其对企业出海的影响、国际产业 链格局重构下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以及软实力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谈到可持续发展时,胡捷表示中国企业要规避行业风险,比如恶性竞争。胡捷提及自己经常问企 业家,"你出海怕这个竞争对手吗?他说我不怕,但是我怕第二个中国人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出席巴塞尔委员会全体会议
news flash· 2025-05-21 10:55
2025年5月20日—21日,巴塞尔委员会(BCBS)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全体会议,国家金融监督管 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出席。会议就全球银行业风险变化、数字金融以及监管规则与监管手段优化改进等 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
住建部组织召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推进会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2 01:46
NO.2 *ST金科: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 5月11日,金科股份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重庆金科分别收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送达 的《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重庆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重整计划》,并终止公司及重庆金科重整程序。公司及重庆金科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若顺利执行将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但存在重整无法顺利完成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关注并履 行信息披露义务。 点评:作为A股首家完成司法重整的全国化房企,其"资产隔离 债务重组 战略转型"路径为行业风险化 解提供样本,尤其通过设立信托计划承接留债,兼顾保交楼与债权人利益平衡。但控股股东黄红云被罚 事件及重庆金科表决延期,提示重整执行仍存协调难度,后续战投资源导入效率及资产处置进度将成观 察重点。 NO.1 住建部组织召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推进会 据住建部消息,日前,住建部组织召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切实落实促进民营 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调查研究,经常性听取民营企业、行业协会、智库机构的意见建议,进 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为民营企业参与住房城乡建 ...
回盛生物财报解读:营收增长下的利润困境与风险剖析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28 18:55
2025年4月,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同比下降220.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5.06%,而营业收入却同比增长 17.71%。这一增一降背后,公司的财务状况究竟如何?又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本文将深入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营业收入: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00,327,933.81元,较2023年的1,019,758,798.36 元增长17.71%。从业务板块看,兽用原料药及制剂业务营收1,116,505,168.45元,占比93.02%,同比增 长18.50%,是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兽用原料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68%,表现亮眼。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0,155,591.43元,而203年为16,780,818.77元,同比下降220.11%。净 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源于部分产品价格下降致毛利率降低、研发费用增加、可转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增 加,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扣非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16,238,593.64元,2023年为 ...
“救场专业户”信达地产:营收跌回十年前,一年亏8亿
Xin Jing Bao· 2025-04-28 10:13
地产行业的调整也波及到了"救场专业户"。 4月25日,信达地产(600657)交出2025年一季报,营收、利润双降,收入约5.18亿元,同比缩水 34%;净亏损约2.4亿元,比上年多0.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样黯淡,为-2.09亿元,而上年同期还赚了 1.95亿元。 据中国信达披露,2022年至2024年9月底,中国信达参与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52个,投资737亿元,带 动3220亿元项目复工复产,实现了4.4倍的风险化解效率。 今年开年,信达地产再有大动作,与中国信达、鑫盛利保共同发起设立房地产行业存量资产纾困盘活基 金,母基金认缴总规模达200.01亿元。其中,信达地产和中国信达各认缴100亿元,鑫盛利保认缴100万 元。 不过,对于信达地产来说,这边忙着给别人"输血",自家的财报却越来越"难看"。 2024年,信达地产实现营业收入80.2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4.20亿元下降29.70%,直接跌回十年前的 水平。而且,营收在2020年达到258.6亿元的峰值后,已连续四年下滑。 盈利数据更是不尽如人意。2024年,信达地产实现净亏损约8.0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约6.02亿元下降 234.41%;实现归 ...